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乳房炎是乳房受到机械的、物理的、化学性和生物学的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炎症。奶牛发生乳房炎后不但发病率高,产奶下降,奶的品质发生改变,而且严重时可造成泌乳机能完全丧失,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应该有合理的科学的防治措施。1病因1.1病原主要是大肠杆菌属感染,但有时也可由厌氧性菌、化脓杆菌、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布氏杆菌属等感染。1.2感染途径一般认为细菌经乳头管侵入乳房是最主  相似文献   

2.
本病多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乳房组织形成大面积坏疽,从而导致败血症而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乳房炎。1病因感染病原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属,但黄色葡萄球菌、厌氧性菌、化脓杆菌、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李氏杆菌属、牛布氏杆菌属等也可引发感染。感染途径:细菌侵入乳房的途径有3条,即乳源径路、血源径路、淋巴源径路。一般认为细菌经乳头管侵入乳房是最主要的途径;但患肠炎、腹膜炎、创伤性网胃炎和产褥热等疾病时,细菌随血行被运送到乳房内,经繁殖也可引起发此病;当乳房或乳头皮肤发生创伤、擦伤及其他外伤…  相似文献   

3.
该病多发生于奶牛分娩后数日内,乳房组织形成大面积坏疽,导致败血症而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乳房炎疾病。 1病因1.1感染病原菌 主要是大肠杆菌属感染,但有时也可由黄色葡萄球菌、厌氧性菌、化脓杆菌、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李氏杆菌属、牛布氏杆菌属等感染。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乳房炎属多因素性疾病,往往是病原微生物、环境及管理、奶牛自身及遗传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大肠杆菌属感染,但有时也可由厌氧性菌、化脓杆菌、芽孢杆菌属、棱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布氏杆菌属等感染。1临床症状1.1急性型乳房炎:特征是乳房红、肿、热、硬、痛;乳汁显著异常稀薄、呈淡红或血液色,并含有凝乳及凝血絮状物,奶量减少,乳房皮肤呈红色  相似文献   

5.
从24头不同病性的奶牛乳样中分离到多种不同的细菌,其中以微球菌属(53.33%)、棒状杆菌属(50.00%)链球菌属(33.33%)和芽孢杆菌属(33.33%)分离率较高,是乳房炎细菌区系组成的主要类群。79.1%的病例是2~4种细菌混合感染,常见的细菌组合是微球菌+链球菌(或动性菌或奴卡氏菌)或微球菌+捧状杆菌+链球菌(或奴卡氏菌或芽孢杆菌).只有20.9%的病例是一种细菌感染。药敏试验表明,红霉素和氯霉素对乳房炎菌丛有广谱的抑菌效果,可试用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是我国最早公布的2种可直接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之一,是一类革兰阳性杆菌或球菌,触酶阴性,不形成芽孢,不运动,兼性厌氧,对葡萄糖发酵能产生超过50%乳酸的异养型细菌的总称。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mc)和片球菌属(Pediococmas)。近年来随着细菌分类的发展,乳酸菌分类体系已由4属增至12属或更多属,但这只不过是上4属乳酸菌属内的再分或属与属之间再形成新属,并没有超出乳酸菌的定义范围。  相似文献   

7.
1流行情况绵羊梭菌病主要由腐败梭菌、魏氏梭菌和诺维氏梭菌等感染所致。这些细菌同属于梭状芽孢杆菌属,是革兰氏阳性、严格厌氧的大杆菌;这类绌菌常以芽孢形式存在于土壤和污水中,是土壤常在菌。该类细菌芽孢抵抗力很强,需用强力消毒药或相当高的温度方可消灭;但繁殖体的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即可将其杀死。本病主要因绵羊采食了被病原菌污染的饲草和饮水而感染。在正常情况下,此类梭菌在羊体消化道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发酵剂是指一定数量的有益于宿主健康的活菌制剂,通过口服或其他途径摄入,旨在促进微生物菌群与其宿主间的微生态动态平衡。常见的益生菌种属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假丝酵母菌属等。  相似文献   

