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花梗节间为外植体,进行原球茎诱导,探求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及各种激素配比组合进行原球茎诱导、增值及试管苗生根试验,探索各阶段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茎尖和花梗腋芽是蝴蝶兰形成原球茎的较佳外植体;M S+0.5 mg/LN AA+1.0 m g/L 6-BA+100 mL/L椰乳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8.98;1/2 MS培养基最利于侧芽萌发形成丛生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 S+1.0 mg/LIBA+0.5 mg/LN AA。  相似文献   

2.
以生长健壮的蝴蝶兰无菌苗幼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激素配比(6-BA、NAA)、培养基蔗糖含量和原球茎大小对蝴蝶兰愈伤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6-BA、NAA有利于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培养基中蔗糖含量高及暗处理促进愈伤生长与增殖;接种原球茎大小影响蝴蝶兰继代增殖;在添加6-BA4.0 mg/L+NAA 0.5 mg/L+蔗糖20 g/L+15%椰乳的培养基中蝴蝶兰原球茎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40%。在添加6-BA 5.0 mg/L+NAA 0.2 mg/L+15%椰乳的培养基中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最好,增殖系数达3.5;原球茎直径大小在1.0±0.05 cm左右对蝴蝶兰继代增殖效果较好,可为蝴蝶兰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综述了我国有关蝴蝶兰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着重阐述了不同外植体、培养基等因素对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扼要介绍了种子的无菌播种快繁; 并对我国未来蝴蝶兰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种子胚高频率诱导原球茎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不同成熟度的蝶兰杂交1号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种子不同采收期以及在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汁和活性碳对原球茎形成、发育的影响以及对原球茎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了4个半月的未成熟种子胚最适宜离体培养,仅需要20 d就可形成原球茎,有效原球茎的诱导率达到100%.吲哚丁酸对蝴蝶兰未成熟种子胚的进一步发育以及诱导有效原球茎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适宜的吲哚丁酸浓度为1 mg/L.在加入附加物时,吲哚丁酸的浓度范围可提高到2 mg/L,其有效原球茎的诱导率仍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蝴蝶兰种子无菌播种诱导增殖原球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激素浓度及添加物对蝴蝶兰未成熟胚有效原球茎进行诱导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无菌播种采收未开裂的果荚比已开裂的要有利的多,采摘最佳时间为授粉后120 d;原球茎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组合是BA 3.0+NAA 0.2;200 mL/L椰乳对蝴蝶兰PLB增殖的影响效果最好,其次为香蕉和马铃薯.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激素浓度及添加物对蝴蝶兰未成熟胚有效原球茎进行诱导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无菌播种采收未开裂的果荚比已开裂的要有利的多,采摘最佳时间为授粉后120d;原球茎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组合是BA3.0+NAA0.2;200mL/L椰乳对蝴蝶兰PLB增殖的影响效果最好,其次为香蕉和马铃薯。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花梗节间段培养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采用蝴蝶兰植株的茎尖、根尖、花梗节、花梗节间切段作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 其中花梗节间切段诱导频率明显高于其它外植体, 用改良的MS培养基+ 6-BA 5~7. 5 mg/L + NAA 0. 5 ~1. 0 mg/L + 椰乳汁15 % 可加速类原球茎的形成。选用水藓作为试管苗的移栽基质有利于提高小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冯光惠 《现代园艺》2014,(16):11-11
以蝴蝶兰组培苗花梗节间为材料,通过对原球茎状体的诱导和增殖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培养基对蝴蝶兰组培快繁的影响,根据试验及数据分析,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以期探讨蝴蝶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建立蝴蝶兰组培再生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最适宜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mg/L+NAA 0.2mg/L;最适宜原球茎的增殖培养基为:1/3MS+6-BA 2mg/L+NAA 0.2mg/L+30g/L香蕉汁。  相似文献   

9.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天鹅”蝴蝶兰为试材,研究了6-苄氨基嘌噙(6-BA)浓度、取样节位、附加物对花梗腋芽诱导分化及不同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6-BA浓度为3.0 mg/L时,花梗腋芽分化率最高,为96%;取基部2、3节位幼嫩、粗壮的花梗腋芽诱导分化效果最好,分化率可达100%;以土豆替代香蕉、白砂糖替代蔗糖,可大大降低培养基的生产成本;根座和芽座是诱导原球茎分化的最佳外植体,诱导率可达90%以上.该试验筛选出了2条蝴蝶兰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的种子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铁皮石斛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2 MS基础培养基最适合铁皮石斛的种子培养,45 d时原球茎诱导率达到95%;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0.5 mg/L+NAA 0.5 mg/L+20%马铃薯提取液,每代增殖16倍,原球茎形态好、变异少;原球茎团于1/2 MS+6-BA 2 mg/L+NAA 0.25 mg/L+20%马铃薯提取液的培养基上可诱导丛芽分化,于MS+NAA 0.5 mg/L+20%香蕉汁+活性炭5g/L的培养基上易于诱导不定根的形成,60 d后可形成健壮的完整小植株。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无菌播种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蝴蝶兰杂交种子进行无菌播种培养,得出改良KC培养基是适合蝴蝶兰种子发芽、生育的最佳培养基;该培养基添加10%的椰乳或香蕉汁,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椰乳效果好于香蕉汁.光培养与暗培养对诱导蝴蝶兰种子发芽未见明显差异,1000~2 000Lx(勒克斯)间的光强对发芽也无明显影响.液固双相初期培养对原球茎形成影响不大,但液体培养形成的原球茎转接到固体培养基增殖时较容易褐化.果龄3~4个月的蒴果播种萌发率达100%,5.5个月后采摘萌发率降为50%.  相似文献   

