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3~5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血液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獭兔1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6和12 mg/kg核黄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料重比、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毛皮厚度、被毛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对毛皮面积、毛皮重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血清胆固醇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6 mg/kg添加组血清和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对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以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生长獭兔的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为6 mg/kg(饲粮核黄素实测含量为8.35 mg/kg)时能显著提高毛皮品质和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3~5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血脂代谢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 860±144)g的3月龄獭兔1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獭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0、100和200 mg/kg烟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毛皮重量、毛皮面积、被毛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对毛皮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血浆雌二醇及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烟酸添加水平对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烟酸添加水平为100 mg/kg(饲粮烟酸实测含量为111.54 mg/k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肌肉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200只体况相近的1月龄健康獭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5、45、135 mg/kg铜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中铜含量的实测值分别为8.19、13.59、23.78、54.08、143.68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饲粮铜添加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时,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达到最高值。饲粮铜添加水平对毛皮重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毛皮面积及毛皮厚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5 mg/kg组的毛皮重量显著高于45、135 mg/kg组(P0.05),但与15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肌肉滴水损失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肌肉p H45 min和黄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剪切力及亮度、红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时滴水损失有最小值,p H45 min有最大值。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食入氮、尿氮、沉积氮、氮利用率及氮生物利用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粪氮、氮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饲粮中铜含量的实测值为23.78 mg/kg)。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血清生化指标及皮毛质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200只断奶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其余4组獭兔分别饲喂以1%、2%、3%、4%的豆油代替基础饲粮中相同比例玉米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在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的情况下,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但对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为3%时料重比最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添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豆油可极显著地降低獭兔的食入总能、食入氮和粪氮(P<0.01),但对粪能、尿能、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量代谢率和能量消化率,各添加组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豆油添加水平的增加,氮表观消化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添加水平为2%时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豆油添加水平对皮张面积、皮张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RNA的表达量(P<0.01),且在添加水平为2%时FGF5 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中豆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3%。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毛皮质量及氮代谢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80、120 mg/kg锌(以硫酸锌的形式)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末期体重(FBW)、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全净膛率、背腰肌率以及肌肉品质指标中的pH、肉色的亮度和红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前腿肌率和肌肉黄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后腿肌率和失水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3)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皮张面积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皮板厚度和被毛长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4)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尿氮(UN)、沉积氮(RN)、氮利用率(NUR)和氮生物学效价(NBV)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锌添加水平为40 mg/kg(饲粮中锌的实测值为49.4 mg/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添加水平对冬毛期白水貂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消化率、毛皮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120±5)日龄、健康雄性白水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负对照组(Ⅰ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4%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6%),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Ⅱ组)、0.3%(Ⅲ组)、0.5%(Ⅳ组)和0.7%色氨酸(Ⅴ组)的试验饲粮,正对照组(Ⅵ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6%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7%)。预试期5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各组白水貂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氮沉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白水貂毛皮品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白水貂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Ⅴ组白水貂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Ⅵ组(P0.05);Ⅳ组、Ⅴ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Ⅴ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Ⅵ组(P0.05),Ⅵ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Ⅵ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Ⅳ组(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34%和色氨酸水平为0.26%时,即可以满足冬毛期白水貂色氨酸营养基本需要,生长性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小肠蛋白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20±30)g的断奶仔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5%、16.0%、17.5%、19.0%、20.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53 d。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食入氮、沉积氮和可消化氮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粪氮、尿氮、氮表观消化率、氮生物利用率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除显著影响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外,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含量以及白球比)的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小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亦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能提高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并能降低料重比,提高氮的利用效率,但对小肠蛋白酶活性以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不大。