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和育成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从而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降低且极易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该病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可达30%.虽然该病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防控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许多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该病发病率高,儿乎可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对养禽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陈溥言,2008)。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肿胀、充血、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的发生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强毒株感染时死亡率可高达60%-75%。本病除造成大批鸡死亡外,还使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损伤,发生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免疫失败,容易继发多种疫病,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其表现特点:一是由于该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使机体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导致患病鸡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致使鸡的死亡率、淘汰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下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幼、中雏,破坏其免疫器官法氏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IBD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感染率极高的特点。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14~105日龄的幼雏和中雏易感,其中21~42日龄雏最易感,1~2日龄幼雏和成鸡也可呈隐性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群一旦染上IBD,3天内可波及全群,感染率高达100%。虽IBD死亡率仅5%~30%(发病率为60%~80%),但由于IBD病毒破坏了法氏囊和淋巴细胞,致使免疫机能降低,使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达不到免疫效果,进而…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囊病、甘布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的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1法氏囊疫苗免疫存在的问题成功防控IBD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不发生IBD,而是更关注是否对法氏囊的破坏而造成的免疫抑制问题。传统疫苗防控IBD存在几个困惑:母源抗体与免疫时间;母源抗体与疫苗  相似文献   

9.
鸡新城疫病(ND)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3~6周龄的幼雏最易受感染 IBD,死亡率在5~36%.IBD 的危害不仅在于使鸡增重减少而影响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由于病毒破坏了淋巴细胞,使免疫器官法氏囊受到损害,鸡体抵抗力下降,导致 ND 等疫苗的免疫失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雏鸡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对3周龄以上的鸡发病率高,死亡率大,呈明显的尖峰式死亡,死亡率一般在5%~20%,而且该病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引起鸡体免疫机能障碍,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导致严重的、长期的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一旦发病,较难彻底根除,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包括两个血清型。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到100%,死亡率低,一般为5%~15%,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  相似文献   

12.
张远峰 《中国家禽》2002,24(10):20-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简称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且对生产危害极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3~6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且发病迅速,病情较重.另外,由于法氏囊发炎,使其免疫功能受到破坏,因而雏鸡经接种MD、ND等疫苗后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反应,甚至免疫失败.据统计,IBD发病率一般为80%~95%,高的可达100%,死亡率为20%~35%.有的高达50%,呈尖峰式死亡曲线.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本病可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10周龄的鸡群,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感染率可达100%。美国农业部已将该病与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列为养鸡业的三大病。该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均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10周龄的鸡群,其中以3-6周龄鸡最易感。该病毒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感染率可达100%。美国农业部已将该病与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列为养鸡业的三大病。该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3~4d内全群鸡均发病,发病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疫病.一方面是由于该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使机体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导致患病鸡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致使鸡只死亡率、淘汰率上升,影响增重;另一方面免疫抑制,使接种了多种有效疫苗的鸡只免疫应答反应下降或无免疫应答,特别是对烈性传染病,如新城疫(ND)的免疫影响非常大.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感染鸡传染性氏囊病的鸡群,尤其是蛋雏鸡群用药治愈后,应采取何种方式免疫新城疫效果才好,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核糖核酸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3-10周龄的雏鸡、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他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加并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其发病率高达70%-100%,死亡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闫国财  关中生  刘欣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5):21+23-21,2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任何品种的鸡在任何季节均可感染,常发生于不免疫或免疫失败的鸡群,具有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其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在30%~50%之间。是目前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10年5月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致病特性以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最典型的病变是法氏囊迅速萎缩,未见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当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变异毒株侵袭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