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马泰勒虫 (Theileria equi,T.equi) PCR检测方法。基于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在其V4高变区设计特异性引物Te-18F、Te-18R,通过PCR技术获得了531 bp的核酸片段。用该引物对马泰勒虫、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样本、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同时对马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不同浓度稀释后扩增,以便于确定试验的敏感性。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45份马属动物血样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马泰勒虫及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酸片段。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PCR对马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3。对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马泰勒虫方法评估结果显示,PCR对马泰勒虫的检出率为17.78%(8/45),显微镜镜检结果只有8.89%(4/45)两者的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马泰勒虫PCR检测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牛瑟氏泰勒虫快速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244 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用该对引物建立的牛瑟氏泰勒虫二温式PCR能检测出的最高敏感度为171 fg/μL,与牛新孢子虫、弓形虫和卵形巴贝斯虫不产生交叉反应,对48份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6.67%。用同一对引物对28份临床血液样本分别进行二温式PCR和三温式PCR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5%,总符合率为96.4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快速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快速、有效检测羊泰勒虫的PCR方法,本试验建立了检测羊泰勒虫18SrRNA基因和表面蛋白基因的两种常规PCR方法和一种检测18SrRNA基因的半套式PCR方法,并从其敏感性和临床样本检出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上述方法检测羊泰勒虫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6fg/μL、16fg/μL和0.016fg/μL;检测临床样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37%(16/51)、17.64%(9/51)和45.10%(23/51)。3种方法中,检测18SrRNA基因的半套式PCR方法敏感性和临床样本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检测18SrRNA基因的常规PCR方法,最后为检测表面蛋白基因的常规PCR方法。结果说明,所建立的半套式PCR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检测牛瑟氏泰勒虫更为特异、敏感的PCR方法,本试验以牛瑟氏泰勒虫p23和p33基因、HSP70基因及18S rRNA基因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并从其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样本检出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4种靶基因引物对牛瑟氏泰勒虫的检测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当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浓度为127 ng/μL时,p23、p33、HSP70及18S rRNA4种基因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105、1×105、1×104和1×106copies/μL;检测临床样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19%(16/53)、39.62%(21/53)、47.17%(25/53)和54.72%(29/53)。表明以18SrRNA基因为靶基因的PCR方法从敏感性和临床检出率上明显优于其他3种基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1种快速简便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试验根据羊泰勒虫MPSP基因设计2组引物,建立羊泰勒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检测羊泰勒虫、瑟氏泰勒虫、卵形巴贝斯虫、附红细胞体的DNA。结果:LAMP方法检测羊泰勒虫的结果为阳性,其他虫体均为阴性,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羊泰勒虫DNA最低检测量为1.9×10-9 ng/μL,是PCR方法的100倍。分别利用LAMP、PCR检测30份疑似羊泰勒虫感染病例,LAMP方法阳性检出率为20%(6/30),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为16.67%(5/30),LAMP方法准确率高于PCR方法。结论:建立的羊泰勒虫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好、准确率高,可作为羊泰勒虫病诊断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分别检测了保存在FTA纸片中和-20℃保存的37份马抗凝血液样本中的马巴贝虫DNA。结果显示,FTA纸片和马抗凝血液的马巴贝虫DNA检出率均为75.7%(28/37)。证实FTA纸片中的血液样本可以用于PCR检测,而且结果可靠、节省时间。便于送检和保存,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1(EMA-1)是用于马梨形虫病诊断的重要靶抗原之一。为建立实用有效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笔者根据马泰勒虫EMA-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将新疆株EMA-1全基因序列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pGEX-4T-1/EMA1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经IPTG诱导得到EMA-1融合蛋白,切胶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马泰勒虫抗体的rELISA方法。结果显示:(1)GST-EMA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6ku,与其理论值基本一致;(2)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证明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3)以GST-EMA1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rELISA可明显区分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阳性血清和健康马血清;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4.79%和11.06%;(4)使用建立的间接ELISA与cELISA商品试剂盒分别对新疆伊犁马场收集的96份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7.1%(26/96)和25.0%(24/96),两者总符合率为95.8%。结果表明,基于原核表达的GST-EMA1蛋白所建立的r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检出率与马泰勒虫临床分离率接近,可为新疆马泰勒虫病(特别是隐性带虫马)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牛结核病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枝杆菌(mycobacteria)保守的插入序列IS1081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牛结核病的巢式PCR方法。该方法一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35pg,二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35fg。在对95份PPD阳性牛临床病料组织和23份血液样本的PCR检测中,用引物TB—Q1和TB-Q2做一次扩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95(37.5%)和5/23(21.7%);用引物TB—B1和TB—B2做二次扩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95(85.3%)和14/23(60.9%)。该方法作为辅助PPD试验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牛瑟氏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已测得的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499 bp的基因片断,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用该对引物建立的牛瑟氏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通过对75份牛血液样本检测,检出率为72%(54/75)。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等优点,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在序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2对引物和2条MGB探针,经体系优化建立了可快速鉴别检测两种马梨形虫病病原(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分别检出22和31基因拷贝的虫体DNA,且不与其他马病病原发生交叉反应。应用建立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对采自进出口马匹的10份马全血和20份马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从马全血中检出2份马泰勒虫阳性样品。使用一对马泰勒虫EMA1全基因扩增引物,从2份阳性样品中扩增了EMA1基因。克隆测序后,对该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证实其为马泰勒虫特异基因序列;2份样品的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8.9%,存在6个氨基酸变异;2个样品中的EMA1基因不完全一致,表明2个感染样品中的虫体可能为不同的马泰勒虫虫株。  相似文献   

11.
