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在实测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的基础上,用净能(NE)预测公式预测麦麸、洗米糠、玉米、豆粕、菜籽粕、棉籽粕NE值,并用原料NE值配制饲养试验饲粮来验证测得原料NE值和推荐的生长猪NE需要量的准确性.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麦麸、洗米糠、玉米、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的DE和ME,实测原料化学成分,选用Noblet预测N...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评定棉籽粕在英系北京鸭上的净能(NE),并运用棉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和常规成分建立其预测方程。根据析因法将棉籽粕替代饲粮的NE剖分为维持净能(NEm)和生产净能(NEp),利用回归法测定NEm,比较屠宰法测定NEp,再套算得到棉籽粕的NE。选取400只7日龄的英系北京鸭进行动物试验。首先选取20只肉鸭在试验开始时挫颈致死,测定其体能量作为测定NEm和NEp的共同初始能量对照;再选取50只肉鸭用于NEm的测定,NEm用禁食产热(FHP)估计,共设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为自由采食组及限饲15%、25%、35%、45%组,均饲喂基础饲粮1;剩余的330只肉鸭用于NEp的测定,共设3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2和以不同棉籽粕替代15%基础饲粮2的试验饲粮。于14日龄时将所有的试鸭挫颈致死,测定所有试鸭的体能量。最后,将实测棉籽粕NE与AME和其常规成分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棉籽粕NE的预测方程。结果显示:英系北京鸭的FHP为580.7 k J/(kg BW0.75·d),棉籽粕替代饲粮提供给肉鸭的NEm和NEp分别为(2.97±0.15)MJ/kg和(5.22±0.12)MJ/kg,棉籽粕替代饲粮提供给肉鸭的NE为(8.19±0.09)MJ/kg,计算得到的棉籽粕的NE和AME分别为(6.12±0.62)MJ/kg和(10.05±1.02)MJ/kg,AME转化为NE的效率为(60.97±2.04)%,使用AME和常规成分建立棉籽粕NE的最佳预测方程为NE=3.276+0.241AME+0.044CP-0.081ADF[决定系数(R2)=0.954,残余标准差(RSD)=0.13 M J/kg,P0.01],式中CP为粗蛋白质,ADF为酸性洗涤纤维。由以上结果可知:英系北京鸭棉籽粕的NE为(6.12±0.62)MJ/kg,分布范围为5.04~7.30 M J/kg,变异较大;运用AM E结合常规成分可以准确预测英系北京鸭棉籽粕的NE。  相似文献   

3.
木聚糖酶在蛋鸡饲料中代谢能当量值的评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通过蛋公鸡排空强饲法研究了2种木聚糖酶在5种能量饲料和6种产蛋鸡日粮中代谢能的当量值。结果表明:2种木聚糖酶都显著提高了蛋鸡对小麦和玉米小麦豆粕、玉米小麦豆粕棉粕、玉米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的代谢能(AME和TME)(P<0.05);酶A显著提高了小麦麸的代谢能(P<0.05);酶B对次粉、玉米豆粕、玉米豆粕棉粕型日粮的代谢能都有显著提高的趋势(P=0.089,P<0.05,P=0.070)。除酶A的代谢能当量值在小麦麸上为ME1.22 MJ/kg外,2种木聚糖酶的代谢能当量值在ME0.21-0.53MJ/kg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22日龄爱拔益加商品代肉仔鸡336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玉米-豆粕、玉米-棉粕、玉米-菜粕7种试验日粮,测定28日龄肉仔鸡的表现代谢能(AME)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玉米、豆柏、棉粕、菜粕的AME分别为14.82、12.10、11.17、9.79 MJ/kg,AMEn分别为14.80、11.81、10.81、9.60 MJ/kg.三种混合日粮AME匝和AMEn的预测值与测定值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玉米和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和AMEn存在可加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半细毛羊6种蛋白质饲料原料[豆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棉籽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和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实测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含量和有效能值。试验选取16只体重为(56.05±5.47) kg的云南半细毛羊,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4只。试验共2期,共7个饲粮,包含1个基础饲粮和6个试验饲粮。第1期饲喂4种饲粮,第2期饲喂3种饲粮。试验期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为65.77%,棉籽粕和豆粕的CP含量为50%左右,膨化大豆和菜籽粕的CP含量为37%左右,DDGS的CP含量最低,为25.93%。菜籽粕和膨化大豆的粗纤维(CF)含量较高,为16%左右,DDGS和棉籽粕的CF含量为11%左右,豆粕和玉米蛋白粉的CF含量较低,均在6%以下。2)各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DCP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 <0. 05),其中玉米蛋白粉的DCP含量最高,为581. 79 g/kg,其次是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和菜籽粕,DDGS的DCP含量最低,为211.48 g/kg。膨化大豆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 E)最高,分别为21.54和19.79 M J/kg,其次是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DDGS的DE和ME最低,分别为14.62和12.45 MJ/kg。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的有效能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从营养成分含量上看,玉米蛋白粉品质最好,其次是豆粕、棉籽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DCP品质来说,玉米蛋白粉的品质最优,依次高于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有效能值来说,膨化大豆最优,依次高于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  相似文献   

6.
