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土壤含水率测定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为了验证利用土壤光谱特征快速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采用分光测色仪获取5种土壤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三颜色L、a、b值,分析不同土壤在含水率改变时土壤颜色值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①土壤颜色L、a、b值与其含水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土壤含水率升高,L值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土壤颜色逐渐加深;a、b值均为正值,但变化规律不明显.②土壤的L、a、b值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程度随土壤质地变化而不同,沙壤土、沙姜黑土、火山灰土的L、b值与含水率相关度高,而砖红壤和壤土则为a、b值.③沙壤土的含水率对L值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L值与其含水率的相关系数在0.77以上.④通过沙壤土含水率与其三颜色值建立的三元回归方程对砖红壤、沙姜黑土、火山灰土、壤土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81.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土壤含水率,节省人力,易于操作,有望为快速测定土壤含水率提供一种可选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压静电场长期贮藏保鲜蓝莓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蓝莓果的长期贮藏保鲜技术,将蓝莓果放置在冷藏库中,并长期给予高压静电场处理,结果显示:暴露于高压静电场下的蓝莓果的贮藏保鲜度明显提高,呼吸量减小,表面色L、a、b值的变化以及新鲜物重的减少明显受到抑制。糖度、酸度、果实硬度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低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地膜覆盖与补灌对冬小麦叶绿素、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规律,设置不同地膜覆盖(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B,普通地膜P)与拔节期补灌量(W0、W1、W2、W3)组合,对比分析了不同组合处理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叶绿素、株高和比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和补灌有利于提高各生育期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但过量灌水效果会降低,而且B覆盖效果好于P覆盖。B覆盖叶拔节期绿素a含量随补灌量增加而增大,叶绿素b变化不大,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绿素a和叶绿素b随补灌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 P覆盖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在各生育期均随补灌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W2时达到最大值。B覆盖和补灌有利于提高拔节期叶绿素a/b值,降低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绿素a/b值。两种地膜覆盖下,补灌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株高,过量补灌其效果减弱。各处理的比叶面积均随生育期推进而逐渐减小,W2和W3降幅较大。补灌能促进冬小麦叶片伸展和干物质积累,拔节期P覆盖效果优于B覆盖,抽穗期和灌浆期B覆盖优势显现。综合分析,降解膜覆盖结合补灌量W2(60 mm)是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采后油木奈果实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采后油木奈果实保鲜效应的影响。采后油木奈果实分别用0、0.3、0.6、0.9和1.2μL/L的1-MCP处理12h后,在(25±1)℃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表面色调角h°和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好果率、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1-MCP处理都可降低油木奈果实呼吸强度和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抑制果实表面色调角h°下降,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果皮叶绿素含量,延迟果实外观颜色转变,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其中1.2μL/L 1-MCP处理12h的保鲜效果最佳,在(25±1)℃下贮藏20d时,果实好果率达87%,果实仍保持鲜绿色、果肉质地脆硬、果实酸甜适口、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5.
