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药、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本院针灸科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进行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S分数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药、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粘稠度,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单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cy、CRP、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疗效确切,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血脂、降低炎性水平达到提高脑神经功能水平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即桥接治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桥接治疗法)、对照组53例(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前循环梗死血管(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率91.49%,对照组前循环梗死血管再通率50.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 d、治疗28 d、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1);根据mRS标准,观察组的预后良好87.23%,对照组预后良好52.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优于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医五行音乐之角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肝气郁结型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选取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医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在干预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和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五行音乐之角调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肝气郁结)患者的抑郁状态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黄连温胆汤加味对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抑郁状态、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诊治的PSD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神经内科治疗,配合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观察比较2组抑郁状态、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2周及4周后,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MMSE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1个月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等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8%(P<0.05)。结论 对PSD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心理疏导,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有助于降低其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情绪、稳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作用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影响,研究ES作用于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其余30只大鼠参照ZeaLonga线拴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针刺组,10只/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仅捆绑,依达拉奉组以3 mg/kg (稀释至1 mL)腹腔注射,针刺组行大椎、人中、百会穴针刺,每12 h行1次治疗,6次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行Western Blot法检测ES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后,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评分较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ES比较:治疗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针刺能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区域海马组织ES的表达,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亚低温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及p-Raf1、p-ERK1/2的影响。方法 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并加以改良,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10只,针刺及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72 h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凋亡细胞增多,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治疗后,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凋亡细胞及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及针刺联合亚低温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p-Raf1、p-ERK1/2,减少细胞凋亡,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且联合组的脑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四海之腧取穴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采取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为最佳(P<0.01)。结论 “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可更好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气调血、醒脑通络"药线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F-E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通路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提高该病的疗效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调血、醒脑通络"药线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外周血中Keap1-Nrf2/ARE通路分子、抗氧化酶指标、血清神经损害标志物、氧化应激产物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erg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Keap1 mRNA较治疗前升高(P<0.05),Nrf2、ARE mRNA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抗氧化酶相关指标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损害标志物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调血、醒脑通络"药线灸疗法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外周血Keap1-Nrf2/ARE通路功能,减轻脑神经损伤,提高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海马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4大组,每组再根据再灌注后时间分为24 h、72 h组,每组5只。完成治疗后,先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处死大鼠,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Ngb的表达水平。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点组及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组比较,72 h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对照点组及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b: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b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点组及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点组比较,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组比较,72 h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对照点组Ngb的表达水平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可上调海马Ngb的表达水平,从而实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锋  段金旗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1):1261-1264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C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90例CN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单纯药物组、针刺+药物组,每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取百会、神庭、内关、神门、心俞、大陵常规针刺为主,单纯药物组给予规律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谷维素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针刺+药物组为上述针刺疗法结合西药治疗,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3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8周后,3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P<0.01);单纯针刺组和单纯药物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和8周后的HAMD、HAMA评分均高于针刺+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针刺组和单纯药物组总有效率均低于针刺+药物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单纯针刺和西药治疗CN有一定的效果,两者合用后治疗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可将药物治疗和针刺疗法有机的结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刺联合耳穴组,每组40例,治疗6个月后两组均进行疗效的比较,同时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改善(P<0.0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TST(总睡眠时间)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联合治疗组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有改善(P<0.01),且与单纯针刺组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针刺组改善更明显(P<0.05),其中单因子中联合治疗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也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心肺耦合(CPC)分析睡眠监测系统,观察五行音乐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伴随睡眠问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五行音乐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CPC睡眠监测值、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65人纳入结果分析,脱落率为7%。CPC睡眠监测值中初入睡时间、浅睡时间、HAMD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PSQI量表评分、CPC睡眠监测值中熟睡时间、睡眠品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行音乐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睡眠质量,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睡眠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及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CSA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猝倒、颈部压痛和旋颈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A、RVA和BA的VP、VE和VM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推拿联合针灸对CSA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