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筛选固态发酵制备α-酮戊二酸的菌株,研究发酵产物对动物生长、肠道结构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对9种菌株(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曲霉菌Aspergillus等)进行发酵,检测发酵物中α-酮戊二酸含量。发酵过程中添加琥珀酸,研究其对α-酮戊二酸产出率的影响。随后,选用16只4周龄C57/BL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普通日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普通发酵物和5%的富含α-酮戊二酸发酵物饲喂4周,分析动物采食和生长、肠道结构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血象。【结果】酵母菌固态发酵产生了微量的α-酮戊二酸,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生了约60μg/g的α-酮戊二酸,其余菌株均未检测到α-酮戊二酸。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时添加琥珀酸可促进α-酮戊二酸累积,最高产出率达到0.3%。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靶向α-酮戊二酸发酵产物稍微降低了小鼠体质量和体质量增加(P0.05),显著增加小鼠的比目鱼肌质量(P0.05),显著降低小鼠的褐色脂肪质量(P0.05)。发酵产物对小鼠回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无显著影响。血象和免疫学指标表明,富含α-酮戊二酸发酵产物能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提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发酵产物显著增加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5)。【结论】枯草芽孢杆菌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添加琥珀酸可使α-酮戊二酸累积,日粮添加富含α-酮戊二酸发酵物能显著增加小鼠肌肉质量,降低脂肪质量,并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游离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复合物(Ala+Gln)对仔猪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P)信号通路的影响。将180头仔猪随机分配,共3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饲料中分别添加Ala 0.62%、Ala-Gln 0.5%、Ala 0.21%+Gln 0.34%,为期28 d。结果表明,Ala-Gln显著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增加肝和骨骼肌中Gln和谷氨酸的浓度,降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P0.05);谷氨酰胺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肝和骨骼肌中的eI F-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蛋白S5激酶1(S6K1)的磷酸化表达增加。Ala+Gln组对mT OR、4E-BP1和S6K1的磷酸化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la-Gln可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谷氨酰胺代谢,增强肝和骨骼肌中蛋白质合成信号并降低蛋白质在肌肉中的降解信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肌肉成分、氨基酸组成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α-酮戊二酸(AKG)、L-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L-精氨酸-α-酮戊二酸(AAKG)、α-酮戊二酸钠(2Na-AKG)替代基础饲料中1.5%的葡萄糖,配制成6种等能等氮饲料,并设空白对照,共7个组,进行了8周的松浦镜鲤(初始体质量为40.27 g±3.96 g)养殖试验。结果表明:OKG组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2Na-AKG组鱼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不同处理组鱼体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KG组和AAKG组鱼体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KG组和AAKG组鱼体肌肉苏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KG组(P0.05),而Glu组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除2Na-AKG组外)(P0.05);Glu组、AKG组和2Na-AKG组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处理组中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NEAA)、呈味氨基酸(D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AKG组和2Na-AKG组鱼体前肠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Glu组鱼体肝脏的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中的AKP活性在各处理组间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5%的OKG能显著提高松浦镜鲤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及苏氨酸含量,同时能显著降低鱼体肌肉水分含量;饲料中添加1.5%的AAKG和2Na-AKG能够显著提高鱼体肠道AKP活性。  相似文献   

