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家禽饲养生产中,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种各种疫苗来控制疫病的发生。但在免疫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免疫失败,给养禽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阐述如下。1免疫失败的原因1.1家禽机体方面的原因家禽机体是病原携带者或正在发病处于非健康状态,均会影响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抑制。如鸡群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病或球虫病则会影响鸡新城疫苗的免疫效果。母源抗体水平直接影响免疫接种的效  相似文献   

2.
家禽的一些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预防的。畜牧生产中常遇到免疫接种后仍发生疫病的情况,笔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其发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家禽方面 家禽处于不健康状态。家禽只有在健康状态下,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发生疫情需紧急接种时应在兽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家禽处于疾病的潜伏期,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疾病可提前进入临床明显期表现的症状。早期感染其它病原体时,家禽接种疫苗效果是不可靠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呼肠孤病毒等病原,对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伤,造成免疫应答的能力下降,影响到其它疫苗的使用效果,甚至导致免疫的彻底失败。 家禽营养缺乏。尤其是缺铁时,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所以饲料营养要全面。  相似文献   

3.
家禽免疫是养殖过程中防止疫病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手段,但在免疫实践中,经常出现免疫接种后家禽仍有发病的情况(称之为免疫失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这里把一些主要原因归纳整理,供同行参考。一、机体方面的原因1.机体正在发病机体正在发病或处于非健康状态,均会影响免疫应答。例如鸡群感染了传染性囊病或机体受损则会影响新城疫苗的免疫效果。2.机体是病原携带者机体是病原(病菌)的携带者,即慢性或隐性感染,会对所接种的相应疫苗产生免疫抑制,增加剂量进行免疫接种也难以形成有…  相似文献   

4.
1抗体水平畜禽体内存在的抗体依据来源可分为母源抗体和后天免疫产生的抗体。畜禽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在家禽体内,抗体会中和接种的疫苗,因此在家禽体内抗体水平过高过低时接种疫苗,效果往往不理想。免疫应选在抗体水平到达临界线时进行。抗体水平一般难以估计,有条件的养禽场应通过监测确定抗体水平,不具备条件的可通过疫苗使用情况及该疫苗产生抗体的规律确定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疫苗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给养鸡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正确了解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因素,将有利于有效防止和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 一、对疫苗免疫的认知不足 新城疫病毒一方面可使机体感染发病,另一方面可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是新城疫疫苗产生免疫保护作用的基础。鸡抗新城疫病毒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体液免疫应答、局部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三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养禽场免疫程序的参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疫病流行情况禽传染病种类繁多、流行快、分布广,养禽场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首先应考虑当地疫病流行情况。一般而言,免疫的疫病种类,主要是可能在该地区暴发、流行的疫病。2抗体水平家禽体内存在的抗体依据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所得,即通过种禽免疫遗传给后代的母源抗体;另一类是通过后天免疫产生的抗体。家禽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在家禽体内,抗体会中和接种的疫苗,因此在家禽体内抗体水平过高过低时接种疫苗,效果往往不理想。免疫应选在抗体水平到达临界线时进行。抗体水平一般难以估计,有条件的养禽场应…  相似文献   

7.
一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一)疫苗的因素1个别厂家生产的马立克疫苗,质量低劣,蚀斑量(PFU)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如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即使进行免疫,免疫保护率也很低。2火鸡疤疹病毒(HVT)疫苗未进行低温保存和运输,贮存细胞结合苗的液氮挥发,都会降低Pgu,影响疫苗免疫效果。3不合理的疫苗稀释、接种技术和接种剂量,也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失败。(二)野毒的早期感染雏鸡在1日龄接种疫苗后,一般10—14天才能产生免疫力,如果管理不善,一已发生早期感染外界野毒,就会造成马立克氏病的大量发生。这是免疫失败最常见…  相似文献   

8.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主要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鸡群接种失败的原因很多 ,牡丹江地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雏鸡过幼  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的接种 ,或鸡只上次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过早的补种 ,都会使疫苗与抗体产生中和 ,从而失去接种目的。2 营养不足 ,鸡只体质差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A、水分等会使免疫受阻。特别是接种疫苗后 2~ 3周 ,如果蛋白质水平上不去 ,就会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接种后有可能发病或加重机体恶化。3 疫病感染产生免疫抑制  鸡早期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会破坏法氏囊 ;感染鸡马立克氏病和鸡新城疫病会使免疫抑制 ,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猪场的免疫失败问题日益严重. 免疫失败(Vaccination failure)就是进行了免疫,但猪群或猪只不能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仍然发生相应的亚临床型疾病、甚至临床型疾病.免疫后,猪群或猪只抗体水平或细胞免疫水平不能达标,保持持续性感染带毒状态,都属于免疫失败.疫苗保护应以保护亚临床感染为标准,保护率>80%,疫病就不会流行.接种疫苗的猪群仍发病有多种原因,主要有:①某些因素造成疫苗免疫失效;②接种时猪群处于该病的潜伏期;③猪群生理状况不佳,使它对疫苗注射无应答或应答过度;④猪只受到过致病力较强的感染因子作用(Straw等,1999).  相似文献   

