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配种是种猪繁殖的重要环节.要使母猪多产仔、产好仔,就必须了解母猪的发情和排卵规律,掌握公、母猪适宜交配的时间,采取先进技术进行配种.  相似文献   

2.
搞好配种工作,一方面要饲养好、管理好公猪,提高精液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母猪正常发情和多排活力强的卵子;三是实施先进的配种技术,做到适时配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3.
张是  谢刚 《新农村》2011,(12):24
养好种公猪在高速发展养猪生产中意义重大。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在实行常年产仔的生产中,如果采用本交方式配种,1头成年公猪1年可负担30~4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1年内可以繁殖仔猪600~800头;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1头成年种公猪则可负担1000头以上母猪的配种任务,1年就  相似文献   

4.
靳国旺  蔡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68-2769
[目的]探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实用性。[方法]通过测定母猪情期受胎率、受胎母猪分娩率和平均窝产活仔数等生产指标,比较本交与人工授精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结果]采用人工授精共配种母猪323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为84.2%,受胎母猪分娩率为90.8%,平均窝产活仔数10.3头;对照组本交共配种母猪156头次,其母猪情期受胎率82.7%,受胎母猪分娩率91.0%,平均窝产活仔数10.2头。2种配种方式的生产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授精技术的生产水平已达到或超过猪场本交配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种养猪专业户适用的新技术。照此技术饲养母猪,能使正常母猪两年产仔5窝,并且窝窝数量多、仔猪壮。一、优化配种季节。可使母猪怀孕、产仔达到最佳效果。一般宜在4—5月配种,8—9月产仔;9—10月配种,次年1—2月产仔;2—3月再配种,6—7月产仔。尽可能使母猪在春季和秋季配种。二、选择良展配种。具体配种时间的确定,直接影响母猪能否有效受精怀孕。一般母猪发情允许公猪爬跨后9—30小时交配最佳。须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的原则选择配种时间。不同品种的母猪,配种时间也不同。杂交母猪宜在发情后第  相似文献   

6.
杨正涛 《农家科技》2011,(10):38-39
<正>一、配种及怀孕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母猪断奶后发情越快越好。为了促进母猪断奶后尽快发情及多排卵,要求母猪断奶后:继续饲喂泌乳期饲料;让母猪充分吃饱(不能大幅降低饲料量),一直到配种;配种后立即将饲料量降低到怀孕前期的饲料量,并饲喂妊娠母猪饲料;怀孕早期如果饲喂过多,可能减少产仔数,浪费饲料。  相似文献   

7.
<正>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又称母猪断奶后乏情,是配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20d内不能正常自然发情,甚至超过30d不出现发情症状或者长时间母猪不发情。这是目前繁殖母猪饲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母猪配种繁殖难题,许多生猪养殖者在母猪配种阶段遇到母猪不发情等现象,往往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一般情况,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间管理得好,断奶后一周内大部分母猪能发情受胎,但是农养母猪由于饲养技术不一,大部分属传统饲养方式,仔猪断乳后  相似文献   

8.
母猪属多胎动物,常年发情,采用综合技术可以常年配种,实现每头母猪2年产5胎,仔壮全活,提高养猪效益。1.加强饲养管理一般空怀期母猪可多喂粗饲料,适当加精料,母猪怀孕初期和后期及哺乳期应供给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一般每头每天喂给3~5公斤青绿料。此外,让母猪适当运动,保持母猪不肥不瘦的体况。2.合理安排配种季节母猪配种最好安排在4~5月和9~10月份。这样可使母猪多在春秋两季配种产仔,避开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提高母猪的繁殖率相仔猪的成活率。3.适时配种俗话讲:“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发情后母猪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有粘液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母猪分胎次饲养技术,包括提高后备母猪的抗病力、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后备母猪配种工作、做好母猪分娩与再配种工作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猪胚胎早期死亡,并被母猪吸收的现象俗称化胎。化胎是造成母猪产仔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止。加强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配种前3~14天,增加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同时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使母猪较快地进入配种最佳状态。对膘情较差的空怀母猪,可以在配种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营养,尽可能恢复膘情、体力,以利于配种、受胎、保胎,提高产仔率。适时配种母猪配种安排在发情开  相似文献   

