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天然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出对甘薯淀粉分离起主要作用的菌种。[方法]利用MRS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出13株乳酸菌菌株,通过发酵试验筛选出1株分离效果良好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根据菌落形态、个体形态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初步鉴定筛选出的沉淀淀粉能力较好的菌株为乳杆菌,表明乳杆菌菌体本身或由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淀粉具有絮凝作用。从发酵液的乳酸菌总数、pH值来看,乳酸菌总数偏高的发酵液,pH值一般较低,分离效果也较好,表明分离效果与乳酸菌总数及酸浆的pH值有关。[结论]该研究为实现甘薯酸浆的人工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生产淀粉主要采用离心法(水力旋流分离)和传统酸浆沉淀法两种,酸浆法是一种通过加入自然发酵的酸浆(含有乳酸乳球菌)使淀粉迅速沉降的传统生产方法。粉丝作为中国特色传统食品以淀粉为原料,很多中国的食品科学家认为酸浆法制备出来的淀粉更适合加工粉丝。该文对酸浆法生产粉丝进行了全面综述,阐述了酸浆法在淀粉分离中的应用,酸浆法分离淀粉的机理,粉丝加工的工艺特点,最后还对酸浆法制备淀粉及加工粉丝的全套工艺的设备改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将具有絮凝淀粉活性的酸浆应用在玉米淀粉生产中,试验采用从自然发酵甘薯酸浆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淀粉颗粒具有絮凝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 paracasei L1)接种在玉米浆中发酵制成玉米酸浆,研究不同氮源与碳源、不同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pH值等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发酵条件制备玉米酸浆,以5%的比例将玉米酸浆加入到玉米淀粉浆(5%,w/v)中,静置3min,采用碘显色法测定上清液液面下20mL处的淀粉含量,上清液中玉米淀粉含量越低则表明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越好。结果表明:当酵母浸粉为氮源,乳糖为碳源时,玉米酸浆沉降淀粉的能力较强,酵母浸粉的最佳用量为3.0%,乳糖为2%,继续增加酵母浸粉及乳糖的添加量,絮凝活性反而降低;当接种量为1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好。玉米酸浆培养36h时,玉米酸浆的凝絮活性较高,为0.10mg·mL-1;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0℃时玉米酸浆的絮凝活性最大;酸浆絮凝活性在pH值5.5~6.0时较好,随着pH值的升高,絮凝活性降低;玉米粒浸泡时间24h时,玉米酸浆絮凝淀粉的能力较强;玉米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时,玉米酸浆絮凝活性最好。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发酵条件对玉米酸浆絮凝淀粉活性的影响较大,玉米酸浆的最佳培养方法为玉米粒浸泡24h,以1∶3的比例加水磨浆过滤后,加入3.0%酵母浸粉、2%乳糖,接种10%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发酵液,调整pH值5.5~6.0,30℃培养36h。  相似文献   

4.
甘薯枣具有营养丰富、软甜似饴、表面有霜晶的特点,别具风味,畅销国内外。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充分发挥甘薯主产区的优势,大搞甘薯枣加工,成为山区人民致富的新门路。加工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汪强  王本超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3):279-280,282
甘薯粗淀粉色泽发暗,品质变劣,主要原因是鲜薯加工过程中一部分薯渣、蛋白质、多酚化合物及其氧化后的黑色素随水混入淀粉中引起的。利用酸浆中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凝结素,促进淀粉迅速凝结,或利用某些化学试剂如亚硫酸钠、柠檬酸等可以调节淀粉乳液氢离子浓度,使其达到等电点等特性,产生增白去杂效果,生产出优质的精白淀粉。本试验在酸浆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亚硫酸钠、柠檬酸及酸浆混配处理粗淀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单独用酸浆处理粗淀粉,淀粉乳液的氢离子浓度掌握在31.6~3.16mmol·L-1,处理时间48~60h。(2)用质量分数为0.0005的亚硫酸钠,或用质量分数为0.0005的亚硫酸钠与酸浆混配,或用质量分数为0.0005的亚硫酸钠与质量分数为0.0001的柠檬酸混配处理粗淀粉,比单独用酸浆处理淀粉,能更有效地除去杂质,增强漂白作用,淀粉回收率提高5%以上,处理时间也缩短1倍。  相似文献   

6.