以料重比、沉积氮为衡量指标,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得出生长獭兔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8.51%和19.45%。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日龄断奶生长獭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0.15%、0.30%、0.45%、0.60%)蛋氨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1)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大值16.76 g/d;对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小值3.55。2)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摄入氮、粪氮、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其中0.30%和0.45%添加组极显著低于0和0.15%添加组(P<0.01),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小值5.70 mmol/L。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断奶至3月龄獭兔的蛋氨酸适宜添加水平为0.45%(饲粮总蛋氨酸水平为0.68%)。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2~4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月龄生长獭兔8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75 mg/kg肌醇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毛皮面积、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被毛密度、被毛长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被毛长度以Ⅲ组最长,显著长于Ⅰ组(P0.05),但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被毛密度以Ⅳ组最大,极显著大于Ⅰ组和Ⅲ组(P0.01),显著大于Ⅱ组(P0.05)。3)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胸腺指数随着肌醇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升高趋势(P0.05)。4)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利用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干物质利用率以Ⅳ组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总能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的总能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和Ⅳ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综合以上测定指标,在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肌醇添加水平为75 mg/kg。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魔芋甘露寡糖(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0.84±0.07)kg的断奶獭兔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KON-MOS添加水平为50、100、150、200 mg/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以Ⅲ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Ⅲ组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两者均低于对照组。2)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被毛密度、被毛长度和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皮张面积有显著影响(P0.05)。Ⅲ组皮张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全净膛率及半净膛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各试验组两者均高于对照组。4)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屠宰后45 min时和24 h时的p H、剪切力、蒸煮损失以及亮度(L*)、红度(a*)、黄度(b*)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KON-MOS添加水平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研究饲粮半胱氨酸水平对獭兔生产性能、氮代谢及毛皮品质和KAP6.1基因时序表达的影响.选取120只90日龄健康獭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中添加0.25%、0.35%、0.45%水平的半胱氨酸的试验饲粮,预饲期7d,正式期40 d.结果,饲粮半胱氨酸水平0.25%、0.45%组末重显著高于0%、0.35%组(P<0.05).饲粮半胱氨酸水平0.35%、45%组采食量(P<0.05)显著高于0%、0.25%组,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半胱氨酸0.35%组食入氮、可消化氮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45%组的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粪氮、尿氮、表观消化率、氮利用率、氮生物效价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半胱氨酸水平0.45%组处理40 d皮张面积显著大于其余各组(P<0.05).饲粮半胱氨酸水平0.45%、0.35%组处理30 d被毛密度显著高于0%、0.25%水平组(P<0.05),对皮张厚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粮半胱氨酸水平0.45%处理20 d,KAP6.1基因在软骨、皮肤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对处理10、30、40 dKAP6.1基因在软骨、皮肤中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獭兔饲粮中半胱氨酸适宜添加量为0.45%,且110~120日龄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665±123)g的断奶獭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赖氨酸水平为0.55%、0.70%、0.85%、1.00%和1.15%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赖氨酸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食入氮(P =0.006 5)、氮沉积(P=0.045 9)和氮生物学效价(P =0.022 6),而对粪氮排出量、尿氮排出量、可消化氮、氮表观消化率和氮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00%和1.15%的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55%和0.70%的组(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70%、0.85%、1.00%和1.15%的组的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显著高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55%的组(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A(P <0.000 1)、免疫球蛋白G(P <0.000 1)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 <0.000 1).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70%、0.85%、1.00%和1.15%的组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饲粮赖氨酸水平为0.55%的组(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除显著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P=0.016 7)外,对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獭兔的饲粮适宜赖氨酸水平为0.55%~0.70%.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氮代谢、毛皮品质和盲肠发酵的影响。选用体重一致的断奶獭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NDF水平为26%、28%、30%、32%、34%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53d。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对各相关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NDF水平的升高,平均日增重先升高后降低,料重比先降低后升高,在饲粮NDF水平为30%时分别达最高(20.63g/d)和最低(3.82)。2)随着饲粮NDF水平的升高,沉积氮先增高后降低,以30%NDF组最高;32%和34%NDF组的可消化氮(P<0.05)、氮利用率(P<0.01)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3)30%NDF组的毛皮重量(184.63g)和毛皮面积(720.00cm2)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4)饲粮NDF水平对氨态氮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断奶至3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NDF水平为30%。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冬毛生长期银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性状的影响。选取70只120日龄、平均体重为(5 973±94)g的健康雄性银狐,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银狐。采用二因子试验设计,赖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蛋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基础饲粮中赖氨酸含量为1.15%,蛋氨酸含量为0.66%。试验期51 d。