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小米食味(适口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化学分析测试方法和百分制感观评定方法是目前小米进行适口性评价的二种主要方法。笔者以小米的色泽、芳香、味道、粘性、回生以及综合评价等六项感观性状为评定指标,设3、2、1、0、-1、-2、-3共7个评判值,以统一对照(晋谷21号)为参照,对参评品种的评判平均数进行T测验统计评价分析。评价分析结果:长农35号食味值为1.389,长农39号食味值为1.000,两个品种品尝食味值高,与晋谷21号达到9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是适口性好的优质小米品种。该分析结果与前二种方法基本一致,分析方法方便科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小米适口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晋谷14号,原名长农18号,是山西省1985年审定通过的优质小米新品种。它的适口性可和名米“沁州黄”相比美,而亩产量和适应范围大大超过“沁州黄”。晋谷14号是山西省重点推广的品种之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选取山西、吉林、河北和河南等地的16个谷子品种,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农艺性状、产量、小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理论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变幅为108.68(黑谷8号)~160.42cm(晋谷40号),理论产量变幅为2625(长生16号)~4215kg/hm2(晋谷40号)。参试品种橘色颜色指数(CCI值)变异范围为2.37~4.48,以晋谷40号CCI值最大,粗脂肪变异系数为3.29%~6.45%,长生8号和神谷13号的胶稠度和蒸煮性好,豫谷35号、长生16号和神谷5号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呈味特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丙氨酸含量越高,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总和与苦味氨基酸含量的差值越大,鲜味越浓。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长生8号、长农52号、长生16号、豫谷35号和晋谷40号5个产量与品质表现最佳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品种来源原名“长农20号”,系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1975年从辐射长农1号后代中选育而成。1987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3次会议审定,定命为“晋谷15号”。特征特性幼苗叶鞘、叶片均为绿色,株高120—125厘米,成株叶片上冲。穗长15.9厘米,纺锤形,单株穗重12.4克,穗粒重8.8克,千粒重2.7克,出谷率76.4%。白谷,黄米,食口性好。小米中蛋  相似文献   

5.
谷子品种长农41号是以晋谷21号作母本、2002F8-64作父本经有性杂交与多代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14-2015年结合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和山西省粮食稳产高产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表现出很好的丰产稳产性、抗逆适应性与优质商品性。  相似文献   

6.
谷子品种晋谷60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凯 《中国种业》2018,(7):74-75
晋谷60号(太选1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优质品种长农34号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晋谷36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谷子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命名,适合在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无霜期150d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引进谷子品种在晋北春谷区广灵县种植的适应性,以‘晋谷21号’、‘晋谷59号’、‘大同45号’、‘鑫谷4号’、‘8311’为试验谷子品种,‘大白谷’为对照,在广灵县作疃乡百疃西堡村进行2年的种植试验,检测和分析主要农艺和营养品质性状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显示,‘晋谷59号’和‘晋谷21号’的生育期分别为146天和139天,属于春播晚熟品种,‘8311’的生育期最短为120天。‘晋谷59号’的产量在2019年和2020年均为最高,分别为6483.11 kg/hm2和6707.80 kg/hm2,较对照‘大白谷’增幅分别为13.44%和15.15%,‘晋谷21号’的产量小幅高于对照。‘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株高和穗宽值较大,‘大同45号’、‘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的穗较长;‘晋谷59号’、‘晋谷21号’和‘大同45号’的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值较大,较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同45号’和‘鑫谷4号’千粒重值最大,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21号’的蛋白质含量在2个年份均为最高,分别为13.03%和11.23%,其次为‘晋谷59号’,与其他品种有显著性差异。