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对吉林省延边种羊场理化分场的山坡退化草地进行了两年培育与更新试验,初步效果表明:对于天然山坡退化草地,采用电围栏封育、补播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培育方法,是能提高产草量,更新植被的有效措施。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山坡自然草地上采用电围栏封育、补播、探讨植被的培育与更新等技术问题、并查明增产效果,为合理利用天然草地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草地培育措施对重度退化亚高山草甸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分别以补播、施磷肥和划破草皮3个因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对退化亚高山草甸、天然草地进行草地培育。结果表明:各草地培育措施对改善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的效果不同。补播可提高补播草种所在群落的优势地位,划破草皮使良等牧草居于优势地位,施磷肥对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影响不大,效果最差。补播+划破草皮改善优等牧草和良等牧草在草地植被结构中的效果比补播更显著,使优等牧草和良等牧草居于优势地位,补播+划破草皮的良等牧草优势地位与划破草皮相比有所降低。综合各项指标,补播+划破草皮+施磷肥的草地培育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该项研究通过草地施氮肥技术,对祁连山区大通河上游高寒草甸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培育研究,通过一年的试验研究认为:施氮可大幅度提高退化草地禾本科牧草的盖度和高度,对优良牧草和可食杂类草的生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施肥在当年对退化草地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由于草地放牧利用不合理、超载放牧等原因,草地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严重.为有效改善草地生存条件,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增强优良牧草的生活力,充分发挥草地生产潜力,提高草地生产能力,研究对盐碱化羊草草地进行了放牧改良试验,旨在探索一条改良培育盐碱化羊草草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围封休闲对退化草地牧草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韩建国  李枫 《四川草原》1995,(1):17-18,34
本试验对河北北部低山丘陵区退化草地进行了围封休闲对草地群落产量、主要种种群产量、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及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封第二年草地牧草群落产量有明显提高,退化之前占优势而在退化草地中处于次优势地位的牧草种群产量明显增加。当年围封草地牧草比头年围封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但头年围封草地比当年围封草地各种营养物质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青海湖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良牧草丧失竞争能力、更新能力而逐渐降低,毒杂草比例增加,天然草地质量下降、利用率降低,大面积草地退化,影响到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沟壑区环境与牧草适宜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6-7月,对黄土高原地区甘肃庆阳宁县瓦斜乡东风沟内的天然植被进行了种类和盖度的调查.结合调查数据,根据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原理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草地退化程度进行了评价,提出该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培育与恢复、退耕还草区域环境改良的建议.查询"中国草业开发专家系统"后,根据该软件中"牧草栽培"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模块提供的专家建议,比较实验数据,做出牧草适宜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工草地是饲草生产的关键,也是未来牧草产业发展的重点,人工草地的退化影响着牧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人工草地退化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退化的人工草地提出生态恢复对策,以期为人工草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畜排泄物对牧草种子传播和萌发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牧调控牧草的生殖格局,包括牧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分配、种子生产、传播和萌发等,其中家畜的排泄物是重要的作用途径之一。放牧家畜的排泄物促进种子生产、远距离扩散和种子萌发,同时也会损伤种子、抑制萌发等。本文从种子生产、传播及萌发等方面阐述放牧家畜排泄物对牧草种子的作用,认为其是牧草自然更新有效途径之一。放牧家畜排泄物能够增加种子产量、采食几率、散布距离及改变萌发自身与生境条件,从而提高种子传播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牧草的有效自然更新。通过了解家畜排泄物在牧草种子传播和萌发中的作用并再此基础上探讨牧草自然更新的机制,以期为草地更新和退化草地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旱性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是限制牧草生长的关键因素,其对牧草造成的损失在所有的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仅次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因此对于牧草抗旱性的研究、培育和筛选出用于改良退化草地、土壤沙化治理的高抗旱而又高产牧草品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文章阐述了当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研究方向,以及对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嵩草草甸退化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伟  周立  周华坤  王溪 《草地学报》2004,12(1):60-65
以次级生产力作为衡量草地退化的标准,以生物量或优良牧草比例作为影响次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建立嵩草草地退化预测模型;以优良牧草生物量下降1%~5%的速度预测不同程度退化草地之间的过渡时间,结果表明:未退化草地演替至重度退化草地所需时间,最长为51年,最短仅10.2年。目前,青海省草地的平均退化速度为2.4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西藏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做了一些简要的议论,在简述退化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遵循西部大开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战略方针;主张有效地加速治理退化草地,摒弃“头数畜牧业”传统观念和做法,提倡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方式。针对长期严重超载过牧引起草地退化的持续因素,人为的砍挖,人类过度的垦荒,特别是不科学的水土开发造成垦植地的大量撂荒,又加剧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初步提出治理退化草地和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人工饲草基地与饲料加工基地的建立,为牲畜提供所需的营养,解决西藏现有草畜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收集野生牧草草籽,驯化野生牧草,更新人工草地,延长人工草地寿命,加强人工草地抗逆性,同时合理治理退化草地,因地制宜,以草定畜,调整畜群结构,优化畜产品,发展畜牧业商品化,抓住加入WTO给我区草地畜牧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是维护新疆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经济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天然草地退牧还草工程是一项环境保护建设工程,旨在保护草地植被,治理退化草地,维护生态环境;草地围栏后,人为控制放牧利用,为草地牧草提供了休养生息的良好条件,促进牧草更新,恢复和提高草地生产力,增强防风固沙和涵养水土的生态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14.
