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于油菜根肿病症状、发生条件和成因的研究,探索油菜根肿病的科学防治方法,以期使种植者能够了解油菜根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更科学、更健康地种植油菜等相关作物,有效降低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通州区油菜种植面积呈下滑趋势,化工费力、生产效益低是主要原因。要稳定油菜种植面积,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必然选择。为促进通州区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结了通州区油菜机械化生产的相关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是农业生产上长期存在的非生物逆境因子,严重影响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尝试采用各种生物学手段解析甘蓝型油菜的抗旱遗传机制,培育抗旱甘蓝型油菜品种。简要概述了甘蓝型油菜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干旱胁迫下的应答蛋白等抗旱分子机制及抗旱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提高甘蓝型油菜抗旱性提供相关理论参考,以加快甘蓝型油菜抗旱育种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杂交油菜农艺性状分析及育种主攻目标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各性状的相关分析 ,比较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各性状差异 ,确定了杂交油菜育种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5.
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4-2012年红塔区油菜产业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种植面积、产量、分布等方面概括了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红塔区油菜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2013年间Web of Science的SCI\|EXPANDED数据库收录的油菜相关论文(以油菜为主题词),分析了这一领域发文量年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力较高的国家/地区、科研机构、期刊、高被引论文等;根据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总结油菜研究前沿;并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权重,对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全世界对油菜研究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总体看,美国、加拿大及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油菜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科研机构发文量较大,但欧洲科研机构发文普遍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刊载油菜研究相关论文的优秀期刊和高被引论文均多来自欧洲国家和美国;油菜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甘蓝型油菜、菜籽油、生物柴油和基因表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六安地区油菜蚜虫种群发生特点,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利用黄板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开展了油菜有翅蚜、若虫种群消长动态监测,研究了田间种群变化与气温、降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翅蚜发生呈现1个发生主峰期,即11—12月;若虫发生有3个峰期,即11月下旬至12月、翌年1月、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油菜整个生育期月均气温3~25℃,月均降雨量21~261 mm,有翅蚜种群发生量与气温变化成极显著负相关,与降雨量成显著负相关。若虫种群量在寄主油菜品种中双11上,与气温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在寄主品种秦优10号上,与气温低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在寄主品种中核杂418上,与气温显著相关,与降雨量微弱相关。综上所述,油菜有翅蚜和若虫种群发生动态与油菜生长期相吻合,气温是影响油菜蚜虫种群构建与消长的关键因子,降雨量对油菜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叶片是其重要的功能器官,对油菜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促进油菜叶片相关的研究,该文介绍了叶片在油菜中的功能,并综述了在油菜叶片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抗病和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
江西油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对1978~2008年江西油菜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从种植面积分布、产量等方面概括了江西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地位,分析了制约江西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江西油菜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潜力,提出了江西油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锐  彭文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6,(21):5441-5444
油菜是一种主要油料作物。目前土壤缺硫和潜在缺硫已经成为影响油菜生长及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而产量潜力高的杂交油菜生长需要较多的硫肥,因此有效地施用硫肥在提高油菜产量方面有重要作用。不同形式硫肥在土壤中通过土壤微生物介导在相关酶作用下转化为硫酸根离子,硫素被油菜根系吸收的主要形态是土壤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形式。油菜的生长和产量与硫肥的施用量、土壤环境、施用时间及方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巨霞  李宗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13-11215
[目的]对不同类型油菜(Brassica L.)品种(系)的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不同油菜品种的光合特性。[方法]选择青海省主栽油菜品种(系),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交种为青杂7号、青杂5号、青杂3号、青杂2号,白菜型油菜(Brassicacampestris L.)为青油241,甘蓝型油菜为青油14和No.46,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为青海芥菜。[结果]不同类型油菜品种(系)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苗期时甘蓝型常规种青油14、白菜型油菜青油241和芥菜型油菜青海芥菜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盛花期时只有白菜型油菜青油241的蒸腾速率与单株产量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而在角果期各品种(系)油菜的蒸腾速率与产量之间均无相关性。单位面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产量的影响大于蒸腾速率。[结论]在油菜品种选育中可把净光合速率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业种植体系中,油菜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且其种植面积在我国油料作物中也一直处于前列。为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现从油菜经济效益、种植品种、机械化种植水平、国家政策等方面,对影响油菜种植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主要包括科学开展油菜选种工作、科学栽培和管理油菜、科学防治油菜病虫害以及预防冻害、采用科学方法收割油菜等。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仪征市第三大农作物,但受气候、栽培条件等因素影响,油菜生产上病虫害发生相当严重。经调查,初步查明仪征市油菜病虫害有15种,其中病害3种、虫害1 2种,发生较为严重的有菌核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油菜潜叶蝇、油菜斑潜蝇等,其中以菌核病、油菜潜叶蝇危害最重。为有效防治油菜病虫害,提出了相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关于提高油菜产油率、油菜产量等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油菜作为绿肥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油菜作绿肥在果园中套种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非常适宜在果园中套种作绿肥,生物产量高、培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贵州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贵州油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1949—2013年贵州油菜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从种植面积分布、产量等方面概括了贵州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地位,分析了制约贵州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贵州油菜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潜力,初步提出了贵州油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寻找油菜产量构成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油菜产量构成的估算方法。以油菜单株子粒重、单株荚果数及千粒重为研究对象,利用1995—2018年江苏省油菜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及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观测品种审定资料,结合油菜生理特性,确定油菜主要生育阶段内的关键气象因子、生育期特征、品种特性、种植密度是影响油菜产量构成的4类重要因素,整理出43个油菜生长影响因子,基于相关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油菜产量构成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油菜主要生育阶段内的关键气象因子、生育期特征、品种特性、种植密度4类要素中有多个因子与产量构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2)构建的3个油菜产量构成估算模型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好;(3)3个产量构成估算模型的组内、组间预测准确率达80%以上,其中千粒重估算模型的准确度达88.31%。油菜产量构成的估算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油菜精确测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建模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赵卫芳 《农村科技》2013,(12):17-18
昭苏县常年种植春油菜5万~6万公顷。为解决本县杂交油菜用种问题,昭苏县利用其独特地理优势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杂交春油菜制种工作。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借鉴种植地膜油菜的经验,探索杂交油菜青杂3号地膜覆盖制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菜地膜制种具有增温、保墒、防除杂草和自生油菜、减少用种量、增产增效等优势,在技术上要重点把好以下“十关”: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油菜种植大国,但由于油菜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导致种植油菜过程中人工成本较高,种植油菜无法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使油菜种植状况与行业发展不容乐观。相关专业人员在油菜育种这一方向进行研究与探索,主要提高油菜的质量与产量,却忽略在油菜生产过程中的其他环节,如播种、撒种、收割环节,导致油菜种植过程依旧需要较高的人工成本,无法适应相对成本较低的机械化生产。在油菜种植地区进行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既可以减轻人工成本、减轻劳  相似文献   

19.
薹油两用油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王国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94-9195
从我国发展薹油两用油菜的背景出发,论述了薹油两用油菜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发展薹油两用油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8~2012年度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江苏省杂交油菜的优势。结果表明:与常规油菜相比,杂交油菜在产量、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二次有效分枝数上都有正向优势,在千粒重上有负向优势;杂交油菜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单株总角果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茎粗、主轴长度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据此讨论了杂交油菜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