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宁紫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紫薯1号在2003-2005年国家和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1901.8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6%,薯块平均干物率27.5%,薯块花青素含量22.41 mg/100 g,总可溶性糖含量5.6%,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研究表明:生物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商品薯产量以施肥量50 kg/667 m2复合肥 10 kg/667 m2钾肥时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黑膜覆盖下“一基免追”施肥模式中提高肥料利用率,既符合马铃薯养分需求规律,又可避免过量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两种不同类型复合肥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广东冬作马铃薯轻简栽培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普通复合肥和缓释复合肥对广东冬作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肥料表观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普通复合肥处理和缓释复合肥处理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缓释复合肥处理显著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普通复合肥和缓释复合肥处理的总产值和利润均高于对照,其中缓释复合肥处理成本低于普通复合肥处理,且每667 m2总产值和利润分别较普通复合肥处理高964.93、1 018.93元。缓释复合肥处理氮偏生产力较普通复合肥处理高45.04 kg/kg,氮表观利用率也高于普通复合肥处理。两种复合肥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干物质、还原糖、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不大,但可促进对钙、锌、铁的积累。施用缓释复合肥可提高马铃薯块茎Vc含量和钙含量。【结论】在南方冬作马铃薯种植中施用缓释复合肥,可增产增效、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品质。缓释复合肥是黑膜覆盖下“一基免追”施肥模式的优选肥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无机复合肥和有机无机"牛头"牌复合做试材,探讨施用不同复合肥对豇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豇豆植株生长速率施用"牛头"牌复合肥较快,进口复合肥和芭田复合肥较慢;豇豆可溶性糖、蛋白质量施用"牛头"牌复合肥高,进口复合肥和芭田复合肥低;施用"牛头"牌复合肥豇豆产量可增加30%以上,每公斤养分产豇豆鲜荚分别比进口复合肥和芭田复合肥多19.7kg和19.9kg,分别达1.6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4.
2种复合肥对甘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潍坊硫酸钾复合肥和芬兰复合肥的不同施肥量为处理,测定甘薯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干率、茎叶产量和其他主要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复合肥对甘薯产量性状的影响,找出当地甘薯生产复合肥料的利用规律,减少甘薯生产盲目施肥。结果表明:甘薯生产中最高产和最佳效益施肥量均为潍坊硫酸钾复合肥375 kg/hm2,潍坊硫酸钾复合肥这种新型复合肥可作为甘薯专用肥施用。  相似文献   

5.
徐紫薯8号为高花青苷型甘薯新品种,生育期影响结薯习性、产量及品质性状。本试验研究78~188 d共12个生育期下徐紫薯8号薯形、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产量、花青苷含量及淀粉含量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徐紫薯8号各个性状差异显著。大中薯率、亩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和花青苷产量随生育期延长逐渐升高;薯块长宽比、小薯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生育期延长而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亩鲜薯产量与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烘干率、亩薯干产量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148 d甘薯单株结薯数最多,亩鲜薯产量和花青苷产量均最高,分别达每667 m23 927.00 kg和4. 25 kg,大中薯率达90%,甘薯商品性好,食用品质佳。  相似文献   

