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伐区清理的意义、方法;科学地阐述了不同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龄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对伐区清理的方法和剩余物利用的影响及处理的有效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合理利用剩余物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森林的集约化经营,达到科学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伐区采伐剩余物包括枝丫、梢头、小径木、折断和劈裂材等。这类剩余物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杂乱无章,零散遍地,如果不及时清理,既影响林地卫生状况,又妨碍更新作业,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采伐后必须及时清理伐区,一切可以利用的枝丫、梢头全部拉出利用,剩余物依水平线带状堆腐……”。目前就我们经营的集约程度来看,对枝丫以及绝大部分造材剩余物尚不能运出伐区加以利用,只好进行堆腐。  相似文献   

3.
采伐迹地伐根清理机整体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伐剩余物中,伐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伐区的伐根蓄积量很大,用途广(伐根可用于硫酸盐纸浆生产、微生物工业和制造木塑料等),将伐根取出利用经济效益极为可观.伐根清除后的林地易于人工更新造林,可有效利用林地,并可清除繁殖在伐根上损害树木的病虫害和真菌.在我国原始林区和人工林中,伐根清理很少,一般留在采伐迹地任其腐朽.所以,伐根清理是高效利用伐区剩余物和伐区边地更新造林的关键.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清理采伐迹地上的伐根,使采伐剩余物得以充分利用,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工更新造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林木出材率和伐区剩余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三个重点林区县森林采伐的林木出材率和伐区剩余物的实地调查与分析研究,为木材生产年产量计算和人造板工业利用伐区剩余物提供了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伐区清理的意义,对伐区清理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思茅松林区采伐剩余物的分类、相应的清理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充分利用其采伐剩余物资源的前提下,对遗留于迹地上的其他采伐剩余物应倡导自然腐烂法清理,减少烧除法清理.针对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途径,分析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转变观念、加大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入手、以求提高其采伐剩余物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采伐剩余物的管理等4方面提出了思茅松林采伐剩余物利用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森林采伐剩余物对林地的影响,讨论了我国目前采伐剩余物清理的方式方法和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采伐剩余物清理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区木材生产中采伐迹地清理工作,是整个林业木材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工序之一。它一方面是主伐生产作业的继续(伐区剩余物的收拣);一方面又是营林工作的前题和基础(为更新造林提供环境条件),随着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主伐生产的清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下面笔者仅就主伐生产的迹地清理作业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 当森林采伐以后,在伐区内遗留下很多采伐剩余物,如枝丫、梢头木、腐朽倒木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就会引起森林病虫鼠害,也会引起森林火灾,更不利于森林更新。因此,在小兴安岭的红松阔叶林区,无论采取哪种的采伐方式,都需要在采伐作业的同时,及时地进行林场清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森林采伐迹地清理方式对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伐剩余物迹地清理是森林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野外迹地取样和实验室分析 ,对森林采伐剩余物迹地清理方式对迹地土壤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迹地清理方式对作业迹地土壤理化特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而影响森林采伐后的迹地天然更新与苗木生长质量。研究结果还表明 ,火烧和堆积方法对迹地土壤物理特性影响不十分显著 ,但对土壤的化学特性影响十分显著 ,尤其是火烧迹地土壤养分流失程度差异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