贺宝珍 《青海草业》2008,17(3):14-17
“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治理应根据本地区草地退化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治理模式。种植多年生牧草混播人工草地,可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有效遏制草地退化,使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对多年生牧草不同混播比例下产草量、草层高度、植被盖度的测定分析,得出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冷地早熟禾混播比为1:0.5:0.5适合称多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绵羊宿营和草地补播的方法,恢复、更新中度退化的高寒草地。用绵羊宿营法改良后的草地,其土壤肥力随着绵羊宿营强度的增加而提高;绵羊宿营强度、牧草混播组合对草地牧草的植物群落有显著影响;绵羊宿营强度及宿营时间对草地牧草的全年干物质有显著影响;综合各处理效果,绵羊宿营法的最佳处理时间是6月中旬,最佳宿营强度为9羊夜/m^2;优良牧草组合为老芒麦 红豆草 披碱草,研究结果还表明,绵羊宿营法改良后的草地,在控制水土流失、清除毒杂草等方面亦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天然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对生物有机肥的响应,本试验以川西北天然退化草地(轻度退化、重度退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测定植物群落物种数、植株高度、盖度和频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和牧草品质,探究生物有机肥对退化草地物种多样性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植株高度、盖度,增加草地植物群落中物种数量,改善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提高群落稳定性;有机肥使轻度退化草地牧草产量提高了2.05倍(P<0.01)、粗蛋白含量和总磷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6.32%和69.89%;使重度退化草地(沙化地)牧草产量提高1.83倍(P<0.01),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3.23%和22.73%,且在两种退化草地中均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提高了牧草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相似文献   

17.
草地围栏封育及其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围栏封育,是指把草地暂时围起来,封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不进行任何放牧或割草利用,其目的在于给牧草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以便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促进草地的自然更新。目前,草地围栏封育已成为国内外合理利用、培育天然草地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良牧草丧失竞争能力和更新能力而逐渐减少,毒杂草比例增加,致使天然草地质量下降,利用率降低,大面积草地退化,影响到整个环湖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1],直接威胁着高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2].试验以青海湖西滨铁卜加牧草试验站为中心,选择了9个不同退化类型的紫花针茅(Stipa purea)草地进行了定点、定位,分3期测定,对该地区紫花针茅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特征及含水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紫花针茅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及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耿文诚 《草业科学》2000,17(Z1):48-53
夏秋人工草地剩余牧草收贮是云贵高原人工草地合理利用的关键措施之一,青贮是牧草收贮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牧草收贮可调节牧草供应季节平衡;促进牧草再生,提高草地产量,改善利用均匀度,控制杂草,防止草地退化;提高牧草利用率,减少牧草枯腐;提高牧草质量和消化率;减少冬春青绿饲料生产及精饲料供给量,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网围栏效益调查分析,凡是安装了围栏的草地,牧草高度、密度、盖度、频度以及牧草产量都显著地高于对照区(围栏外草地植被),而且有围栏的退化草地植被其恢复进度也高于对照区,表明采取围栏禁牧措施,对保护草地生态,加快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