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常见栽培及野生药用植物上的球壳孢目真菌4属25种,其中包括新种1个:月见生壳针孢(Septoriaoenothericolasp.nov.);中国新记录种3个;柴胡壳二孢AscochytabupleuriThüm,苘麻拟茎点霉PhomopsisabutilonisSacc.,苍术叶点霉phylostictaatractyli(Sic.)Koval。每个种引证了主要文献、标本、寄主及产地,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所有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SAU)。  相似文献   

2.
海水鱼网箱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991年6月-1993年9对13种海水鱼网箱对试养,探讨了各筛选鱼类的生长、增长率、摄饵量、饵料系数、适应范围与成活率,提出Mian状黄姑鱼Nibeamiichthioides、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Mian鱼Miichthysmiiuy、真鲷Bogrosomusmajor、石斑鱼Epinephelus、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以及卵形鲳Chan  相似文献   

3.
采用3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本区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和去剑三叶对灌浆特性的影响。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安宁河流域小麦灌浆时间长达50天左右,籽粒体积和鲜重较四川盆地高15-20%,但因干热风影响,灌浆后期脱水速度快,这一特性制约了粒重潜力的发挥。不论去叶与否,籽粒鲜重和体积增长过程符合y=a+bx+cx^2二次抛物线方程,籽粒干重则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描述。去叶后粒重下降15.12~2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多菌灵对油菜菌核病菌抗MBC菌株的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抑制效应,提出可用含MBC5μg/ml的PSA平皿检测S.sclerotiorum对MBC的抗药性菌株。菌丝检测法和菌核检测法的比较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检测S.sclerotiorum抗药性蓖株比例上无显著差异。据1996-1997年在江苏省35个县100多个地点采样检测结果,江苏油菜主产区60%以上的县发现抗MBC的S.sclerot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短用平腹小蜂属MesocomysCam.一新种透翅平腹小蜂MesocomysaegeriaeSheng,sp.nov.,标本采自陕西韩城,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标本室内。  相似文献   

6.
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侵染番茄的特征(简报)盛方镜,徐平,薛朝阳(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CharacteristicofTomatoInfectedbyRibgrassMosaicVirus¥ShengFangjing;XuPin...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叶螨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叶螨种类调查石庆宁,高占林,邵泽云,刘彦玲(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保定071000)关键词叶螨;种类调查;寄主InvestigationofLeafMiteSpeciesInHebeiProvince¥ShiQingning;GaoZhanlin...  相似文献   

8.
应用Elovich 和Mitscherlich 两个动态方程描述了昆阳磷矿石粉在酸性红壤和砖红壤中的溶解过程⒚统计分析表明,磷矿石粉在两种土壤中的溶解动态数据均能较好地适合这两个方程⒚在低施磷条件下, Mitscherlich 方程似乎比Elovich 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磷矿石磷在土壤中的释放⒚  相似文献   

9.
骆驼蓬(PeganumharmalaL.)系蒺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isZacher.)、果苔螨(BryobiarabrioculasScheuten.)、麦岩螨(PetrobialatensMuler.)、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的室内药效测定发现,其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供试的4种植食性螨类具有显著的触杀作用。对山楂叶螨和麦岩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虫口减退率亦相当高,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盐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杨酸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盐害的缓解作用MitigativeEfectsofSalicylicAcidonSaltStress-inducedInjuriesDuringSeedGerminationandSeedlingGrowthofW...  相似文献   

