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53”生态养鸡模式就是1个农户养几棚土鸡,每棚规模不大于500只,每亩地养鸡不多于50只,鸡群饲养日龄300天左右。这一模式有4个要点:一是开展生态养鸡的农户,选择适宜的放牧场地,建立相互间隔100米以上的鸡棚多个;每个鸡棚面积30~40平方米,每棚可饲养土鸡400~500只,便于做到小群分散、合理间隔、轮牧饲养。  相似文献   

2.
1 鸡棚建造对塑料大棚总的要求是夏天能防暑降温 ,冬天能防寒保暖。鸡棚应设在村外 ,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水电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鸡棚 ,要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尽量降低建棚成本 ,切勿贪大求洋 ,把资金用在多养畜禽上。根据我国多为南北风向的实际 ,大棚应以南向或东南向为好 ,便于通风换气。饲养规模、建棚大小 ,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和管理水平而定。如想每批饲养 1万只的规模 ,应建长40米、宽 1 0米 (棚内中间 1米走道 ,实际利用 9米 )的棚 4个。其中育雏棚 2个 (开始利用 1个 ,1 4日龄后分群利用第 2个 ) ,2 8日龄分群到 4个…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08,(6):12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某村一养殖户2007年年初投入20万元建了一个生态鸡棚.鸡棚建在地下,上面是蔬菜大棚。共养蛋鸡9000只,蔬菜大棚种植应季蔬菜。在鸡棚的上方装有四个排风扇,排风扇可以反正旋转。当鸡棚内温度过高或氨气过多时,顺时针旋转排风扇。鸡棚内的热气、二氧化碳和氨气就排到蔬菜大棚内。既增加了蔬菜大棚的温度,氨气又给蔬菜带来了绿色肥料,同时,也给蔬菜提供了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从而变废为宝,节约了能源。排风扇逆时针旋转时,蔬菜大棚里新鲜的氧气排进鸡棚.使鸡只的生存环境显著改善,提高了鸡只的抗病率,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当然产蛋率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4.
1 基本情况 2008年11月的一天,市局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热线接电称,某个体养殖户的4 000羽7日龄肉雏鸡发生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死亡病例,笔者立即前往.据畜主介绍:接鸡后使用头孢噻肟钠饮水,2日龄发现个别鸡出现甩头的症状,3日龄时有所增加,并出现张口喘气现象,到4日龄早上死亡30余只,认为是受凉感冒,在饮水中加入了双黄连,连用3d,病情加重,3d内又死亡了50余只.经调查,该养殖户为第1次养鸡,鸡棚系鸭棚改造而来.棚内通风状况不好,人进去有闷气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我们将塑膜农业引向了村镇庭院经济,重点对冬季庭院塑棚养鸡方面进行了试验、推广,摸索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冬季塑棚养鸡设备简单,投资很少,技术简易,受益快,是农民寇院经济致富的项目,也是村镇广大养鸡户全年能否取得高效益的关键性一着。鸡棚可大可小,小的可养10来只、几十只,大则可上千只。  相似文献   

6.
目前 ,随着肉仔鸡饲养业的发展 ,在农村农民饲养经营商品肉鸡的模式大多为 :每户建 2栋 (半开放式 )鸡棚 ,每栋鸡棚建筑面积为 2 5 0m2 ,每棚每批饲养 2 5 0 0羽商品肉鸡 ,两个棚共饲养 5 0 0 0羽 ,2个月完成一个饲养经营周期 (包括进鸡、卖鸡、清粪、消毒、空棚等 ) ,一年内饲养 5批鸡 (最热的夏天和最冷的冬天 2个月空棚 ) ,年出栏商品肉鸡 2 .5万羽 ,年收入在 3万元左右。这种中等规模的农民自主分散饲养经营模式被饲养户总结为“2 - 5 - 5 - 3商品肉鸡饲养模式”。这种饲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在排除了商品肉鸡价格市场因素外 ,影响饲养经营…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2011年12月份,河北省廊坊市某养殖户饲养肉鸡20 000只,分4棚饲养。28日龄时由于气温骤降,温差大,开始有肿头、流泪和打喷嚏的现象,造成大群采食量降低并出现死亡,37日龄时,死亡鸡数最多的棚每天有70只,最少的也有12只,大群鸡精神状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上海市鸡蛋供应,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虹桥机械化养鸡场自1986年5月开始建造第一幢鸡棚,做到了当年建棚,当年进鸡产蛋,当年见效.1987年又建成第二期工程。并完成老鸡棚的改造。目前,全场有笼养蛋鸡的棚舍面积56000平方米,笼位518只。1988年共产蛋79.49万公斤,其中上国家主渠道62.16万公斤。供应市区饭店15余万公斤  相似文献   