东北玉米肉鸡表观代谢能预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室分析和肉鸡代谢试验建立东北玉米养分含量与代谢能的回归方程,为生产提供便捷的玉米代谢能估算方法。试验1:选取成熟季节不同的20种东北玉米,测定养分含量和容重,分析养分含量变异范围。试验2:用玉米、玉米皮、玉米碴按照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梯度配制人工玉米,再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人工玉米代谢饲粮。选取正常饲养的商品代爱拔益加雄性肉鸡进行代谢试验,分别在11~13日龄及25~27日龄,用全收粪法测定人工玉米代谢饲粮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AME及AMEn与养分含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东北玉米粗脂肪(EE)、NDF及ADF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16.72%、14.65%、14.72%。肉鸡对人工玉米代谢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之间存在差异,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玉米代谢饲粮粗蛋白质(CP)、EE和总淀粉(STC)的表观消化率高于11~13日龄,其中EE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玉米代谢饲粮的AME、AMEn也显著高于11~13日龄(P0.05)。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肉鸡东北玉米代谢能的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AME=17.661-0.853ADF(R2=0.870,P0.01),AM En=17.468-0.878ADF(R2=0.873,P0.01);25~27日龄,AM E=18.102-0.792ADF(R2=0.781,P0.05),AM En=17.935-0.830ADF(R2=0.784,P0.05)。通过预测方程计算所得人工玉米代谢饲粮AME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计算所得的东北玉米AME符合预期值。由此得出,不同品种东北玉米EE、NDF及ADF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大;肉鸡不同阶段玉米代谢能存在差异,计算肉鸡饲粮配方时,不同阶段饲粮代谢能应采用对应的代谢能值;低于14日龄的肉鸡,东北玉米AM E、AM En预测方程分别为AM E=17.661-0.853ADF,AM En=17.468-0.878ADF;14日龄以上的肉鸡,东北玉米AME、AMEn预测方程分别为AME=18.102-0.792ADF,AMEn=17.935-0.830ADF。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学法和离体法分别对10种肉鸡配合饲料进行了测定,探讨了以离体法干物质消化率或消化能估测鸡配合饲料表现代谢能(AME)值的可行性。并用同步测定的另2种肉鸡配合饲料和5种蛋鸡配合饲料对估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0种肉鸡配合饲料的离体法消化能(IVDE)与AME间的相关系数为0.958(P<0.01),回归公式;AME(千卡/克)=1.003IVDE-0.211,残余标准本差Sy,x=土0.055千卡/克。用2种肉鸡饲粮和5种蛋鸡饲粮进行精度检验,AME离体法估测值与生物学法实测值之差最大为0.1千卡/克,说明用离体法消化能可以满意地估测出AME。10种肉鸡饲粮的离体法干物质消化率(IVDMD)与AME间相关系数为0.862(P<0.01),回归公式AME(千卡/克)=0.042IVDMD+0.173,残余标准高差Sy,x=土0.124千卡/克。以此公式估测2种肉鸡饲粮的AME,估测值与实测值最大相差0.1千卡/克,结果令人满意;估测5种蛋鸡饲粮的AME,估测值比实测值大0.16~0.33千卡/克,达不到实用程度。由此可见,如果以IVDMD为自变量估测AMF,对肉鸡饲粮和蛋鸡饲粮有分别建立定标回归方程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测定6种我国不同来源的玉米蛋白粉养分含量及其肉仔鸡生物学效价,以建立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测定6种玉米蛋白粉的常规养分含量、醇溶蛋白(zein)含量、容重和色度,分析其变异情况。采用套算法添加10%玉米蛋白粉配制试验饲粮,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分别于11~13日龄及25~27日龄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仔鸡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肉仔鸡代谢能与玉米蛋白粉特性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玉米蛋白粉的粗脂肪(EE)、粗灰分(Ash)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变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6.49%、33.17%、30.62%;粗蛋白质(CP)、总能(GE)及干物质(DM)含量变异相对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6.71%、2.13%、1.20%。2) 11~13日龄时肉仔鸡的AME、AMEn、TME、TMEn均值分别为11. 55、11. 13、10. 04、11. 04 MJ/kg;25~27日龄时肉仔鸡的AME、AMEn、TME、TMEn均值分别为12.29、11.74、11.79、15.35 MJ/kg。