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优质品种创新选育及推广、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浙江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结合现状分析指出当前蔬菜种业发展仍存在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少、 育种创新能力不足、 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蔬菜种业市场监管服务仍需加强等问题,并提出今后需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强化...  相似文献   

2.
浅谈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水产良种体系框架、科研创新能力、水产种质资源、水产种业企业等方面总结了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水产种业存在的准入"门槛"低、良种覆盖率低、科学研究薄弱等问题,并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政策的导向,从进一步夯实科研创新、加强广东省水产原种和良种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现代水产种业企业、制定有利于水产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东省水产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1.《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设定了哪些基本制度? 答:《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主要设定以下几个基本制度:一是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国家有计划地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和破坏水产种质资源。”二是水产新品种审定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种业发展过程回顾、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四十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苗种是水产增养殖产业的源头和必要的物质基础,种质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核心问题。回顾了我国年轻的水产种业发展历程:最早期的养殖苗种来自于野生种群,及到人类驯化了亲本鱼,在人工条件下成功实施繁育,开始规模化育苗,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苗种产业;而良种的引入可以加快新产业形成。人工育种是在某一物种业已形成大规模人工繁育的基础上,特别是可以实现全人工繁殖的条件下,按照人们的意愿和方向开展的代代相继、不断选优的选育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特别是海洋水产种业受到重视,走向良性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评述了国内外现代水产种业科技的发展趋势,预言科技创新定会大大促进水产种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淡水珍珠种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淡水珍珠生产国,其产业和种业发展分为4个时期,本文综述了不同时期产业和种业发展特点。第一发展时期,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天然水域苗种供不应求,淡水珍珠蚌种质资源破坏严重;第二发展时期,突破淡水珍珠蚌人工繁殖技术,确定三角帆蚌与褶纹冠蚌为我国最佳淡水育珠蚌,淡水珍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第三发展时期,民营珍珠企业发展迅速,促进淡水珍珠养殖和苗种生产商业化,淡水珍珠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至今,进入提高珍珠产量向提高珍珠质量转型期。目前,淡水珍珠蚌苗种生产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户自繁自养模式仍占较高比重,苗种生产工业化程度较低。在种质创新与利用方面,种质资源评价、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等工作逐步开展,但现代育种技术应用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突出。最后,根据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要求,展望了我国淡水珍珠种业现代化、商品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推动淡水珍珠种业乃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航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重大育种科研项目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山东省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利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国家统计局网站、山东省统计局网站、菏泽市统计局网站等获得菏泽市大豆育成品种信息、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等数据,并分析菏泽市大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发现,大豆种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大豆育种企事业单位数量较少、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创新能力不足、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空白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加强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利用、建立生物育种技术平台、扩大育种目标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菏泽市大豆产业发展和种业振兴。  相似文献   

8.
【目的】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有效开展种业振兴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分析目前种业振兴存在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结果】实施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但我国种业振兴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到位、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和种子企业竞争力整体偏弱等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种业振兴的实现。【结论】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着力推进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切实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中国特色商业化育种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种企”,以实现我国种业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概述青梗菜商业化育种对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发展重要性。通过研究判断市场需求、明确商业化育种目标;引进科研育种人才、建立商业化育种团队;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创制商业化育种新种质, 建立多生态测试点、科学评价新品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确保育种可持续发展;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等措施开展青梗菜商业化育种。阐述微萌种业青梗菜育种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商业化育成品种情况,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优势制种基地、完善质量控制技术、品种产业化开发来推进企业商业化育种。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摸清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通过调研及材料分析,从现有育成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力度、育种基地、科技创新基地、载体布局、种业企业、政策环境等角度,全面梳理天津市种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成效,并分析出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依然面临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天津市种业创新现有优势及存在问题,从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平台建设、推动育种基地建设、壮大种业企业、引育用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天津市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天津市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支撑种业振兴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种业发展形势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本文从育种产业链的角度,比较分析中国与种业发达国家在种业研发模式、育种技术、种子企业和种质资源四个方面的发展态势,并针对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研究表明,种业强国已经形成了以寡头种子企业为研究主体,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育种技术且种质资源全球布局的现代化种业发展格局;国内种业则以科研机构和企业并行研发为主,形成了“政府+市场”的育种研发模式,且种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然而,中国种业存在研发主体创新动力不足,基础研究难以支撑育种核心技术;生物育种产业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化生产进展缓慢;市场监管不足,种子企业多而不强;种质资源储备和鉴定不足,育种研发源头处于劣势等问题。因此,中国种业应该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同发展、原始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种质资源保护和鉴定利用双向发展的思路,最终构建现代化的商业育种体系和多主体协同发展的种业创新生态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种子行业现已经处于触底回升阶段,部分龙头企业正积极谋划抓住机遇进行扩张,种子管理部门和企业应共同努力,通过加快提升企业育种创新能力、加强种子基地建设和管理、严格品种审定与保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方面,使种业在发展上"强起来",在创新服务上"活起来",在国际地位上"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议作物育种技术与中国种业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业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详细论述了作物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阶段以及现代育种技术与种业发展的关系,并针对目前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把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提到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公立科研院所(校)在现阶段种业发展中科研主导地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种业下的产业融合与产业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产业链育种、繁种和推广的链式结构和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提出互联网与种业产业融合点及双向交互式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种业产业将逐步向育种专业化、生产标准化、技术精准化、服务综合化和管理信息化方向发展。针对我国种质资源建设落后、质量监管困难和商业化育种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从完善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快种业产业链一体化体系建设和全程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现代种业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伯伟 《浙江农业科学》2012,(8):1086-1089,1092
总结浙江省推进中药材种业措施和成效,分析发展优势和问题,提出"十二五"全省种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即强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培育种业主体,实行良种产业化生产,加强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新品种创新机制,规范种子种苗生产标准、品种审定,完善监管体系,加快科技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种业研发平台条件得到改善、种企综合实力得到增强、良种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等方面总结了安徽省种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安徽省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构建种业研发自主创新体系、打造现代种业创新人才团队、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企业、强化种子监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加快推进种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物种业发展的问题、机遇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农业的核心,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制约中国生物种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专业化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生物种业研发链断层,尚未建立企业主导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等,同时指出目前中国生物种业正迎来政策利好、资本青睐以及行业整合等良好内外部环境,表明中国生物种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生物种业的发展策略,即依托资本及人才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生物种业研发链,构建企业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同时,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振兴民族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周口种业发展现状的认识,探索发展现代种业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育重大新品种,是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需求,保障种子数量和质量安全,建立起富有活力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企业育繁推一体化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种业是一个触及中国农业发展命脉的产业。文章从科研院所角度,就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提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应抓住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及发展的新机遇,建立合理的农作物商业化科研育种机制,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切实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重视种质资源短缺对种业创新构成的威胁,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建设生物育种技术条件平台和种业创新体系;实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强力推进种业市场化的转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概述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企业增加投入开展商业化育种情况;分析优秀育种人才短缺、商业化育种材料缺乏、育种经费投入不足、育种基地设备不足等商业化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制定蔬菜企业发展和商业化育种目标,引进科研人才、建立育种团队,收集种质资源、开展商业化育种,建设科研基地、完善育种设施,建立生态测试点、科学评价新品种,加大育种资金投入、确保育种资金需求,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等开展蔬菜商业化育种的路径。阐明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优势制种基地、完善质量控制技术、创立企业品牌、网络推广销售等开发企业商业化育成品种、推进蔬菜商业化育种措施。提出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引导蔬菜企业育种,设立种业专项资金、支持蔬菜商业化育种,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