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低菜籽粕中的芥子甙和单宁等毒素含量大大低于普通菜籽粕含量。双低菜籽粕作为一种高蛋白饲料替代产品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适当比例的双低菜籽粕替代豆粕养猪,不仅能满足生产需要,其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同时可大大降低饲料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使用双低菜籽粕替代豆粕养猪试验作一初报。  相似文献   

2.
鱼粉等高端蛋白质原料市场的缺口增大,使得发酵豆粕应运而生。用微生物发酵后的发酵豆粕较普通豆粕具有以下优势: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产物富含有益微生物、小肽、氨基酸、维生素、多种酶类等多种活性因子,使其较普通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蛋白质以及一些不易降解的营养素的消化率提高,机体代谢加快,动物生长速度提高;免疫机能加强。  相似文献   

3.
生长猪高蛋白豆粕氨基酸回肠可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头健康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杂交(杜×长×大),阉公猪体重(37.8±0.7)kg,采用有重复5×5拉丁方设计,比较4种不同豆粕产品(去皮与带皮高蛋白豆粕,去皮与带皮常规豆粕)在生长猪的氨基酸回肠表观和真消化率。结果表明:豆粕加工类型显著地影响豆粕中氨基酸回肠表观和真消化率,除精氨酸外,去皮豆粕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带皮豆粕(P<0.05);去皮豆粕必需氨基酸中的组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均显著高于带皮豆粕(P<0.05)。与常规豆粕相比,高蛋白豆粕中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这预示着高蛋白豆粕是生长猪的优良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  相似文献   

4.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酚棉籽蛋白为去壳棉籽经液—液—固工艺提取的高蛋白、低棉酚的蛋白质饲料,该工艺既避免了常规工艺制油过程中,蛋白因受热变性而降低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同时又解决了溶剂萃取法中溶剂分离和回收之问题。本试验旨在比较脱酚棉籽蛋白替代奶牛精补料中45.45%的豆粕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牛的选择:选取胎次、泌乳天数、泌乳量、体重相同或相近的黑白花奶牛15对进行配对试验,试验牛的基本情况见表1。1.2试验方法:试验组用脱酚棉籽蛋白替代对照组精补料中45.45%的豆粕,两组牛只…  相似文献   