3)以逐步回归模型建立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时AME=-0.007CP+0.013b~*+0.061Ash+11.441(R~2=0.959,P=0. 024), AMEn=-0. 017CP+12. 245 (R~2=0. 681, P=0. 027), TME=-0. 011CP+0.011b~*+10.351(R~2=0.877,P=0.020),TMEn=-0.101CP+0.101b~*+13.898(R~2=0.819,P=0.036);25~27日龄时TME=0.014NDF+11.618(R~2=0.646,P0.05)。用该方程计算所得玉米蛋白粉肉仔鸡代谢能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表明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评定玉米胚芽粕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在樱桃谷肉鸭上的代谢能(ME),并基于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建立其ME的预测方程。从全国各地采集6种玉米胚芽粕和7种玉米DDGS样品,分析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总能,并采用真代谢能(TME)法评定其ME。试验选择140只成年樱桃谷肉公鸭[体重为(3.3±0.3) kg],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14组(n=10),其中1组作为内源组,试验组肉鸭强饲单一待测原料,强饲量为肉鸭体重的2%,禁食排空期为48 h,强饲后用集粪袋收集排泄物48 h。结果显示:玉米胚芽粕常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和粗脂肪(EE)的含量变异较大,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0%、38.8%和29.4%;玉米DDGS常规营养成分中Ash、EE和粗纤维(CF)的含量变异较大,CV分别为22.0%、62.5%和25.6%。玉米胚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7.87(CV为26.6%)、7.93(CV为24.3%)、9.36(CV为22.1%)和8.80 MJ/kg(CV为22.4%)。玉米DDGS的AME、AMEn、TME和TMEn的平均值分别为10.79(CV为11.4%)、10.87(CV为12.3%)、12.89(CV为9.7%)和12.03 MJ/kg(CV为11.3%)。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的TMEn最优预测方程分别为TMEn=-1.179 CF+21.410(R~2=0. 761 4,P=0. 023 3)和TMEn=0. 191 EE-0. 542 CF+15. 270 (R~2=0.921 3,P=0.022 1)。由此得出,不同来源的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分析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TMEn的关系,建立了玉米胚芽粕和玉米DDGS的肉鸭TMEn预测方程,可为玉米加工副产物在肉鸭饲粮中的精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替代法估测肉牛对稻草和麦秸的有效能值及适宜的替代比例,本研究选取12头体重相近(266±13.41)kg的11~12月龄皖东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牛,分3期进行饲喂试验。第1期:所有供试牛饲喂由带穗玉米青贮组成的基础饲粮,测定基础饲粮的有效能值;第2期和第3期:各组供试牛分别饲喂由稻草或麦秸按不同比例(10%、30%和60%)替代基础饲粮组成的试验饲粮。每期试验14 d,其中前10 d为预饲期,后4 d为正试期。正试期消化代谢和呼吸代谢试验同时进行,测定肉牛对各试验饲粮的能量代谢情况。结果表明,1)与基础饲粮相比,稻草或麦秸替代降低了肉牛对试验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且以上指标随替代比例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2)基础饲粮组和各替代组之间总能(GE)采食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净能(NE)采食量随稻草或麦秸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与稻草或麦秸替代比例呈负相关关系。3)根据不同试验饲粮的有效能值与稻草或麦秸替代比例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得出稻草的DE、ME和NE分别为8.51、5.79和3.64 MJ·kg-1,麦秸的对应值分别为7.89、5.08和3.13 MJ·kg-1;10%、30%和60%3个替代比例中,30%替代比例所计算得稻草或麦秸有效能值的变异度最小(P0.05)。综上可知,替代比例会影响稻草和麦秸有效能值的测定结果,本研究中稻草或麦秸替代比例为30%时优于10%和60%。在估测单一粗饲料原料有效能值时,回归法和替代法结合能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也有助于筛选替代法最佳的替代比例。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利用化学成分及表观代谢能( AME)结合化学成分建立1~21日龄艾维茵肉鸡菜籽粕和棉籽粕的净能(NE)预测模型,并比较菜籽粕和棉籽粕2种样品单独建模与合并建模的预测效果.