6.
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甘薯品种龙薯13号等6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龙薯15号的鲜薯产量最高,达3 235.3kg/667m2,比金山57(ck)高12.03%,但薯干和淀粉产量都最低;龙薯24号鲜薯产量最低,为2 395kg/667m2,但薯干和淀粉产量都最高,分别为792.75和537.27kg/667m2。龙薯14号和龙薯24号的食味很好,其他4个品种食味差别不大。龙薯24号的干物率、蛋白质、蔗糖、维生素C、总磷、钾的含量在6个品种中都最高。龙薯21号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龙薯13号还原糖含量最高,龙薯14号铁的含量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甘薯品种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复合肥施用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菜农在番茄设施生产中普遍过量施用复合肥的现象,就否减量施用复合肥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着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当复合肥施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开始下降;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随施肥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是先增加到一定水平而后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同复合肥施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综合比较各施肥水平,当复合施用量为1 125 kg.hm-2时,番茄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含镁复合肥在湘南红壤旱地作物上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起,先后在湖南祁阳、祁东等县的黄花、花生、茶叶、牧草、柑桔等作物上进行了一系列多功能镁复合肥系列产品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多功能镁复合肥(与NPK比较)使黄花菜增产17.6%~32.3%,花生增产16.0%~40.0%,茶叶增产11.1%~36.2%,牧草增产12.2%~29.5%,柑橘增产7.0%~23.9%.施用多功能镁复合肥使柑橘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还原糖及Vc含量增加,改善柑橘品质.施用多功能镁复合肥还可修复红壤的酸度和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在四纪红壤上施用多功能含镁复合肥后,与NPK处理比较,土壤有机质增加0.9 g/kg,土壤全磷上升0.03 g/kg,有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4.0 mg/kg、2.1 mg/kg和8.0 mg/kg,土壤的pH值增加0.7~0.8个单位.两种多功能镁复合肥比较,试验结果均为复合肥Ⅱ明显优于复合肥Ⅰ,说明其中镁含量高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亦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施用木质素复合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有木质素复合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达637.85kg/667m2,显著高于高浓度、低浓度复合肥处理。施用含有木质素复合肥处理的生物量生产、经济系数、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各项指标都要好于其它处理,经济效益最高达339.24元/667m2。说明施用木质素复合肥可延缓养分的释放,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从而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味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可溶性糖含量是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用品质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块根可溶性糖组分在加工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味的影响,为甘薯鲜食与加工的品种选择、专用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102份甘薯种质资源的生薯和蒸熟薯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对不同干物率类型的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进行分析,并用相关性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可溶性糖组分与食味的关系及其对食味的贡献。【结果】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4种可溶性糖。在生薯中,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25.79 mg·(g·FW)-1,占生薯可溶性糖的45.3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近,关系密切,果糖含量(y)和葡萄糖含量(x)的拟合方程为y=0.807x+1.275;麦芽糖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6.79 mg·(g·FW)-1,仅占生薯可溶性糖的11.92%。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决定,通常情况下,低干物率品种具有更高的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生化甜度更好。在蒸熟过程中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主要在于产生了大量麦芽糖,麦芽糖含量从生薯的0.96—24.67 mg·(g·FW)-1提高至14.80—136.16 mg·(g·FW)-1。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中、高干物率类型具有更高的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甘薯块根食味增量主要来源于蒸熟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糖;麦芽糖、果糖、蔗糖是甘薯块根食味的重要影响因子;麦芽糖对食味增量的贡献率近50%,对香味和质地的作用尤为突出;果糖对黏度的贡献最大,而蔗糖对质地的贡献优于果糖。【结论】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是反映甘薯生薯甜度的重要指标,熟薯可溶性糖、麦芽糖含量是反映甘薯食味的重要指标。麦芽糖、果糖、蔗糖是影响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及加工性能的重要可溶性糖组分。筛选出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特异种质11份。  相似文献   

