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  相似文献   

2.
农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水平农业院校肩负着我国农业重大科技创新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使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维结构学科体系"。高水平农业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代表性高校,其学科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推进高水平农业院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努力突破农业学科的"四方城"封闭环境,需要从制度、文化和特色三个维度,形成学科建设的制度保障、传承创新学科文化以及特色定位与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農業大學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具有南农特色的定点扶贫与乡村振兴新路径。精准把脉书写南农特色扶贫方案。南京农业大学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要求,对结帮扶贵州省麻江  相似文献   

4.
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生产的理性判断,作为"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是拥有若干世界一流农业及相关学科的大学,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征及农科优势、公益行为等个性特征。基于QS、NTU及ESI学科等排行指标,对世界顶尖涉农大学及中国涉农高校进行现实考察。借鉴世界顶尖涉农大学的发展经验得出:保持农业学科竞争优势、突破知识瓶颈以及推动协同创新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也是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突破口。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农业学科群。然而,目前农业大学优势学科群建设中还存在着领军人物缺乏、优势学科辐射作用不强、学科间的协同效应不明显、相关基础学科发展滞后等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优势和特色,打造世界一流农业学科群;推动协同创新,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发展对我国高等"新农科"教育发展和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总结了华南农业大学110周年的办学历程,梳理了学校教育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服务中央和广东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做了深刻思考;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高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聚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是农业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理性选择。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农业高校的学科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一批学科领域已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若干高校及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为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农业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国家和重点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把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和中长期战略目标;并对照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经验,把学校办成有中国特色的,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为此,学校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相继制订了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近期目标和所采取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0年,在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中,《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荣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本次评比历时7个月,根据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等近20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大决策部署后,丽江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迅速成立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编制出台《丽江市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发展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优势,引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同时对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入主流、有特色"的办学模式,是涉农综合性大学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原上海农学院)在传统农科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一流综合性大学发展现代农科、服务三农的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内"与"外"如同"车之两轮、人之两腿",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设路径。"内"是高校学科建设驱动力;"外"是高校学科建设助推力;驱动力与助推力结合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既要从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内部着手,同时也需要积极争取外部一切条件及资源,从中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之路,以期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和关心下,本刊2012年成绩显著。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组织并委托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实施的"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选中,本刊再次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在本次期刊评优中,全国共评选出精品科技期刊60种。除本刊外,同时获得该荣矜的农业高校学报还有3种,分别为《湖南农、比大学学报》、《南京农业人学学报》和《浙江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在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中,《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荣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本次评比历时7个月,根据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等近20项评价指标,经专家量化打分、评比排序和网上公示等程序对参评的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进行评审,共评审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70种、优秀科技期刊120种、特色科技期刊59种,吉林省有2种综合类大学学报入选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5.
高校"双一流"建设以追求"一流"为最终目标,突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优势特色学科如何评价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高校类型、学科属性、被调查者群体的不同,对比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评价认知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明确高校"双一流"差异化发展思路。在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重视优势特色学科分类评价与内涵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用世界一流水平检验学科发展状况,坚持走开放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则是农业高校冲击"双一流"的重要引擎和必然选择。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农业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但也存在着数量不足、竞争力不强、覆盖面偏窄、应用学科为主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农业高校应及时改造提升传统学科,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提升学科知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7.
行业高校是行业发展的人才基地和动力源头,是行业现代化和行业强国的重要引擎,是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业资源贫乏的荷兰成为世界农业强国,其农业现代化成就离不开以农科为基础和优势的瓦赫宁根大学支撑。瓦赫宁根大学缘农而兴,重视行业特色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注重课程设置对产教融合效果的提升,强化科研创新对行业产业的引领,突出行业专门人才对行业现代化的带动,加强教育国际化对行业竞争力的增进,较好实现了高校与产业“双赢”发展。借鉴瓦赫宁根大学产教融合双赢发展经验,我国行业高校应面向行业办学,致力产教互动,在促进行业现代化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8.
0引言 教学管理人员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一流的大学同样需要一流的教学管理人员。2007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把教学管理作为本科评估的一项一级指标,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些教学管理人员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学、管理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署,为高校全面发展与学科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与机遇。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应紧跟"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瞄准世界一流涉农学科,立足现有涉农优势学科,精选凝练学科发展新方向,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资源,寻求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涉农学科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方农业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围绕国家和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的评价体系和任务导向,初步分析了一流学科的遴选思路和建设领域,凝练了学科优势领域,探讨了学科发展规划的编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