11.
猪的配种是猪饲养中的重要一个部分,配种质量决定这猪的生产发育,也直接作用于猪的经济价值。进行猪的配种,为了达到配种的目的,对公猪和母猪要采取针对性的不同措施。改善公猪的营养摄入,提高公猪的精液质量和精子活性;要饲养好母猪,促使其发情并排除高质量的卵子,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帮助猪完成配种,才能高效发挥猪的繁殖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饲养牲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深部输精是当前母猪配种过程中一种较为新颖的输精方法,对提高人工授精过程中的输精效率、提高母猪配种成功几率以及产仔几率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对200头母猪进行的实验,观察了母猪在采用深部输精方式以后在配种效果上的具体变化,记录了深部输精对母猪配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后备母猪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的发情与配种、后备母猪的疾病防治与保健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新的人工授精的方法 ,以杜洛克公猪为终端父本 ,对大长、长大二元杂母猪输精。结果表明 :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同自然交配结合等配种方式与自然交配对照组相比 ,分娩率和窝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 ;3至6胎母猪的分娩率高于其它胎次 ,而窝产活仔数 3至 5胎高于其它胎次 ,不同配种方式对各胎次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影响 ;常温 (17℃ )保存 1d的精液输精后 ,与鲜精相比 ,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差异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使每头母猪每年多提供 3.7头仔猪  相似文献   

15.
引进母猪品种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引进品种母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后对情期受胎率,窝平均产仔数,仔猪初生个体重及窝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对母猪情期受胎率和窝产仔数,仔猪初生个体重及窝重的影响在0.05水平上无差异;但采用单头公猪纯精液与混合精液输精配种对人工授精影响明显,1头杜洛克公猪精液与1头大约克公猪精液混合配种效果明显优于2头杜洛克及单头杜洛克公猪精液配种,比自然交配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的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直接影响到仔猪繁育场的经济效益。母猪产仔数和产仔成活率与种公猪有密切关系,更与母猪自身状况有重要联系。因此仔猪繁育场要根据公、母猪的繁殖生理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母猪产仔数及产仔成活率。1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配种前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时必须达到性发育和体发育的完全成熟,要  相似文献   

17.
<正> 1 适龄适间隔期配种:初次配种的新母猪,一定要达到足够的性成熟和体成熟,否则产仔数就会减少。一般的地方品种猪月龄不能低于6~7个月,配种体重则应根据品种特性而定。总之,新母猪配种越早产仔数就越少,越迟相应就会增多,如果是杂交品种的母猪配种年龄就更应大些。经产母猪配种与上一窝产仔日期的间隔时间不能低于5周,如果间隔时间低于5周配种,母猪子宫未能充分恢复,就会影响受精和受精卵的着床,也会影响产仔数。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择晋宁县食品公司猪场所饲养的长撒二元杂交母猪 5 6头 ,随机分 4组 ,在一个发情期内分别采用一头公猪 (大约克 )一次配种、同品种 (大约克 )两头公猪各一次配种、不同品种 (大约克、杜洛克 )两头公猪各一次配种和人工授精 4种配种方式 ,观察配种方式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结果 :4种配种方式对长撒二元杂交母猪的产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人工授精不影响母猪的产仔数 ,却能节约成本 ,增加效益 ,值得在该组合母猪配种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因素,并估计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遗传参数,为猪场育种规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材料为2011—2016年间采集的华南地区2个场区(A场和B场)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的繁殖记录。采用Duncan’s法对影响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并使用DMU软件的AI-REML结合EM算法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分娩胎次和断奶年份对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均极显著(P0.01);断奶季节对A、B 2个场区长白母猪及B场大白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均极显著(P0.01),而对A场大白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带仔数对A、B 2个场区的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影响均不显著(P0.05)。A场大白和长白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遗传力分别为0.02和0.04,B场大白和长白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的遗传力均为0.06。【结论】华南地区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为低遗传力性状,受分娩胎次与断奶季节的影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应缩短母猪初产后断奶至配种间隔,并尽可能使母猪在冷季断奶。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母猪饲养技术的广泛推广,饲养母猪的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养殖户由于粗心疏忽了母猪的发情表现及难以掌握母猪的适时科学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