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试管凝集反应和《牛结核病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操作规程》,对我县9094头上市奶牛进行了布病和结核病调查,结果表明,奶牛布病呈阴性,结核病阳性率平均为0.18%,其中奶牛场的阳性率为0.21%,散养奶牛中阳性率为0.11%。  相似文献   

2.
奶牛布鲁氏菌病不但危害奶牛业的发展,还严重损害人类健康。本文对布病的流行特点进行总结,通过对奶牛场大量布病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定期检测、扑杀净化、分区免疫、加强消毒,能彻底控制规模化奶牛场布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奶牛布病与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与防控措施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为奶牛大国,2010全国奶牛优势区域的奶牛存栏数已超过1400万头,奶产量居世界第3,但单产只能排到世界第15,除品种和饲养管理等因素外,奶牛疾病也是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种奶牛传染病中,布病(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危害最为严重,且近年流行呈上升趋势,为稳步推进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简述我国奶牛布病、结核病的危害及流行现状,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称奶牛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奶牛危害极大,我市经过多年检疫淘汰,达到了省“稳定控制区”标准。但2005年4月份,我市某奶牛场发现疑似病例,市畜牧中心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对该场饲养的71头奶牛全部进行布病血清学检疫,并采取隔离消毒、淘汰病牛等有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奶牛71头,每年进行布病、结核病检疫,未发现阳性病牛。2004年7月份该场从周边省购进奶牛3头,购买时没有进行检疫,购进后也没有报检和隔离饲养,2004年10月发现饲养奶牛有消瘦,产奶量下降,怀孕母牛…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站在对本县辖区内13个奶牛场(户)的138头奶牛例行春秋两季奶牛布病、结核病监测时发现:某场共有奶牛26头,春季连续2次监测,检出结核阳性病牛11头,疑似结核病牛6头,病牛占全群的73.9%,历年监测都能达到稳定控制的该场此时结核病疫情严重。为此,我站对该场奶牛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指导其有效控制了疫情。现将调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结核病是农业部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是人畜共患的慢性疾病。布氏杆菌主要侵犯人畜生殖系统和关节 ,诱发流产和降低繁殖率 ,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为此 ,我们根据有关规定 ,于 2 0 0 0年 9月对杭州市郊 38个奶牛场 (户 )共 5792头奶牛开展了布病血清学调查及结核病的变态反应检测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被检样品 对杭州市郊 1 3个规模养殖场 (存栏奶牛头数≥ 1 0 0头 )和 2 5家个体养殖户 (存栏奶牛头数 <1 0 0头 )共 5792头奶牛进行了奶牛结核病变态反应检查 ,并对其中 1 /4即 1 448头奶牛进行采…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下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奶牛检测结核病和布病,淘汰感染奶牛,净化奶牛群,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结核病,我站从柳州市有奶牛场以来就开始检测,历时约50年,布鲁氏菌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检测。在多年检测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高效、成熟的检测程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布病是我国规定的二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奶牛养殖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给奶牛养殖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布病在我国呈地区性流行,我县一些奶牛场对该病疏于防范,在引种时不注意现场检疫和隔离制度,给本场牛群带来极大的威胁。为此,本文对布病的危害、流行情况及其防控做一综述,以加强认识,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布鲁菌病、结核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危害牛、羊等多种动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人体健康。随着牛奶在人正常饮食中比重的加大,人的结核病发病率也在上升,社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二者呈明显的流行病学相关性。为了保证人民群众喝上“放心牛奶”,消除奶牛布病、结核病对人、畜的危害,确保奶牛业的健康发展,4月初阿拉善左旗兽医站,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的统一安排,在全旗开展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奶牛副结核病对哺乳期犊牛的危害极为严重,是现今奶牛场面临的重点疫病之一。本文介绍该病的流行特点和症状和实验室诊断,便于认知,利于净化。  相似文献   

11.
