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酒红球盖菇R-4菌株为试材,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对酒红球盖菇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酒红球盖菇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酒红球盖菇菌丝生长对氮源和碳源的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均能利用试验所选的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当酵母膏作为氮源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酒红球盖菇的菌落长势较优,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葡萄糖当作最优碳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9.75 mm· d-1、50.22mm、1.41 mm· d-1和46.73,酵母膏当作最优氮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14.12mm·d-1、52.54mm、2.10 mm·d-1和43.56,由此得出,酒红球盖菇生长的最优碳源是葡萄糖,最优氮源是酵母膏.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碳氮营养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比较了多种碳源、氮源、碳氮比对大球盖菇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提出碳源以蔗糖为佳,氮源以铵盐为好,碳氮比以24为最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菌渣的利用—生产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松林 《食用菌》2002,24(1):6-6
本文比较了多种碳源、氮源、碳氮比对大球盖菇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提出碳源以蔗糖为佳,氮源以铵盐为好,碳氮比以24为最适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碳源、氮源、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pH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适合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4~26℃;当pH6~7时,菌丝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5.
《浙江食用菌》2012,(4):231-233,242
采取单因子试验,利用固体平板培养,筛选松乳菇菌丝体培养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研究菌丝体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为好,氮源以氯化铵和叶酸为好,最适pH值为6,在22~32℃培养温度下都能较好生长,最适为27℃。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5,(6)
分别从温度、碳源、氮源、p H等探讨美丽小包脚菇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美丽小包脚菇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p H为6.0。  相似文献   

7.
碳源和氮源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影响松乳菇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KNO3。  相似文献   

8.
不同营养条件对海鲜菇菌丝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落直径为指标,采用平板培养法培养海鲜菇,研究了5种碳源和5种氮源对海鲜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有显著影响,表明该菌株同化不同碳氮源的能力有较大差异;海鲜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果糖和蔗糖次之,葡萄糖和乳糖最差;最适氮源是酵母粉,牛肉膏和蛋白胨次之,(NH4)2SO4和NH4NO3最差。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当地野生大肥菇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大肥菇菌丝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不同pH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肥菇菌丝生长最适合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果糖和酵母膏;最适宜的碳氮比为35∶1;菌丝生长明显的pH范围是7.5~8.5,但以pH 7.5时最佳.  相似文献   

10.
蟹味菇产木聚糖酶的条件及其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等因素对蟹味菇分泌木聚糖酶能力的影响,并对木聚糖酶的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芯+麸皮作为碳源,硝酸铵作为氮源时蟹味菇产木聚糖酶的活力最高;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为4.6,最适反应温度是35℃。  相似文献   

11.
以牡丹花链格孢菌叶斑病病菌为试材,研究不同碳、氮源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病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D-木糖,氮源为NH4Cl;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D-木糖、麦芽糖、D-果糖,氮源为Ca(NO3)2、尿素.  相似文献   

12.
对草菇菌株V115在不同营养因子(碳氮源)、不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及酸碱度)下进行了菌丝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蔗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2~38℃;菌丝生长适宜的pH为6~7.  相似文献   

13.
采用ITS序列对分离到的菌草食(药)用菌中的真菌性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食(药)用菌上分离得到的真菌性病原菌主要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蜡孔菌(Ceriporia lacerata)、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和侧耳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icola)。分别对4种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其中哈茨木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9℃,最适pH值为7,能较好地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糖,以及磷酸氢二胺;蜡孔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6,能较好地利用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糖、乳糖,以及氮源酵母膏、牛肉膏和蛋白胨;赭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pH值为8,能较好地利用碳源蔗糖、麦芽糖、果糖、乳糖、甘露糖,以及氮源酵母膏、牛肉膏和蛋白胨;侧耳木霉最适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7,能较好地利用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糖,以及氮源磷酸氢二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保健品涌现出来。益生元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有益机体健康。关于益生元的研究已有十几年,为了更好地了解益生元的好处,需要发现更多益生元的新来源。通过概念和实际应用讲述了蕈菌作为益生元新来源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保藏的马桑香菇菌株为试材,对其进行ITS鉴定,按照基础生物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以及pH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野生马桑香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所选菌株为有机香菇下的进化分支,同其它香菇属食用菌具有本源差异,且野生马桑香菇菌丝的最优碳源为蔗糖,最优氮源为蛋白胨,最适pH为7~10,培养温度以23~25℃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掘与利用多孔菌资源,对采自辽宁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裂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confragosa)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从碳源、氮源、pH值、温度4个方面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试验研究,从中选出3个较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磷酸氢二铵,最适初始pH值为8,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培养条件下对裂拟迷孔菌液体发酵菌种进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 MnP)活力测定,得出酶活在第8天到达峰值19.411 U·L-1,具有一定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出菇试验中,二级种选用麦粒菌种,25℃培养。裂拟迷孔菌可在人工栽培下形成子实体,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1%,含水量65%,从接种至子实体成熟需要54 d。  相似文献   

17.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对毛木耳液体菌种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和蛋白胨分别为较优的碳源和氮源;通过测定液体培养时菌丝生物量、菌丝球数量的变化以及回管萌发试验确定最适发酵时间为5 d;采用以上条件制备的液体菌种栽培毛木耳,菌丝满袋时间较固体菌种减少6 d,生物学效率与固体接种相近。  相似文献   

18.
以蛹虫草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对比试验和正交实验,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碳、氮营养源以及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其次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其次为蛋白胨。筛选出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适宜配方为:蔗糖3%、酵母膏3%、KH2PO40.1%、MgSO40.15%;液体培养适宜条件的温度为24℃,pH 5.5,接种量为15%,摇瓶转速为140 r/min,发酵罐通气量为1∶1.2~1∶1.6V/(V.min)。  相似文献   

19.
黄伞菌丝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黄伞菌丝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黄伞菌丝深层发酵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 ,适宜的氮源为牛肉膏 ;正交试验得到较优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