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番莲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技术从西番莲籽中提取油脂,探讨了萃取工艺条件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西番莲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CDE西番莲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 270 μm,萃取压力 20 MPa,萃取温度 50 ℃,分离釜Ⅰ温度 40 ℃、压力 8 MPa,分离釜Ⅱ温度 40 ℃,压力与CO2钢瓶的压力一致,萃取时间 3 h,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达到了 25 % 以上.SCDE的西番莲籽油色泽明亮,澄清透明,其理化性质明显优于溶剂法提取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 89.43 %,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 72.69 %.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优选条件为:萃取时间 4 h,夹带剂 95% 乙醇与迷迭香叶子的质量比为2∶5,萃取罐和分离器I的温度分别为50和 70 ℃,分离器II的温度为 40 ℃,萃取压力 20 MPa,分离压力为4~5 MPa.迷迭香精油的平均得率为 1.80%,迷迭香精油主要含有1,8 - 桉叶素、樟脑、α - 松油醇、龙脑、马鞭草烯酮、 4 - 松油醇、乙酸龙脑酯和芳樟醇等成分.迷迭香抗氧化剂的平均得率为 11.93%,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 23.61%、 7.33% 和 5.13%.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超临界CO2提取,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八角茴香中精油的分离方法.首先利用超临界CO2提取八角茴香中的精油,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1.3 g粗提物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两相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1:0.2:1:0.1),一次分离出3种化合物,经EI-MS鉴定为茴香醛10.3 ...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杨梅仁中杨梅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运用L9(34)正交表,探讨各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杨梅仁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的杨梅仁油品质好,在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60 min、CO2流量30 L/h、分离温度30 ℃时效果最佳,得率高达33.52%;杨梅仁油中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3%以上,是一种质量很好的保健油.  相似文献   

5.
以干燥粉碎后的榛子仁为原料,研究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榛子油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出,超临界CO2萃取榛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分Ⅰ压力10 MPa,分Ⅰ温度40℃,萃取2h,萃取率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6.
2023年3月13日,从浙江省长兴县东方梅园有限公司梅花基地采集绿萼梅花蕾,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水蒸气蒸馏、超临界二氧化碳3种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绿萼梅Prunusmumef.viridicalyx花蕾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明确其花蕾中挥发性成分组成、含量及不同萃取方式对挥发性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萃取方法获得的绿萼梅花提取物中共鉴定出醛、醇、酮、烯等9类57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是苯甲醛、壬醛、金合欢醇、苯甲酸、α-香树脂醇、D-柠檬烯,其中苯甲醛含量最高。绿萼梅花顶空-固相微萃取物中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以醛、醇和酯类化合物为主;水蒸气蒸馏物中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以酯、烯、酮等水难溶化合物为主;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中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以长链烷、酯类化合物为主。三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蜡质含量较高,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结合更适合作为植物芳香类挥发物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萃取沙棘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edes Linn.)油的最大得率为目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同时,为了得到游离酸含量和水分及挥发物较低的优质沙棘油,采用二级分离的方法分离沙棘油,通过分析、比较一级分离和二级分离所得沙棘油物理指标,认为二级沙棘油分离是一个好的方法,具有工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花龙血树有效成分的研究较少,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小花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的有效成分,再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对萃取物进行成分分析, 分离并鉴定了其中的51个成分.  相似文献   

9.
萃取赖百当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压力28MPa、温度40℃、反应时间3h及CO2流量30L/h的条件下,对岩蔷薇(Cistus labdaniferus L.)的枝叶进行萃取,得到赖百当(Labdanum)萃取物。并以苯为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制备赖百当浸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赖百当精油。对不同提取工艺得到的赖百当产品的得率及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法产品得率最高,为6.6%(苯萃取法为4.8%,水蒸气蒸馏法为0.8%),且品质优于苯萃取法产品。用GC-MS分别对超临界CO2萃取物和水蒸气蒸馏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其中超临界CO2萃取物中31种,水蒸气蒸馏精油中26种。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超临界CO2提取,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八角茴香中精油的分离方法。首先利用超临界CO2提取八角茴香中的精油,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1.3 g粗提物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两相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1∶0.2∶1∶0.1),一次分离出3种化合物,经EI-MS鉴定为茴香醛10.3 mg、异丁香酚甲醚7.1 mg和反式-茴香脑636.5 mg,纯度分别为98.9%、96.8%和99.7%。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害螨的抗药性越发严重,在防治过程中害螨的天敌也受到杀伤,造成害螨的再猖獗,严重影响农作物及经济林的产量和品质(Kalaisekar et al.,2003;Shi et al.,2004)。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对我国草地危害较重的有毒植物之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Soxhlet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s of freshly cut oriental beech (Fagus orientalis) have been obtained using acetone. While the yield of the Soxhlet extract was 2.54% the yield of the supercritical acetone extract obtained at 240°C and 6.0–6.5 MPa was 9.55% (dry wood basis). The fatty acids present in the extracts were separated by chemical and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and analysed by combined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Linoleic acid was the major fatty acid in both extracts.  相似文献   

13.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刘欣等,2004)。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瑞香狼毒与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同作狼毒入药,其性味苦平,全草有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张慧文等,2006)。瑞香狼毒也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开发了一种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从烟草提取物中同时分离茄尼醇和辅酶Q10的方法。研究了萃取时间、压力、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量对茄尼醇和辅酶Q10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提取条件为:萃取时间60 min,萃取压力36 MPa,萃取温度59℃,二氧化碳流量10 kg/h。在优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条件下,茄尼醇和辅酶Q10的提取率分别为1.84%和2.07 mg/g,茄尼醇和辅酶Q10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中的含量分别为52.3%和3.6%。  相似文献   

15.
小花龙血树有效成分的研究较少,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小花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的有效成分,再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对萃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分离并鉴定了其中的51个成分。  相似文献   

16.
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而研究酸枣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酸枣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Ⅰ),白桦酯酸(Ⅱ),美洲茶酸(Ⅲ),异美洲茶酸(Ⅳ),豆甾醇(Ⅴ),豆甾醇-3-O-葡萄糖苷(Ⅵ),蛇婆子碱(Ⅶ)。其中化合物Ⅳ、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状态下松脂与甲醇反应产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别对在超临界状态下松脂与甲醇反应产物进行分析,共分离出49个峰,鉴定出45种化合物,反应产物主要为甲酯类、烯烃类化合物,还有较少量的芳香烃类、烷烃类和醇酮类等化合物.甲酯类的主要成分为脱氢枞酸甲酯、1,2,3,4,4a,9,10,10a-八氢-1,4a-二甲基-1-菲羧酸甲酯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柑橘皮精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法测定柑橘皮精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0 MPa,分离温度50℃,萃取时间60 min,CO2流量25 kg/h。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86%。GC-MS测定结果显示柑橘皮精油主要由5,5’-二甲氧基-3,3’-二甲基-2,2’-联二萘-1,1’,4,4’-四酮组成(35.54%),其次还含β-羟基-甲基炔诺酮-甲基肟(24.60%)。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试验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法提取银杏叶中黄酮工艺进行研究。正交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h,夹带剂浓度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