结果表明:1)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冬毛期银狐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营养物质采食量、排出量及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营养物质采食量、蛋白质排出量及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干物质排出量、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排出量及脂肪消化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饲粮蛋氨酸水平仅对干物质排出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3)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血清总氨基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血清总氨基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4)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毛皮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赖氨酸或蛋氨酸水平对毛皮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从降低饲养成本和减少排放角度考虑,冬毛期银狐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赖氨酸(实际含量1.65%)和0.25%蛋氨酸(实际含量0.91%)对银狐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B6添加水平对3~5月龄生长獭兔消化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200只3月龄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20和40 mg/kg维生素B6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4 d。结果表明:饲粮维生素B6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食入氮(P=0.004 5),显著影响可消化氮(P=0.034 4)和氮表观消化率(P=0.043 6),其中10和20 mg/kg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可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均在10 mg/kg组达到最大值,但与20 mg/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维生素B6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蛋氨酸的表观消化率(P=0.006 8),显著影响半胱氨酸(P=0.011 3)、谷氨酸(P=0.022 6)和丝氨酸的表观消化率(P=0.047 8),并均在20 mg/kg组达到最大值。饲粮维生素B6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胰腺胰蛋白酶(P=0.035 4)和糜蛋白酶活性(P=0.043 2),并均在20 mg/kg组达到最高值。饲粮维生素B6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P=0.014 3)和尿素氮含量(P=0.048 2),并分别在20 mg/kg组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饲粮维生素B6添加水平极显著影响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04 5),显著影响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0.044 2)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48 1),并均在20 mg/kg组达到最高值,且血清丙二醛含量在20 mg/kg组达到最低值。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维生素B6添加水平为10~20 mg/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啤酒酵母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20只(30±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白色獭兔(公母各占1/2),按性别和体重分成4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以5、10、15 kg/t的啤酒酵母等量替代豆粕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啤酒酵母对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改善趋势(P0.05),且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在添加水平为10 kg/t时达到最优。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啤酒酵母对生长獭兔的被毛密度、被毛长度、皮张面积和毛皮重量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啤酒酵母显著提高生长獭兔胴体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啤酒酵母对生长獭兔肌肉的剪切力、pH_(45min)以及滴水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啤酒酵母添加水平为10 kg/t。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毛皮品质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断奶獭兔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谷氨酰胺添加水平为0(对照)、0.3%、0.6%、0.9%和1.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毛皮面积、毛皮重量、被毛长度和被毛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9%谷氨酰胺显著升高了空肠中闭合小环蛋白mRNA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中丙酮酸激酶mRNA的表达量(P0.05);此外,饲粮中添加0.9%谷氨酰胺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黏膜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没有影响到生长獭兔的毛皮品质,但改善了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中谷氨酰胺适宜的添加水平为0.9%。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育成期雌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5)日龄、体重相近的60只健康雌性蓝狐,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精氨酸水平1.61%)基础上各组的精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和1.0%(Ⅵ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精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蓝狐平均日增重(P0.01),以Ⅴ组最高,Ⅰ组最低;Ⅴ组蓝狐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Ⅴ组和Ⅵ组蓝狐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2)饲粮精氨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蓝狐粗蛋白质消化率和粗脂肪消化率(P0.01),Ⅴ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Ⅵ组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蓝狐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食入氮量以Ⅴ组最低,Ⅰ组最高,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Ⅴ组粪氮排出量较Ⅰ组降低11.73%(P0.05);Ⅴ组氮沉积较Ⅰ组提高20.54%(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以Ⅴ组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饲粮精氨酸水平对尿氮排出量无显著影响(P0.05)。4)Ⅳ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Ⅴ组和Ⅵ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1);饲粮精氨酸水平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育成期雌性蓝狐饲粮中添加0.8%精氨酸(饲粮总精氨酸水平为2.41%)可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减少血清尿素氮含量,建议育成期每只雌性蓝狐精氨酸摄入量在4.22~4.24 g/d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3~5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皮张质量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健康3月龄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4、0.8、1.6 mg/kg碘(以碘化钾的形式)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1)在初始体重(IBW)无显著差异(P0.05)的前提下,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终末体重(FBW)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ADFI)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0.8 mg/kg组獭兔的ADG和ADFI最高,F/G最低。2)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后腿肌肉率和红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前腿肌肉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全净膛率、背腰肌肉率和肌肉品质指标[pH、失水率以及肉色(亮度、黄度值)]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皮张面积、毛被白度和撕裂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且最大值分别在0.8、0.4和0.4 mg/kg组。饲粮碘添加水平对獭兔的皮张重量和皮板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对毛囊密度、毛被光泽度、毛被长度、撕裂断点厚度、抗张强度及规定负荷伸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碘添加水平为0.8 mg/kg(饲粮中碘含量的实测值为0.92 mg/kg)。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中不同色氨酸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机体抗氧化指标和屠宰指标的影响,拟合出蛋鸭产蛋期色氨酸适宜需要量。选取120日龄山麻鸭9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各组蛋鸭分别饲喂色氨酸水平为0.12%、0.16%、0.20%、0.24%、0.28%、0.32%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0周。结果表明:1)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料蛋比等无显著影响(P0.05),但0.20%组在数值上表现出最高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重、蛋黄比例、蛋壳重量、蛋壳比例、蛋壳厚度等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蛋黄色泽(P0.05),表现为0.20%组蛋黄色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除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输卵管重量、输卵管长度、卵巢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0%时可满足产蛋高峰期蛋鸭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