12.
白芨种子的无菌萌发过程观察和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芨种子为培养材料,对白芨种子无菌非共生萌发过程中原球茎发育进行了研究;并以白芨组培苗的原球茎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白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白芨的种子发育过程中,种胚发育成幼苗有2种方式,1种是小球体经原球茎发育成小苗;第2种是小球体伸长成根状茎后发育成小苗.组培苗的原球茎经切割后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增殖分化,形成丛芽.原球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5.0 mg/L+NAA0.2 mg/L,增殖倍数为2.71.以叶片为外植体,未获得组培苗.  相似文献   

13.
以荆半夏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及消毒方法对内生菌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外植体及细胞分裂素对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类原球茎向种茎转化的方法,以期为提升半夏类原球茎途径组培快繁效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叶片未展开时叶柄作外植体,内生菌污染较少,诱导类原球茎效果好。外植体用升汞浸泡前用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3 min有助于降低内生菌污染率。幼嫩的叶柄在培养基MS+TDZ 0.5~1.0mg·L~(-1)上能较好地形成类原球茎。类原球茎在组培过程中形成根和叶柄后移栽较好,类原球茎在培养基1/3MS+6-BA 0.5mg·L~(-1)+NAA 0.1mg·L~(-1)上能较好形成丛生苗,丛生苗移栽后可形成小块茎。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应面设计法探讨蝴蝶兰类原球茎的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成慧 《北方园艺》2006,(6):133-134
采用反应面设计法探讨了5个因素(NAA、蔗糖、麦芽糖、VB1、VB6)对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类原球茎增殖来说NAA的浓度最为重要,其次是蔗糖、麦芽糖和VB1,而VB6对类原球茎增殖没有影响.并且筛选出了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的最优组合是:NAA为0.9 mg/L、蔗糖10 g/L、麦芽糖15 g/L、VB1 mg/L,类原球茎的增殖系数可以达到理论最大值7.33.  相似文献   

15.
蝴蝶兰原球茎的增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蝴蝶兰原球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活性炭,添加不同数量的香蕉汁与不同原球茎切块大小,对其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s+6-BA3.0mg/L+NAA0.2mg/L是最佳培养基,增殖速度最快,增殖系数达2.2,原球茎块3.om最好,香蕉汁的作用不明显1.50‰活性炭控制原球茎褐化发生最好。  相似文献   

16.
王裕  韩磊  丁雪珍  丁世民 《北方园艺》2010,(10):173-175
通过大叶风兰的花梗腋芽诱导出无菌植株,再利用无菌植株茎尖诱导形成原球茎,成功地诱导分化形成了再生植株,筛选出了花梗腋芽启动、原球茎诱导、增殖、生根以及过渡培养等培养基配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叶风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影响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生长诸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文心兰茎尖为外植体,诱导原球茎,并对影响原球茎增殖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心兰茎尖在1/2 MS+BA 2 mg/L+NAA 0.3 mg/L培养基上,离体培养大约30 d后产生原球茎;原球茎在1/2 MS+BA 1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增殖速度最快,增殖系数可达2.6;与果糖和葡萄糖相比,蔗糖更有利于原球茎增殖;30 g/L的蔗糖对原球茎增殖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采用不同剂量(15、20、25、30、60、90、120 Gy)进行处理,观察并分析了γ射线对蝴蝶兰原球茎存活率、增殖率和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对蝴蝶兰原球茎生长情况影响不大,但是,高剂量处理后,其存活率、增殖系数和分化率均明显下降.初步确定了60Co-γ射线对蝴蝶兰原球茎的半致死剂量(LD50=50~68 Gy),为蝴蝶兰辐射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蝴蝶兰花梗腋芽作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2MS+6-BA 5.0 mg/L+NAA 2.0 mg/L+CM 15%培养基诱导丛生芽最合适,诱导率可达100%,丛生芽增殖阶段1/2 MS+6-BA 7 mg/L+NAA 0.5 mg/L+CM 15%培养基效果最好,增殖倍数达7.13.无菌苗叶片诱导丛生芽以1/2MS+6-BA 5.0 mg/L+NAA 2.0 mg/L+香蕉泥10%+AC 0.2%为最好,诱导率达54.3%,丛生芽增殖阶段1/2 MS+6-BA 7 mg/L+NAA 0.5mg/L+香蕉泥10%+AC 0.2%培养基效果最好,增殖倍数达6.17.茎尖诱导原球茎状体以MS+6-BA 5.0 mg/L+NAA 2.0 mg/L+CM 10%+0.2%,其诱导率达77.1%,原球茎状体进行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3MS+6-BA 50 mg/L+NAA 0.5 mg/L+CM 15%+AC 0.3%,增殖倍数达8.3,随后转入1/2MS+6-BA 7 mg/L+CM 15%中,很快分化成芽.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 1.0 mg/L+IAA 0.5 mg/L+AC 1.0%较好,将生根蝴蝶兰移栽至水苔中,1个月后成活率为99.9%.  相似文献   

20.
以春石斛兰无菌幼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研究了拟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分化、生根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拟原球茎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KC+6-BA 0.8 mg/L+NAA 0.5 mg/L;拟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拟原球茎的分化培养基为MS+NAA 1.0 mg/L+KT 1.5 mg/L;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或MS+NAA 0.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