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对攻毒后不同时间的马立克氏病鸡以及不同日龄和品种的健康鸡进行了检测.结果,马立克氏病鸡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健康鸡随日龄的不断增长,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不断下降;不同品种鸡之间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不同.另外,应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促进试验及抑制试验,对不同日龄的健康鸡及攻毒后不同时间的马立克氏病鸡进行了检测,发现健康鸡血清中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前者耐热,后者不耐热,且随日龄的不断增长,促进因子活性不断升高,抑制因子活性有所下降,直到促进因子活性大于抑制因子活性.而在2日龄鸡未发现有这两种因子.马立克氏病鸡随病情的不断加重,促进因子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抑制因子则不断上升,直到超过促进因子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犬在摘除晶状体后同步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es,I0L)植入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sis factor-a,TNF-α)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自由基含量的试验.试验分为3组;试验第1组正常犬眼为对照组,试验2组犬眼为只进行晶状体摘除手术的组.试验3组为晶状体摘除手术后进行同步植入人造晶状体(IOL)的试验犬眼.结果:手术后3~12 d试验2组和试验3组TNF-α细胞因子、NO自由基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以后逐渐降低;术后3~24 d.试验3组的TNF-α和NO含量比试验2组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采用GBT18936-2003的方法,此方法中要求采用1%鸡红细胞来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测定禽流感的抗体水平,此方法较适用于免疫鸡相应抗体水平的测定[1-3],用于鹅抗体检测时常出现非特异凝集现象,试验结果很难判定。鉴于此,在利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之前,有必要对血清中非特异性血凝抑制因子与非特异性凝集因子(非病毒性凝集因子)加以祛除。本试验对免疫后的鹅血清HI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寻求适合鹅血清HI抗体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鲤鱼外周血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EST序列为基础,经地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重组噬菌体中经过两轮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包含有5'-非编码区(5'-UTR) 25 bp;3'-非编码区(3'-UTR) 535 bp,存在2个mRNA不稳定基序ATTTA;开放阅读框ORF长1632 bp,编码54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等电点为5.88,分子质量大小为61.773 ku。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鲤鱼TRAF6a基因同源性达99%。蛋白质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TRAF家族的典型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5.
将试验用鸡随机分成五组,A组、B组试验鸡分别注射、口服0.05ml免疫活性因子,C组、D组试验鸡分别口服、注射0.05ml的生理盐水,E组不做任何处理。于第14d、21d时采血用醋酸萘酯酶法(ANAE法)进行细胞计数,并求其百分率平均值。14日龄时统计处理表明,各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值百分率平均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1.96,P<0.05)。21日龄时,各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值百分率平均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t>2.57,P<0.01)。结果提示,免疫活性因子具有显著的促进细胞免疫作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得到的试验结果,将饲料ME和CP含量作为影响因子进行二元配置分散分析(石居,1978),对两因子存在交互作用的(P〈0.05)进一步采用Duncan多重鉴定法(1955)进行分析,试验结果用平均值&#177;标准误差表示。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黄芪多糖生物活性检测中各种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验以40只昆明鼠为样本,以性别、处理和始重为初始因子,以末重、胸腺重、脾脏重、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为效应因子,对2组因子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初始因子与效应因子间主要存在2对典型相关,其中第1对典型相关系数为0.7443(P0.01),第2对典型相关系数为0.6283(P0.05),2对典型相关变量可以解释初始因子66.16%的变异,可以解释效应因子76.93%的变异;初始因子与效应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由于性别、处理与末重、脾指数间的密切关系所造成。说明初始因子与效应因子间存在典型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黄芪多糖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感染猪淋巴结的损伤作用和致病机制,试验通过对13头猪肌肉注射ASFV毒株Pig/HLJ/18建立急性ASF模型,然后每头猪采集5对淋巴结(颌下、肺门、肝门、肠系膜和腹股沟淋巴结),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猪感染ASFV后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炎症因子、相关坏死性凋亡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SFV可对淋巴结造成明显损伤,剖检可见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甚至血肿样;镜下可见淋巴结被膜下出血,形成广泛微血栓,淋巴细胞崩解、坏死;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相关坏死性凋亡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ASFV可通过破坏淋巴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促使炎症因子和相关坏死性凋亡因子过表达,引起淋巴结出血性炎性损伤,淋巴细胞可能发生程序性坏...