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发酵床垫料部分区域积水导致的烂床等问题,试验确定了"热气脉动法"的垫料水分调控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发酵床垫料水分调控设施设备以 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WL433A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使用 VB.NET进行上位机的开发, Access为后台数据库,实现了对发酵床垫料内部信息的实时采集、无线传输、自动存储以及远程实时监测等,为发酵床垫料水分调控的研究提供了设施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养殖设施设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发酵床垫料水分调控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分别对试验温度、充气停止时间、充气时间和空气流量4个试验因素进行了9组试验研究,以优化各个试验参数的设置,提高混合垫料的水分去除效率降低装置运行能耗。[结果]3种温度条件下混合垫料平均含水率降低分别为4.58%±2.91%,13.17%3.77%,10.8%±7.72%;试验温度为45℃,充气停止时间15 min,充气时间为7 min,充气量4m~3/min时垫料水分的去除效率较高,为垫料水分调控装置运行参数的最佳因子组合模式;各试验因素对垫料含水率的影响顺序为空气流量温度充气时间充气停止时间;影响混合垫料水分去除效率的主要顺序为:温度空气流量充气时间充气停止时间。[结论]发酵床垫料水分调控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后,可以提高混合垫料的水分去除效率,降低装置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环境温湿度及发酵温度对垫料水分蒸发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通过BBD试验设计法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谷壳和发酵床垫料为试验物料,选取发酵时温度、垫料的初含水率、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四个试验因素来研究对垫料水分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温度、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发酵床运行过程中水分蒸发量影响显著,当所选物料为谷壳时,垫料的初含水率不显著,当所选物料为发酵床垫料时,垫料的初含水率对发酵床运行过程中水分蒸发量影响显著。且在发酵时温度为70℃,垫料的初含水率为60%,外界环境温度为35℃,外界环境湿度为70%的试验条件下发酵床运行过程中水分蒸发量最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两种物料的水分蒸发量与发酵时温度、垫料的初含水率、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四个因素的回归模型。本研究为确定合理加入粪污量,调节水分提供理论基础,及为以后含水率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发酵床垫料水分调控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分别对试验温度、充气停止时间、充气时间和空气流量4个试验因素进行了9组试验研究,以优化各个试验参数的设置,提高混合垫料的水分去除效率降低装置运行能耗.[结果]3种温度条件下混合垫料平均含水率降低分别为4.58%±2.91%,13.17%3.77%,10.8%±7.72%;试验温度为45℃,充气停止时间15 min,充气时间为7 min,充气量4 m3/min时垫料水分的去除效率较高,为垫料水分调控装置运行参数的最佳因子组合模式;各试验因素对垫料含水率的影响顺序为空气流量>温度>充气时间>充气停止时间;影响混合垫料水分去除效率的主要顺序为:温度>空气流量>充气时间>充气停止时间.[结论]发酵床垫料水分调控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后,可以提高混合垫料的水分去除效率,降低装置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5.
在养鸡过程中,要做好发酵床的维护管理,才能保证发酵床正常使用.干撒式发酵床的管理维护包含通风、翻动垫料和防止外来水分进入垫料等方面.现将其操作步骤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养鸡过程中,要做好发酵床的维护管理,才能保证发酵床正常使用。干撒式发酵床的管理维护包含通风、翻动垫料和防止外来水分进入垫料等方面。现将其操作步骤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猪舍及发酵床建设发酵床猪舍并无统一要求,一般需要采光充分、通风良好。从使用效果分析,大跨度、封闭调控型的猪舍,环境控制和使用效果较好,发酵床有效面积大,一般新建场多采用这类模式。发酵床猪舍分垫料区和硬化区,前者面积占70%左右;后者占30%左右,供生猪采食和高温时休息,床底部无需采用硬化处理,以增加渗透性。地下水位高,应采用地上式结构。仔猪垫料厚度一般为50~70厘米,育肥猪一般为80厘米左右。在发酵床外侧底部设置通气渗滤液排放口,平时作为通气孔,当垫料水分过高时作为渗水孔。渗液孔外接污水管,防止污  相似文献   

