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以狮子头金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含任何增色剂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万寿菊粉(0.38%、0.76%、1.52%)和虾青素(0.04%、0.08%、0.16%),采用"3×3因子设计"制成9种试验饲料,通过8周的养殖试验,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万寿菊粉和虾青素对狮子头金鱼的生长、体色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饲料中万寿菊粉、虾青素添加量分别为0.38%、0.08%时,狮子头金鱼生长最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1.02%、29.59%、35.71%,饵料系数降低了27.51%;(2)狮子头金鱼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Diet 9饲料组(1.52%万寿菊粉,0.16%虾青素)达到最大,比对照组提高了30.57%,Diet 2饲料组(0.38%万寿菊粉,0.08%虾青素)鳍条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8.46%;万寿菊粉水平对狮子头金鱼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显著;(3)Diet 2饲料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血清、肝胰脏、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8.86%、35.57%、20.81%,过氧化氢(CAT)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5.21%、47.30%、26.63%,丙二醛(MD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44.72%、33.11%、39.58%,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Diet 9饲料组达到最高,血清、肝胰脏、肾脏中GSH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35.13%、60.03%、36.28%,GST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34.43%、34.89%、36.28%;万寿菊粉水平对狮子头金鱼血清、肾脏中GSH含量以及血清中GST活性影响显著(P0.05)。总的来说,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料中万寿菊粉、虾青素含量分别为0.38%、0.08%及1.52%、0.16%时养殖效果最佳,综合考虑生长、增色及饲料成本来说,狮子头金鱼饲料中最适万寿菊粉、虾青素添加量分别为0.38%、0.08%。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阿卜酯、辣椒红素四种增色剂对锦鲤生长、形体、体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1050尾体重(19.28±0.51)g单色红锦鲤随机分为1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试验鱼,每种增色剂设3个梯度(50、100.200 nag/kg),另设虾青素400 mg/kg组和不加增色剂的对照组,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四种增色剂对锦鲤的生长、体色、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锦鲤形体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增色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抗氧化能力均低于对照组;(3)锦鲤体表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排序为:辣椒红素200 mg/kg组>辣椒红素100 mg/kg组>胡萝卜素阿卜酯100 mg/kg组>叶黄素200nag/kg组>其他增色剂组>对照组.因辣椒红素的增色效果较好,且其价格低廉,故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将辣椒红素作为锦鲤增红的最佳增色剂,其在饲料中的最佳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红草金鱼为对象,以万寿菊粉(A)、虾青素(B)、加丽素红(C)及辣椒红素(D)作为着色剂,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方案设计9种饲料配方,以不添加着色剂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将900尾初始体质量为(54.60±1.58)g的红草金鱼随机分为10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养殖56d后测定其生长、体色及免疫力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7处理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说明虾青素对红草金鱼生长的影响要高于其他3种着色剂;7处理组红草金鱼皮肤及鳍条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万寿菊粉为红草金鱼体色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虾青素、辣椒红素及加丽素红;红草金鱼免疫力3处理组最高,与7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着色剂对不同组织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综合生长、体色及免疫力来看,7处理组为红草金鱼生长及增色的优良饲料。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锦鲤配合饲料配方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微藻,包括杜氏盐藻(4、8、12 g/kg)、小球藻(6、12、18 g/kg)、雨生红球藻(4、8、12 g/kg)、螺旋藻(12、24、36 g/kg),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制成9种试验饲料和1个锦鲤配合饲料对照组分别饲喂锦鲤,每组试验3个重复,通过8周的养殖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配比微藻对锦鲤的生长、体色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微藻可促进锦鲤生长,改善锦鲤体色,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水产DL-蛋氨酸对异育银鲫幼鱼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为期10周的试验。