11.
有机复混肥对板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隆安县的屏山、古潭、那桐3个乡镇对嫁接3~4年龄板栗林进行施用有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及复合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的年均板栗果实产量为1442.2~4918.3 kg/hm2,平均比施复合肥提高39.9%;(2)施用有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的板栗果实淀粉、总糖及蛋白质平均含量依次为34.0%、6.84%、3.80%,分别比施用复合肥提高2.1%、1.6%、2.4%;(3)板栗叶片叶绿素平均总含量为7.89 g/cm2,比施用复合肥提高21.9%;(4)施用有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的年均板栗收入为1790.2元/hm2,比施用复合肥增加经济收入51.4%;(5)所试验项目均以1125 kg/hm2有机复混肥施肥量的各项指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蜜柚施用金正大硝基复合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蜜柚施用金正大硝基复合肥肥效研究结果表明,蜜柚施用金正大硝基复合肥处理比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分别增产5.88%、9.70%;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金正大硝基复合肥可提高柚子品质,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分别提高0.8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2.1 mg/100 g;金正大硝基复合肥处理比配方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产值分别增加6 750、10 755元/hm2,纯收益分别增加1 909.8、8 865.0元/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V7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复合肥、缓释肥、水溶肥处理,探究栽培方式与肥料互作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处理增加了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结薯量、商品率和单株结薯数,施用复合肥时,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可以提高干物质和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复合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及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DPS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鲜薯产量、薯块的干物质、花色苷、可溶性糖的含量等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块干物质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显著正相关,花色苷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呈显著负相关,而鲜薯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食用品质无显著相关性.质地与影响食用品质的风味、纤维、一般评价等评定指标显著正相关,而水分只与一般评价指标显著正相关.因此,主要通过对质地评定指标的作用,薯块的干物质和花色苷含量是影响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特色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阚亚丽  丁长秀 《农技服务》2010,27(7):825-825,833
宁紫薯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成的一个食用兼加工的紫心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在2003~2005年国家和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鲜薯平均产量为28527.0kg/h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2.6%,薯块平均干物率为27.5%,薯块花青素含量22.41mg/100g,总可溶性糖含量5.6%,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50份甘薯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化前后薯块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并计算生化甜度,再与食味评价的甜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鲜薯和熟化薯中均含有4种可溶性糖组分,生鲜薯中蔗糖含量最高;而熟化薯块中,麦芽糖含量大幅增加,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低主要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熟化薯生化甜度与食味甜度的相关系数最大(r=0.97),因此选择熟化薯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含量作为自变量,食味甜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选择R2最大(0.938)时拟合模型,建立的回归方程较好,因变量对自变量的解释度较高.熟化薯可溶性总糖组分对甜度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果糖>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其中果糖和麦芽糖2种组分对甜度的贡献超过60%,处于主导地位,可以作为反映甘薯甜度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摸清小麦施用增效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对比的增产效果,2012年在驻马店安排了增效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田间肥效对比试验和示范,摸清增效复合肥增产效果,为指导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条件试验示范于2012年安排在驻马店市农科院农业试验站,供试土壤为黄褐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耕层土壤养分:有机质为12.6g/kg,碱解氮为67.3mg/kg,速效磷为25.4mg/kg,速效钾为107.8 mg/kg,pH值为6.9。前茬为玉米,每667m2产量为  相似文献   

18.
几个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DPS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鲜薯产量、薯块的干物质、花色苷、可溶性糖的含量等因素对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块干物质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显著正相关,花色苷含量与食用品质中的水分、质地呈显著负相关,而鲜薯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食用品质无显著相关性.质地与影响食用品质的风味、纤维、一般评价等评定指标显著正相关,而水分只与一般评价指标显著正相关.因此,主要通过对质地评定指标的作用,薯块的干物质和花色苷含量是影响紫肉甘薯食用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炭基复合肥在棉花上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炭基复合肥施肥量45kg、41.8kg的处理,产量位居二、三位,分别为255.76kg/667m2、242.79kg/667m2。按每667m2底肥26.8~30kg,花铃肥15kg配合其他肥料一起穴施,肥效能满足棉花各个生育阶段需要。  相似文献   

20.
应用“农科牌”叶菜类蔬菜专用肥和龙眼专用肥进行了菜心、龙眼多点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叶菜类蔬菜专用肥比国产二元氮钾复合肥能增加菜心茎长、茎粗,提高维生素C和可溶糖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产量平均增加10.4%,扣除肥料成本后每667m^2增加产值26-61元,其肥效与进口15-15-15-S复合肥相当。施用龙眼专用肥比当地施肥处理可增加果径、单果重、果肉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平均增加21.1%,每667m^2增加产值256-30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