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的几种典型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可总结为多熟种植模式,秸秆利用模式,粪便利用模式,淤泥利用模式,沼气利用模式,用养结合模式,生态减灾模式,清洁能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不同栽培技术模式(高产抛栽模式、高产移栽模式、农户模式)的基础上,监测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产量及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农户模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6.4%和17.7%,高产抛栽模式和高产移栽模式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3种模式甲烷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贡献均在90%以上。高产抛栽模式全生育期甲烷排放显著低于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而高产移栽模式和农户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球增温潜势变化趋势与甲烷排放相同。高产抛栽模式温室气体强度最低,农户模式最高,高产移栽模式居中。因此,在抛栽条件下,配以合理的肥料运筹是同步实现水稻高产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严力蛟  蒋莹  李华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67-5871
首先介绍了气候模式的发展历史、基本结构及其组成成分之间的耦合,然后阐述了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模式、海冰模式和陆地表面模式,并依次介绍了零维模式、辐射对流模式、较高维模式、中度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式、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区域气候模式,最后对气候模式的未来发展做了概括与论述,并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种养结合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选取以畜禽粪便制有机肥为中心环节的种养结合模式(模式Ⅱ)和单一养牛模式(模式Ⅰ),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两种农业模式的效益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式Ⅱ的能值自给率高于模式Ⅰ,说明能值的投入降低;模式Ⅰ的废弃物利用率0,模式Ⅱ为0.15,表明模式Ⅱ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模式Ⅱ的净能值产出率比模式Ⅰ提高了11%,反映出模式Ⅱ的经济效益也具有较高的优势;对于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式Ⅱ较模式Ⅰ提高了32%。因此,模式Ⅱ的环境压力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研究为此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耗水的麦玉种植模式是导致华北平原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不同种植模式的研究,遴选高效节水的替代模式是解决该区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对在太行山山前平原开展的不同轮作模式进行实验研究,对不同轮作模式下的0-180cm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耗水量、等价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连续4年的动态监测。模式分为四种:①麦-玉一年两熟模式(对照);②春甘薯→春棉→春甘薯→麦-玉;③春花生→麦-玉两年三熟模式;④春大豆→麦-玉两年三熟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与麦玉轮作模式相比,试验设计的替代模式均有节水潜力,排序为模式2〉模式4〉模式3〉模式1。从等价产量与耗水量比较,模式2在减产37.63%的同时减少耗水15.99%,模式3在减产19.73%的同时减少耗水13.42%,模式4在减产37.4%的同时减少耗水13.81%。相比之下模式3的组合较优,可以部分替代麦玉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岩  苏君伟  王慧新  颜景波  何跃  赵立仁  姜涛  蔡立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57-14058,14171
[目的]研究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系统中的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产量、效益,构建适合风沙半干旱区的最优模式。[方法]选择科尔沁沙地南缘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模式A1:大扁杏//花生/玉米/花生//大扁杏,模式A2:大扁杏//谷子/玉米/谷子//大扁杏,模式A3:大扁杏//大豆/玉米/大豆//大扁杏,模式B:大扁杏//玉米//大扁杏),运用土钻法对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地进行水分动态监测,评价不同模式区的经济效益。[结果]在整个生长季果粮立体复合模式区玉米地0~6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2(模式A3(模式B。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3〉模式A2〉模式B。从不同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式A1经济效益较高。[结论]模式A1在风沙半干旱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酒泉种子产业运营模式主要有代繁模式、繁销模式、育繁销模式、单纯经销模式和混合型模式.现阶段种子产业形成了以代繁运营模式为主,多种运营模式共存的格局;运营模式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同时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优化资源,兼并重组,今后酒泉种子产业将逐步形成以“育繁销”运营模式为主,其它运营模式为辅、共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3种水稻种植模式对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方法]比较有机蛙稻、绿色蛙稻和常规种植3种水稻种植模式下稻田的田面水氮、磷含量特征,以及径流、渗漏和流失特征。[结果]3种水稻种植模式下田面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变化特征大体是一致的,总氮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种植模式绿色蛙稻模式有机蛙稻模式;总磷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总氮径流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有机蛙稻模式,以铵态氮为主;总氮渗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常规种植模式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以硝态氮为主。总磷径流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总磷渗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有机蛙稻模式绿色蛙稻模式常规种植模式,以溶解性磷为主。[结论]有机蛙稻模式和绿色蛙稻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稻田中氮、磷流失。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户视角的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3,(6):78-81