本试验共设置12组等氮等能饲料,其中Diet1、Diet2为高鱼粉饲料(15%鱼粉);Diet1为正对照组1,是正常的商业饲料;Diet2为正对照组2,是在商业饲料中补充了必需氨基酸以保持氨基酸平衡。另外10组(Diet3-12)为低鱼粉饲料(5%鱼粉),水产DL-蛋氨酸添加量分别为0%、0.05%、0.08%、0.1%、0.13%、0.15%、0.18%、0.2%、0.25%、0.3%。每组饲料随机3个重复,每天投喂4次。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水产DL-蛋氨酸(Diet4-12)能够显著改善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甚至与高鱼粉组Diet1相比无显著差异;高鱼粉饲料中添加DL-蛋氨酸(Diet2)也改善了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但与Diet1相比,差异不显著。此外,异育银鲫摄食低鱼粉饲料(5%)时,其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和氨的含量都受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根据二次回归分析,当饲料胱氨酸含量为0.52%时,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蛋氨酸的需要量为0.71%。在低鱼粉饲料(5%)中,通过补充外源必需氨基酸(水产DL-蛋氨酸、赖氨酸及苏氨酸)使氨基酸保持平衡,能够获得高鱼粉饲料(15%)相当的生长性能。因此,在异育银鲫饲料中,通过添加水产DL-蛋氨酸等晶体氨基酸,能有效降低鱼粉用量并不影响其生长性能,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了万寿菊粉的不同添加水平对黄颡鱼生长、肉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黄颡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1.00%、2.00%、3.00%、4.00%、5.00%、6.00%的万寿菊粉,记为Diet 1~Diet 7,其中Diet 1为对照组,Diet 2~Diet 7为试验组。经过56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饲料中添加4.00%~6.00%水平的万寿菊粉时,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在Diet 7组,黄颡鱼生长性能最佳,饵料系数最低;肉质方面,黄颡鱼肌肉的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受万寿菊粉影响显著(P0.05),随饲料中万寿菊粉水平的增加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Diet 6组最低;抗氧化能力方面,万寿菊粉添加水平对机体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当万寿菊粉添加水平为6.00%时,即Diet 7组,黄颡鱼肝脏、血清中SOD活性及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表明机体抗氧化功能最好。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4.00%~6.00%的万寿菊粉不仅能有效促进黄颡鱼生长性能、改善黄颡鱼肌肉的系水能力,还能提高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饲料中不同浮萍添加水平对大正三色锦鲤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以及消化能力的影响。配制浮萍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3%、6%、9%、13%、14%的6种等蛋白(38.6%)饲料,饲养初重为(42.19±1.32)g大正三色锦鲤8周,分别记为Diet 1(0/13)、Diet 2(3/10)、Diet 3(6/7)、Diet 4(9/4)、Diet 5(13/1)、及Diet 6(14/0)6组。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10尾鱼。结果表明:(1)饲料中浮萍替代菜粕的量在13%时,大正三色锦鲤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较对照组提高41.99%、20.85%(P0.05)。(2)Diet 5(13/1)组锦鲤的免疫能力提高并达到最佳状态,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与碱性磷酸酶(AKP)较对照组提高66.61%、73.27%(P0.05)。(3)浮萍添加量在13%时,大正三色锦鲤各项消化酶活性达到最佳,前肠蛋白酶活性与脂肪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38.18%、58.22%(P0.05)。因此,建议在饲料中添加13%的浮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芦荟粉对红白锦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尾初始体重为(8.21±0.52)g的健康红白锦鲤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25%、0.50%、0.75%、1.00%、1.25%芦荟粉的饲料,标记为L1,L2~L6,试验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3组和L4组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了42%、33%,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31%、36%(P 0.05)。L4组红白锦鲤前肠的蛋白酶活性、中肠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49%、206%和596%(P 0.05)。与对照组相比,L4组肝胰脏、脾脏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70%、26%(P 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升了144%、251%(P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分别升高了221%、30%(P 0.05);L4组肝胰脏和脑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40%、773%(P 0.05);L4组肝胰脏、头肾、中肾中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1%、29%、36%(P 0.05)。L5组头肾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91%、377%,MDA含量较对照组下降了20%(P 0.05)。总之,饲料中添加芦荟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白锦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且适宜添加水平为0.75%。  相似文献   

9.
