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鸽毛滴虫是引起鸽毛滴虫病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通过对鸽毛滴虫进行形态学的初步研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鸽毛滴虫,以便从根本上防治鸽毛滴虫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鸽毛滴虫是引起鸽毛滴虫病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通过对鸽毛滴虫进行形态学的初步研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鸽毛滴虫,以便从根本上防治鸽毛滴虫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鸽毛滴虫病一直是危害养鸽业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性疾病。文章简要介绍了鸽毛滴虫及鸽毛滴虫病的危害,主要综述了鸽毛滴虫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生产时间中鸽毛滴虫病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鸽子是中国四大家禽产品之一,家鸽、肉鸽和观赏鸽等鸽养殖行业在中国各地区繁育广泛,然而由鸽源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导致鸽子消瘦、腹泻、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的寄生性单细胞原虫病的鸽毛滴虫病,阻碍兽医临床鸽养殖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中国鸽毛滴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毛滴虫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总结归纳中西医防治毛滴虫病的策略,为防治临床鸽毛滴虫病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Trichomonas columbae)寄生于鸽体内引起,根据其寄生部位不同分为咽喉型和内脏型。研究表明,约有80%的鸽带虫,成鸽多数呈带虫者,幼鸽病状明显。全国各地的养鸽场几乎都有该病的流行,但是鸽毛滴虫病在四川的流行情况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6.
鸽毛滴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其特征是在口腔、食道、嗉囊、前胃出现坏死性溃疡,常常造成上消化道和呼吸道阻塞,妨碍进食及正常呼吸进而引起饥饿造成宿主死亡。世界各地均有鸽的病例报道,毛滴虫首先感染上消化道,引起其溃疡,然后从溃疡处进入循环系统,引起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可以通过直接涂片镜检、人工培养检查等病原的诊断方法对该病进行确认。鸽毛滴虫对硝唑类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抗药性。目前对鸽毛滴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多,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鸽毛滴虫的生理、生化,特别是安全有效的分子疫苗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鸽毛滴虫病是禽毛滴虫侵害鸽上消化道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原虫病,俗称鸽口腔溃疡。禽毛滴虫生存能力较强且对任何品种、年龄的鸽均易感染,病鸽常因呼吸道阻塞抑制呼吸或消化道阻塞妨碍进食引起鸽死亡。文章从鸽毛滴虫病的病原、致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防治和遗传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鸽毛滴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鸽传染性原虫病,主要侵害鸽的上消化道,以口腔、咽和喉部的病变尤为明显。任何品种和年龄的鸽均可发生该病,尤其是幼鸽,一旦发病,症状较为严重,死亡率可达30%~35%,给养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鸽毛滴虫病的病原和诊断,以及流行病学和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做介绍,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现场直接镜检法、样品培养检查法和PCR检测法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采自广东省某规模化肉鸽养殖场的60份鸽口腔黏液样品进行鸽毛滴虫检测,来比较3种不同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接镜检法毛滴虫的阳性率仅为20.0%,而使用培养检查法和PCR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8.3%和40.0%,均明显高于直接镜检法。以此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和高效的鸽毛滴虫样品培养检查法。同时也对广东省不同地区3个规模化肉鸽场的养殖环境进行鸽毛滴虫检测,结果在鸽笼、食槽、保健砂和水槽部位均未检测到鸽毛滴虫。本研究为鸽毛滴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地养鸽业的迅速发展,鸽病也日益增多,其中毛滴虫病就是危害严重的常见病之一。本病的病原是毛滴虫,大约60%以上的鸽子是本病的传播者。据观察,本病的传播途径,成鸽在配对接触时受  相似文献   

11.
信鸽毛滴虫病又称口腔溃疡,是一种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传染性原虫病。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的鞭毛虫,其呈梨形或椭圆形,有4根鞭毛,主要侵害鸽的消化道上段,寄生于鸽的口腔、咽、食管、嗉囊。  相似文献   

12.
毛滴虫病是由禽毛滴虫寄生于鸽、火鸡和鸡的上消化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原虫病.本病主要侵袭鸽,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坏死,严重者呼吸困难、衰竭死亡,给养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肉鸽发生毛滴虫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疾病。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结构的鞭毛虫,呈梨形或椭圆形,长6~10微米,有4根鞭毛。它主要侵害消化道上段,寄生于信鸽的口腔、咽、食管嗉囊,寄生部位出现黄色假膜。病鸽食欲差,精神不振,消瘦生长发育缓慢。  相似文献   

14.
鸽毛滴虫病又称口腔溃疡,亦称为“鸽癀”。是常见的鸽病之一,病原是禽毛滴虫。它是由致病性小鞭毛虫—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特征性病变是食道、嗉囊黏膜、肺等处形成粗糙钮扣状、明显溃疡性的黄色沉着物。湿润者,称为湿性溃疡;呈干酪样或痂块状则称为干性溃疡。脐部感  相似文献   

15.
鸽毛滴虫病(Trichomonasis in pigeons)是鸽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由鸽毛滴虫引起。乳鸽、童鸽感染本病后,表现羽毛松乱,消化机能紊乱,腹泻和消瘦,食欲减退,病鸽因影响进食而消瘦甚至死亡,病程一般在几天至20几天。严重感染的幼鸽会很快消瘦,4—8d内死亡。2005年7月,一养肉鸽户到我院动物附属医院就诊,确诊为鸽毛滴虫病。  相似文献   

16.
鸽毛滴虫病属原虫病。因常发生于鸽的上消化道,尤其是咽、喉部,患部形成明显易脱落、脐状的黄色沉着物溃疡,又称口腔溃疡。也是鸽的常见病之一。 1 病原 病原是鞭毛虫纲、多鞭毛目、毛滴虫科、毛滴虫属的禽毛滴虫。虫体呈梨形或长圆形,前端有4根前鞭毛,外披一片沿虫体边缘向后延伸的波动膜和一根伸出虫体末端的轴刺,虫……  相似文献   

17.
由禽毛滴虫所引起的鸽毛滴虫病是肉鸽养殖业常见病之一,病鸽主要表现为消瘦,拉稀,剖检可见咽喉部黏膜有明显的钮扣状黄色沉着物或溃疡面。该病可感染各日龄的肉鸽,乳鸽及3月龄以下童鸽尤其易感,死亡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禽毛滴虫病是由毛滴虫科的禽毛滴虫和禽四毛滴虫引起的一种重要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禽类,尤其是野禽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该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对该病的研究不多,且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鸽毛滴虫病,其他禽类毛滴虫病的报道非常少。论文就禽毛滴虫的病原形态、致病性、流行与传播、遗传特性、诊断、防治等做一综述,以期为国内禽毛滴虫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源禽毛滴虫(以下简称鸽毛滴虫)引起的.该病目前在全国各地包括广东都有流行,而且感染率高[1-3].本实验室曾利用自行研制的培养基对市面上常见8种药物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认为二甲硝唑、替硝唑具有显著的杀毛滴虫作用,高浓度的制霉菌素有一定的杀虫作用[4],本试验将在此基础上对鸽毛滴虫进行人工培养后,相继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20.
鸽毛滴虫病的诊治@易友林@易建勋¥浙江省萧山市农业局鸽毛滴虫病的诊治易友林易建勋(浙江省萧山市农业局311241)鸽毛滴虫,又名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虫,主要寄生于鸽的上消化道,引起干酪样病变。乳鸽与幼鸽感染率特别高,严重危害鸽的生长发育。临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