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门氏菌,使用了2对引物HI和phoP。HI引物对各长20NT,根据鞭毛I相抗原基因自行设计,扩增序列长269bp;phoP引物对各长21NT,根据phoP/phoQ基因设计,扩增片段长299bp。PCR采用50μL反应体系。dNTPS各100μmol/L,引物各1μmol/L,Mg2+2.5mmol/L,酶2U。三温段PCR循环条件为:97℃预变性7min;94℃变性60s、55℃复性40s、72℃延伸60s,35个循环;72℃延伸7min。检测8株标准阳性菌,结果都出现了HI引物和phoP引物特异带,标准阴性菌3株只出现phoP特异带,说明HI引物特异性很强。  相似文献   

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轮状病毒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给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为敏感和可靠的手段,选取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上的2段高度保守序列作为引物,在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轮状病毒的RT-PCR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PCR的最优模式:94℃变性1min→55℃退火1min→72℃延伸2min,30个循环后再在72℃下延伸10min。用此模式进行了RT-PCR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检测的6株轮状病毒分离株(牛HN-7、BRV007、BRV014、BRV6555、猪Li99、Nan86)及2株参考株(牛NCDV、猴SA11),都能扩增出唯一的342bp的目的条带;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猪的粪样、正常MA104细胞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1pg水平。对40份猪、牛、兔的腹泻粪样检测,30份呈阳性,而用作平行对照的夹心ELISA法检测,有25份呈阳性,两者符合率为87.5%。两法检测不符的5份粪样的PCR扩增产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了斑点杂交,结果均呈阳性,表明RT-PCR法比ELISA法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3.
牛Y染色体特异DNA序列的体外扩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建立了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体外扩增牛Y染色体特异DNA序列的方法。在牛、山羊和绵羊Y染色体特异DNA同源序列高度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两条引物均为20NT,对公牛Y染色体特异的307bp序列进行体外扩增。从屠宰的成年公牛、母牛肝提取DNA,用作PCR扩增的模板。PCR反应总体积为50μL,各成分含量为:25mmo1/LTris-HCI(pH8.2),25mmol/L(NH4)2SO4、2mmol/LMgCl2、0.1mg/mLgelatin、5%Formamide、lμg模板、引物各为25pmol、dNTP各为200μmol/L、DNA聚合酶2IU。反应在微机控制PCR仪上进行,采用92.5℃变性,55℃退火,72℃延伸,共35个循环。扩增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用pGEM-7zf(+)Hae Ⅲ作分子量标准。电泳结果,公牛个体样品显示清晰可见的特异DNA扩增带,而母牛个体样品无扩增片段出现。扩增产物用PstⅠ酶解后出现3条区带,与预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微孔蛋白是禽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本文用电洗脱法获得禽源大肠地面氏菌O78-g分离株的两种微孔蛋白(porinl和proin2)以皮内多点法免疫家兔,4周后强免疫一次,采血测得ELISA效价分别达1:12800和1:6400。在琼扩反应中porin2免疫兔血清与变性的外膜蛋白(OMPs)间出现了沉淀线,琼扩效价为1:2,该血清与未变性的OMPs间无反应;porinl免疫兔血清与任一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QD经RT-PCR扩增出约1.7kbS1糖蛋白基因cDNA,修饰后插入pUC18SmalⅠ/EcoRI位点构成质粒pUCQDS1。对克隆的S1基因5′端高变区序列测定显示,起始密码上游60碱基和下游380碱基中与参考株M41S1基因序列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表明QD为一类M41分离株。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支的管炎病毒(IBV)分离株QD经RT-PCR扩增出约1.7kbS1糖蛋白基因cDNA,修饰后插入pUC18SmalⅠ/EcoRI位点构成质粒pUCQDS1。对克隆的S1基因5′端高变区序列测定显示,起始密码上游60碱基和下游380碱基中与参考株M41S1基因序列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表明QD为一类M41分离株。  相似文献   

7.
嗜水气单胞菌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4 5条随机引物对不同来源的 9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其中 10条引物呈现良好的多态性和稳定性。建立的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反应的最佳条件 :模板 DNA 2 0 ng,随机引物 0 .8μm ol/ L ,d NTP 15 0μmol/ L,Mg2 3.5 mm ol/ L,Taq酶 2 .0 U;95℃预变性 5 min,94℃变性 6 0 s,36℃退火 70 s,72℃延伸 12 0 s,4 0个循环。初步建立了嗜水气单胞菌的 RAPD指纹图谱 ,分析了 9株嗜水气单胞菌之间的遗传距离。据此将 9株菌归为 3个组 ,为该菌的分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Mhp)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NCBI数据库中的PRRSV ORF7和Mhp P36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扩增反应条件,建立PRRSV和Mhp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分析所建立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各引物最佳添加量:PRRSV-F 1.5μL、PRRSV-R 1.0μL、PRRSV-P 0.8μL、Mhp-F 1.2μL、Mhp-R 1.3μL、Mhp-P 0.7μL。优化后的PCR反应程序:50℃反转录20 min, 95℃预变性2 min, 95℃变性5 s, 55℃退火10 s, 72℃延伸20 s (此处收集荧光),40个循环。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特异性较好,与其他猪常见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检测PRRSV和Mhp的敏感性分别为4.2拷贝/μL和9.6拷贝/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不高于2%,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因此,本试验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可同时检测PRRSV和Mhp,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可以同时检测4型禽腺病毒(FAdV-4)、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禽痘病毒(FPV)的方法,试验参考GenBank上登录的FAdV-4、ILTV、FPV的基因序列保守片段分别设计引物,优化PCR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建立针对以上三种病毒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考察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对临床样品检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最终确定三重PCR最佳扩增体系(50μL)为,FADV-4、ILTV、FPV DNA各5μL,10×Buffer 5μL,dNTP Mix10μL,Mg~(2+)5μL,Taq3μL,引物ILTV-R 0.4μL,ILTV-F 0.4μL,FPV-F 0.8μL,FPV-R 0.8μL,FAdV-R 1.8μL,FAdV-F 1.8μL,ddH_2O 6μL。三重PCR最佳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4℃退火30 s,72℃延伸1 min,共30个循环;72℃终延伸10 min;4℃结束反应。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只能扩增FAdV-4、ILTV、FPV,而不能扩增鸡马立克病毒(MD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特异性强;该方法对FAdV-4、ILTV、FPV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3.01 pg、19.50 pg、25.70 pg,敏感性好;采用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对黑龙江地区临床患病鸡样品进行检测,其扩增结果与单一PCR扩增结果一致,符合率100%。说明该方法快捷、敏感、特异性强,能够实现对FAdV-4、ILTV和FPV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0.
银加强胶体金技术检测牛副结核病IgG1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胶体金标记羊抗兔IgG检测牛副结核病IgG1抗体的银加强胶体金技术,其抗原包被浓度为20μg/mL,被检血清稀释率为1:160,被检血清,兔抗牛IgG1,金标羊抗兔IgG的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和60min;封闭液的浓度,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分别为含20g/L明胶pH7.4的0.01mol/L TBS,30min和37℃,被检血清,兔抗牛IgG1和金标羊抗兔作用之后用洗涤液洗涤时间和次数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