李兆河 《中国饲料》2022,1(10):76-79
文章旨在探讨饲料添加不同浓度的低聚异麦芽糖对锦鲤生长性能、血液参数及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挑选体质健壮、规格一致的240尾锦鲤,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第一组饲喂基础饲料(CK组),第二组饲喂低聚异麦芽糖(IMO)添加量0.2%的饲料(T1组),第三组饲喂IMO添加量0.4%的饲料(T2组),第四组饲喂IMO添加量0.6%的饲料(T3组),试验共8周。结果显示,T2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最高,显著高于CK组(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各试验组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均表现不同程度增高,T2组增加幅度最大|其中各试验组过氧化物酶(CA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T3组溶菌酶(LYS)活性、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补体C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组酸性磷酸酶活性(ACP)、补体C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T2与CK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具有提高锦鲤生长性能,改善血液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其中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为0.4%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低聚异麦芽糖|锦鲤|生长|免疫|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虾青素不同添加水平对黄颡鱼生长、体色及抗氧化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 mg/kg的虾青素,制成5种饲料,分别饲喂黄颡鱼幼鱼8周后,探讨虾青素对黄颡鱼生长、背部和腹部皮肤色度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kg组、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的黄颡鱼末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黄颡鱼背部及腹部皮肤的亮度、红度、黄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黄颡鱼背部及腹部皮肤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黄颡鱼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体色及抗氧化相关指标,当饲料中虾青素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可有效提高黄颡鱼...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为实验对象,研究豆粕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饲料中添加晶体蛋氨酸(Met)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及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计11种饲料:1种基础饲料(Diet 1)和10种实验饲料(Diet 2~11),各实验组以豆粕为植物性蛋白源,对鱼粉进行替代。其中,Diet 2~5分别为10%、20%、30%和50%替代鱼粉组,并分别添加0.08%、0.15%、0.21%和0.36% DL-蛋氨酸和0.13%、0.24%、0.36%和0.60%赖氨酸盐酸盐,以使其氨基酸模式(包括蛋氨酸和赖氨酸)与基础饲料一致;Diet 6~9为Diet 2~5的不添加蛋氨酸的对照组;Diet 10、Diet 11分别为Diet 3、Diet 5的不添加赖氨酸盐酸盐的对照组。实验共分11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箱25尾鱼,初始鱼重为18 g,实验周期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定量蛋氨酸和赖氨酸,豆粕替代鱼粉高达50%对生长无不利影响;在20%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上,额外添加0.15%DL-Met和0.24%Lys-HCl(78%)可获得优于基础鱼粉组的最大生长;在以豆粕为鱼粉替代蛋白源时,赖氨酸不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探讨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对0~3周龄AA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1日龄AA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期间各组饲粮中色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03%、0.06%、0.09%、0.12%。试验结果表明:①色氨酸添加水平为0.06%时,可显著增加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但料重比变化不显著(P0.05);②肉仔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各试验组大部分数据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III组的总蛋白含量最高,总胆固醇、尿素氮、葡萄糖的含量最低;IV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最低。综合分析,在0~3周龄肉仔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0.06%水平的色氨酸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绿原酸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75尾平均体重为(50.11±0.72)g的黄河鲤鱼鱼种,根据饲料中绿原酸添加量将黄河鲤鱼鱼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不添加绿原酸)、0.015%添加组、0.030%添加组、0.045%添加组、0.060%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经过50 d的饲喂,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黄河鲤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045%添加组黄河鲤鱼鱼种的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0.015%添加组、0.030%添加组、0.060%添加组的黄河鲤鱼鱼种增重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0.045%添加组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的水分、粗灰分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0.045%添加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组溶菌酶(LSZ)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饲料中添加绿原酸可明显改善黄河鲤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推荐添加量为0.04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半胱胺(RP-CS)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月龄、体重[(21.61±0.80) kg]相近、健康的去势滩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圈),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0.02%组)、0.04%(0.04%组)和0.06%的RP-CS(0.06%组)。预试期7 d,正试期13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0.04%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0.02%组和0.04%组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0.04%组和0.06%组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最长肌系水力、宰后45 min肉色红度值和宰后24 h pH均显著升高(P0.05),0.04%组、0.06%组的背最长肌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降低(P0.05);0.04%组和0.06%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舍饲滩羊饲粮中添加0.02%、0.04%和0.06%的RP-CS能够不同程度增加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肉品质,增强抗氧化功能;且添加0.04%的RP-CS可显著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中,建议舍饲滩羊饲粮中RP-CS添加量以0.04%为宜。