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一)适龄配种杂种后备猪养到6月龄以上、体重90千克以上、第3次发情时配种比较合适,配种过早窝产仔少。纯种瘦肉型猪的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比较晚,在达到8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时配种。  相似文献   

2.
四川白猪Ⅱ系是在我省第一个专门化母本新品系四川白猪I系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法,育成的瘦肉猪专门化母本新品系。对4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表明,新品系猪保持了原四川白猪Ⅰ系高繁殖性能特性,3世代母猪产仔数13.3头,产活仔数12.4头,初生个体重1.45千克,断奶(35日龄)头数11.3头,断奶个体重8.0千克,断奶成活率91.1%,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系。观察四川白猪Ⅱ系母猪的繁殖规律表明,断奶至发情天数为3.84天,断奶至配种天数为5.83天,发情持续期平均为4.6天,适宜的配种时间是在发情后42.4小时,一次情期受胎率92.45%。  相似文献   

3.
1.选好小母猪“好种出好苗”,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留仔猪品种要纯,杂种猪不能留作种用(三元杂交利用时例外)。奶头多、整齐成对,以便有足够的奶头喂养多产的仔猪。2.适龄配种配种过早,头胎产仔少而弱,而且影响本身的发育,对以后的繁殖不利。配种过迟,增加饲养成本,母猪利用率低。适龄配种时间:小型早熟品种母猪在8—9月龄、体重50—(?)0kg;大型培育品种及杂交母猪在9—10月龄、体重70—90kg。3.适时配种适时配种,能减少空怀,提高受胎率。本地母猪发情持续3—5天,配种时间宜在发情开始后2—3天;培育品种母猪发情持续2—  相似文献   

4.
规模猪场集约化程度高,饲养密度大,母猪活动空间小,因而群发性繁殖障碍病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我们对有关规模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症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初配年龄和体重对头胎母猪发情、配种的影响为保证初孕母猪健康妊娠及胎儿的正常发育,延长母猪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外二元杂种或纯系母猪达8~9月龄、体重100kg时开始配种。但由于受利益因素的驱动,一般猪场多在6~7月龄、体重70kg时开始配种,其后果是初产停哺后,发情、受胎情况较差。采用中草药制剂“催情散”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治疗,仍有3%~5%患猪因不发情而淘汰,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为提高初产母猪的发情、受胎率,合理利用母猪,我们认为,后备母猪需达8月龄、体重90~100kg以上者,才能开始配种。  相似文献   

5.
猪的配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配种技术杨昌福(北京市南口配种站102202)随着养猪经济效益的不断上升,猪的繁殖配种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配种技术的关键就是掌握母*猪的适时配种。本文以母猪的适时配种为重点,叙述了*母猪发情时各种征候及母猪最佳输精时的状态和各种*发情症候的特...  相似文献   

6.
观察31头荣昌后备母猪第1~4个情期的采食量变化情况、情期阴户变化并测量记录每个猪发情盛期时的体重和日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结论有一定差异,研究认为,对荣昌后备母猪的测定宜在初情期前开始,即3月龄开始,荣昌后备母猪培育的最佳结束月龄宜5月龄,即第三情期结束(150 d即体重45 kg左右较为合适),最佳配种月龄为6月龄(即三次情期后再发情配种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1提高母猪繁殖率过早配种,不仅产仔数少,而且影响小母猪本身的发育,倘若配种过迟,又会增加饲养管理费用。在正常情况下,母猪初配年龄一般地方品种7月龄左右,体重60~70千克以上;引进品种8~10月龄、体重90~120千克左右;培育品种和杂交品种在2者之间。母猪一般利用7~8胎次后即应更新。本地猪发情后宜晚配(发情持续期长),引进品  相似文献   

