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生物学调查及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的光唇鱼性腺发育形态学和组织学及周年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光唇鱼性腺可以发育至Ⅳ或Ⅴ期卵巢,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人工养殖的光唇鱼繁殖期在5—8月,5月的平均成熟系数全年最高,为12.26%,6月后平均成熟系数有所下降,10月降至全年最低,为0.18%。人工养殖的光唇鱼产卵类型属于连续产卵类型,在同一繁殖期内可以反复产卵数次。  相似文献   

2.
光唇鱼仿生态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衍峰  甘成叙 《水产科技情报》2016,43(3):136-138, 142
为解决目前光唇鱼人工繁殖中存在的繁殖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根据野生光唇鱼的生境选择和生理需求,设计了一种仿生态型光唇鱼繁殖池。利用持续且变化的水流刺激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用紊流波浪和砾石诱导光唇鱼主动产卵,用斜置的收卵箱自动收集受精卵,在弱光环境下微流水孵化。繁殖试验结果,在不使用鱼类催产激素和其它药物的情况下,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91.64%、89.53%,平均每尾雌鱼产卵594粒,出苗488尾。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光唇鱼繁殖群体属分批产卵类型,水流刺激能提高产卵量,较浅的水体能提高受精率,孵化水温以(22±2)℃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厚唇裂腹鱼的精巢、卵巢周年发育及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的变化,2020年8月—2021年8月,每月在克孜勒河采样,获得样本共计194尾,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其精巢和卵巢进行观察,以耳石为鉴定材料对厚唇裂腹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进行研究,选取成熟鱼卵描绘卵径分布判断其产卵类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厚唇裂腹鱼各发育周期的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试验结果显示:厚唇裂腹鱼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2龄,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3龄,精巢发育早于卵巢;厚唇裂腹鱼产卵期在3—5月,卵粒的数量百分比在直径2.9~<3.1 mm时出现峰值,产卵后的Ⅵ期卵巢中极少存在成熟的卵粒,判断其产卵类型为完全同步产卵类型;雌鱼与雄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均在Ⅴ期时达到最高。厚唇裂腹鱼属于完全同步产卵类型,性腺于2017年3—5月发育成熟并产卵,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在厚唇裂腹鱼繁殖期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色林错裸鲤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何德奎 《水产学报》2001,25(2):97-102,T001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西藏特有鱼类林错裸鲤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其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5个时相。在第2时相晚期到第3时相早期,卵母细胞中具有卵黄核和核仁物质外排现象,核仁排出的可能与核周的颗粒卵黄形成有关。第2时相到第4时相早期,核膜外侧具有一透明层。产卵后未提出的成熟卵粒通过颗粒细胞吸收和利用,已达性成熟年龄的个体并不是每年都参与繁殖活动,具有繁殖间隔现象。产卵时间始于4月上旬,持续到8月上旬。色林错裸鲤属于分次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5.
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组织学和形态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组织发育周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期.卵巢不同发育时期都由不同类型的卵母细胞组成,半滑舌鳎为非同步分批多次产卵类型.周年发育过程中,6月龄前的鱼卵巢发育处于第Ⅰ期;9~12月龄卵巢可发育至第Ⅱ期;12月龄半滑舌鳎性腺可发育达到Ⅲ期,并一直保持至24月龄.3龄雌鱼达到性成熟,卵巢可发育至第Ⅳ期;随着水温和光周期的调控,卵巢发育进入成熟期(Ⅴ期),发生水合现象是卵母细胞成熟并准备排卵的信号;产卵结束后卵巢退化至第Ⅵ期,排出的卵母细胞退化吸收,以Ⅲ期卵巢越冬后,卵巢退化至Ⅱ期并持续至下一个繁殖周期.人工养殖条件下,卵巢内存在卵母细胞闭锁现象.性腺周年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在性腺达到成熟期时达到峰值,产卵结束后性腺快速退化,GSI值各月份差异显著(P<0.05),亲鱼性腺重量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一直处于生长状态.亲鱼肝脏指数(HSI)在产卵前7~8月份(性腺达到成熟期前30 d左右)达到最大,表明7~8月份是性腺进行卵子发育、卵黄能量储备的重要时期,亲鱼在产卵前通过积极摄食储备体内能量,肝脏在卵母细胞卵黄积累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肥满度(CF)值在繁殖盛期10~11月份达到最大,表现出与GSI类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人工配对方式对福氏刺尻鱼的性逆转进行了诱导,并从形态学和组织学层面对其性逆转过程和性腺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氏刺尻鱼的性腺分为纯雌鱼卵巢、纯雄鱼精巢和雌雄(♀/♂)兼性期性腺3种类型。性腺均先分化为卵巢;性逆转发生于第II期卵巢阶段,通过1大1小配对诱导1~2周时,大个体雌鱼第II期卵巢停止发育并逐渐萎缩,在卵巢壁和产卵板上逐渐分化出雄性生殖细胞,性腺内雌雄生殖细胞共存,形成兼性期性腺,即为雌雄同体阶段;配对诱导3周后,兼性期性腺完全分化为早期精巢,完成性逆转,个体成为功能性雄鱼;配对诱导4周后,性逆转的雄鱼精巢和小个体雌鱼的卵巢发育成熟,开始排精产卵。本文还分析了福氏刺尻体长、体重与性逆转的关系,并对性逆转过程、特点及可能的诱导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福氏刺尻鱼人工繁育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也为揭示其性腺发育及性逆转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彬明  张其永 《水产学报》1993,17(2):126-136
本文研究了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性腺周期发育、成熟系数周年变化、个体生殖力以及雌雄同体。港养斑鰶能在半封闭式湾内发育成熟而且自然产卵。其卵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精巢发育分为6期。卵膜由透明带、外放射带和内放射带组成,内有孔道结构。第4时相中期卵母细胞的内放射带有7~8层纤维状片层。产卵后鞘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分裂增殖变成游走的吞噬细胞。西埔湾港养斑鰶Ⅰ龄鱼初次性成熟,生殖季节从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生殖盛期为2月,雌鱼成熟系数高达17.88%。个体绝对生殖力为7575~72621粒,平均 35310粒,系属于分批产卵类型,第1批生殖力大于第2批。  相似文献   