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将450尾体重为(3.01±0.10)g的大鳞副泥鳅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饲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体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头、鳍、皮肤及肌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酪氨酸酶(Tyr)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肝脏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肌肉和皮肤中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各组Tyr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在大鳞副泥鳅饲料中添加100~200 mg/kg虾青素可有效促进其生长,改善其体色。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3%、4%、5%的豆油-鱼油混合物,配制成软颗粒饲料,饲喂红罗非鱼稚鱼50 d。结果表明:3、4组红罗非鱼末均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组饲料系数最高(1.86),并显著高于2、3、4组(P0.05);2、3、4、5组随着日粮脂肪水平的提升,血液白蛋白、球蛋白及总蛋白含量逐渐升高;3、4、5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1组(P0.05),1、5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2、4组(P0.05),3组显著高于1、5组(P0.05)。综合各项生长指标,3、4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这可能与3、4组饲料富含鱼油及鱼体肌肉中富含C18:2n6、EPA及DHA有关。2、4组试验鱼血液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较低,2组球蛋白含量最低;随着脂肪水平的提升,可能2、4组试验鱼肝胰脏受损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亚麻酸(ALA)含量对大规格鲈鱼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大规格鲈鱼饲料中ALA的适宜含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苏子油,制成ALA含量分别为饲料干重0.06%、0.99%、2.03%、3.18%、4.12%和5.08%的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将上述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07.77±0.64)g的鲈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养殖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随饲料ALA含量的升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SGR和FE均在2.03%ALA组有最大值,同时2.03%与3.18%ALA组的SGR和FE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HSI)与脏体指数(VSI)均在5.08%ALA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0.06%ALA组(P0.05);存活率(SR)和肥满度(CF)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饲料中ALA含量的升高,鱼体粗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呈现增加趋势,4.12%和5.08%ALA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0.06%ALA组(P0.05),而4.12%和5.08%ALA组鱼体粗脂肪含量则显著高于0.06%、0.99%、2.03%、3.18%ALA组(P0.05);不同组之间鱼体的水分与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2.03%ALA组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3.18%ALA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0.06%与5.08%ALA组(P0.05)。2.03%、3.18%ALA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0.06%和5.08%ALA组(P0.05);同时,肝脏中MDA含量在2.03%ALA组达到最低,除与3.18%ALA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在2.03%ALA组最低,且显著低于0.06%与5.08%ALA组(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含量在4.12%ALA组有最大值,且显著高于0.06%ALA组(P0.05);随着饲料中ALA含量的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03%、3.18%、4.12%ALA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含量(2.03%~3.18%)的ALA能够促进大规格鲈鱼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与肝脏健康水平;以SGR与FE作为评价指标,经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体重为207.77~406.94 g的鲈鱼饲料中ALA的适宜含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2.53%和2.72%。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初始体重为(31.82±0.16)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0.09%、0.12%、0.24%、0.64%、0.72%水平的党参,在室内养殖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28d的摄食生长试验,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相关指标,探讨饲料中党参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随着饲料中党参水平的升高,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均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在Diet 6处理组,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达到最大值,饵料系数最低。在抗氧化能力方面,黄颡鱼体内SOD、CAT活性受党参水平变化的影响显著(P0.05),Diet 6处理组黄颡鱼SOD活性和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随着党参添加水平的升高,黄颡鱼机体内GOT、GPT活性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受党参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72%水平的党参,可以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增强其抗氧化能力,最佳给药时间为28d。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幼虾(初均重5.4 mg)饲料中添加0、50、100、150、200 mg/kg的虾青素,研究其对幼虾生长、成活率、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以及虾青素在对虾体内的含量、虾青素在饲料中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虾青素的各试验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没有添加虾青素的对照组(P0.05);虾青素试验组对虾的成活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00mg/kg的虾青素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虾的饲料转化率随着虾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试验结束后,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随着饲料中虾青素的增加而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含虾青素的饲料室温放置3个月后,虾青素保留率分别为67.17%、74.38%、79.03%、78.29%。本试验认为在饲料中添加100~150 mg/kg的虾青素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幼虾的生长率、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增加对虾体内虾青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对虾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饲料亚麻酸水平对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梯度亚麻酸油,使饲料中的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5%、0.72%、1.31%、1.94%、2.50%、2.90%,试验红罗非鱼稚鱼分为6组,试验为期56 d。结果表明:3组试验鱼增重率最高,2、3、4组显著高于1、5、6组(P0.05);2、3组试验鱼胃蛋白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随着亚麻酸水平提升先降后升,1、2、6组显著高于3、4、5组(P0.05);3、4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1、2、5、6组(P0.05)。综合各项生长指标,2、3组红罗非鱼稚鱼生长性能最好;3、4组谷草转氨酶活性、血液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较低,肝胰脏受损较小。红罗非鱼稚鱼饲料中亚麻酸的含量控制在0.72%~1.31%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