‘晋谷59号’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7%和5.13%。‘8311’的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最高。研究表明,谷子的产量、穗宽、旗叶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以及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产量与株高、穗宽、单穗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旗叶宽和脂肪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显著负相关,这些性状对谷子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性状之间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引进谷子品种的农艺及营养品质性状,‘晋谷21号’和‘晋谷59号’在广灵县作疃乡的农艺性状表现正常且产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白谷,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谷子籽粒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在现有谷子品种的基础上,明确有利于提高谷子籽粒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生长环境,本文对‘长农38号’、‘长农39号’、‘长农41号’谷子在长治和沁县两个生态点谷子籽粒的营养品质与食味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地区对‘长农38号’谷子籽粒的维生素B1、直链淀粉、粗蛋白和‘长农41号’的维生素B1、粗脂肪的影响较大,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对‘长农39号’谷子籽粒的营养品质影响较小,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通过食味品质的比较可以看出种植在沁县的‘长农38号’谷子籽粒的一致性高于长治,种植在长治的‘长农39号’、‘长农41号’谷子籽粒的一致性低于沁县;种植于长治的‘长农38号’、‘长农39号’谷子籽粒的色泽高于沁县,种植于长治的‘长农41号’谷子籽粒色泽与沁县的评分结果一样;种植于沁县的3个基因型谷子籽粒食味品质的分数合计结果均高于长治。因此通过优化谷子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谷子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名优谷子品种晋谷21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米因其营养丰富日益受到重视, 而小米的品质是民众选择小米时最为关注的指标。晋谷21米质优异, 但由于缺少基因组信息, 严重阻碍了其优异米质形成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 对晋谷21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序, 获得了14.95 Gb高质量测序数据。进一步将其与豫谷1号参考基因组比较, 发掘了169 037个InDel位点和1 167 555个SNP位点, 其中长度在13~50 bp之间适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InDel位点为14 578个。选择其中1个SNP位点和68个InDel位点验证, 表明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开发的InDel和SNP标记真实可靠。基于名优谷子晋谷21重测序数据开发的InDel和SNP分子标记具有通用性, 可用于其他谷子、狗尾草和谷莠子等种质资源的相关研究。同时, 开发了一个晋谷21特异的InDel标记2G5501976, 利用该标记即可快速鉴定待测材料是否为晋谷21及其衍生品种。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晋谷21的基因组特征, 不仅为深入解析其优异米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而且为相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分析和基因克隆提供了分子标记资源。  相似文献   

10.
晋谷54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继优质谷子晋谷21号、晋谷29号后最新选育的特色优质谷子品种,2012年3月经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去皮后小米色黄、味香、黏糊,富含钙、铁、锌、硒、VB1,又名富硒香,成为"十一五"以来山西省认可的特色优质小米。适宜无霜期155d以上山旱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于2010年5月由山西富硒香农业有限公司一次性买断,目前正在申报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11.
不同稻米食味及食味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优质食味品种的特征特性,建立简便易行的稻米食味评价方法,通过对米饭食味的感官评价,淀粉RVA谱特征值、食味值、硬度和粘度的测定等,研究米饭的主要品质及优质食味元素。结果表明,评价和选择优质食味品种可以主要进行米饭品尝评定、食味值测定和综合评价。自然存放一年的‘吉粳509’食味特性较差,‘津稻291’和‘津稻102’食味特性较好。优质食味稻米分为越光型(Ⅰ型)、津稻102型(Ⅱ型)和津稻291型(Ⅲ型)。培育‘中国越光’、‘津稻102’等类型,培育适合多型人群需要的多型品种,是育种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2.