9.
1“金倍素”的免疫作用 1.1“金倍素”中益生菌对畜禽免疫力的影响 根据“金倍素”的组成成分可知,主要以芽孢杆菌属、酵母菌属、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等,目前,营养特性明显的益生菌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主要从3个方面影响动物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奶牛坏疽性乳房炎多发生于分娩后几日内,临床表现为乳头及乳房组织形成大面积坏疽,导致全身性败血症而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乳房炎。主要是母牛分娩时助产不当,造成产道粘膜损伤,或乳头外伤,细菌经损伤部位侵入机体,大量繁殖,引起感染而形成的乳房炎。1病因1.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动植物的致病性,本研究从北美和欧洲共收集到紫花苜蓿种子样品34份,所有样品经室内研磨稀释分离培养,共获得39株种带细菌分离物,结合常规表型特征及16S rDNA鉴定方法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并在室内采用菌悬液皿内发芽及盆栽接种法和腹腔注射法分别测定了21株代表细菌对供试紫花苜蓿和昆明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1)39株细菌隶属3门15属,门分别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优势门为厚壁菌门;属地位的分别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马赛菌属、短芽孢杆菌属、欧文氏菌属、泛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肠杆菌属、假芽孢杆菌属、假节杆菌属、红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土壤芽孢杆菌属和微杆菌属,其中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2)红球菌属GCKH菌株仅对紫花苜蓿致病;不动杆菌属ZSR17、埃希氏肠杆菌属ZSR25和马赛菌属R1菌株仅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而欧文氏菌属ZF1和ZS3、泛菌属CQ10和ZS6菌株既可以引起紫花苜蓿致病,又可以引起小白鼠发病,是潜在的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病原细菌。研究结果初步探明了欧美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阳性杆菌或球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厌氧或兼性厌氧,不能还原硝酸盐的一类细菌的总称。乳酸菌是人类和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有益菌,从形态上主要分为球状和杆状。按照生化分类法,乳酸菌可分为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双歧杆菌属和片球菌属[1]。黄君红等[2]研究表明,乳酸菌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和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多种保健作用,因此常被认为是健康食品合理地添加到酸奶中。酸奶是乳  相似文献   

13.
1病因 细菌按照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引起乳房炎的最主要细菌,80%~90%的病例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引起。链球菌属中与乳房炎有关的主要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被链球菌感染后,多数病例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是导致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发病动物大多呈慢性经过,愈后可导致乳腺萎缩和间质增生。  相似文献   

14.
根据菌株的组成可分为单一菌株和复合菌株.现生产上常用的多为复合菌株.目前最常用的菌种为乳酸杆菌属、粪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酵母菌属.其中乳酸杆菌属、粪链球菌属为正常存在的微生物,而芽孢杆菌属和酵母菌属仅零星存在于肠道中.芽孢杆菌具有较高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可明显提高畜禽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芽孢杆菌在饲料加工过程及酸性环境中有较高的稳定性,在肠道环境中不增殖.目前已被国家批准使用的益生菌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酵母菌、黑曲菌、米曲菌.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细菌按照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引起乳房炎的最主要细菌,80%~90%的病例由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引起。链球菌属中与乳房炎有关的主要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被链球菌感染后,多数病例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是导致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发病动物大多呈慢性经过,愈后可导致乳腺萎缩和间质增生。无乳链球菌有高度传染性,属于传染性致病菌,潜伏期可达数星期或数个月,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应用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ARDRA)技术研究竹鼠盲肠细菌菌群的多样性。利用免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竹鼠盲肠内容物中提取细菌的总DNA,用细菌通用引物F27/R1492扩增出细菌16S rDNA的基因,构建16S rDNA基因文库。采用HaeⅢ和HhaⅠ2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克隆子的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挑选不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测序,通过Blast在线比对,分析竹鼠盲肠细菌菌群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竹鼠盲肠中的细菌菌群大部分是未培养或未知的菌株,在分类学上具有潜在意义的被选菌株,而且存在可能和脂肪代谢有关的微生物群体。同时也有乳酸菌属、芽孢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和多黏类芽孢杆菌属的分布。从结果中看出,芽孢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和2个未知菌株的克隆数都大于20个,是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7.
对牵牛花花蜜中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共获得29株细菌菌株,以传统方法通过形态学、培养性状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9株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泛生菌属(Pantoea sp.)、柠檬酸细菌属(Citrobacter sp.)、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芽孢杆菌分离获得的几率最高。对牵牛花花蜜中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可为花蜜中细菌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蜜源植物花蜜中细菌对蜜蜂体内细菌结构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两种嵩草属牧草休眠期根和种子中分离到23株内生细菌,测定了其抑菌、溶磷、固氮和产IAA等生物学功能,并通过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牧草根和种子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线叶嵩草内生细菌的种类比矮生嵩草丰富;矮生嵩草根部内生细菌比种子中丰富,而线叶嵩草种子内生细菌较根部丰富;种子存放时间影响内生细菌数量;20株可继代培养内生细菌中具有抑菌、溶磷、固氮和产IAA生物功能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5%,55%,45%和25%。获得15株内生细菌的16S rDNA 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其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和鞘氨醇盒菌属(Sphingopyxis),且芽孢杆菌属细菌为其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原因引起乳房炎的肠道菌主要包括艾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枸橼酸菌属 ,这些细菌普遍存在于母猪和周围环境中 ,并且随时能够污染乳头 ,如果环境温度适宜 ,它就可能迅速繁殖并导致母猪发病。在受感染的乳腺组织中 ,细菌以游离或在巨噬细胞内的形成存在于腺腔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配方粉中克罗诺杆菌属菌株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被重新命名并被划分成一个新的属即克罗诺杆菌属(Cronobacter spp.),是人和动物肠道内寄生的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2012年,克罗诺杆菌属被进一步重新分类并包括7个种。该属菌株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严重的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和死亡。目前,国内外的多篇报道证明婴儿配方粉是其主要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因此,准确和快速鉴定克罗诺杆菌属菌株是预防和控制该病原菌的重要举措。本综述简要介绍了截止目前克罗诺杆菌属菌株的主要检测方法,期望能为我国检测机构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