8.
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对提高养猪效益,发展生猪生产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怎样给母猪适时配种,供参考。一、猪什么时候开始配种合适猪初次配种的适宜时期,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决定,其中体重更为重要。在北方,培育品种及其杂种小母猪,以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公斤开始配种为宜;本地猪种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公厅开始配种为宜;南方早熟猪种初配可适当提前。猪配种过早产仔少、泌乳差,也影响本身发育;配种过晚经济上不合算。二、发情母猪什么时候配种最适宜母猪发情一般为2~3天,本地猪种更长些。母猪发情后24~3…  相似文献   

9.
小母猪一般在120~160日龄出现不规则的外阴部红肿(地方猪会更早),其卵巢也有相当程度的发育,但不排卵。第一次排卵为初情期,标志着小母猪的性成熟,但第一次发情时排卵数目少,身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发育也未完全成熟,故一般应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发情时配种,此时母猪体重应达到110~120kg。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猪第一胎产仔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僵猪的预防与育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僵猪是指仔猪离乳后,体况瘦弱,生长发有停滞的落脚猪,白吃料,不长肉.常被毛粗乱,极度消瘦,形成两头兴中间大的“刺清猪”.俗称“小老猪”.据调查资料,目猪中奶目占12%,食僵占44.9%,胎僵占6.3%,病僵占36.8%.1形成原因与预防措施1.1胎僵多因近亲繁殖所致,如同南公母猪互相交配,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公母猪交配,或母猪年龄过大,成初配过早.要防止服目,应严格禁止近亲交配,选用血缘关系较远的公母猪进行繁殖,淘汰年老体弱、泌乳性能低的老母猪,提高母猪质量.初配年龄,本地母猪应为8月龄,体重50kg以上;良种…  相似文献   

11.
杨雪梅  梁艳  陶璇  刘锐  吕学斌 《养猪》2012,(3):63-64
试验初步探明了丫杈猪的发情规律,其发情周期为20.56 d、持续期为4 d,妊娠期为114.88 d。对丫杈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丫杈猪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明显低于经产母猪,其中产活仔数低1.42头,初生窝重低1.2 kg,21日龄个体重低0.1 kg,35日龄个体重低0.9kg。杂交试验表明,丫杈猪与其他品种猪杂交后,繁殖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据统计,有 10%  ̄15% 的种猪不育,特别是在粗放式管理情况下,母猪产后不发情、产后配种期长及产仔数少的情况较为普遍,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除公猪配种能力、疾病等原因,不能保持母猪良好的繁殖体况( 成膘),造成的繁殖障碍占很大比重。一方 7 ̄8面,有些农户在母猪饲喂上,饲料单一,以青粗饲料、泔水为主,造成母猪营养不良,猪体消瘦,性机能减退,发情异常。另一方面,有些农户以育肥猪全价料饲喂母猪,不但饲养成本增加,也使母猪过肥,内分泌失调,长期不发情。因此在作好后备母猪培育、合理分群、适时配种等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按母猪不同…  相似文献   

13.
猪实用繁殖技术研究体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祖昆  陈裕明 《养猪》2000,(1):22-24
处女母猪性成熟迟后(8月龄以上不发情),断奶后母猪乏情,产后母猪子宫炎,产后母猪少乳或无乳症,以及公猪性欲不强,精液质量欠佳等,乃当前影响集约化养猪业繁殖的主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作者对该领域中部分问题的研究体会与心得。1 母猪乏情起因与调控方法1.1 母猪乏情的起因假说母猪乏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的处女母猪(8月龄以上)推迟发情时间,乏情时间有时可长达12月龄以上,甚至不发情。猪场中处女母猪乏情比例一般在10%左右,严重的猪场达到30%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二是断奶后母猪不发情。正常情况下母猪应在…  相似文献   

14.
洋三杂猪指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它们是从国外引进的良种猪,即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用长白公猪与大约克母猪,或用大约克公猪与长白母猪配种产下的杂交母猪称为洋二杂母猪,它再与杜洛克公猪配种,产下的叫洋三杂猪,它将全部作为商品肉猪.洋三杂猪有生长快、瘦肉率、饲料报酬高三大特点,受到养猪户的青睐.饲养洋三杂猪是提高猪肉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养猪从数量向质量的重大转变,是养猪业的一次革命.要获得洋三杂猪必须有洋二杂母猪来提供猪源,但目前农户饲养洋二杂母猪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洋二杂母猪配种难,它发情不及本地母猪明显,容易痛…  相似文献   

