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的适应性与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树种滨海沙地适生性进行测定 ,不仅可以筛选出适宜于在不同滨海沙地的树种 ,丰富滨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同时 ,也是防护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各树种在不同滨海沙地立地上的成活率 (或保存率 )、生长量和抗风性的比较 ,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东南滨海后沿沙地上栽植的树种有巨尾桉、刚果1 2 #桉、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5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有山地木麻黄、柠檬桉、大叶相思、湿地松等 1 0个树种 ;适宜于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的树种有木麻黄无性系 70 1 #、60 1 #、厚荚相思等 3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为刚果 1 2 #桉 ,但建议慎重使用 ;适宜于前沿有少量稀疏木麻黄老林带保护的风口沙地立地上造林的树种有厚荚相思 ,较适宜的树种有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2个树种 ;适宜于滨海风口沙地立地上造林的树种有木麻黄惠安 1号无性系和木麻黄澳大利亚种源C3 8,具有一定潜力但尚需做进一步观察的树种有短枝木麻黄、木麻黄澳大利亚 1 5 1 98种源、木麻黄无性系 70 1 #和细枝木麻黄。  相似文献   

2.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东山县低山丘陵马尾松林采伐迹地上开展木麻黄与尾巨桉8∶2不规则混交林、木麻黄与厚荚相思2∶3行状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以此比较马尾松林迹地更新木麻黄不同造林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中木麻黄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与木麻黄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10.0%、11.1%和32.7%;木麻黄纯林与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中木麻黄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9.1%、12.5%和34.6%。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大,容重最小;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的通气度和总孔隙度最小,容重最大。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木麻黄纯林土壤肥力其次,木麻黄+尾巨桉混交林土壤肥力最低。东山县低山丘陵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对闽南沿海沙地10种引种造林树种的速生性、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了闽南沿海沙地引种树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10种引种树种中,厚荚相思速生丰产性和适应性得分最高,综合评价值最大,纹荚相思综合评价值居第2,柠檬桉综合得分值最低;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巨尾桉为闽南沿海沙地1级最适宜造林树种,刚果12号桉、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为2级次适宜造林树种,毛娟相思、肯氏相思、卵果松和柠檬桉为第3级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5.
对福州长乐市沿海木麻黄迹地引种的6种相思树种的适应性、抗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和厚荚相思的适应性较强,其中厚荚相思生长最好,8年生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达9.53 m、10.48cm、0.0476 m3,分别比同龄的木麻黄提高4.15%、40.11%、126.67%;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的生长情况也相对较好,8年生平均树高、胸径达6.5~7.0 m和6.3~6.6 cm。同时厚荚相思、纹荚相思、肯氏相思、卷荚相思的抗寒、抗风以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林分保存率较高,适合作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6.
以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A.auriculiformis)、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巨尾桉广林9号(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GLGU9’)6种阔叶速生树种为研究对象,设计相同密度进行造林,对6种阔叶树种进行12个月的生长比较分析,旨在为优良速生阔叶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造林密度下,各树种株高、胸径、材积增长迅速,且各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其中年株高增量最大为黑木相思(3.8 m),年胸径增量最大为大花序桉(4 cm),年均单株材积增量最大为巨尾桉广林9号(0.058 8 m~3/株),红锥各生长指标均为最小。造林密度对不同树种的生长有一定影响,短周期速生成材造林阔叶树种可优先选择巨尾桉广林9号、大花序桉和黑木相思。  相似文献   

7.
应用大叶相思、肯氏相思、毛娟相思、马占相思和厚荚相思等相思树种在东山县沿海沙地上营建防护林,并对其抗风、抗台风及抗连续干旱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抗风能力强,生长快,是较好的可在沿海沙地上适生的树种;相思树种抗台风能力较木麻黄弱,台风对相思树种的主要危害是断梢,但在以后的生长中能较快地得到恢复,对相思林分生长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厚荚相思在沿海沙地上造林,不仅成活率高(95%以上),而且在遭受连续8个月的干旱后,旱死率为0,表现出很强的抗旱能力,而且在贫瘠的沙地土壤上生长表现良好,其生长量超过了木麻黄601无性系,是非常好的适合于沿海沙地条件的树种。  相似文献   

