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摩钙技术在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预混料中的应用。选择384日龄3360只健康、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60只鸡。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预混料(5%产蛋鸡预混料和摩钙型蛋鸡预混料)配制的日粮。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数和产蛋率分别显著提高5.28个和0.93%(P<0.05);蛋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提高了哈氏单位(P<0.05),显著降低了蛋黄比例(P<0.05),蛋壳厚度、蛋黄系数、蛋形指数、蛋白比例、蛋壳比例以及蛋壳颜色L*、a*和b*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摩钙型蛋鸡预混料可提高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30~38周龄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高峰期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的临武鸭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60%、0.65%、0.70%和0.75%。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0.65%苏氨酸水平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65%、0.70%和0.75%苏氨酸水平组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黄比例、蛋壳比例和蛋白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3)0.70%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0.65%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0.55%苏氨酸水平组(P0.05)。0.65%、0.70%和0.75%苏氨酸水平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0.55%和0.60%苏氨酸水平组(P0.05)。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血清中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肌酐含量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4)二次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料蛋比和血清尿素氮含量为评价指标,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7%和0.69%。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水平的苏氨酸能够提高临武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机体蛋白质利用率。综合这些指标,产蛋高峰期(30~38周龄)临武鸭饲粮中苏氨酸适宜水平为0.67%~0.69%。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杂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酶谱的复合酶对蛋鸡产蛋高峰期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择1 440只300日龄、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96只鸡。对照1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不添加复合酶;对照2组饲喂玉米—杂粕型日粮,不添加复合酶;试验1、2、3组在饲喂玉米—杂粕型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复合酶1、2、3。试验期为70 d。记录并比较各处理组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2组相比,试验1、2、3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日采食量和产蛋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3组的变化幅度最大;各试验组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与对照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2、3组蛋鸡的蛋品质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各试验组的蛋壳厚度与对照2组相比,均有提高的趋势,其中试验3组的提高幅度最大。结果提示,饲喂添加了复合酶的玉米—杂粕型日粮的处理组蛋鸡与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蛋鸡的产蛋性能相近,不同酶谱的复合酶制剂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改善程度有差异,其中甘露聚糖酶和蛋白酶含量较高的复合酶3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将9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和2%剂量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平均产蛋率显著增加(P<0.05),平均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平均日采食量、平均产蛋率均显著增加(P<0.05),平均破蛋率、料蛋比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较,平均产蛋率显著增加(P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53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2组、3组是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75%、1.5%、3%中草药添加剂的日粮,试验为期7周,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饲料里分别添加0.75%、1.5%、3%中草药添加剂,蛋鸡的产蛋率和日均产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产蛋率、日均产蛋量分别提高5.33%、6.58%,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蛋鸡饲料里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且添加1.5%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产蛋高峰期蛋鸡代谢能需要量,试验选择220只24周龄尼克粉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0.07,10.63,10.91,11.41,11.78 MJ/kg的日粮。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25~38周)、后期(39~51周)和全期(25~51周)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各组蛋重、产蛋率、产蛋量、能量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采食量、料蛋比逐渐降低;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增重有增加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10.07~11.78 MJ/kg能量浓度范围内,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以降低蛋鸡采食量和料蛋比,但对能量采食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饲粮添加苏氨酸对蛋鸡的产蛋性能、肠道粘蛋白2、肠道分泌型白蛋白A(sIgA)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40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28周龄来杭褐色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鸡分别饲喂对照基础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6%)、低蛋白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4%)以及在低蛋白饲粮基础上添加0.3%的L-苏氨酸,试验期为12周。通过化学分析测定对照组、低蛋白组和低蛋白添加L-苏氨酸组的饲粮中苏氨酸含量分别为0.49%、0.45%和0.69%。结果表明,低蛋白饲粮显著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而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重(P0.05)。此外,饲粮添加苏氨酸还显著提高了蛋鸡回肠粘蛋白2、sIgA的转录水平和sIgA的含量(P0.05)。低蛋白饲粮降低蛋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P0.05),而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恢复蛋鸡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显著提高潜在有益菌群的丰度。总之,低蛋白饲粮补充苏氨酸可通过调控肠道粘蛋白和sIgA的表达以及微生物种群来影响蛋鸡肠道健康,从而影响蛋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中草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只56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均分为4组,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中草药;第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连续给药15 d,分别观察各组每天的产蛋率、日产蛋量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组的产蛋率、日产蛋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料蛋比极显著降低(P<0.01);3组日产蛋量极显著提高(P<0.01),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1.0%的中草药可以明显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氮排泄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体重和产蛋率一致的38周龄海兰褐蛋鸡49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1组为对照组饲喂正常蛋白质水平日粮,2~7组分别饲喂比对照组蛋白质水平低1.0%、1.0%、1.5%、1.5%、2.0%、2.0%的日粮,其中2、4、6组添加蛋白酶0.0125%。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且添加蛋白酶时,产蛋率、蛋重与料蛋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蛋鸡粪氮排出降低10.07%(P0.05),粗蛋白质消化率提高44.39%(P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2%且加蛋白酶时,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鸡蛋风味等蛋品质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可见,38~53周龄海兰褐蛋鸡饲喂低蛋白质(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平衡氨基酸日粮且添加蛋白酶时,对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负面影响,能够显著降低鸡粪中氮含量,提高蛋白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设6个蛋氨酸水平(0.25%、0.30%、0.35%、0.40%、0.45%和0.50%),探讨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开产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卵巢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115日龄龙岩山麻鸭1 188只,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3只鸭,产蛋率达到50%开始正式试验,产蛋率80%结束,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蛋重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并且0.30%~0.50%组显著高于0.25%组(P<0.05);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试鸭日产蛋重产生显著影响(P<0.05),且日产蛋重与蛋氨酸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P<0.05)。各组间试鸭产蛋率、料蛋比、蛋品质、卵泡和输卵管形态未有显著差异(P>0.05)。以日产蛋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开产期麻鸭饲粮适宜蛋氨酸水平为0.40%,日摄入量为560 mg/d。蛋氨酸对开产期麻鸭蛋品质及卵巢形态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