15.
东北民猪de优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民猪起源于东北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泌乳量大,适应性强、肉质坚实、肌肉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等优良特点,无PSE肉发生。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性、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他品种猪无法比拟的。1繁殖力高民猪性成熟早,初情期约为128~142天,比长白和大白猪提前30~35日龄,体重70千克左右即可发情配种。母猪发情征候明显,发情受胎率均超过90%,比长白和大白高6%~7%;初产猪平均产仔12.2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6头,分别…  相似文献   

16.
猪一般在4-5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就可以初次配种。猪妊娠期短,只有114天,一岁或更短的时间可以第一次产仔。据报道,我国优良地方猪种,3月龄时公猪开始产生精子,母猪开始发情排卵,比国外品种早3个月。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高产动物,一年能分娩两胎,若缩短哺乳期,对母猪进行激素处理可以达到两年五胎或一年三胎。经产母猪平均一胎产仔10头左右,比其他家畜要高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希望,瘦肉型母猪能年产2胎、每胎产仔9头以上,据多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实现这个愿望,首先要注重种质的提高,做好公、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种公猪要求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为此对种公猪的饲养、运动、使用三者做好协调配合。对母猪则抓好空怀、怀孕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实行哺乳仔猪35日龄断奶,断奶时母猪膘情保持中下水平,断奶后的6~7天内,大多数母猪就能发情配种、其它的在断奶后30天内也先后发情配种。几年来,对瘦肉型猪的配种方式,我们采用以本交为主,人工授精为辅的方式。每天早上由配种员驱赶公猪走过母猪舍的走道,诱发母猪发情,并根据母猪的表现及时发现发情母猪。做到配种员和饲养员的密切  相似文献   

18.
猪的人工授精(AI)成功与否,主要与公猪采精质量、精液处理操作技术、AI工作人员对待人工授精的态度、消毒卫生差状况(采精、精液实验室处理以及授精时)、精液贮存与控制情况、母猪本身的繁殖能力、母猪发情诊断的准确性、是否适时配种以及AI配种操作技术等。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瘦肉型猪的推广 ,引进猪种及其杂种母猪 ,如“杜长大”杂交模式中的大约克猪和长大二元杂种母猪数量日渐增多。对这些后备猪群 ,有的场过于偏爱养得过肥、有的场则等同于一般商品猪 ,达不到种用体况 ,造成一些待配母猪长期不发情。如何进行发情鉴定和配种 ,已经成为部分规模猪场和饲养户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意见。1 头胎母猪的发情1 1 性成熟期瘦肉型种猪及其杂种后备母猪 ,尤其是高度培育的引进猪种 ,性成熟期都较晚 ,一般要在 6月龄以后才达到性成熟表现出发情 ,而本地小母猪和含外血较少的后备母猪 ,一般在 4~5…  相似文献   

20.
后备母猪初情期推迟,导致繁殖性能和利用率低。试验通过促性腺激素诱导长大二元杂种后备母猪发情,以期提高其繁殖性能和利用率。以类FSH(卵泡刺激素)和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处理6.5月龄后备母猪,激素诱导组1周内75.58%的后备母猪出现发情,第2次规律发情比例为67.44%,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6.80%和44.22%;激素诱导组首次配种日龄和配种时的情期数分别为259天和2.72次,与空白对照组的266.5天和1.84次,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激素诱导组利用率比空白对照组提高12个百分点;激素诱导组母猪第1胎断奶至配种的时间间隔为6.31天,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9.47天。后备母猪当胎的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合格仔数和第1胎断奶后发情配种率等指标,激素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可见,激素诱导后备母猪发情可显著使母猪的初情期提前,繁殖性能和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