米饭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72个粳稻品种和2个日本品种的米饭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米饭的加热吸水率、膨胀率、米粒延伸率、碘蓝值和透光率等理化指标及食味品质,并对米饭理化指标与食味计各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米饭碘蓝值的增加及米饭透光率的减小,食味等级有增加的趋势;食味等级好的2个日本水稻品种的米饭碘蓝值和透光率分别远大于和远小于食味等级好的5个中国水稻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与米饭食味值达到极显著相关的品质指标有米饭碘蓝值和米饭透光率,加热吸水率、膨胀率及米粒延伸率与食味计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直链淀粉含量对谷子淀粉粘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195-198
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分析了东北地区新近培育的春谷新品种(系)淀粉粘滞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具有特征性RVA谱。以消减值可有效区分出品种(系)直链淀粉含量(AC)的高低。低AC 品种(系) 消减值一般较低,中等或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系) 消减值较高。相近直链淀粉含量品种(系)间食用品质的优劣,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判断。RVA谱特性可望作为理化标记在优质谷子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Rice eating quality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top priorities in determining the agronomical value of rice; thus, the rapid evaluation of eating quality at early breeding generations in breeding programmes for better eating qualit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n attempt to develop DNA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eating quality of indica rice, we use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test 54 markers, which were preselected for their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eating quality, using 24 indica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palatability scores. Of these markers, eighteen marker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palatability according to sensory evaluation. Accordingly, a marker set in the model regression equation with a high R2 (0.997) was formulated to estimate indica rice palatability. Validation suggests that markers and 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formulated by the equation could be a potential tool to predict the palatability of cooked Indonesian indica rice and could be reliable in developing country‐dependent model equations for eat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谷子化学杀雄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谷子杂交育种手段、提升杂交育种效率,在谷子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用5种化学试剂对不同品种谷子穗部进行杀雄处理,综合考虑处理后植株套袋自交和饱和授粉结实情况,筛选出草甘膦铵盐为适宜的谷子化学杀雄剂,并对其适宜浓度进一步筛选,得出大同34号和大同27号的最佳施用浓度为3.75~5.00mg/L,大白谷的最佳施用浓度为10.00mg/L,品种不同,最佳施用浓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品种鉴定、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应用非参数统计法对2006年中国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的区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客观评价,结果表明:(1)长农36号和长0301的丰产性较好,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它们的品种出现率P i、P’i分别为71.4%、71.4%和70.1%、68.8%。(2)品种间的产量稳定性没有显著差异。(3)品种间差数显著的出现率Dj各试点均达到90%以上,部分试点Dj达到了100%,说明所有试点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抽穗后叶色及N素含量变化同产量及食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析抽穗后叶色及N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同产量、食味特性值和食味的关系,以2011年参加水稻区域试验的13个水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惯行法栽培管理进行了试验。抽穗至成熟期间,使用SPAD502和CCN6000 AGRIEXPERT每10天测定一次各品种(系)的叶色和N素含量;收获后各品种、重复单独测产,从重复Ⅰ中取样,使用德国生产的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食味特性值(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食味品尝试验最后进行,品尝员由16名师生参加,分2天进行。结果显示:抽穗后叶色值和N素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成熟前期下降幅度较大;产量、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食味综合评价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抽穗期的叶色值和N素含量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同产量、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综合评价的相关均不显著。为此,根据抽穗期叶色值或N素含量进行低蛋白质含量品种(系)的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A-PAGE研究谷子籽粒蛋白质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谷子贮藏蛋白多态性对谷子品种选育和鉴定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A-PAGE方法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24份谷子品种籽粒的水溶蛋白、盐溶蛋白、酸溶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谷子品种之间籽粒水溶蛋白、酸溶蛋白谱带相似,基本没有差异;每个谷子品种的盐溶蛋白谱带有20多条,仅有4个品种出现多态性谱带,多态性也较低。说明谷子品种水溶蛋白、盐溶蛋白和酸溶蛋白A-PAGE谱带不适用于谷子鉴定研究。谷子醇溶蛋白谱带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每个品种有7~10条醇溶蛋白谱带,其中5条为公共条带,2~5条为多态性谱带,醇溶蛋白A-PAGE谱带可以作为谷子品种鉴定评价的依据。结果说明,和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相比,不同生态区谷子栽培品种蛋白质变异较小,遗传背景变化较小,因此需要不断丰富谷子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谷子品种选育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