9.
粤东一鸡场于2001年2月,共2400只黄鸡发病,时值初春,气温在15℃-25℃,多雨,天气变化火,鸡品种为当地土黄鸡,喙,脚胫,羽毛均为黄色,饲养期90-100天;出栏体重15kg-16kg,该地区饲养方式为山地放养,设有一鸡棚,约150m^2,每批饲养2000-3000只鸡,合进拿出,每养一批鸡鸡棚冲洗消毒,但棚外场地很少消毒,也无珐冲洗,饲养的鸡晚上或下雨天回鸡棚,发病鸡为45日龄。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的肉鸡标准化养殖很多时候是在讲饲养管理,有时不经意的漏洞就会引起疾病发生。笔者最近就诊治了一例由于管理漏洞引发感冒、肾型传染性支气管并继发大肠杆菌的病例,经过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济南市某养殖户饲养3万只肉鸡,分三个棚养殖,其中一个棚7日龄防疫以后,死亡50余只。剖检主要表现脱水和花斑肾的症状,经过投服三天通肾药物,花斑肾症状有所缓解,停药一天后,死亡率又有所提升,多时达到1%。其余鸡棚也陆续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在陕西省神木现代特色农业园振疆育肥基地看到,场长高军正在通过9块电子显示器观察4个棚里的1 000多头育肥猪的吃食情况。据高军介绍,基地目前只有3个人,他一个人负责喂猪。基地所有育肥猪都遵循"整进整出"的喂养原则,从9 kg入棚,到三个半月后体重达到55 kg后统一出栏,中途不需要进棚照料,猪的生长情况全程只通过电  相似文献   

12.
棚养肉鸡养殖模式是我国养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棚养模式具有建设成本低,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易推广的特点;棚养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应提前选好场地,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合理控制鸡舍温湿度,加强疾病防控管理,科学用药,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棚养肉鸡非常适合我国当下盛行的家庭农场模式推广,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鸡棚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延长使用年限,增加养殖利润。  相似文献   

13.
1塑料大棚饲养肉鸡的特点1.1用塑料大棚饲养肉鸡投资少、见效快:目前,建设一个饲养1000~1500只肉鸡的大棚,只需投资2000~3000元左右,其造价仅是砖瓦结构鸡舍的1?5~1?4。一般每个鸡棚饲养2批肉鸡,即可收回全部鸡棚投资。1.2塑料大棚能为肉鸡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冬天利用塑料薄膜的“温室效应”,能提高棚温,节省能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夏天在大棚顶部盖上草苫和秸秆具有较好的隔热效能。通风时将两侧敞开,扯上挡网,能起到很好的防暑效果。1.3棚舍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大棚饲养肉鸡一般采用地…  相似文献   

14.
2013年4月份,临西县一棚养2周龄肉雏鸭,有2 000只雏鸭出现困倦、不食,眼和鼻有分泌物,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等症状。第4天时开始部分死亡,危害了肉鸭业的发展。就本病例诊断治疗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南方地区饲养的改良土杂鸡或地方品种鸡越来越多。且多为树林里搭棚的山地散养鸡(夜间鸡回鸡棚,白天放到棚外的林地),饲养密度在16~30只/m^2,鸡棚与鸡棚的间距不到50m,而且鸡龄不相同的鸡只白天混群饲养。导致鸡群中以大欺小的现象时有发生,啄羽发生频繁。笔者在2000~2004年统计的病例(4500例)中发现,单纯性大肠杆菌病和大肠杆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病例占20%左右,由此可见,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对养鸡业危害的严重性。笔者根据临床资料及服务记录,就鸡的支原体继发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鉴别诊断、治疗措施、体会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某黄鸡养殖农户4条大棚雏鸡总存栏量40 000只左右,在12日龄免疫后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出现有神经症状的"扭头鸡",采食量下降,病鸡在跑动后有后蹲的姿势。第一条棚雏鸡先发病,随后3条棚雏鸡相继发病,病症相似。病程持续近10天,总死亡量约1 000只。根据发病背景、症状观察、病理变化、细菌分离及PCR试验、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等一系列工作,诊断为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同时进行了病原菌的动物回归试验,在雏鸡体内成功复制出该临床疾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迅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地方动态     
湖北:推广1553养鸡模式1553生态养鸡模式就是1个农户养几棚土鸡,每棚规模不大于500只,每亩地养鸡不多于50只,鸡群饲养日龄300天左右。这一模式有4个要点:一是开展生态养鸡的农户,选择适宜的放牧场地,建立相  相似文献   

18.
潘黄镇吴杨村鸡农夏根宏从1997年就开始养鸡,过去在门口搭个鸡棚,粗放饲养,臭味熏天。经过十多年的积累,老夏于2006年,投入100多万元,引进饲料搅拌机、自动喂料机、刮粪机、湿帘空调,自动捡蛋机、消毒机等现代化养鸡设备,年养殖蛋鸡近4万只,用工只有夫妻两人。  相似文献   

19.
鸭副粘病毒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肉鸭集约化养殖规模越来越大,鸭副粘病毒感染日益增多,特别是许多散养户的鸡棚和鸭棚相隔仅1米左右,中间又无任何隔离措施,致使鸭群很容易感染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副粘病毒病。本病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生该病后,病鸭并非短时间内大批死亡,而是不间断地每天总有数只死亡发生,继发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病和传染性浆膜炎)使鸭群的病情加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一概述。临朐县杨善镇养鸭专业户李某,有2批分别为10日龄和26日龄的肉鸭,共14000只,4月2日,10日龄的肉鸭6000只发病,当天死亡8只,第…  相似文献   

20.
正1建造大棚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排水性好、有利于防疫隔离的地方建造大棚。大棚用木棒作为支架和顶棚骨架,上铺高粱秆或玉米秸秆,再覆盖麦草或稻草。大棚两侧斜面离地80~100 cm,围上尼龙网,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暖。棚长20~30 m、宽8~10 m、顶高3~4 m,可养肉鸭1 000~2 000只,饲养密度以8~12只/m~2为宜。2选择品种我国鸭的优良品种很多,如北京鸭等,饲养者应根据饲养模式的需要选择饲养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