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对19个高羊茅品种的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实际种子产量和潜在种子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除花序长外,提高任一产量因子,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产量;4个产量因子与种子产量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X2(小花麴生殖枝)>X4(生殖枝数)>X1(花序长)>X3(小穗数/生殖枝),并得出潜在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威正的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10.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Ⅰ.总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开展牛奶中主要风险因子分析研究,提出风险因子的分类、预警和消除措施,是国际上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水平通用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农业部奶产品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对牛奶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包括霉菌毒素污染、兽药残留、农药残留和激素类药物残留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形成的系列结果将陆续刊出,以期对我国牛奶质量安全风险因子的分析、预警和消除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大豆皮在常压下进行不同时间(0、12.5、25、37.5 min)的蒸汽加热处理,研究其化学成分含量、脲酶活性(UA)、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活性(TIA)以及蛋白质溶解度(PS)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大豆皮化学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随加热时间延长,大豆皮UA、TIA和PS显著下降(P<0.05),在蒸汽加热处理25 min时,可以明显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含量,但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不大。利用活体外产气量法对蒸汽加热处理的大豆皮进行家兔盲肠微生物活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湿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大豆皮产气速度直线上升(L;P<0.05),而CP消化率降低,但对大豆皮的干物质消化率和24 h最大产气量没有显著影响(P>0.1),说明经一定时间蒸汽加热处理大豆皮对家兔盲肠微生物活体外消化无显著影响。综合以上2个试验的结果,推荐对大豆皮蒸汽加热25 min可以作为生产应用的适宜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了解角蛋白5(keratin 5, K5)可能的调控序列。本研究根据UCSC公布的牛K5基因5'侧翼区设计PCR引物,扩增了内蒙古绒山羊K5基因部分启动子序列。通过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扩增得到内蒙古绒山羊K5基因启动子序列长度为1452 bp(GenBank登录号为:JQ277735),与牛和人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1.5%和74%。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01 bp位置;含有两个TATA 盒,分别位于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29—-124 bp(ATAAAA)和-178—-174 bp(TTAAT)位置;通过在线分析软件预测发现(按5'→3')SRY,MZF1,v-Myb,SRY,AP-1,CDP CR,HNF-4,AML-1a,HSF2,AP-4,AP2,AP2,Sp1,Nkx-2,Sp1和GATA-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转录因子SRY(TGTGTTT),和CDP CR(GATTGATGGC)是绒山羊特有的;转录因子HNF-4,AML-1a,HSF2,AP-4,AP2,Sp1,Nkx-2和GATA-1(AGCCATCATG)在绒山羊、牛和人K5启动子上的结合位点高度保守。两个最小增强子分别位于翻译起始位点ATG上游-140—-91 bp和-114—-67 bp位置,含有24 bp(GCGGCTCCCAGGTAACAGAGCCGC)重叠区,预测其与绒山羊K5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试验确定了内蒙古绒山羊K5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最小增强子序列,为进一步研究绒山羊K5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沿淮地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小燕  沈益新 《草业科学》2012,29(11):1743-1748
为研究播种时间对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影响,以紫花苜蓿“维多利亚”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9―2011年在阜南、淮安两地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秋播、春季刈割2茬的栽培模式下,随播期推迟,紫花苜蓿的各生长性状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淮安试验点9月6日播种的紫花苜蓿第1茬初花期平均株高达到91.91 cm,比10月24日播种高出1.14倍;相应地,9月6日播种的紫花苜蓿鲜、干物质产量也最高,第1茬分别达到4.37和1.05 kg·m-2。对产量影响因子的分析发现,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分别与株高、分枝数和单株干质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通径分析发现,株高和单株干质量是紫花苜蓿产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早播主要通过促进株高生长、增加单株干质量来提高饲草的干物质产量。综合2年试验结果可以认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在沿淮地区的适宜播种时间在9月至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应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以及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饲料产品中主要大豆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含量。采用ELISA试剂盒对国内257份大豆制品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建立了大豆产品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灵敏、准确的同步测定法,并对国内92份大豆制品中寡糖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中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相对较低;本试验所建立的离子色谱同步测定大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的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的优点,适用于大豆寡糖的测定;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和分析,发现发酵豆粕和大豆分离蛋白中3种大豆寡糖含量均相对较低。