8.
林楠 《海洋渔业》2013,35(4):389
依据2011年10月2012年9月每月中旬在象山港水域以桁杆拖虾网采集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分析了该水域黄姑鱼的年龄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体长以及卵径分布等繁殖生物学特征,旨在丰富黄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为象山港黄姑鱼的资源修复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整个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黄姑鱼样本483 ind,体长范围为822012年9月每月中旬在象山港水域以桁杆拖虾网采集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分析了该水域黄姑鱼的年龄结构、性比、初次性成熟体长以及卵径分布等繁殖生物学特征,旨在丰富黄姑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为象山港黄姑鱼的资源修复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整个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黄姑鱼样本483 ind,体长范围为82358 mm。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域黄姑鱼种群年龄结构简单,主要由0+龄和1+龄鱼组成,分别占32.09%和62.32%,而其它年龄组个体较少;其雌、雄比例接近于1∶1;雌、雄个体的初次性成熟体长L50分别为196.3 mm和190.1 mm;繁殖群体由1+龄和2+龄个体组成;在繁殖期间,1+龄鱼中52.74%的个体性腺发育已成熟,2+龄鱼中93.75%为性成熟个体。通过对性腺指数和雌性个体性腺发育各期所占比例的月变化分析,可知黄姑鱼的产卵时间为5358 mm。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域黄姑鱼种群年龄结构简单,主要由0+龄和1+龄鱼组成,分别占32.09%和62.32%,而其它年龄组个体较少;其雌、雄比例接近于1∶1;雌、雄个体的初次性成熟体长L50分别为196.3 mm和190.1 mm;繁殖群体由1+龄和2+龄个体组成;在繁殖期间,1+龄鱼中52.74%的个体性腺发育已成熟,2+龄鱼中93.75%为性成熟个体。通过对性腺指数和雌性个体性腺发育各期所占比例的月变化分析,可知黄姑鱼的产卵时间为57月,繁殖盛期为67月,繁殖盛期为67月。各月黄姑鱼的肝脏指数和肥满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且与性腺指数呈相反趋势变化。黄姑鱼卵径分布具有2个明显波峰,说明黄姑鱼在一个繁殖期内可进行多次产卵,属于短期分批产卵类型。研究显示,象山港黄姑鱼1龄鱼中性成熟个体的比例较高,开始呈现出繁殖群体低龄化和小型化的趋势,种群资源亟需保护。  相似文献   