样品NE值测定采用维持净能(NEm)+沉积净能(NEp)的方法,共测定菜籽粕和棉籽粕样品各15个.NEm采用回归法测定,设自由采食及在自由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海兰褐蛋鸡36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用6%普通未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2、3、4组分别用6%、8%、10%的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而试验1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均显著加深(P<0.05),而试验1、4组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1组总蛋白、钾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尿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4组血清总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总蛋白、总钙和钾含量均逐步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则逐步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添加8%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棉籽粕膨化处理能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等的影响,提高蛋鸡对棉籽粕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鹅对几种原料代谢能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24只175日龄扬州鹅公鹅为试验对象,用真代谢能(TME)测定法,测定了鹅对玉米、豆粕、小麦麸、稻谷、棉籽粕、苜蓿粉6种原料的代谢能值。试验结果表明:1)鹅对玉米、稻谷、小麦麸、豆粕、棉籽粕、苜蓿粉的表观代谢能(AME)值分别为12.23、10.93、8.03、8.99、6.67、4.25MJ/kg;真代谢能值分别为12.89、11.59、8.93、9.85、7.60、5.19MJ/kg。2)测得6种原料的TME值高于AME值,且TME∶AME为1.05~1.25;TME值的变异系数(CV)小于AME值,表明TME值的稳定性优于AME值。  相似文献   

14.
直接法与差量法测定豆粕鸭代谢能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研究直接法与差量法测定豆粕鸭代谢能值的差异,为豆粕鸭代谢能值的客观评定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84只成年公鸭随机分配到7个处理中(豆粕在试验日粮中的比例分别为0%、10%、20%、30%、40%、50%、100%),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鸭,以排空强饲法测定日粮的代谢能值.结果表明,日粮中豆粕的含量从10%升高到50%时,日粮的AME和TME的实测值均显著高于其计算值(P<0.05).然而,在试验日粮中豆粕含量为40%时,试验日粮的AMEn和TMEn实测值与计算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试验日粮中豆粕含量分别为10%、20%、30%时,由差量法测得的豆粕鸭代谢能值(AME、TME、AMEn和TMEn)显著高于直接法测值(P<0.05).在试验日粮中豆粕含量分别为40%、50%时,差量法测得的豆粕AME、TME值显著高于直接法测值,但在AMEn、TMEn上与直接法无显著差异.因此,在鸭的代谢能值测定中,差量法应要求日粮的豆粕含量达到40%~50%.豆粕的AMEn和TMEn值既可选用直接法,也可选用差量法测定,但在AME、TME的测值上建议使用差量法.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35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以玉米淀粉、大麦、鱼粉和花生粕为基础原料配制的4种日粮。采用指示剂法测定玉米淀粉、大麦、鱼粉和花生粕的总能消化率、表观代谢能(AME)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结果表明:黄羽肉鸡玉米淀粉、大麦、鱼粉和花生粕的总能消化率分别为68.77%、65.67%、89.57%、75.85%,AME分别为8.82、9.45、13.27、11.22 MJ/kg,AMEn分别为8.71、9.34、13.00、10.99 MJ/kg。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套算法评价2种米糠粕原料在不同日龄阶段AA肉鸡饲粮中有效能及其能量利用效率差异。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种试验饲粮,即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2种米糠粕试验饲粮(米糠粕原料按20%比例替代基础饲粮能量部分)。14~17日龄,选取72只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28~31日龄,选取36只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鸡。试验周期为7 d(预试期3 d,转入呼吸测热室适应1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AA肉鸡14~17日龄,2种米糠粕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8.73、8.23 MJ/kg DM,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8.52、8.10 MJ/kg DM,净能值分别为6.37、5.98 MJ/kg DM,净能/表观代谢能分别为72.85%、72.58%;AA肉鸡28~31日龄,2种米糠粕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8.53、9.90 MJ/kg DM,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分别为7.85、9.18 MJ/kg DM,净能值分别为6.21、7.28 MJ/kg DM,净能/表观代谢能分别为72.76%和7...