11.
乌苏里江上游黑斑狗鱼种群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3年秋季对乌苏里江上游黑斑狗鱼Esoz reichertl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样本840尾。结果表明:该水域的黑斑狗鱼主要由6^+龄以下个体组成,其中以3^+龄以下个体为主。体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为形:0.0051L^3.1023(r=0.9762);生长方程为L1=120.17[1-e^0.1215(t+0.5983)],Wt=15139.22[1-e^-0.1215(t+0.5983)]^3.1023;生长拐点年龄t=8.7龄,拐点体重形=4531.7g,说明黑斑狗鱼在8^#龄前均能维持较快增长。鉴于目前的捕捞状况,应对4^#~8^#龄之间的个体适当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2.
乌龟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的乌龟Chinemysreebesii群体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在自然温度和人工饲养条件下, 乌龟的生长方程为W=10 194e1 716A (r=0 9819)。乌龟的年龄 (A) 与体重 (W)、背甲长(L1 )、背甲宽 (L2 )、体高 (H)、腹甲长 (L3 )、腹甲宽 (L4 ) 密切相关: L1 =3 506A-0 696 (r=0 9953), L2 =2 182A+0 274 (r=0 9970), H=1 429A+0 097 (r=0 9970), L3 =3 4525A+2 1779(r=0 9959), L4 =1 557A+1 2609 (r=0 9971); 背甲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 3063L12 7626 (r=0 9998), P<0 001; 背甲宽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 3439L23 201 (r=0 9999), P<0 001; 体高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1 6148H3 1172 (r=0 9999), P<0 001; 腹甲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 4934L32 6431 (r= 0 9998), P< 0 001; 腹甲宽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 = 2 0671L42 9558 (r=0 9995), P<0 001。背甲长与腹甲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1 = 1 0366L3 +0 3348 (r=0 9999), P<0 001。不同年龄段乌龟的生长速度不同, 其相对增长率较快的是在 0+ ~1+龄和 1+ ~2+龄两个年龄段, 在这期间体重分别增长了 332 76%和 406 47%; 在其绝对增长率中, 体重增长最快的是在 3+ ~4+龄, 增长了 454 08g, 但其背 (腹) 甲长 (宽) 及体高增长较快的却是在 1+ ~2+龄和 3+ ~4+龄两个年龄  相似文献   