11.
免疫防制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的爆发。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本文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预防免疫失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 ,家禽疾病的发生更频繁、更复杂 ,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严重制约了养禽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 ,主要是免疫失败造成 ,现从几方面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1 疫苗的质量问题1 1 灭活疫苗中的抗原浓度不足 当灭活疫苗中的抗原浓度不足时 ,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达不到免疫的目的 ,可造成免疫失败。1 2 弱毒疫苗受污染 弱毒疫苗中污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时 ,这两种病毒能降低T淋巴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 ,引起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降低 ,感染传染性贫血因子时也可导致免疫抑制 ,…  相似文献   

13.
就免疫失败原因谈农村防疫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反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不可能提供绝对的保护,在免疫接种群体的所有成员中,免疫水平也不尽相同,因为免疫反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差异以及人为因素等。笔者就当前农村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免疫失败的原因,以期在基层防疫工作中找到最好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的避免免疫失败。1机体方面的原因1.1母源抗体高低参差不齐,使正常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导致免疫失败。1.2机体处于疾病潜伏期,机体正在发病或处于非健康状态均会影响免疫应答。已感染疾病对所接种疫苗产生免疫抑制,即使增加剂量也难以形成有效抗体。2疫…  相似文献   

14.
有些养鸡户在进行预防接种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等病毒性疫苗时,习惯在稀释的疫苗内添加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用以防止因接种疫苗引起鸡体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孰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导致鸡群的免疫失败。  稀释疫苗时若加入抗菌药物,尤其是大剂量添加时,这些抗菌药物会使疫苗稀释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发生改变而影响疫苗病毒的活性,无法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最终影响免疫效果,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一般情况下,在接种疫苗前后1天内应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不宜应用氯霉素、青霉素、…  相似文献   

15.
21日龄SPF鸡接种法氏囊中等弱毒疫苗A株后,用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观察法氏囊疫苗毒对禽脑脊髓炎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用ELISA检测禽脑脊髓炎病毒抗体滴度,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抗体水平明显下降,其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法氏囊中等弱毒疫苗A株能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引起禽脑脊髓炎抗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中国家禽》2004,26(5):46-47
防制新城疫新型疫苗——病毒颗粒疫苗当前预防侵入性新城疫(ExoticNewcastleDisease,END)主要采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虽然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较大,常导致家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最近,美国农业部的专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一种新型病毒颗粒疫苗(virosomevaccine)。该疫苗的特点是有关病毒复制的遗传物质被去除,因此病毒粒子在机体内不能复制,也不会在家禽中传播,能良好的诱发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并能有效区分疫苗株和野毒感染。在研究中,采用1日龄雏鸡接种该疫苗,鸡群再暴露在END环境中,接种了弱毒疫苗和病毒颗粒疫苗的试验鸡全部…  相似文献   

17.
对鸡囊病卵黄抗体与雏鸡首次免疫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蛋中卵黄抗体水平无论高低,其孵化出的雏鸡首次接种弱毒疫苗后免疫效果均不佳,既测不到琼扩抗体,也低不住强毒攻击;若接种2次弱毒疫苗,则有半数以上的鸡出现可测性抗体,尽管抗体的琼扩效价较低,但有70%以上的鸡可抵抗强毒攻击;只接种弱毒疫苗的雏鸡,其卵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呈负相关。首次免疫若采用灭活油乳剂苗和弱毒苗同时接种:则免疫后既可测到琼扩抗体,又可抵抗强毒攻击,且琼扩抗体水平与保护效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举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1因素 病原的变异。所谓疫苗是把病原因子弱化或直接用化学药物杀死病原因子,从而用来作为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剂。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抗原的变异导致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在家禽生长过程中使我们原来针对此病原接种的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不能够有效杀死抗原,从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免疫失败,如一些病原超强毒的出现。疫苗的质量、保存与运输。  相似文献   

20.
目前,预防侵入性新城疫主要采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虽然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较大,常导致家禽的生产性能下降。美国农业部的专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了一种新型疫毒颗粒疫苗。该疫苗的特点是有关病毒复制的遗传物质被去掉,因此病毒粒子在机体内不能复制,也不会在家禽中传播,能良好的诱发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并能有效区分疫苗株和野毒感染。在研究中,采用1日龄雏鸡接种该疫苗,鸡群可获得全部保护。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较弱毒疫苗少。该成果尚未得到美国农业部相关部门的批准,短期内还不能上市防制新城疫新型疫苗——病毒颗粒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