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共设六个组。一、二组分别由3头黑白花成年干乳牛和7头黑白花育成母牛组成。药物处理:每公斤体重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1mg,每日一次,连注7天。停药5天后,每头再注利血平5 mg,连注4~5天。三、五组分别由6头黑白花育成空怀母牛和6头西门塔尔育成空怀母牛所组成。药物处理:每头肌注雌二醇4~8mg直至泌乳。第四组由5头西门塔尔成年空怀干奶牛组成。药物处理:每公斤体重注雌二醇0.1mg,黄体酮0.25mg,连注7天。停药5天后再注利血平5mg,连注4—5天。第六组由5头西门塔尔空怀泌乳母牛(日产乳0.5—1.0kg)组成。药物处理:肌注雌二醇5—6 mg/头·日,黄体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讨临产前给母猪提高筑巢材料(木屑)对母猪血清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和新生仔猪初乳摄入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胎龄一致的母猪5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头母猪。处理1组母猪饲喂在210×80 cm的封闭板条箱中,地上铺一层木屑;处理2组母猪饲喂在开口板条箱中,地上撒一层木屑;处理3组母猪被放养在板条箱中,门打开,地上撒两层木屑,提供树枝和50 cm的绳子。所有参与实验的母猪都被限制在产仔箱中,直到第一头小猪分娩后7 d。分别在产前1~3 d、产后1~7 d通过耳静脉收集母猪血液样本进行非酯化脂肪酸的检测。同时测定各组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G和M浓度及仔猪出生后0、12、24、48和72 h血清免疫球蛋白A、G和M浓度。结果发现:母猪分娩环境对哺乳早期仔猪平均日增重具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处理2组最高,其次是处理3组,处理1组最低。母猪分娩环境对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出生和产后第1周体重以及哺乳第7和12天乳成分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 0.05)。与处理1组和处理2组相比,处理3组有提高产前1~3 d、产后1~7 d和产前3 d~产后7 d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的趋势(P=0.07)。处理3组较处理1和处理2组有提高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浓度的趋势(P=0.07)。仔猪出生后72 h较出生后12、24和48 h血清免疫球蛋白A、G、M浓度最低(P 0.05)。综上所述,母猪分娩环境并没有降低仔猪产后死亡率,但改善了母猪代谢状况,通过测定哺乳早期新生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G和M浓度可以预测初乳摄入量,这对提高仔猪在哺乳期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产后40—100天不发情奶牛,经直检确定卵巢存在黄体的36头,分三组处理:对照组(n=12),PMSG(1500_(IU))处理组(n=12)及PGF_(2α)处理组(n=12),处理后1周内排卵率分别为16.7%、91.7%及75.0%(P<0.01),处理至妊娠间隔分别为96.2天、52.3天及47.1天(P<0.01)。同时又将激素处理的24头奶牛,按处理时间分为产后40—60天处理组(n=12)及产后61—100天处理组(n=12),处理后1周内排卵率分别为91.7%及75.0%(P>0.05),处理至妊娠间隔分别为61.1天及38.3天(P>0.05)。结果表明,PMSG及PGF_(2α)均能诱导黄体期奶牛排卵并缩短处理至妊娠间隔,PGF_(2α)处理优于PMSG。处理时间在产后40—100天均能收到显著效果,以产后40—60天处理更有利于缩短奶牛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围产前期日粮不同NFC/RDP水平对奶牛血液NEFA、BHBA、ALB和TP浓度的影响。选择2~5胎、产奶量、体重和体况评分值相近的围产期荷斯坦牛48头,随机分为六组,每组8头,于产前第28天开始,各组分别饲喂NFC/RDP为5.14(Ⅰ)、3.46(Ⅱ)、4.00(Ⅲ)、5.12(Ⅳ)、3.35(Ⅴ)、2.87(Ⅵ)的日粮。分娩后各组均饲喂相同的产奶日粮,至产后第7天结束。结果表明,产后第7天,Ⅲ组血清NEFA浓度显著低于Ⅵ组(P〈0.05),低于其余四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第1天,Ⅲ组血清BHBA水平显著低于Ⅵ组(P〈0.05),低于其余四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产前第14天到产后第7天,Ⅲ组血清ALB浓度均高于其余五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第7天,Ⅲ组TP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高于Ⅱ组、Ⅴ组和Ⅵ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NFC/RDP为4.00(Ⅲ)的日粮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缩短平凉红牛母牛的产犊间隔,试验选用维生素ADE与LRH-A3和PGF2a两种激素分别对产后不同时期的牛群进行处理,观察处理后牛群繁殖性能的变化,记录平凉红牛繁殖母牛产犊间隔;试验选用60头经产平凉红牛繁殖母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试验A组(产后3周内)、试验B组(产后30~50d)、试验C组(产后60~70d)和对照组,按直检卵巢黄体情况用维生素ADE、LRH-A3、PGF2a进行配合处理,每组选择不同胎龄的牛15头,再利用B超探查,对比产后母牛经过药物处理前后的卵巢变化状态。结果表明,平凉红牛繁殖母牛产后3周内用维生素ADE+LRH-A3针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6.
1安静发情虽然卵巢上的卵泡能发育成熟且正常排卵,但母畜却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见于下列情况:①母马、母牛分娩后的第一个发情周期(母畜的产后发情时间:马为产后第6~12天,牛一般在产后40~45天,早的在产后25~30天,猪为产后3~6天,羊为产后2~3天,晚的在产后20天左右);②带仔哺乳的牛和羊;③每日挤奶次数多的母牛。④年轻或体弱的母牛。2短促发情母畜的发情持续时间为:猪2~3天,马7天,驴6天,黄牛1~2天,水牛1~3天,山羊1~2天,绵羊1.5天。如果发情持续时间非常短,就属于短促发情,若畜主缺乏经验或不注意,常常会错过配种时机。短促发情的原…  相似文献   