8.
生物发酵床技术有利于改善种公猪舍环保饲养管理,主要包括综合利用种猪管理、栏圈设施、发酵床建造、垫料配比等配套技术。种公猪经常翻拱生物发酵床垫料,维护了垫料,又替代了对种公猪的驱赶运动,生物垫料吸附和转化有毒有害物质,显著改善饲养环境,猪舍不再有氨臭,还祛除了种公猪特有的骚臭气味,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呼吸道消化道发病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保护所制成的第1代猪发酵床废弃垫料基质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蛭石、醋糟、草炭、木薯渣等基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基质复配,测试不同复配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水气比等物理性质及p H值、EC值、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等化学性质,以筛选出适宜设施蔬菜生长的优良基质配方。结果表明,第1代猪发酵床废弃垫料基质∶醋糟∶蛭石=9∶2∶6、第1代猪发酵床废弃垫料基质∶醋糟∶蛭石=6∶1∶3、第1代猪发酵床废弃垫料基质∶木薯渣∶草炭=3∶1∶1进行复配,其理化性状在理想基质范围内,是适宜设施蔬菜生长的优良基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制约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难的生产技术难点开展研究,从养猪发酵床垫料翻耙机械设计试制、辅助设施设计建造、机械安装运转以及性能创新评估等4个方面对养猪发酵床机械化管理的机械装置、配套设施及其科学运行的技术要点等进行详细阐述,解决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发酵床难以管理、成本高等难点,为广大中小养猪企业粪污处理提供了一条经济、轻简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中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不同使用年限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的发酵床垫料中垫料组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对不同年限样品中微生物分离提纯后,结合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其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发酵床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中的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而水分含量降低不明显;使用1年和2年的垫料从上层到下层总氮、总磷、总钾和钙的浓度逐渐降低,不同使用时间、不同深度发酵床垫料中粪尿组水分、总氮、总磷、钾、钙、粗灰分、粗蛋白均高于其他组.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芽孢杆菌属细菌和梭菌属细菌在1年期样品和2年期样品中都是优势菌,对猪生物发酵床垫料中有机质的降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垫料的资源化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菌渣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金针菇菌渣为原料,分析了菌渣的碳氮比、木质素、持水力等发酵指标,并用菌渣与锯末、稻壳等垫料原料制作发酵床饲养蛋雏鸡,研究菌渣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菌渣+25%锯末+50%稻壳发酵床垫料表面、垫料深10 cm、垫料深20 cm处的发酵温度都高于50%锯末+50%稻壳发酵床。这两种发酵床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且菌渣能够降低发酵床垫料成本,从而可以部分代替锯末用于发酵床。  相似文献   

13.
发酵床垫料特性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酵床垫料的特性研究及其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发酵床养殖技术体系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垫料的构成特性,养殖过程中垫料养分含量的变化,同时对发酵床垫料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发酵床垫料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态发酵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酵床生猪养殖中菌种与垫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竹  周忠凯  顾洪如  杨杰  宦海琳  张霞  周晓云  余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71-14774,14822
发酵床菌种与垫料的选择与配伍是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的首要研究问题。总结了适于发酵床体制作的菌种和垫料类别、不同菌种的发酵特性、垫料的参数要求以及发酵床功能菌群在床体垫料中的发酵过程,以期为发酵床养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养猪技术中的发酵床,实则是为培育的猪在发酵床垫料上面成长,粪便能被垫料中的微生物给分解,免费清理粪便的一项重要养猪技术。从2007年开始日本以及韩国的这类发酵养猪技术就渗进了我国的山东省。因为山东省的气候、自然条件以及养猪的规格等都与日本、韩国有很多的不同,所以按照日本和韩国的养猪技术进行养猪的话很可能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之类的问题。因此,之后我国根据山东省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在养殖的有些环节中,比如菌种分离、垫料的选择、发酵床的制作方法、垫料资源再生等方面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床菌种与垫料的选择与配伍是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的首要研究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适于发酵床体制作的菌种和垫料类别、不同菌种的发酵特性、垫料的参数要求、以及发酵床功能菌群在床体垫料中的发酵过程,以期为发酵床养殖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地下式、保育仔猪、地上式发酵床等3种发酵床类型,表面、中层、底部等不同深度垫料的发酵温度和环境温度、基本理化指标和养殖生猪情况进行12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发酵床类型差异对垫料各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发酵床类型表层垫料发酵温度受环境影响明显,而40~60 cm底层垫料作为主要发酵层,其垫料温度主要与养殖生猪的数量及其发育状态紧密相关。3种类型发酵床的表、中、底层垫料有机质含量和EC值总体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的变化规律;而粗灰分、pH值则呈现底层中层表层的变化趋势;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3种类型发酵床表层、中层和底层垫料间总体表现为表层高于中层,中层高于底层的规律,三者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以厚垫料为主要特征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在解决环保压力、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效果显著,可通过选择原料、筛选配方、确定厚度、计算用量、稀释菌种、检查水分、堆积发酵、处理异常等步骤进行程序化制作。  相似文献   

19.
异位微生物发酵床是集中处理养猪废弃物的场所,通常建设在传统猪舍的周围。发酵床内铺设垫料,将猪舍的排泄物引导到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内,通过翻堆机将排泄物与发酵垫料混合,进行发酵,消纳粪污,消除臭味,实现零排放,生产有机肥。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异位微生物发酵床,由钢构房、喷淋池和发酵池组成,并配备翻堆机、喷淋机等设备。异位发酵床可适用于各种传统养猪方法的污染治理,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育肥猪后期粪尿量剧增造成发酵床死床的问题,对普通发酵床的布局进行了改良,在每个发酵床单元内增设1个定点排泄区,经测定有70%以上的猪粪尿经定点排泄区的漏粪地板排出发酵床外,从而可以提高发酵床养猪的密度,减少垫料用量。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铺设厚度为60 cm的普通发酵床,在每头猪的最低占床面积2.24 m~2、占圈面积2.72 m~2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垫料铺设厚度为40 cm的改良型发酵床,每头猪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1.36 m~2时,仍未出现死床。改良型发酵床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普通发酵床的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普通发酵床的10.7%~16.0%,一次性垫料投入和饲养过程中的垫料添加均大幅下降。改良型发酵床提高了猪的增质量(10.2%~34.9%),提供了猪群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保证了动物福利,有利于发酵床饲养方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