5.
1 普通豆粕与脱皮豆粕的区别(陕西读者 张永峰)? 答:去皮豆粕是经脱皮、浸提油脂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优质植物蛋白原料。它具有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特点,其特殊的加工处理工艺致使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得以降低,使其氨基酸的利用率提高。在美国。去皮豆粕与普通豆粕的价格比大致变动在1.07-1.085之间;在中国目前为1.095-1.10之间。去皮豆粕与普通豆粕营养比较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6.
豆粕是饲料工业中常用的一种优质植物性蛋白原料,其氨基酸种类和含量丰富,但由于其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从而降低了其生物效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发酵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其抗营养因子含量大幅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大幅提高.发酵工艺对豆粕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从发酵菌剂、发酵模式、发酵容器及发酵工艺参数等阐述了其对发酵豆粕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豆粕发酵企业做一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禽业导刊》2000,17(15):25-25
一豆粕的加工工艺   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根据提取方法不同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用浸提法提取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目前国内外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以浸提法生产豆粕的基本工序为:   油脂厂购入大豆→去杂→破碎 (一颗大豆约碎成 6— 8块 )→加温并调整水分含量 (破坏原有的组织,易出油 )→压成片并继续调整水分→加溶剂喷淋,萃取豆油→脱溶剂→豆粕生成   在豆粕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192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比较去皮豆粕和普通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素利用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去皮豆粕对各阶段肉鸡的采食量、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去皮豆粕组饲粮粗蛋白质利用率比普通豆粕组提高8.80%(P<0.05),去皮豆粕组饲粮粗灰分、钙、磷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4%、4.63%、4.37%,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288头仔猪(断奶日龄28d,体重7.6±0.2kg)作为试验动物,评估44%和49%蛋白豆粕(HP-SBM)、微粉化49%蛋白豆粕和65%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对仔猪肠道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35d。在阶段1(0~21d),正对照组为65%蛋白的大豆浓缩蛋白组,提供的粗蛋白为6.5%;负对照组为44%粗蛋白的正常豆粕,也提供相同数量的蛋白。另外4种日粮包含相同数量的蛋白,两种不同来源的高蛋白豆粕,进行粗粉(900μm)或微粉化(60μm)。所有日粮的营养物质浓度完全相同,但使用的豆粕来源不同。每个试验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在阶段2(21~35d),所有的仔猪采食相同的早期断奶商业日粮。在阶段1的整个阶段,大豆产品的类型没有影响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然而,在0~7d,与粗粉的高蛋白豆粕组相比,微粉化的高蛋白豆粕有较好的料重比(1.11vs0.98,P0.05)。同样的,在7~14d,微粉化豆粕组的日采食量有比粗粉高蛋白豆粕组采食量有显著增加的趋势(P=0.08)。在整个试验2期间(所有的仔猪饲喂相同的日粮配方),各试验组没有差异。从整体上来看,在第7d,大豆浓缩蛋白组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明显高于普通豆粕组,高蛋白豆粕组的营养物质消化率位于二者之间。大豆浓缩蛋白组粗蛋白的表观营养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普通豆粕组(83.8%vs81.9%,P0.01)。无论是粗粉还是微粉组高蛋白豆粕的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也显著高于普通豆粕组(P0.01)。微粉高蛋白豆粕不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普通豆粕被大豆浓缩蛋白替代时,粗蛋白的消化率得到改善,但是没有观察到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使用高蛋白豆粕替代日粮中的普通豆粕改善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但是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在断奶的第1周,在日粮中添加微粉化的高蛋白豆粕改善了料重比,但是不影响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总之,在仔猪28日龄断奶时,与使用高蛋白豆粕相比,日粮中使用附加值高的大豆产品(大豆浓缩蛋白或者微粉化豆粕)在改善猪的生产性能方面表现出微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3个肉鸡试验测定高蛋白豆粕(SBM-HP)、低寡糖豆粕(SBM-LO)和常规豆粕(SBM-CV)的饲用价值。这3种豆粕(SBM)的粗蛋白含量(CP)分别为54.9%、53.6%和47.5%。①3种豆粕的氨基酸(AA)标准消化率(SDD)通过在单冠白来航公鸡上采用精准饲喂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除赖氨酸外,3种豆粕的氨基酸标准消化率没有差异,高蛋白豆粕比常规豆粕的赖氨酸标准消化率高(P=0.07)。②在第二个试验中,采用公鸡精准饲喂分析法测定每种豆粕的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结果显示,高蛋白豆粕的氮校正真代谢能高于(P<0.001)低寡糖豆粕和常规豆粕的氮校正真代谢能(3 104、2 984和2 963 kcal/kg干物质)。③选用120只308品种商品肉公鸡(平均初始体重为102.6 g)进行14日龄生长表现试验,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法设计。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3种玉米-豆粕型日粮配方设计基于之前试验测定的可消化AA和TMEn值来确定。每种日粮选用一种豆粕,但因为SBM-HP和SBM-LO的可消化氨基酸浓度比SBM-CV的高,所以,SBM-HP和SBM-LO的添加量分别为31.21%和32.60%,而SBM-CV的添加量为38.21%。分别饲喂3种日粮的肉鸡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即表明日粮中SBM-HP和SBM-LO的添加量低于SBM-CV的添加量并不影响肉鸡的生长表现。总之,和SBM-CV相比,SBM-HP和SBM-LO在肉鸡日粮中的添加量较低的原因是这两种来源SBM的营养价值高于SBM-CV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