4.
仔猪早期断奶能增加母猪的年产仔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但由于此时仔猪的发育尚未成熟,因此仔猪易出现一定的早期断奶综合症,如采食下降、生长阻滞和腹泻。谷氨酰胺(glutamine,Gln)被定义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即:在正常情况下是非必需氨基酸,但在棠种疾病情况下,对小肠结构和功能而言是必需的。本文首先简述了Gln在仔猪体内的作用,以及它的利用和转化途径;然后论述了Gln的添加对仔猪血液中Gln的浓度、仔猪肠道的形态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仔猪腹泻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谷氨酰胺(Gln)在特种野猪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50日龄特种野猪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0.5%、1%和1.5%,试验期35d,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特种野猪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谷氨酰胺对特种野猪仔猪的日增重、日均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和1.5%对胸腺指数、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5%能显著提高胰腺指数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0.5%~1.5%对特种野猪仔猪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添加0.5%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α-酮戊二酸脱羧酶催化α-酮戊二酸的非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半醛,其在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琥珀酸,蓝藻的三羧酸循环由于这2个酶的存在而变得完整。Blast序列分析发现,蓝杆藻ATCC 51142中cce4227基因编码α-酮戊二酸脱羧酶。为了证实cce4227基因编码蛋白的催化功能,从蓝杆藻ATCC 51142基因组中克隆cce4227基因,然后构建pET28a-cce4227表达质粒。将该质粒与p Tf16分子伴侣质粒共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利用镍亲和层析方法对cce4227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度 95%的cce4227蛋白,菌体蛋白收率约为12 mg/g。酶动力学测试表明,cce4227蛋白是1个焦磷酸硫胺素(TPP)依赖型的α-酮戊二酸脱羧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建立冬小麦抗逆应变的化学调控技术。[方法]以周麦2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外源喷施α-酮戊二酸对低水氮条件下小麦产量形成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外源α-酮戊二酸增加了低水氮条件下冬小麦叶片SPAD值、全氮含量及氮素转运率,千粒重、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明显提高。[结论]外源喷施α-酮戊二酸是一种改善低水氮胁迫下小麦生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研究伞枝犁头霉D1利用蔗糖生产α-酮戊二酸的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1)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0 g/L,NaNO3 1 g/L,KH2PO4 1.36 g/L,MgSO4·7H2O 0.2 g/L,FeSO4·7H2O 0.01 g/L,NaCl 2 g/L,玉米浆0.5 g/L,CaCO3 40 g/L,叶酸2 g/L.2)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摇瓶装液25%,培养温度37℃和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84 h,伞枝犁头霉产α-酮戊二酸量最大达14.0 g/L,产酸速率为0.17 g/(L·h),对蔗糖的转化率为34.9%.伞枝犁头霉D1能够有效利用蔗糖发酵产α-酮戊二酸,具有较好的科研价值和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α-酮戊二酸脱羧酶(α-ketoglutaric acid decarboxylase,α-KGD)是蓝细菌三羧酸循环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试验旨在优化集胞藻PCC6803中sll1981基因编码蛋白的原核表达方法,并对不同表达方法获得的重组sll1981蛋白进行活性测定。【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含有sll1981基因的多种表达载体,通过SDSPAGE分析这些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和可溶性情况,利用Ni-NTA亲和层析分离纯化重组sll1981蛋白,然后通过酶偶联法测定重组sll1981蛋白的催化活性。【结果】含有sll1981基因的不同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良好,然而重组sll1981蛋白的可溶性和催化活性差异较大。【结论】当pET28bsll1981质粒与pTf16分子伴侣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共表达时重组sll1981蛋白的可溶性和催化活性均为最佳。酶动力学测试表明集胞藻PCC6803中sll1981基因编码蛋白具有α-酮戊二酸脱羧酶功能。为进一步研究α-酮戊二酸脱羧酶的结构功能关系及催化机制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谷丙转氨酶,在植物氮同化中起到关键作用。本试验以小黑杨为试材构建pROKⅡ-PnAlaAT3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小黑杨,获得转基因植株,发现5号转基因株系叶片中PnAlaAT3基因表达量升高,但根中表达量却显著降低。对野生型和PnAlaAT3 5号转基因株系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GOGAT)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在低氮条件下,PnAlaAT3转基因株系上位叶GS活LT较野生型植株有显著增加。结果表明,PnAlaAT3基因可以提高小黑杨上位叶中GS活力。  相似文献   

11.
肠道不仅是养分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肠道的健康水平决定着动物的机能状态。谷氨酰胺(Gln)是肠道能量代谢基质,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Gln对动物肠道生长发育及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Gln对肠道健康和功能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酿醋废水接种活性污泥后在厌氧、37℃和120rpm条件下进行批培养,添加α-酮戊二酸盐(终浓度0.2g/L)促进甲烷菌的三羧酸循环碳代谢和胞内的镍同化作用,使同化镍含量比对照提高53.2%,这反映了以镍为中心离子的F430的合成和以F430为辅酶的甲基CoM还原酶活性得到增强,并最终从产气效率上反映出来,其添加α-酮戊二酸盐(终浓度0.2g/L)挥发性乙酸盐残留量比对照减少27.3%,而沼气总产量、TS和YP/V以及qp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0%、11.1%、20.1%和10.7%,说明厌氧体系中添加α-酮戊二酸盐可以促进食醋废水中的乙酸底物代谢流向终产物甲烷而非仅用于菌群繁殖,α-酮戊二酸盐是通过提高菌群的甲烷合成能力来提高产气,而非仅通过促进菌群生长的群体优势。  相似文献   