9.
鲻鱼(Mugil cephalus)广泛分布于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数地区作为食用,通常养在咸淡水池塘里。由于放养的鱼苗依赖天然产卵而得,故池塘养殖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了人工产卵试验,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必将增加鲻渔业的重要性。Stenger记述了采自海水环境的各种大小鲻鱼的生殖细胞发育以及卵巢与精巢的成熟过程,但没有提到淡水鲻鱼的性腺发育。为此,促使作者研究它,以确定生活在淡水环境的鲻鱼的性腺发育的程度。如果在淡水中性腺发育正常进行的话,那末,这些鲻鱼可以作为人工繁殖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和长期数据统计观察分析,对长臀精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特点以及其繁殖习性进行了探讨。依据精卵巢外形以及组织学特征,将长臀性腺发育分为6个时期,其中Ⅰ期性腺只出现在一龄以内的个体,Ⅱ期性腺将持续一年左右时间,经过Ⅲ期、Ⅳ期约一年的发育,长臀进入Ⅴ期发育至成熟并首次产卵排精。性成熟个体精卵巢发育只有后五期。长臀约3龄达性成熟,繁殖期是4—6月,5月为繁殖高峰期。长臀个体性腺发育不同步,但为一次产卵型。  相似文献   

11.
养殖条石鲷消化道形态构造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解剖学和光学显微镜检术研究了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性。条石鲷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条石鲷口咽腔较大,颌齿愈合成鹦鹉喙嘴状,舌半椭圆形。食道较短,显微组织可分为4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上皮含有极少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胃膨大,呈V形,和食道一样分为4层,粘膜层表皮下含有发达的胃腺。小肠组织分为3层:粘膜层、肌肉层和浆膜层。直肠组织结构类似于小肠。小肠和直肠上皮中均分布有较多的杯状细胞。文章对养殖条石鲷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其食性的适应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4~6月,对胶州湾内的菲律宾蛤仔连续取样,将性腺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组织切片4~6μm,H.E染色,显微照相显示菲律宾蛤仔卵巢和精巢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性腺在4月初开始进入繁殖初期的快速发育,4月中和4月底生殖细胞已明显增大,至5月上旬染滤已被成熟的生殖细胞充满,5月中旬前后生殖细胞被分批排放,5月下旬和6月上旬性腺进入休止状态,至此,形成了一个繁殖期,在繁殖期内,高龄贝比低龄贝发育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中华绒螯蟹"蟹黄"与"蟹膏"的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脂肪酸、卵磷脂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蟹黄与蟹膏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为29.79%和9.64%,蟹黄显著高于蟹膏(P0.05);至少共含有17种氨基酸,蟹黄中的必需氨基酸显著高于蟹膏(P0.05),4种致鲜氨基酸比例明显高于蟹膏(P0.05);蟹黄、蟹膏中粗脂肪含量为44.3%和34.9%,差异不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蟹黄高于蟹膏,差异不显著(P0.05);蟹黄中卵磷脂、维生素A、D、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蟹膏(P0.05)。试验表明,蟹黄比蟹膏具有更高的营养与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脊椎动物中,鱼类具有多样的性别分化方式,大致可分为雌雄异体、雌雄同体以及单性生殖3类.一般情况下,鱼类性别决定后,性腺可分化为卵巢或精巢,并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而在雌雄同体鱼类,其性别可以从雌性转变为雄性、雄性转变为雌性或者在雌雄两种性别间进行多次转变.雌雄同体鱼类具有多种性别转变形式,是研究脊椎动物性别决定...  相似文献   