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化学分析和肉鸡代谢试验建立了河南省小麦养分含量与代谢能的回归方程。试验1:选取河南省11种不同的成熟小麦,测定概略养分含量和容重,分析养分含量变化范围。试验2:用小麦、次粉、麸皮、面粉按照总戊聚糖含量梯度配制人工小麦,再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人工小麦代谢饲粮。选取常规饲养的商品代罗斯308雄性白羽肉鸡进行代谢试验,分别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用全收粪法测定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AME、TME、AMEn和TMEn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小麦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磷(TP)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16.67%、15.84%、14.96%、19.32%。2)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养分表观代谢率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存在差异,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DF、粗纤维(CF)的表观代谢率高于11~13日龄,AME、TME、AMEn和TMEn也高于11~13日龄。3)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河南省小麦肉鸡代谢能的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AME=14.628-0.184NDF(R2=0.842,P<0.01),TME=15.49-0.197NDF(R2=0.854,P<0.01),AMEn=14.571-0.184NDF(R2=0.847,P<0.01),TMEn=15.49-0.197NDF(R2=0.854,P<0.01);25~27日龄,AME=15.462-0.217NDF(R2=0.797,P<0.01),TME=16.124-0.214NDF(R2=0.809,P<0.01),AMEn=15.179-0.208NDF(R2=0.801,P<0.01),TMEn=16.123-0.214NDF(R2=0.809,P<0.01)。4)通过预测方程计算所得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ME、TME、AMEn和TMEn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计算所得的河南省小麦AME、TME、AMEn和TMEn符合预期值。由此得出,不同品种河南省小麦之间EE、NDF、ADF及TP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日龄阶段的肉鸡对小麦代谢能存在差异,设计肉鸡饲粮配方时,不同阶段饲粮代谢能应采用对应的代谢能值;低于14日龄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E=14.628-0.184NDF,TME=15.49-0.197NDF,AMEn=14.571-0.184NDF,TMEn=15.49-0.197NDF;14日龄以上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E=15.462-0.217NDF,TME=16.124-0.214NDF,AMEn=15.179-0.208NDF,TMEn=16.123-0.214NDF。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玉米加工副产品和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在畜禽饲料配方中得到精准应用,试验选用56只体重为(2.5±0.2)kg的健康成年黄羽肉公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3期代谢试验,以单一原料以及其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为饲粮,测定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前后的代谢能及能量代谢率。结果表明:玉米加工副产品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除3种玉米蛋白粉和2种玉米糖渣高于玉米外,其他均低于玉米。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AME和TME预测方程分别为:AME=3.322 1+0.704 2GE-0.521 3CF(R2=0.893 9),TME=25.697 6+0.742 5GE-0.426 2CF-0.252 2DM(R2=0.919 4);加酶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能量表观代谢率及真代谢率以不喷浆玉米皮最低,玉米蛋白粉[粗蛋白质(CP)55%]最高。添加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后,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能量表观代谢率提高了0.82%~3.32%,能量真代谢率提高了0.78%~3.00%,AME提高了0.82%~3.32%,TME提高了0.98%~2.94%;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AME与TME的有效营养改进值范围均为0.19~0.25 MJ/kg,其中以玉米麸质饲料最高,玉米最低。由此可见,添加复合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的能量利用率,改善玉米加工副产品的能量效价。  相似文献   

19.