13.
L-谷氨酰胺(L-Gln)是L-谷氨酸-γ-羧基酰化的一种中性多功能氨基酸,参与生命有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物质代谢,具有多种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简要综述了L-谷氨酰胺在动物机体内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 CFT073株的双组分信号系统Kgu S/KguR调控的c5032—c5037基因的缺失株,并研究基因缺失株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方法]运用Red重组系统将带有c5032—c5037基因同源臂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取代c5032—c5037基因,在温度敏感型质粒p CP20作用下消除氯霉素抗性基因,构建基因缺失株CFT073Δc5032—c5037,用PCR和基因测序验证基因敲除是否成功,测定有氧和厌氧条件下CFT073Δc5032—c5037在以α-酮戊二酸为唯一碳源的M9培养基中培养不同时间的菌液D600值。[结果]构建了CFT073Δc5032—c5037,PCR验证及基因测序结果均表明已成功敲除c5032—c5037基因;厌氧条件下CFT073Δc5032—c5037在以α-酮戊二酸为唯一碳源的M9培养基中生长比野生型菌株CFT073缓慢,且差异极显著(P0.01),但在有氧条件下二者的生长无显著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基因缺失株CFT073Δc5032—c5037,并试验证实Kgu S/KguR调控的c5032—c5037基因在厌氧条件下参与α-酮戊二酸的利用,为进一步研究Kgu S/KguR在UPEC中的代谢适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喻兵权  商振宇  程鹏  陆伟   《饲料博览》2007,(12):51-53
锌作为动物机体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直是动物营养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论述不同形态的锌(无机锌、有机锌、纳米锌)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对其今后生产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黄楠  郦千喜  闫道良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65-2168
碳是植物必需的首要营养元素,主要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获取,植物常处于碳饥饿状态,施加有机碳肥能有效补充植物所需的碳元素。铁皮石斛是珍稀药用植物,为揭示有机碳肥α-酮戊二酸对铁皮石斛品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对2 a生铁皮石斛进行叶面喷施试验,并测定叶面喷施2个月后茎中可溶性总糖、水浸出物、水溶性氮、总氮、总磷、总钾和微量元素铁、锌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α-酮戊二酸能明显提高铁皮石斛可溶性总糖含量,施用50~100 mg·L-1 α-酮戊二酸显著增加了总氮含量,水溶性氮随着α-酮戊二酸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α-酮戊二酸的施用浓度为50~100 mg·L-1时,处理组的水溶性氮/总氮显著低于对照,说明氮合成代谢显著增强。叶面喷施α-酮戊二酸并没有明显影响磷、钾含量,10~50 mg·L-1 α-酮戊二酸显著提高了铁、锌含量。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了外施α-酮戊二酸能显著提高铁皮石斛可溶性总糖、铁和锌含量,增强其氮合成代谢,稳定磷、钾平衡。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酰胺在维护动物肠道功能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作为动物血液和体组织中最丰富的一种游离氨基酸,其强大的功能是在最近几十年才被发现和开始研究的。HansKrebs(1935)首次发现哺乳动物肾脏有合成和分解Gln的能力。20年以后,HarryEagle综述了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Gln营养需要,并强调Gln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Krebs(1980)强调了Gln在氮代谢上的重要性,他认为“多数的氨基酸都有多种功能,但Gln的功能明显是最丰富的”。Gln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动物机体的许多组织都能够合成Gln,但动物在应激、疾病等状态下,Gln的需要量大大超过了机体…  相似文献   

18.
76头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9头)进行饲养试验,探讨外源性Gln对28±2日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升高[其中1.2%Gln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降低[其中1.2%Gln组差异显著(P<0.05);腹泻率、腹泻频率及死亡率都降低(P>0.05)]。提示: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外源性Gln,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仔猪生长,降低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分析谷氨酰胺(Gln)对基础状态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增殖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用于试验,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0,0.5,1.0,2.0,4.0,8.0和16.0mmol·L-1)Gln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 h,收取细胞及培养液;细胞在含8 mmol·L-1Gln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0,3,6,12,24,48,72 h)后,收取细胞及细胞培养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LDH活性,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和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ln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增殖,Gln浓度为2.0 mmol·L-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4.0~8.0mmol·L-1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细胞内HSP70与HSF-1的表达趋势一致,8.0 mmol·L-1的Gln诱导24 h,二者表达量均达峰值,分别为细胞活性最佳剂量2.0 mmol·L-1表达量的8.49倍(P0.01)和5.90倍(P0.01),表明Gln能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并通过启动HSF-1 mRNA的转录活性诱导基础状态乳腺上皮细胞高表达HSP70 mRNA。  相似文献   

20.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体内含量大、作用多的氨基酸。但Gln单体稳定性差、溶解度低,而含Gln的二肽可以避免Gln单体的缺点,现对近年来有关Gln二肽的营养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