8.
沙岸木麻黄林带更新采用木麻黄与湿地松不同比例混交配置 ,木麻黄等树种单行和多行混交造林 ,结果表明 :木麻黄与湿地松带状混交效果较好 ,但需适时适量疏伐 ;木麻黄与刚果 12 # 桉、厚荚相思分别单行混交造林种间关系协调 ,湿地松与刚果 12 # 桉、厚荚相思行状混交易受压 ;不同树种采取多行配置树种间关系良好 ,木麻黄与刚果 12 # 桉处于同一林层 ,厚荚相思分布于木麻黄之下 ,而湿地松与厚荚相思多行混交免遭挤压 ,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沙岸木麻黄林带更新采用木麻黄与湿地松不同比例混交配置,木麻黄等树种单行和多行混交造林。结果表明:木麻黄与湿地松带状混交效果较好,但需适时适量疏伐;木麻黄与刚果12^#桉、厚英相思分别单行混交造林种间关系协调,湿地松与刚果12^#桉、厚英相思行状混交易受压;不同树种采取多行配置树种间关系良好,木麻黄与刚果12^#桉处于同一林层,厚英相思分布于木麻黄之下,而湿地松与厚英相思多行混交免遭挤压,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闽南沿海沙地引进3种桉类树种、3种松类树种进行试验,并营造木麻黄与湿地松、马占相思、乌墨、柠檬桉混交林。经4年观测认为,柠檬桉、巨尾桉、刚果桉3种按树在沿海沙地适应性强、生长量大小分别为巨尾桉>刚果桉>柠檬桉;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3种松类树种只有湿地松在砂质海岸适应性强,火炬松和加勒比松长势弱;木麻黄与湿地松、柠檬桉混交效果比木麻黄纯林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0个树种1-4年生的保存率、风害状况、林木生长表面的对比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选择的胶园防护林树种。初步结果表明,赤桉、细叶桉、刚果12号桉适宜作为园防护林更新树种,山地木麻黄和大叶相思亦较适宜,其余树种均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对闽东沿海木麻黄更新地5种相思与木麻黄二代连栽林的生物量和林分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林分长势良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强,7年生林分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木麻提高64.85%、16.05%和13.51%;3种相思林分地上和地下部分结构都较好,相对冠长和根冠比均比木麻黄的小,抗风性和抗干旱能力较强。厚荚相思、肯氏相思和纹荚相思可作为闽东沿海防护林木麻黄更新或重建树种在适宜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沙质海岸木麻黄混交林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木麻黄分别与厚荚相思、刚果 12桉、湿地松混交造林研究表明 :木麻黄混交林与木麻黄纯林相比能有效提高防风固沙效能和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其中以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表现得最明显 ;木麻黄与刚果 12桉混交次之 ;木麻黄与湿地松混交第三。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林是沿海地区沙质海岸理想的防护林类型  相似文献   

14.
沿海沙地木麻黄更新迹地6种相思树的水源涵养功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麻黄更新迹地上引种的8年生6种相思树种林分涵养水源能力进行了比较,并以平潭2号木麻黄为对照,结果表明:与木麻黄相比,肯氏相思、厚荚相思和纹荚相思有更强的水源涵养能力,在6种相思中,地上部分持水量以厚荚相思为最高,达42.88 t.hm-2,大小排序为厚荚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卷荚相思>大叶直干相思>马占相思;根系土壤层的持水能力以肯氏相思的土壤蓄水量最大,达1 795.02 t.hm-2;林分总持水量以肯氏相思最高,达1 824.04 t.hm-2,其次为厚荚相思和纹荚相思,分别达1 770.75 t.hm-2和1 759.60 t.hm-2。从涵养水源的能力角度来评判,肯氏相思、厚荚相思和纹荚相思作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更新树种,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尾叶桉、细叶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简称桉树类,下同)和马占相思、粗果相思及薄果相思(简称相思类,下同)等8个树种,在水土严重流失的贫瘠丘陵地经7年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除巨桉和细叶桉在该立地生长较缓慢外,其余6个树种生长快,产量较高。尤其是尾叶桉和马占相思,7年生胸径年均生长量在1.0cm以上,单位面积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下同)为52.69t/hm2和43.67t/hm2。不同树种的生长比较:桉树类树种(除巨桉外)4年生以前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生长均比相思类树种生长快,4年后相思类树种逐渐赶上或超过桉树类树种。性状生长高峰期分别为:胸径桉树类为2年生(细叶桉1年生)、相思类为3~4年生,树高桉树和相思类均为1年生,生物量桉树类为2~3年生、相思类为4~6年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0个树种1~4年生的保存率、风害状况、林木生长表现(包括胸径、树高、蓄积、生物量以及径阶分布)的对比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选择适宜的胶园防护林树种。初步结果表明,赤桉、细叶桉、刚果12号桉适宜作为胶园防护林更新树种,山地木麻黄和大叶相思亦较适宜,其余树种均不适宜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尾叶桉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施行行间辊交是可行的3年生尾叶桉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比尾叶桉纯林分别增长18.7%~23.3%和16%~24.3%,且以两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混交效果较好,其次为一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通过混交不仅能促进木木生长而且能提高尾叶桉干材生物量所占的比重,能改良土壤,提高林地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选择巨尾桉、马尾松、木荷分别与杉木进行混交造林,以杉木纯林作对照,对造林4年后的生长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杉木+巨尾桉混交中杉木的树高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巨尾桉的生长和蓄积量也显著高于其他混交树种,林分总蓄积量显著大于其他模式,可见,巨尾桉对杉木的树高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林分蓄积量和林地生长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明十年来先后在海南省4个试点和广东省花都试点所进行的79个国内外树种(包括引进种、乡土及乡土化树种)的筛选试验结果。选出了尾叶桉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肯氏相思、斑皮桉、刚果12桉、粗皮桉、赤桉、细叶桉、柠檬桉、雷林1号接及窿缘桉等12个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快、抗性强、热值高及易繁殖的薪炭材树种,4年生年均材积和生物量生长分别为70~54m3/ha和10~70t/ha之间。同时,对部分树种进行简单的经济效益比较表明,经营优良薪炭材树种每公顷平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上,投入产出比1:1、4~1:20之间。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尾叶桉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施行行间混交是可行的,3年生尾叶按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比尾叶按纯林分别增长18.7%~23.3%和16%~24.3%,且以两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混交效果较好;其次为一行尾叶桉加一行大叶相思或肯氏相思。通过混交不仅能促进木木生长而且能提高尾叶桉于材生物量所占的比重,能改良土壤,提高林地有机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