13.
对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模式下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这是进行对虾高效养殖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探明半集约化土池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特性,2009年5~8月,在广东省电白县的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区,对两个半集约化养殖土池(P1、P2)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参数(全长、体长和体重)进行了养殖全过程的采样测量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两个土池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的体长(L)与体重(W)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分别为(P1)W=0.016 L2.8935(R2=0.989,P<0.01)、(P2)W=0.0127 L3.0292(R2=0.9911,P<0.01);其生长拐点分别出现在第124 d和128 d;(2)对虾全长(QL)和体长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分别为(P1)QL=0.8319 L+0.2577(R2=0.9997)、(P2)QL=0.8679 L-0.0434(R2=0.9977);(3)体长、体重的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P1)Lt=17.6955(1-e-0.0095(t-12.2421))、Wt=65.2846(1-e-0.0095(t-12.2421))2.8935,(P2)Lt=16.8567(1-e-0.0104(t-21.1781))、Wt=66.0607(1-e-0.0104(t-21.1781))3.0292。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0月~2003年6月,作者在赛里木湖采集高白鲑Coregonus peled标本424尾,并对其年龄和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高白鲑的年轮特征为切割型;对鳞片新年轮逐月出现率进行分析,表明高白鲑的年轮形成主要出现在6月份;赛里木湖中的高白鲑有5个年龄组,经计算得出其鳞径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L=6.5696 6.1518R(r=0.997),运用此公式获得1^ ~4^ 龄组高白鲑的平均逆算体长L1=16.3cm,L2=27.4cm,L3=33.4cm,L4=37.4cm;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01462^L3.7973(r=0.915);3^ 龄以上的高白鲑,其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红枫湖鲢、鳙鱼年龄结构及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11月,对红枫湖鲢、鳙进行调查、取样分析。结果显示,红枫湖的鲢、鳙均由1~4龄组成,其中以2龄为主。鲢、鳙体长与龄径的线性函数分别为:L鲢=13.28×R+6.54、L鳙=13.94×R+6.95;鲢、鳙体长与体重拟合的幂函数公式分别为:W鲢=0.0275×L2.885、W鳙=0.0442×L2.695;鲢的体长、体重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80.60[1-e-0.1317(t+0.6899)]、Wt=8703.24[1-e-0.1317(t+0.6899)]2.885,鳙的体长、体重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96.60[1-e-0.1317(t+0.40784)]、Wt=9884.07[1-e-0.1317(t+0.40784)]2.693。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病害防治效果模拟模型(ESWDC)是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建立的。它以小麦条锈、叶锈、白粉、纹枯四种病害为对象,以获得最佳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目的,是一防治效果模型。当输入病害及不同防治措施(品种、栽培、播期、化防等)时,输出项则是各阶段病情及最终的效益值。病害数量发展分别用逻辑斯蒂模型或单利病害模型推算,依病害种类而定。防治措施通过影响 X_6及 r 值而影响病害的发展。ESWDC 模型可在微机上实现,具有快速、合理、实用之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 Logistic 方程的修正问题,推导出 Logisic-r 方程和Logisic-p 方程,并利用后者拟合了呈 Sd 曲线型的菜蚜种群密度动态的田间观测数据,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切花菊"神马"(Dendranthema morifolium."Jinba")生产中出现的植株发育不一致,花枝质量差异大,采收不同期问题,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在同一温、光、水等条件下不同插穗质量对其日后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将插穗分为3级,同一级插穗发育出同一级种苗和同一级植株,跟踪调查每一级种苗栽植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建立其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级种苗定植后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为15.2 d,速生期平均生长速度1.55cm/d,生长预测模型为:Y=91.012/[1+exp(2.627-0.085t)],r2=0.996;2级种苗定植后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为16 d,速生期平均生长速度1.51 cm/d,生长预测模型为:Y=90.037/[1+exp(2.655-0.082t)],r2=0.998;3级种苗定植后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为15.8 d,速生期平均生长速度1.39 cm/d,生长预测模型为:Y=85.106/[1+exp(2.618-0.081t)],r2=0.996。菊花株高与鲜重的线性关系为Y=0.473x+56.27,r=0.89,株高与到花期之间的线性关系:Y=-1.19x+202.7,r=0.976,株高与地径的线形关系:Y=180.85x-37.71r=0.919。通过插穗分级与分栽,发育出的3类植株群体在株高、鲜重及开花整齐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考虑到产品质量、温室利用率及能源消耗等问题,建议在生产中进行插穗筛选,并剔除第3级插穗。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切花菊各个生长期的特性,为提升温室切花菊质量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玉米品种叶长和叶面积的节位分布,符合y=a+bx+cx2的二次方程变化特征。叶片———叶鞘———节间三元结构的同伸节位随玉米生育阶段的推进而增大。杂交玉米地下节根发生的最高层位可用R=12(L-1)的式子进行叶龄模式预测;地上部雌雄穗分化的每个阶段可用y=-0.0374(x-20)2+10的方程式进行叶龄模式预测。应用叶龄模式预测,其效果同观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长江常熟江段似鳊的生长特征及形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8月-12月在长江常熟江段采集的362尾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样本,对其年龄、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鳊种群由1-3龄共3个年龄组组成,1龄鱼为优势群体,占总数的51.3%;体长分布范围为62.33-133.65 mm,优势体长范围为75-110 mm (占总数的75.41%),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70-46.10 g,优势体质量范围为3.70-18.70 g (占总数的80.11%);雌、雄个体的体长、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丰满度、体高、头长等31个形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式为L♀=391.67R4-2211.8R3+4609.7R2-4171.4R+1463.2(n=156,P〈0.001,r2=0.6973), L♂=171.22R4-895.44R3+1719.8R2-1406.4R+486.47(n=178,P〈0.001,r2=0.7821);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4.52×10-6L3.2901(n=156,r2=0.94), W♂=1.09×10-5L3.0915(n=178,r2=0.98);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42.31×[1-e-0.1125(t+8.3442)], Lt♂=153.73×[1-e-0.1024(t+6.8309)]。研究表明,雌性似鳊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24龄,雄性为3.96龄,常熟江段似鳊呈低龄化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