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乎每种饲料原料中都有某种潜在的抗营养因子。对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了解有助于设计饲料配方时科学地应用各类饲料原料,把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通过限量添加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原料、合理的配制技术、加工处理工艺或添加酶制剂可减少或消除抗营养因子的不良影响。1 植物原料及其抗营养因子植物中天然存在的这类化合物有:蛋白酶抑制因子、促甲状腺肿素、生物碱、草酸盐和植酸盐等,这些成分影响饲料中养分的利用和畜禽生长。饲料中其它抗营养因子大都是真菌或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或植物自身为抵御损伤或感染产生的天然物质。一些副产品…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导致饲料营养价值降低,所以在配合饲料生产中,要采取各种加工或抗营养因子钝化技术,提高含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饲料毒物、抗营养因子及酶制剂研讨会结束为期三天的第三届全国饲料毒物、抗营养因子及酶制剂学术研讨会11月14日在广东肇庆市圆满结束。这届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饲料毒物与抗营养因子专业委员会主办,肇庆市华芬饲料酶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饲料对养殖业至关重要,饲料原料种类繁多,其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同时,还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不但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还会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甚至会危害到动物的生命健康.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降低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还可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本文对发酵技术以及发酵对常见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  相似文献   

5.
1 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普遍存在于豆类及饼粕、谷实及糠麸等饲料原料中 ,同一种饲料中可以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 ,同一种抗营养因子也可能存在于多种饲料中。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抗营养因子 :1 1 蛋白酶抑制因子 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存在于豆类及饼粕和某些块根块茎类中 ,能抑制  相似文献   

6.
读编对话     
《养猪》2000,(3)
7 何谓抗营养因子 ?常用主要植物性饲料含有哪些抗营养因子 ?答 :饲料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起拮抗作用的一些成分。常用主要植物性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见表 1。表 1 几种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饲料原料抗营养因子小 麦 β 葡聚糖 ,阿拉伯木聚糖 ,植酸盐大 麦阿拉伯木聚糖 ,β 葡聚糖 ,植酸盐黑 麦 阿拉伯木聚糖 ,β 葡聚糖 ,单宁 ,蛋白酶抑制因子 ,植酸盐高 粱单宁大豆粕 蛋白酶抑制因子 ,促甲状腺肿素 ,凝集素 ,皂角甙 ,大豆球蛋白 ,寡糖 ,果胶 ,植酸盐菜籽粕单宁 ,芥子酸 ,硫代葡萄糖苷 ,单宁 ,寡糖葵花饼纤…  相似文献   

7.
饲料抗营养因子是饲料原料本身固有的成分,但也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其分类、几种主要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及其消除方法作简要介绍,并对其研究中的欠缺点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的饲料成分都含有一定量的某种抗营养因子。如果这些抗营养因子在家禽及其它动物日粮中的含量水平过高,就会引起健康问题或生产性能影响。了解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基本知识,能使饲料配方人员有效地利用各种成分,以使不利效应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定远 《广东饲料》2000,9(5):23-25
饲料中某些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称之为饲料的抗营养因子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抗营养因子可归为对动物生长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非纤维性自然物质成分。饲料抗营养因子研究的意义有: (1)对深化传统的营养研究有重要意义,通过抗营养机理的探讨,进一步阐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和转化利用。 (2)有助于提高饲料加工处理的效果和效率,促进饲料加工工艺的改进。 (3)可以开辟新的饲料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多的非常规饲料原料。 (4)研究抗营养因子的机理,对开展动物营养调控理论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已发现…  相似文献   

10.
在用做饲料原料的植物和籽实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抗营养因子。凡采食后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或引起动物中毒的物质,均属饲料的抗营养因子。1抗营养因子的种类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存在于豆类及其饼糊和某些块根块茎类中。它抑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  相似文献   

11.
<正>饲料发酵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通过发酵处理的饲料不仅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而且同时增加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改善动物的健康水平。发酵饲料中的有益菌及其酶、酸等产物还有助于动物肠道  相似文献   

12.
《北方牧业》2009,(17):25-25
<正>畜禽对非常规饲料原料利用的特点从饲料原料角度看,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较低,营养成分不平衡,并且大多数非常规饲料原料适口性差,饲用价值较低,限制了它的使用;同时,很多非常规饲料原料中还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不经过处理不能直接使用或必须限制用量;另外,大  相似文献   

13.
抗营养因子影响饲料中营养成分的质量,最终降低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霉菌毒素就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它们是由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二级有毒的代谢产物.在家禽业中,产生霉菌毒素的真菌有曲霉菌、镰刀霉菌和青霉菌.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品质的保障是改善畜禽养殖健康状况,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关键。部分农作物副产物以及饲料原料由于含有抗营养因子或者品质较差等原因限制了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通过液态发酵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同时降解大分子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价值,推动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有些饲用植物在生和与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种以不同机制对动物产生抗营养作用的物质——抗营养因子(ANFS),其主要作用是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利用率,从而影响动物健康与生长,现在虽对某些抗营养因子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已有可能降低甚至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但其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仍很严重,不可忽视,本文就抗营养因子的主要有害作用,将抗营养因子分为五类,分别就其主要存在的饲料原料,作用原理,消除方法做一综述。1抑制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抗营养因子抑制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丰富,但因其抗营养因子含量高、部分原料营养价值低等,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为解决我国豆粕和玉米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农业农村部出台了畜禽饲料玉米豆粕替代方案,但如何提高非常规饲料原料的使用比例是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降解非常规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提升其营养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微生物发酵非常规饲料原料在畜禽生产应用中前景广阔。文章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发酵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发酵处理对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进展,以期为非常规植物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原料供应的数量、质量和价格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从两方面着手:提高现有常规饲料原料的利用效率;开辟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这两方面解决途径的有效手段是开展饲料抗营养因子的研究并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应用。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动物消化道缺乏合适的消化酶,二是某些阻碍营养成分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的存在。后者被称为饲料的抗营养因子,它是对动物生长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非纤维性自然物质成分,例如蛋白酶抑制因子、单宁、植酸、凝集素、硫葡…  相似文献   

18.
豆粕是饲料工业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但由于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抗原蛋白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利用率降低,同时对动物的生理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文章阐述了豆粕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及其生理特性,豆粕抗营养因子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处理方法及处理豆粕在动物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1饲料中为什么添加酶制剂?1.1补充内源酶的不足(主要针对幼龄动物),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1.2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可消化利用性。抗营养因子是指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存在以不同机制影响动物对其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物质的总称。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通常都是多聚糖类,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因此又称为非淀粉多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NSP。2关于酶制剂效果的问题当前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已经是非常普  相似文献   

20.
在无抗饲料时代,改善和升级现有的饲料加工工艺是饲料制造端提高饲料原料消化率、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饲料品质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在无抗化进程中对饲料生产工艺的改善措施:提升原料品质,改善原料预处理,控制饲料生产过程。从而增强无抗条件下畜禽免疫力,降低畜禽疾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