7.
哈白猪复旧期子宫内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子宫内膜活检采样器采集子宫内容物样品 ,通过活菌计数、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对实验母猪产后子宫内细菌进行了研究 ,以探讨产后子宫内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及对子宫复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产后 0~ 1天之间 ,子宫内细菌数量呈直线增加 ,在产后第 7天时 ,子宫内细菌数量达到最多 ,此后其细菌数量逐渐下降 ;到产后第 2 5天时 ,子宫内细菌数量已降为 (7.35± 2 .5 4 )× 10 2个 / mg子宫样品。而细菌的种类在产后 1~ 7天之间较少 ,在产后第 7~ 13天间呈增长趋势 ,产后第 13天以后 ,细菌种类开始减少 ,直至接近于零。这说明产后子宫内环境经历了从污染到净化的过程 ,直至子宫复旧完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中药产后康对产后瘫奶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奶牛产后瘫与氧化损伤的关系,试验将20头奶牛分为健康组、病理组、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奶牛分别在产前2天、产前1天、产后第1~7天给药,每天早晚各灌药1次,预防组奶牛每次给药1袋(350 g),治疗组奶牛每次给药2袋,每组奶牛分别于产前1天,产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早晨空腹颈静脉采血,测定奶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病理组奶牛血清中MDA含量升高,GSH-Px和SOD活性降低;而预防组和治疗组奶牛血清中MDA含量降低,GSH-Px和SOD活性升高。说明产后康能够通过调整体内自由基含量的变化,维持体内自由基动态平衡,具有防治奶牛产后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产后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受试牛分娩后外周血浆中孕酮和前列腺素F_2α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奶牛发生脂肪肝对繁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后7~12天内脂肪肝发病率为66.67%;脂肪肝患牛在产后第一次出出孕酮值明显升高的平均时间为22.6±3.7天,对照组正常奶牛(15±3天)显著延迟(P<0.05);产后1~29天两组牛的前列腺素F_2α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的目的是在母牛产后时期(PP),调节其卵巢的活动性,以减少繁殖障碍,并在产后60天同期发情。199头奶牛在产后14天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繁殖管理处理组(RMT),即试验组。RMT组的母牛在产后14天和50天给GnRH (Buserlim 8μg),在产后第21天、34天和第57天注射Lutalysr(25mg,PGF2α)。对RMT组母牛诱导产生大量卵泡和黄体(CL),在同期发情和产后60天输精前。RMT组的母牛与对照组的母牛相比,孕酮(P)的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由于生产时体力的损失,子宫的体积和质量急剧变化,导致母猪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易患一些产后疾病。一旦母猪患病,仔猪成活率大大降低,因此加强母猪的产后饲养管理。1产后管理1.1饲料方面母猪分娩前5~7天,应按日粮的10%~20%减少精料量,至产前1~2天减至日粮的一半,同时停止喂青绿多汁饲料,防止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而引起乳房炎。  相似文献   

12.
前言奶牛产后恢复生殖机能时间的早晚,是繁殖方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据国外资料报道,奶牛一般在产后15~45天第一次排卵,30~72天有发情表现。李永鹏测定了7头奶牛产后75天乳汁孕酮(P_4)含量,发现只有1头牛在分娩后15~20天有第一次卵巢活动,其余6头在75天内均无卵巢活动。这个结果显然与国外报道的数据有明显差异。据王新华等对乌鲁木齐地区7个国营奶牛场的调查表明,奶  相似文献   

13.
邓绍基  骆永泉 《养猪》2004,(2):18-18
在广西贺州八步区某种猪场选择胎次接近、健康状况相似的瘦肉型母猪40头,根据母猪产仔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试验组母猪产后1~2小时,在后海穴(又称交巢穴,在肛门之上与尾根下凹陷处中央)注射0.25%比赛可灵注射液(山西芮城维尔富兽药有限公司生产)8~10mL,视疗效可重复使用1次,同时肌注常规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链霉素等),1天2次,连续2天。对照组母猪不用任何药物处理。断奶后18天内,母猪发情并在第一情期内受胎者为有效;18天内不发情或虽发情配种,但没有受胎者为无效。结果试验组在用药物后的当天或第二天…  相似文献   