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了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然后按照受众本位理论设计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指数法对吉林省主要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专家模式、传媒工具模式、农资店主模式和基层农技推广模式是目前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最有效率的4种模式,尤其土专家模式和传媒工具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覆盖面、满足程度、推广效率方面,与其他模式相比较更有效率;而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以及涉农企业主导模式推广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桉树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道波  莫小琳  周晓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58-9359,9409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种植模式,即林牧模式、林草(绿肥)模式、林木混交模式、林农模式;从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对各种桉树植模式进行比较;根据广西各地具体情况,明确不同地区优先采用的种植模式;最后对优化模式与目前广西各地采用的模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效手段。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架构,提出目标定位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专业设置是协同创新模式结构的骨架,课程设计是协同创新模式内容的优化,支持保障系统是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科尔沁沙地南缘,以仁用杏//花生/玉米/花生//仁用杏(A1模式)、仁用杏//谷子/玉米/谷子//仁用杏(A2模式)、仁用杏//大豆/玉米/大豆//仁用杏(A3模式)、仁用杏//玉米//仁用杏(B1模式)、仁用杏//花生//仁用杏(B2模式)、仁用杏//谷子//仁用杏(B3模式)、仁用杏//大豆//仁用杏(B4模式)7种果粮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并评价了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B1模式〉A2模式〉A3模式〉A1模式;A模式较B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矮棵作物花生和大豆的病虫害发生率。玉米产量顺序为A1模式〉A3模式〉A2模式〉B1模式。A模式较B模式,矮棵作物(花生、谷子、大豆)产量略有降低,但减产幅度均〈5%,差异不显著。从经济效益分析,A1模式和B2模式的经济效益较高。由此认为,A1模式和B2模式表现较好,适宜在风沙半干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不同污水处理模式对 污染物减排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养结合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采用的生态养殖模式。选择广东省12家规模化猪场,将猪场污水处理系统划分为四种处理模式:模式一,猪—沼—果达标排放模式;模式二,猪—沼—鱼模式;模式三,猪—沼—果—鱼生态养殖模式;模式四:猪—沼—鱼种养结合—集中供气模式。不同处理的模式的第1处理阶段为厌氧发酵系统,第2处理阶段为鱼塘等生态处理设施。废水处理系统不同处理阶段的污水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厌氧发酵系统粪大肠菌群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悬浮物及有机污染物也有一定减排作用,但对污水氮、磷营养元素减排作用有限。第2处理阶段中具有鱼塘等污水生态处理设施的猪场,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减排效果。不同废水处理模式污染物减排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模式三减排效果最佳,其次是模式四,模式二得分较低,模式一的减排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推进化肥减量行动,需要对已研发出的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进行社会经济效果评价,筛选出适宜当地优先推广的技术模式。本研究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适宜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社会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专家意见多重相关性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福建省闽东绿茶区5种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模式1:施用专用肥模式;模式2: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模式;模式3:施用脲甲醛复合肥新型肥料模式;模式4:施用生物炭基肥模式;模式5:地力改良与施生物炭结合模式)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专家组多重相关性赋权法得到的最终权重中,技术特征指标权重最高,为36.52%,经济效益指标权重次之,为26.95%,社会效益指标权重为21.24%,管理指标权重最低,为15.29%; 5项技术模式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2 (0.798 6) >模式1 (0.744 4) >模式4 (0.560 0) >模式3 (0.482 4) >模式5 (0.467 6)。研究表明,福建省闽东绿茶区适合优先推广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技术模式,其次是专用肥模式,而其他三项技术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服务成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现有农村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了阐述,包含传统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及基于"互联网+"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传统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包含农村信息服务站模式、农村科技特派员模式、农村图书馆服务模式、专业合作社服务模式、农民之家服务模式等5种;基于"互联网+"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包含综合农业平台服务模式、云农场信息服务模式、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公共宣传服务模式等4种,并提出了中国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对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在明确了江西省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基础上,搜集提炼了江西省农业领域10种典型绿色发展模式,具体包含种植业领域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模式,林业领域的山地开发治理模式、低效林优化增效发展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草业领域的现代规模化生态牧业发展模式,湿地领域的沙化土地开发治理模式、岗丘土地开发治理模式、湿地开发治理模式,同时分析了典型模式的适用条件及判别标准。然后基于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结果及不同区域特征,将典型模式进行了空间布局。【结果】首次实现了不同区划类型下县级尺度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空间布局。种植业领域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模式分别可在13个、10个、24个县区进行推广布局;林业领域的山地开发治理模式、低效林优化增效发展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分别可在18个、22个、49个县区进行推广布局;草业领域的现代规模化生态牧业发展模式可在5个县区进行推广布局;湿地领域的沙化土地开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山东省现有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主要模式进行科学的归纳分类,总结出科技示范与特派员模式、基层服务站和信息员模式、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模式、龙头企业和农户模式、批发市场带动模式、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网络自助模式、专家综合服务模式等8种主要模式;再根据客体信息服务需求特点,界定有效性、实用性、便利性、及时性、真实性、全面性6个衡量指标,对8种模式进行综合评估;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的群决策控制计算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各种模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镇江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及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镇江观光农业的开发模式,包括企业为开发经营主体模式,村集体为开发经营主体模式,村民自主模式,政府主导村民参与模式及混合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主要采用了经济利益分享模式,双周轮换教学模式,教学性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双实践教学模式、招工带动招生模式、教学改革模式、校企合作的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从党的十六大开始,逐步提出城乡统筹规划。在这个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地政府根据自身现状,确立了因地制宜的发展发展模式,例如华明模式、嘉兴模式、义务模式、新乡模式、潍坊模式、赣州模式、苏南模式等。该文章通过总结以"宅基地换房"为特征的华明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