奶牛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奶牛养殖业影响巨大,也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引进患有布病的奶牛、诊疗操作不规范和监测净化不彻底是造成当前规模奶牛场布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原因.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彻底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2018年以全省规模奶牛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估计流行率的抽样策略,开展奶牛结核病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全年共对152个监测场点的12417头活牛进行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显示:全省规模奶牛场结核病场群阳性率为8.55%,个体阳性率为1.36%;豫西地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最高,达8.91%,豫南地区无阳性活牛检出,其他地区个体阳性率介于0.05%~0.21%之间;存栏量≤100头的规模奶牛场个体阳性率最高,存栏量>2000头的规模奶牛场无阳性检出。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奶牛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牛结核病感染,豫西地区奶牛场和小规模奶牛场流行情况尤为严重,因此需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模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净化措施。本研究掌握了河南省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点,对于河南省奶牛结核病净化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合水县王庄奶牛场2009-2011年通过对布病监测,淘汰阳性布病奶牛64头,畜主、饲养工、配种人员等四人感染布病,导致一个奶牛场倒闭。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提出了奶牛结核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疫苗领域空白、奶牛调运环节的违现操作、疫病监测不力、奶牛场疏于管理及兽医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均可造成奶牛结核病感染率上升,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应完善设施,提高监测水平,把好检疫和调运关,制定严格的防制规划,对奶牛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倡导人们喝健康消毒奶,从多种途径杜绝奶牛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大连市全部11个奶牛场开展抽样调查,通过设计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案并结合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流行状况以及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行为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大连市奶牛场副结核病平均个体血清流行率为17.23%(95%CI:15.99%~18.74%),场群真实流行率为100%;年龄、胎次是奶牛副结核病重要的风险因素;奶牛副结核病是导致大连市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连市奶牛场从业人员对副结核病的认知程度有限,部分规模场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部分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研究结果提示,大连市需重视对奶牛副结核病的防控,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本病的继续蔓延并在有条件的场户开展净化;各奶牛场应严格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在引进奶牛时严格检疫,防止引进阳性牛、隐性感染牛;兽医部门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奶牛场工作人员对副结核病的判断力,提高其防范副结核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法初检,试管凝集实验复检的方法对盐城市某个感染了布病的奶牛场检测,通过对奶牛场108头奶牛布病的检测,结果发现阳性奶牛数为8头。在现有的检测方法和淘汰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改进现有的检测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扑灭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奶牛饲养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自身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和有关部门对奶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视,奶牛多发、人畜共患、危害严重的结核病更被人们所深恶痛绝。因此,一些奶牛场和奶牛养殖户为保护自己的奶牛群不受结核病侵害,确保奶品的销售市场,都明智地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又有抬头的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对其防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奶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型结核杆菌引起,也可由人型和禽型引起。反过来,牛型结核杆菌也可感染人、禽类和其它动物。资料显示,各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特泥河牧场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筹集部分资金扶持职工饲养奶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奶牛数量由原来的几千头迅速发展到1万多头,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由于多渠道私自引进奶牛带入布病、结核病,造成奶牛流产、人员发病,阻碍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场领导决心采取措施净化奶牛布病、结核病。经过连续4年的不懈努力,我场2006年未检出阳性病牛,已彻底清除了奶牛布病、结核病的危害。现将具体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一、基本经验(一)由场领导牵头,组织畜牧科科长、兽医站站长和各生产队队长成立奶牛疫病控制、净化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9.
奶牛结核病的监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 ,不仅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 ,而且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 ,随着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学生奶工程的实施 ,我市奶牛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奶牛存栏数已从两年前的 5 2 0头发展到 135 0头 ,其中 88%为规模化奶牛场饲养 ,全年提供鲜奶达 6 15 0吨。但由于受大流通、大市场的影响 ,本市多数奶牛从外地引进 ,致使奶牛结核病疫情严重反弹。为此 ,我站利用“农业部动物疫情测报网瑞安测报站”的检测设备 ,于 2 0 0 2年 11~ 12月份 ,对 5个私营奶牛场的奶牛按部颁规程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及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奶牛传染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口蹄疫、布病(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危害最为严重,均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着奶业生产和人类自身安全健康。奶牛群一旦发生传染病,彻底淘汰患病牛非常困难,研究奶牛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对于预防和监控奶牛传染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口蹄疫、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奶牛常见传染病的生物学特点、遗传机制以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进行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