Real—time PCR和PCR方法快速检测犬细小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出入境口岸对进出境宠物快速检疫的需要,本研究在建立PCR方法检测犬细小病毒(CPV)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CPV的Real-time PCR方法.通过灵敏度对比试验,证实Real-time PCR方法比PCR方法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通过对大量不同采样部位样品的检测证实,本研究建立的Real-time PCR和PCR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可显著提高CPV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定量PCR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定量PCR的问世是继定性PCR(即常规PCR)后分子生物学方法学研究的一大飞跃,实现了对核酸信息量的分析比较,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基因水平信息。本旨在介绍定量PCR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PCR产物定量检测的几种常用技术以及近年来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几种重要的定量PCR方法。同时,对定量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和临床上的应用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白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虾白斑综合征是国际兽医局(OIE)规定的必须上报的水生动物二类疫病。本研究首先通过设计新的PCR引物,提高了PCR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进一步提高白斑综合征病毒检测的灵敏度,本研究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的real-time PCR方法,通过与常规PCR方法比较,证实其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某鸡场送检发病鸡6只,根据流行病学、剖解病变疑似马立克氏病,经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4 h后观察无细菌生长,琼脂扩散试验为阳性,马立克氏病毒核酸的PCR检测能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该病为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吉林鹿源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磷蛋白基因的测序及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狂犬病病毒鹿源野毒株(DRV)总RNA的提取,用RT-PCR方法扩增磷(N S)蛋白基因并与T载体连接、克隆,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细胞中,测定N S蛋白基因的序列,与其他已经发表的国际标准株、疫苗株等进行比较,分析其氨基酸的同源性和N S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为狂犬病病毒野毒株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安氏隐孢子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BLAST检索,以HSP70基因设计一对引物(5'-CAATCGAATTGGATTCTTTGTC-3'和5'-CACCTTCAAAT-ACTTGAATAAGT-3')对奶牛安氏隐孢子虫进行了PCR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只能特异扩增隐孢子虫GD株DNA,而对照样本如微小隐孢子虫、弓形虫、圆孢子虫、纤毛虫、肝片吸虫、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牛粪便以及大肠杆菌均为阴性;通过对6个浓度梯度的虫体DNA进行PCR反应,结果表明当样本中含有445个隐孢子虫卵囊的DNA时,即可扩增产生清晰可辩的条带.测得该序列长度为494bp,序列分析为牛型C.andersoni.表明该引物能特异扩增C.andersoni,敏感性较高,适合于奶牛安氏隐孢子虫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本研究收集南京市多处湖泊池塘水样,采用增菌、平板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种特异性16S rRNA基因扩增等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进一步通过动物试验确定是否为致病性菌株。结果,从28份水样中共检出嗜水气单胞菌7株,检出率达25%;其中致病性菌株4株,占被检嗜水气单胞菌总数的57.14%(4/7)。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南京市水体环境中嗜水气单胞菌的污染情况,为进一步预防该菌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是卵母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调节卵泡的早期生长和分化。对贵州白山羊GDF9基因的研究结果显示,编码区1007位碱基与已知山羊不同。为了研究1007位点对贵州白山羊繁殖力的影响,采用锚定PCR对GDF9基因外显子2第18位氨基酸密码子所在区域进行了扩增、克隆测序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GDF9基因编码区1007位点表现出C/T多态性,使成熟肽第18位氨基酸为丙氨酸/缬氨酸替换;低产母羊均为杂合基因型,高产母羊中90%为杂合基因型,高产羊群与低产羊群之间基因型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GDF9基因1007位点的多态性与贵州白山羊产羔数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参照文献报道的根据沙门氏菌组氨酸转运操纵子基因片段所设计的引物序列,合成了1对长25bp的引物,对沙门氏菌属A-F各群中共16株沙门氏标准菌株和其他12株非沙门氏菌标准菌株进行DNA抽提扩增、结果沙门氏菌PCR产物都出现495bp的特异性DNA扩增带,而非沙门氏菌均未出现扩增条带,证明这对引物具有沙门氏菌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绵羊嗜皮菌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动物嗜皮菌病的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刚果嗜皮菌属的部分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从发病绵羊皮肤病料提取的基因组DNA得到了大小约500 bp的DNA片段.将PCR产物克隆并测序表明,与GenBank发表的刚果嗜皮菌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0.632%.而猪胸膜肺麦放线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扩增结果为阴性;PCR的敏感性试验显示,这时引物能够检测到1 ng的DNA.表明此PCR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用于嗜皮菌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