本试验所得到不同加工工艺的大豆产品中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的相关数据将为大豆在畜禽饲料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180株宠物源性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定量研究和相变抗原agn43检测,以分析大肠杆菌毒力因子agn43与生物被膜表型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30.1%(55/180)的菌株能够检测到agn43基因,96.4%(53/55)agn43阳性菌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成膜能力,与无成膜能力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典型草原作物系数控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水分试验,运用水量平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锡林浩特典型草原作物系数(Kc)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对Kc有显著影响,并存在滞后现象,前一旬土壤有效贮水量与当旬作物系数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66,P0.001);随着土壤根系层深度增加Kc逐渐减小,但幅度不明显;干旱会减弱深度对Kc的影响。(2)生长季内Kc、盖度、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用3项式拟合效果均较好;Kc与LAI和盖度之间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r=0.75,p0.001;0.72,p0.001)。(3)气温是影响Kc的主要气象因子,其次是降水,空气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弱。(4)综合考虑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LAI是影响草原作物系数的关键因子,其次是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土壤水分(W)的影响居第三,盖度(GD)的影响通过LAI来体现,降水(R)影响最小,即各因子对Kc影响的排序是:LAIET0WGDR。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血淋巴中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郭文婷  李健 《饲料工业》2005,26(6):6-1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0.5%、1%、2%)的中草药制剂煎液制成3种试验饲料,同时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采用连续投喂的方法,饲喂对虾30d,分别测定了第5,10,15,20,25,30d血淋巴中的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菌活力等免疫因子活性,并对血清中蛋白进行定量。试验结束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存活率都很高(95% ̄98%),各试验组间无差异(P>0.05)。饲喂1%、2%中草药组增重率、增长率都显著高于(P<0.01)对照组。试验组酚氧化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抗菌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制剂能有效促进对虾的生长及提高免疫因子的活性。饲养试验结束7d后,腹腔注射副溶血弧菌进行攻毒试验,在8d内,对照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免疫保护率为50% ̄65%,以2%中草药组最为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制剂可以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从免疫水平和生长水平综合考虑,添加量为1% ̄2%为宜。  相似文献   

18.
旨在通过乳头灌注脂多糖(LPS)体外模拟奶牛急性乳腺炎,研究奶牛乳腺组织及机体免疫活化状态。选用4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16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每期试验2 d,试验间隔10 d,试验组乳头管乳头灌注LPS 0. 1 mg,对照组乳头管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试验组灌注LPS后,奶牛体温值和乳汁中体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升高,而奶牛血液中白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乳腺组织的腺泡腔内充斥大量炎性细胞,部分腺泡组织萎缩甚至崩塌;试验组灌注LPS 12 h后奶牛血清中的髓过氧化物(MPO)活性极显著下降(P<0. 01),而乳腺组织中的MPO活性则极显著上升(P<0. 01);奶牛血清及乳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蛋白含量明显上升(P<0. 01);乳腺组织中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极显著上升(P<0. 01)。研究表明,LPS能够诱导奶牛发生乳腺炎,使乳腺组织发生损伤,并激活机体的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的表达,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黄花苜蓿光合蒸腾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盆栽条件下,对一年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叶片光合蒸腾特征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CO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空气温度(Ta)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采用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黄花苜蓿光合蒸腾特性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12:00左右达到峰值,并且没有光合午休现象。Pn和Tr与PAR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它环境因子相关不显著,这说明对光合蒸腾特征起决定作用的环境因子是PAR。  相似文献   

20.
红细胞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Siegel(1981)[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红细胞(RBC)有多种免疫功能,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就红细胞免疫进行了大量研究,相继发现RBC具有吞噬抑制因子(PIF)、NK细胞增强因子(NKEF)、特异性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因子和广谱趋化因子受体.上述发现充分证明RBC是血循环中十分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其调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