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林业生产中立木材积、原木材积及出材率的计算方法,在杉木人工林树干形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树干削度方程和树干断面去皮最短径方程,模拟实际造材,进而编制杉木人工林二元出材率表,经检验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可在林业生产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马尾松人工林现场造材样木,根据胸径、树高与各材种出材率的关系,编制了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胸径、树高、地径之间的相关数学模型,导出了一元材种出材率表和地径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3.
以休宁县最重要的用材树种---杉木为例,从该县林木资产评估中对林业数表的应用情况入手,对杉木出材率、杉木林分收获表和地位级表发生偏差时对林木资产评估价带来的影响以及因林业数表不全而采用替代方法的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休宁县杉木出材率表、杉木林分收获表及地位级表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三明市材种出材率表编制是根据部、省有关材种规格标准,进行现场造材,共收集1164株样木,其中杉木556株,马尾松608株。采用电子计算机对样木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各树种树高级、径阶、材积、树皮率、出材量和出材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连江县湿地松人工林伐倒木造材数据,以地径为自变量,经济材、薪材、废材出材率分别为因变量,采用多方程拟合对比的方法建立材种出材率模型,据以编制湿地松人工林单木材种出材率表.经检验地径出材率表的平均系统误差小于3%,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在林业实践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杉木,马尾松人工林材种出材率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明市材种出材率表编制是根据部,省有关材种规格标准,进行现场造材,共收集1164株样木,其中杉木556株,马尾松608株。采用电子计算机对样木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各树种树高级,径阶、材积、树皮率、出材量和出材率。  相似文献   

7.
尤溪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林分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尤溪国有林场近年来伐区调查设计资料,选择杉木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高为辅助因子,应用多方程分析对比法研制杉木人工林林分一元和二元材种出材率表。结果表明,林分材种出材率与平均胸径D及D2H之间的关系,以Y=aeb/x方程效果最佳,但规格材的拟合效果不如总出材率;采用平均胸径和平均高2个因子编制的林分二元材种出材率表,精度要高于只用平均胸径1个因子的林分一元材种出材率表。所编数表简便实用,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福全 《华东森林经理》2006,20(4):59-61,67
杉木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用材树种,分布面积广,用途大,生长速度快,在材用林中占有很大比重。2002年以《福建省杉木立木树干出材率表》为基础,对永安市杉木立木树干出材进行区域调查与校正,编制了永安市杉木立木树干出材率,并进行比较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主要用材树种杉木削度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削度方程已成为编制材种出材率表的首选方法和基础工作。我们采用了相关系数、判定系数、调整判定系数、剩余标准差作为评价尺度对削度方程进行评价,将杉木各指标的值进行比较排序得到各个备选削度方程的综合得分,选择出福建省杉木编制出材率表的最佳削度方程。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永安市尾叶桉一元材积表和一元材种出材率表为例,运用相关分析与曲线回归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两数表中各径阶材积和总出材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径阶材积与出材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e4.429-0.004/v,相关指数为0.997;永安市尾叶桉随着材积的增大,其出材率趋于84%。明确各径阶材积与出材率之间的关系,既可简化编表工作的人力、物力,为其他数表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完善林业数表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杉木人工林地位指数表简捷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浙江省开化林场杉木人工林36块标准地和144株解析木资料,比较分析5个树高生长模型后,选择Krof式生长函数H=aexp(-b/Ac)作为优势高生长模型。在分析优势高生长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年龄为20a,立地指数级距为2m。通过公式变形和推导,使用较简捷的方法编制了浙江省开化林场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所编立地指数表精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全国杉木人工林间伐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各带,区,各指数级杉木林分生长过程,编制了8~22指数级相应的间伐表共5组(即南带,北带,中带东区,中区和西区)利用53块间伐标地材料,以y=a+bx模型,求出间伐后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的回归经验式,该表与利用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编制的间伐表进行检验比较,误差在1.9%~2.67%之间,间伐开始期,则视初植密度的大小,与指数级的高低而异,间伐终止期,一般为15a,最大不超过18a,且与初植密度  相似文献   

13.
收集豫南杉木不同立地指数级标准地资料,利用Richards等经典方程拟合豫南杉木生长的基本模型.编制生长过程表。并对树高、蓄积量等生长方程进行了检验,为豫南地区杉木经营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古田县近年来伐区调查实际造材数据,以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高为自变量,分别以林分总出材率和规格材出材率为因变量,选择理查德方程建立马尾松人工林分一元和二元材种出材率模型。经拟合结果分析,以林分平均胸径D和平均高H的组合D2H作为自变量,其拟合效果和预估精度要高于只用一个平均胸径或平均高的单因子林分材种出材率模型。并编制了林分一元和二元材种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洋口国有林场有代表性的杉木人工林样木资料,应用逐步回归技术和遗传算法建立可变参数削度方程,编制杉木人工林单木二元材种出材率表,为准确估算材种出材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50~60年代初期,林业部综合队曾编制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云杉(Picea spp.)、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Rupr.)Rupr.)、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等树种材种出材量表,70~80年代各省(区)市、规划院、科研等单位对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落叶松、山杨(Populus davidiana  相似文献   

17.
以柳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木资料建立削度方程,估测单木材积、出材率,结合各口径的木材价格表确定单木的平均价格,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数表,即单木产量货币收获表。给出了该表的实际应用方法,为森林资源调查、资产评估、经济效益分析等提供依据,在林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浙江省缙云县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310个杉木人工林小班数据,采用DPS软件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对5种预选生长模型进行拟合,根据相关指数最大、剩余离差最小原则选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使用其方程建立杉木人工林各林分因子生长模型,结合相关公式编制出适合当地的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并探讨此表在杉木人工林用材林资产评估方面的具体应用,为缙云县杉木林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005年在福建省顺昌洋口国有林场和官庄国有林场营造的红心杉木单亲子代测定林为试验材料,对红心杉单亲子代生长和材性性状的变异、性状间的相关性、遗传控制等进行了研究.两地点多年度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年度与家系之间的交互效应没达到显著差异之外,其他互作效应都高度显著.单地点、单年份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洋口试验点4年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