15.
条石鲷养殖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研究了条石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469 bp的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在30个个体中共发现2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5%、30.2%、12.5%和20.8%,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30条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共定义了1...  相似文献   

16.
光唇鱼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箱单养、混养光唇鱼的试验结果表明,在25m2网箱中,单养光唇鱼以200~220尾/m2的放养密度比较合适,单位面积产量可达12.7~12.9 kg/m2;瓯江彩鲤网箱中混养光唇鱼,在瓯江彩鲤保持180尾/m2的放养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混养20尾/m2的光唇鱼,其效果比单养瓯江彩鲤更好,单位面积产量可达103.2kg/m2.  相似文献   

17.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暗纹东方(Takifugu fasciatus)肝脏线粒体DNA为模板,参照GenBank中红鳍东方(Takifugu rubripes)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暗纹东方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818 bp)及5′端上游的tR-NAPro基因(71 bp)的全序列。控制区碱基组成为T32.2%,C 19.1%,A35.6%,G13.2%。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暗纹东方控制区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终止相关的序列TAS以及保守序列(CSB1,CSB2,CSB3)。CSB1、CSB2序列相对保守,TAS与其回文基序可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成为H-链复制延伸时的终止识别位点。同时运用DNA分析软件对暗纹东方与GenBank中其他10多种鱼类的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比对,并选取东方属的7种鱼类mtDNA控制区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控制区基因较适于科鱼类中同属不同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18.
雌雄红鳍鲌可食部分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雌雄红鳍鲌(Culter erythropterus)可食部分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雌、雄红鳍鲌肌肉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雌性性腺和鳔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28.24%和19.22%)极显著高于雄性(24.89%和17.72%;P〈0.05),雌、雄性红鳍鲌各组织的水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红鳍鲌各样品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雌性性腺和鳔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风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雌、雄性红鳍鲌肌肉氨基酸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红鳍鲌肌肉、性腺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对于膳食蛋白质营养评价理想模式,但鳔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不符合。研究表明,红鳍鲌肌肉和性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高,而鳔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比较试验的方法对松江鲈鱼工厂化养殖模式进行研究。以养殖存活率、质量增加率等为指标,比较海水逐级淡化和纯淡水两种水处理模式与利用瓦片和PVC管两种遮蔽物进行松江鲈鱼养殖的效果,以了解不同水处理方法和不同遮蔽物对松江鲈鱼生长的影响,探索松江鲈鱼工厂化人工养殖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不同水处理方法对松江鲈鱼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松江鲈鱼的存活率为37%~71%,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松江鲈鱼的质量增加率为1.83%~6.12%,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而采用不同遮蔽物进行养殖试验,各试验组的松江鲈鱼生长性能没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海水逐级淡化的水处理养殖模式更适合松江鲈鱼养殖。  相似文献   

20.
7种经济贝类生殖腺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文蛤等经济贝类的稚贝成活率,对文蛤等7种经济贝类的生殖腺中脂肪及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贝类总脂肪含量不同,其中,缢蛏最高,可达25.48%,虾夷扇贝22.32%,文蛤21.27%,泥蚶19.89%,紫贻贝16.79%,杂色鲍15.75%,青蛤含量最低,只有14.88%。由于浙江沿海的缢蛏一般是在10~11月产卵、受精及完成胚胎发育,在这种低温条件下配子的成熟和受精卵发育需要大量的能量,缢蛏的脂肪含量为最高,精巢为11.02%(占所取样品干重),卵巢为14.46%。雌雄生殖腺的脂肪含量也不同,一般是雌性生殖腺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雄性生殖腺。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于饱和脂肪酸,其中,紫贻贝含量最高,为67.23%,文蛤次之67.19%,泥蚶第三64.27%,虾夷扇贝59.74%,缢蛏59.40%,青蛤最低,仅为57.51%。生殖腺的质量是繁殖成败的关键,其中脂质的积累是影响生殖腺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