旨在使用自由采食法(FF)和排空强饲法(TF)测定不同来源玉米和高粱原料的鸡表观代谢能(AME)及真代谢能(TME),以比较两种评定方法对鸡有效能值的影响。试验共分3期开展,每期试验选取健康体成熟的海兰褐壳公鸡共108只,根据体重均匀原则将96只公鸡分为FF法组和TF法组,每个方法下设12个饲粮处理,每个饲粮处理4只鸡,其中FF法每2只鸡为1个重复,TF法每1只鸡为1个重复;12个饲粮处理包括6种来源的玉米饲粮、玉米-豆粕基础饲粮和5种来源的高粱饲粮,收集全部排泄物以测定饲粮及饲料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每期取与试验组体重相近的5只公鸡测定内源损失。结果表明:1)使用FF法评定6种玉米的AME范围为15.82~16.23 MJ·kg-1 DM (P<0.05,CV=0.98%),TME范围为15.95~16.36 MJ·kg-1DM (P<0.05,CV=0.99%);5种高粱的AME范围在13.43~15.37 MJ·kg-1 DM (P<0.05,CV=5.16%),TME范围为13.59~15.48 MJ·kg-1 DM (P<0.05,CV=5.10%);2)使用TF法评定6种玉米的AME范围为14.35~15.01 MJ·kg-1 DM (P<0.05,CV=1.66%),TME范围为16.00~16.64 MJ·kg-1 DM (P<0.05,CV=1.45%);5种高粱的AME范围为12.51~14.87 MJ·kg-1 DM (P<0.05,CV=6.74%),TME范围为14.08~16.45 MJ·kg-1 DM (P<0.05,CV=6.04%);3) FF法测定的6种玉米AME值比TF法测值高9.42%(P<0.05),但TME在两种方法间差异不显著;FF法测定的5种高粱AME比TF法测值高5.65%(P<0.05),而TF测定的TME比FF法测定值高4.82%(P<0.05)。由此得出,不同来源玉米和高粱原料的鸡有效能值存在明显差异,自由采食法和排空强饲法会影响鸡玉米和高粱有效能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源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器官健康和空肠形态的影响。选取216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32 wk海兰灰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饲粮等能(代谢能,2 655 kcal/kg)等氮(粗蛋白,16.5%)。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SBM),其他2处理组分别饲喂含有195.0 g/kg低酚棉籽蛋白(LCSM)或292.0 g/kg双低菜粕(DRM)的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饲粮不同蛋白源对蛋鸡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低酚棉籽蛋白组显著降低了7~12周的产蛋量(P0.05)。12周末,低酚棉籽蛋白组降低了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白重和比例、输卵管指数(P0.05),但提高了蛋黄指数(P0.05)。12周末,双低菜粕组降低了蛋黄重和比例、腹脂重、肝脏干重和脂肪含量(P0.05)。鸡蛋4℃放置28d,低酚棉籽蛋白和双低菜粕组降低了蛋清卵黏蛋白含量(P0.05)。空肠的绒毛高度在低酚棉籽蛋白组最低(P0.05)。组织切片观察,低酚棉籽蛋白组蛋鸡的输卵管膨大部柱状上皮细胞粘膜层不完整。综上,195.0 g/kg低酚棉籽蛋白降低了空肠的吸收能力和膨大部的分泌功能,从而对产蛋量和鸡蛋清品质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