14.
应用激素处理产后母牛对产犊间隔及卵巢状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LRH-A2和PGF2α对缩短奶牛产犊间隔的效果,选择产后适宜的激素处理时间,选用51头年产奶量在5 000~6 000kg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产后2周)、试验Ⅱ组(产后20~40d)、试验Ⅲ组(产后40~60d),分别用LRH-A2或LRH-A2+PGF2α进行处理,每组随机选择3头,用B-超观测处理前后奶牛的卵巢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奶牛产后2周用LRH-A2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15.
从干奶期着手,利用黄芪多糖对隐性乳腺炎的奶牛进行乳头直接投药治疗,产后第3天检测乳腺炎发病情况。结果:用药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第2组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药物剂量处理后第2组的30mg剂量比其他各组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用此剂量对提高奶牛乳腺免疫力能达到很好效果;从前后治愈率来看,第2组用药剂量的治愈率达到最高水平,产后第3天检测治愈率为50%;干奶前第6天与产后第3天每组平均每头奶牛阳性乳房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产后没有新的乳腺炎发生,整个干奶期乳腺免疫力保持了很好的稳定状态,对于干奶前的预防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5-HT)对围产期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浆和乳中钙转运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0只巴美肉羊母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5-羟基色胺酸(5-HTP)组(灌注5-HTP)和色氨酸(Trp)组(灌注Trp),每组10只。在母羊围产期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0天,进行颈静脉灌注,5-HTP和Trp的灌注剂量均为0.178 mg/kg BW,浓度为0.1 mg/mL;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30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母羊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第5、9和15天,Trp组母羊泌乳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9和15天,5-HTP组母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6~30天,5-HTP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产后第15天,Tr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天,Trp组血浆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0天,Trp组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9和30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Trp组和5-HTP组血浆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灌注5-HTP可以促进母羊泌乳,提高羊羔平均日增重;灌注5-HTP和Trp可以增加血浆和乳中钙、5-HT浓度及血浆PTHrP浓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Dordt学院奶牛群采用ELISA检测奶中孕酮水平对提高奶牛产后繁殖性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设计是哺乳期产奶量高于8390kg的奶牛为高产奶量组(40头),产奶量低于8390kg的为低产奶量组(42头)。在高产组中21头和低产组中19头奶牛不接受ELISA检测(为未处理的对照组),两组中其余的牛从产后27天开始,每7天进行一次ELISA检测(为处理组),检测结果是奶中孕酮含量二次高水平和一次低水平,表明奶牛发情周期正常。连续三天检测,如奶中孕酮水平均低(<5ng/ml)的牛被认为具有卵泡囊肿,给予2ml GnRH(Cystorelin,50ug/ml)进行处理;连续三次检测奶中孕酮水平均高(>5ug/ml)的牛被认为具有持久黄体(CL),给予5ml PGF2。(Lutalyse,5mg/ml)无论是高产奶量组还是低产奶量组至产后210天,处理组的奶牛比对照组奶牛均有较高的受孕率(P<0.08)(分别为63.2比31.8%和56.5比42.1%),处理组动物的空怀天数与对照组相比减少41.6天(P<0.05),假如每头牛的空怀天数每减少1天,可节省3美元,处理组每头奶牛可净节省70.42美元。  相似文献   

18.
从干奶期着手,利用黄芪多糖对隐性乳腺炎的奶牛进行乳头直接投药治疗,产后第3天检测乳腺炎发病情况.结果:用药组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第2组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药物剂量处理后第2组的30mg剂量比其他各组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用此剂量对提高奶牛乳腺免疫力能达到很好效果;从前后治愈率来看,第2组用药剂量的治愈率达到最高水平,产后第3天检测治愈率为50%;干奶前第6天与产后第3天每组平均每头奶牛阳性乳房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产后没有新的乳腺炎发生,整个干奶期乳腺免疫力保持了很好的稳定状态,对于干奶前的预防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抗巢虫药物巢础防治效果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在贵州省锦屏县大同乡对张久胜等 3个中蜂场分别用一半上药物巢础、一半上巢虫阻隔器 ,另将吴作沛等 3个场作常规组 ,进行抗巢虫对比试验 ,夏秋 3次调查结果表明 :上药物巢础的蜂群较上阻隔器的蜂群 ,被害率低0~ 6 7% ,被害蜂群脾均白头蛹少 2~ 5头 ;较常规组蜂群 ,被害率低 16 7~ 32 7% ,被害蜂群脾均白头蛹少 12~ 2 4 2头 ,防治效果明显。实践证明 :使用药物巢础防治巢虫 ,不但防治效果好 ,而且适用性强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查哈阳农场太阳湖分场场区繁育点1997年配种年度奶牛产后配种记录的整理,调查和分析了568头奶牛产后配种记录,情期受胎率为51.7%。1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568头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平均为85.7天,情期受胎率为51.7%。详见表1。表1奶牛产后第三次配种时间与情期受胎率从表1看出,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除少于50天者,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差异。产后50天以内情期受胎率较低,产后70~89天情期受胎率较高,这时期是奶牛产后第1次配种的理想时间。对产后3个月以上不发情奶牛应进行检查,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使奶牛产后尽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