<正>1.原料选择及处理。选用无虫蛀、块大、表面光滑平整且易清洗的新鲜甘薯,最好用白色质地的甘薯为加工原料。将选好的甘薯用清水洗净表面的泥沙等杂质,然后去皮并切成条状。2.蒸煮及干燥。将切条后的甘薯放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培养基的筛选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制备奶牛乳房炎疫苗生产菌株的无乳链球菌最佳培养基。[方法]将培养好的无乳链球菌接种于舍不同浓度葡萄糖的改良肉汤、优化培养基和THB培养基中,培养过程中补加NaOH调节pH值,观察不同处理对无乳链球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无乳链球菌在优化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其次为THB培养基,改良肉汤不适合无乳链球菌生长。无乳链球菌在含10g/L葡萄糖的优化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在培养过程中的对数生长期内补加NaOH,调节pH值,能明显提高细菌的产量,并能延长其对数生长期。[结论]该研究为奶牛乳房炎多联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停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根据GenBank中登陆的停乳链球菌表面蛋白MIG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的方法从临床分离的停乳链球菌内蒙分离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IG基因,得到1条1 900bp的片段.将其连入PMD - 19T载体中,经酶切,PCR及序列测定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IG基因与GenBank中停乳链球菌MIG基因(AF354651)序列的同源性为95%.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 32a(+)- MIG,随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 DH5a)中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后,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为89 ku.将纯化的MIG重组蛋白免疫兔,用ELISA检测其血清抗体.用制备出的抗血清与链球菌全菌进行玻片凝集试验,出现凝集颗粒.结果表明MIG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为停乳链球菌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影响,为揭示无乳链球菌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无乳链球菌HN016强毒株的菌悬液经口灌胃吉富罗非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肠道中的定植情况及对罗非鱼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口服无乳链球菌HN016菌悬液的罗非鱼在24 h后出现链球菌病的典型症状,至口服后第3 d试验组罗非鱼全部死亡;口服12 h后罗非鱼肠道内的无乳链球菌HN016强毒株数量达峰值,但口服24 h后其数量显著下降(P<0.05).口服无乳链球菌HN016菌悬液后罗非鱼肠道样品OTUs的数量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口服12 h后引起罗非鱼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但口服24 h后出现反弹并高于初始水平,且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无乳链球菌HN016强毒株在肠道中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口服无乳链球菌HN016菌悬液引起罗非鱼肠道菌群构成比例发生明显变化,门水平上排名前10位的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广古菌门、互养菌门和软壁菌门细菌所占比例上升,厚壁菌门、梭菌门、放线菌门、奇古菌门和螺旋体门所占比例则呈下降趋势;在属水平上表现为罗非鱼肠道菌群排名前10位的优势菌属除了拟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呈上升趋势外,其他菌属如鲸杆菌属、乳球菌属和丙酸菌属等均呈下降趋势,即罗非鱼大部分肠道优势菌群已受到无乳链球菌HN016强毒株的抑制.[结论]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后肠道菌群构成及其多样性明显改变,可引起致病菌爱德华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细菌比例的增加,同时引起鲸杆菌属、丙酸菌属和乳球菌属等肠道有益细菌比例的减少,故推测迟缓爱德华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继发感染在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薯的产后加工直接关系到甘薯的生产效益与综合利用价值的实现。我国甘薯加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阶段。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甘薯产后加工的市场需求、甘薯加工企业、甘薯产区与加工产业区域分布、产业结构与发展趋势等,对甘薯淀粉加工、甘薯休闲食品加工和甘薯乙醇加工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科学引导今后甘薯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1隔氧法制取精白甘薯淀粉工艺原理 借助一定的机械装备,采用科学的加工工艺和生物学原理,在不需要添加任何脱色剂的前提下,彻底分离淀粉中的蛋白质、果胶及酚类物质,用碱溶液杀灭活跃的微生物和细菌,抑制淀粉褐变反应;特别注意在处理过程中的淀粉少与或不与空气接触,防止被氧化,然后采用快速方法将淀粉烘干,即可得到洁白如玉的精白淀粉.用隔氧法从甘薯中提取淀粉,所取的原料有新鲜甘薯和薯干两大类.本文介绍的制取方法,是指以新鲜甘薯为原料的制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甘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的产后加工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效益与综合利用价值的实现。中国甘薯加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阶段。全面分析了中国甘薯加工的市场需求、甘薯加工企业、甘薯产区与加工产业区域分布、产业结构等,阐述了甘薯淀粉加工产业、甘薯休闲食品加工产业和甘薯乙醇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冬春日光温室酸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酸浆植株喜温暖、不耐寒、喜空气干燥,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是一种很有开发应用前景的蔬菜植物。