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虽有许多兽医学者曾试用变态反应法、炭凝集法等诊断猪囊虫病,但都因猪体内并发寄生虫或外伤,诊断结果差异颇大,确诊率甚低。到了可视眼结膜、舌底、舌根、肩胛、臀部等部位发现猪囊虫时,已是患病后期了。为便于早期诊断,我们采用吉林省兽医研究所“微量全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猪囊虫病”的方法(简称  相似文献   

2.
为尽早控制、消灭猪囊蚴病(猪囊虫病),我市用《黑科成鉴85082号》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肝《猪囊虫病生前快速诊断的研究一定量血片玻板间接血凝试验》法,于1985—1989年,在我市辖的11个县、102个乡开展了诊治猪囊虫病的工作,取得了可喜  相似文献   

3.
猪囊虫病的症状鉴别诊断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是由于猪感染了猪囊虫而出现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猪囊虫主要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中又称为猪囊尾蚴病,该种疾病不仅会严重威胁到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严重威胁到人体的健康。最近几年,云南省泸水市的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养殖规模逐年增大,而猪囊虫病的报告病例也呈现增多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集合实际情况,就猪囊虫病的症状、鉴别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引导养殖户更好的防控该种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并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根除的六种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疫苗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通过对猪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其cC1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猪囊虫病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因囊虫病猪肉不能鲜销食用,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多年来,对猪囊虫病防制从圈养猪到驱绦灭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并不十分显著。自1985年“猪囊虫病生前快速诊断——定量血片玻板间接血凝方法”间世以后,经推广应用证明该方法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便于基层兽医掌握应用,如能和治囊药物配合应用,确  相似文献   

6.
应用“治囊灵”防治猪囊虫病的效果观察王云川,赵淑兰,吴宪明,姜宝玉,郭伟,胡海军(黑龙江省克东县兽医卫生防疫站)(克东县畜技术服务中心)为了探索防治猪囊虫病的新途径,我们在推广应用定量血片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猪囊虫病同时,对检出的病猪投给丙硫苯咪陛进行治...  相似文献   

7.
建立人-猪囊虫、猪带绦虫替代动物模型的实验技术在解决猪囊虫病研究的材料来源、以及在寄生虫入侵、致病性、免疫机制和宿主特异性等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猪囊虫和猪带绦虫病实验动物模型,尤其对啮齿类动物模型上取得的成就,以及新的研究动态和策略进行概述。目的是提高人们对猪囊虫和猪带绦虫病实验动物模型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和加快猪囊虫病研究的步伐,早日在我国有效控制人猪囊虫病。  相似文献   

8.
猪囊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它不仅危害猪的健康,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主要从猪囊虫病的基本情况、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猪囊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猪囊虫病流行及防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猪囊虫病流行因素、诊断技术、药物防治以及疫苗免疫新技术,从技术角度保证了控制、净化猪囊虫病。  相似文献   

10.
猪囊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对囊虫病的有效诊断成为控制该病的关键。目前,囊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免疫学检测,所用抗原多由虫体制备,存在虫源短缺而不易大量获得的问题。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拟对猪囊尾蚴重组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富拉尔基区集中屠宰场7年来猪囊虫病的发生情况、发病季节性、地区来源特性、囊虫病检出部位情况等进行了系统性综合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猪囊虫病的诊断办法和区域防治措施,为加强检疫检验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猪囊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不仅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猪囊虫病的临床表现为病猪被毛杂乱、生长迟缓、机体消瘦等,发病率较高。本文阐释了猪囊虫病屠宰检疫措施和处理措施,从加强检疫措施和加强饲养管理两方面分析了猪囊虫病的预防措施,希望对猪囊虫病的防治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关于猪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国内外有过不少报道,如“变态反应”,“环状沉淀”,“间接血凝”和“炭凝集反应”等。但是均因存在“交叉反应”和所制抗原本身所造成的假阳性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探索诊断猪囊虫病的方法,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于1991年...  相似文献   

14.
斑点金标渗滤法检测猪囊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亲和层析原理为基础,用猪囊虫纯化抗原作为检测用抗原,胶体金直接标记抗原,建立了斑点金标渗滤法诊断猪囊虫病的方法。其中囊虫抗原与胶体金溶液结合的最佳pH值为7.5,最佳浓度为52 mg/mL,检测时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建立的斑点金标渗滤法检测猪囊虫病血清均为阳性,正常猪及其他病猪血清均显示为阴性,整个检测时间只需要5 min左右。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用于猪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丙硫苯咪唑又名阿苯哒唑(Albendazole)系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对肝片形吸虫、绦虫、肺和胃肠道多种线虫均有显著疗效,同时也是治疗猪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几年来,我们结合科研新成果——“猪囊虫病生前快速诊断方法”的推广应用,进行了猪囊虫病的普查与应用丙硫苯咪唑治疗工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发现,虽然该药对猪囊虫病治疗效果明显,但由于用药途径、方法及用药剂量等不尽一致,治疗效果有很大差异,同时个别地方也出现过中毒、  相似文献   

16.
7月30~31日,吉林省科委和省农牧厅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省兽医科学研究所“应用微量全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猪囊虫病”和“牛副结核病病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 (Taeniasolium)的幼虫寄生于人和猪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在我国广泛流行 ,本病的诊断与预防是国际上极为重视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为防制该病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 ,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 ,本文对近年来囊虫病的免疫诊断技术和免疫预防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1 免疫诊断技术对囊虫病的诊断 ,从宿主体内检出抗原比血清中或脑脊液 (CSF)中检测到抗体更有说服力 ,抗原在机体内出现早 ,容易早期诊断 ,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1 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ELISA是 2 …  相似文献   

18.
作者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囊虫抗体的研究,发现该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少量假阳性主要由细颈囊尾蚴所致,可由细颈囊尾蚴液抑制而消除。以HRP-SPA代替HRP-兔抗猪γ球蛋白,对同一批猪血清进行了ELISA测定,发现两种结合物检测的结果一致,HRP-SPA完全可以代替HRP-兔抗猪γ球蛋白。SPA能与多种动物的IgG结合,而以与猪的IgG亲和力最强,同时它亦能与人的IgG结合。猪囊虫病为人猪共患的疾病,实验室只需准备HRP-SPA一种结合物,即可同时检测人和猪的囊虫病抗体,满足人医和兽医开展ELISA诊断囊虫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猪囊虫(又称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 我国猪带绦虫和猪囊虫病分布相当广泛,据统计,在28个省市发生和流行。其中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较为严重。 关于猪囊虫病诊断和免疫问题,国内外均有报道,普遍认为较实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为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张高迪  相似文献   

20.
猪囊虫病不仅影响养猪事业的发展和肉食供应,而且严重地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生前快速诊断猪囊虫病特别重要。近几年来国内已有一些学者研究这一课题,并取得很大进展,如路景泰等(1963)报道了补体结合试验,朱彦鹏等(1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