从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酸浆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甘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可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北京地区甘薯每年十月为收获高峰期,甘薯在当年10月至次年3月需求量较大,时间跨度大,甘薯出土后需要长期的保存以保证充足的供应量,所以甘薯的贮藏方式是决定甘薯种植收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现有甘薯库为基础,从甘薯表面细菌控制的角度考虑,对现有甘薯库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甘薯库在控制贮藏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影响甘薯本身腐烂的病菌进行处理,更有利于甘薯的贮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无乳链球菌的cfb基因和海豚链球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可分别获得474、296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嗜水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常见鱼病原菌无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可实现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快速鉴别,具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3.2×10-3ng/μL的无乳链球菌和3.0×10-2ng/μL的海豚链球菌.对采集自广东与海南两省养殖罗非鱼病鱼的11份病原样品进行检测,均可获得474bp片段,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到的序列均为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序列,可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这些样品为无乳链球菌,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表面免疫蛋白(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SIP)微胶囊口服疫苗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免疫效果,将制备的无乳链球菌SIP微胶囊疫苗口服免疫健康的罗非鱼,以注射免疫无乳链球菌灭活疫苗为阳性对照,口服包埋PBS的微胶囊颗粒为阴性对照,分别于免疫后0、7、14、28d取脾脏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脾脏组织中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4、白介素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转录因子NF-κB等5种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于第5周进行人工感染攻毒试验,计算无乳链球菌SIP微胶囊口服疫苗对罗非鱼的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接种之后,SIP微胶囊疫苗口服免疫组(SIP疫苗组)和全菌灭活疫苗注射免疫组(灭活疫苗组)罗非鱼脾脏中的5种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均不同程度上调,且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免疫组(阴性对照组)(P0.05)。在人工感染攻毒试验中,SIP疫苗组和灭活疫苗组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灭活疫苗组比SIP疫苗组得到了更高的免疫保护率,但两组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微胶囊口服疫苗免疫效果好,在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免疫防治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四川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四川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甘薯在农业生产布局中的地位、营养保健作用、精深加工成果以及农民增收方面,阐述了四川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从改善种植结构、减少产后损耗、研发特色营养主食加工技术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进四川甘薯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无乳链球菌侵染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途径及靶器官,为罗非鱼抗病育种及无乳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经口灌胃及体外浸泡3种方式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感染,然后采集感染罗非鱼的鳃、脾脏、肝脏和小肠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利用家兔抗无乳链球菌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明确不同感染途径下无乳链球菌在鱼体内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及其浸染的靶器官.[结果]3种人工感染方式均能促使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其中,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在感染2h后即出现病理变化,而体外浸泡感染方式出现病理变化的时间约在感染5h后,且病变程度较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的感染方式轻.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发现,腹腔注射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病原菌信号出现顺序为脾脏→肝脏和鳃→小肠,经口灌胃组的病原菌信号出现顺序为小肠→鳃和脾脏→肝脏,体外浸泡组的病原菌信号出现顺序为鳃→脾脏→肝脏和小肠.[结论]采用腹腔注射、经口灌胃及体外浸泡3种方式均能促使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其对应的病原菌信号分别优先在脾脏、肠道和鳃组织出现.因此,自然养殖条件下防止养殖水体和食源被无乳链球菌污染是防控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16S rRNA 基因和si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可获得1305 bp和121 bp 2个特异性片段;对6株链球菌属的菌株进行特异性分析,仅无乳链球菌能扩增出16S rRNA 基因和sip基因2条特异性条带,而海豚链球菌无条带检出;经灵敏度试验,可检测到无乳链球菌菌株070717LL的最小量为1.05&#215;10^2 CFU ;同时,双重PCR可以检测出无乳链球菌菌株070717LL人工感染的罗非鱼脾、脑、肾组织中细菌DNA ,特别是脾脏和肾脏组织的样品检测效果好。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放线菌AF1代谢粗提物对无乳链球菌的抗菌效果,试验采用分光光度计和平板计数法确定菌株AF1代谢物对无乳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并与几种常见无乳链球菌抗菌药物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放线菌AF1代谢粗提物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8μg/mL,对无乳链球菌的杀菌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关系。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作用后的无乳链球菌细胞壁严重破裂。静态法测得放线菌AF1代谢粗提物对斑马鱼的LC_(50)为27.44mg/L,拌饲喂食法测得LC_(50)为35.44mg/L,急性毒性表现为低毒。放线菌AF1代谢粗提物对无乳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该研究可为无乳链球菌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