以西伯利亚鸢尾为实验材料,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悬浮物浓度对鸢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悬浮物浓度增加,鸢尾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POD活性却先下降后上升,在悬浮物浓度0.8g/L时,鸢尾各生理指标均出现临界点;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试验组鸢尾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持续升高,而对照组各生理指标不断降低。因此,悬浮物对鸢尾生长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低悬浮物浓度短期处理会促进鸢尾的生长,而高悬浮物浓度长期处理会抑制鸢尾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鸭梨黑心病与其果皮颜色、硬度和糖度的方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颜色、硬度和糖度是水果质量无损检测的重要指标。采用CIELAB表色系统对鸭梨果面的上部和中部进行了色彩、硬度和糖度的测定,并分析了鸭梨黑心病与鸭梨果面颜色、糖度和硬度的差异关系。实验表明,各质量等级的鸭梨果面颜色的L^*、Ean^*指标均呈显著差异,其中中部的L^*、Ean^*二呈极显著差异,病果和正常果之间的糖度有显著性差异,各等级之间的硬度值无显著差异,但是同一等级(3级或4级)的梨上部硬度和中部硬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计炭基肥和沼液配施的8种处理,测定分析棉花花期的叶片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有时期不同处理的叶片长宽叶面积基本无显著性差异;单施炭基肥处理中16 g炭基肥+常规氮磷减量30%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在每个时期均很高,叶绿素a/b含量最低;炭基肥配施沼液处理中施用32 g炭基肥+常规氮磷减量30%+267 kg/hm2沼液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在每个时期均最大,叶绿素a/b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苹果往往因为果面粗糙、果锈严重、光洁度差、颜色不全不(?)、病虫危害等影响出售价格,甚至难以销售。而苹果的套袋管理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50年代,胶东果农就有对苹果进行套袋管理的经验,现在不少地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极端干旱区微喷灌水技术对葡萄生理和产量的影响,通过对葡萄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的测定,分析不同微喷周期条件下各处理的叶片SPAD值、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和相互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喷水周期条件下,各处理的SPAD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日变化值为38.31~43.8。其中,每天喷水1h处理的SPAD值日平均值最高,为42.0,之后是对照处理和每隔1d喷水2h处理,分别为41.2和40.3,每隔2d喷水3h处理的SPAD值最低,为39.3。葡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间相关关系显著,回归方程分别为Ca=0.1028VSPAD-2.2266、Cb=0.0796VSPAD-2.3749、Ct=0.1824VSPAD-4.4602。在葡萄品质指标和产量上,采用微喷可以提高VC含量、多酚含量和单宁含量等多项品质指标,并使葡萄平均增产5.4%,表明合理的微喷周期处理有利于提高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并使产量增加,而叶绿素仅是葡萄生理生长的指标之一,如光合、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对葡萄生理的影响仍需作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更进一步揭示微喷条件下的葡萄增产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选用扫描仪获取水稻叶片的数字图像,通过比较第1和第3完全展开叶 (L1和L2) 颜色参量的空间分布,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水稻氮素诊断的最佳叶位和位点选择.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是有理论依据的,能反映出叶片的营养状况; 选择B、b、b/(r+g)、b/r、b/g作为最优颜色特征参量;比较颜色特征参量对应的变异系数CV,得到低氮处理的CV明显高于正常氮素水平,同时CV随着叶位的增加而减小;不同位点的CV其叶尖和叶基的变化幅度较为接近,不同位点间差异不显著.初步研究选择第3完全展开叶作为水稻无损氮素诊断的最佳叶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叶绿素含量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叶片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将叶片从背景图像中分离出来,并针对叶片图像的各种颜色特征值与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将拟合度最高的颜色特征值作为预测叶绿素含量的最佳模型。实验表明:采用此方法检测的叶绿素值与传统分光光度计检测方法相比较,准确率达到了89.7%;采用的颜色特征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达到-0.968。  相似文献   

12.
在滴灌方式下,通过覆盖地膜的栽培方式研究了库尔勒香梨生长特性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地膜滴灌(MD)显著提高了香梨根际区土壤水分含量,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未覆盖滴灌(ND)和漫灌(CK),该土层土壤含水率与叶片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高于6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增加促进了叶片含水率和叶绿素含...  相似文献   

13.
植株叶片中叶绿素浓度的高低与植株进行的光合作用效率、植株的整体生长状况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根据叶片中叶绿素含量(SPAD)的多少来精确的判断植物的生长状态,也是控制植株长势的依据。传统的叶绿素含量检测方式分光光度法,存在耗时长、步骤多、操作要求高等问题,而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处理图像的过程更加准确、高效,不会像人眼分析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偏差。为此,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来检测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利用扫描仪采集玉米叶片的图像,将图像输送至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处理图像,分割出图像中有效像素的颜色特征值,将特征值转换就可以得到玉米叶片中叶绿素。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准确地测定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进而进行合理施肥,避免浪费,对增加玉米的产量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对叶绿素含量的黄瓜叶色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叶绿素含量的植物叶片颜色仿真方法,通过连续对正常生长状态下的黄瓜叶片图像采集及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测定,建立了黄瓜叶片颜色分量与SPAD值的数学关系模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叶片的3个颜色分量R、G、B的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RMSE为13.43%、8.47%、7.42%,模拟效果较好。通过结合叶片色素浓度分布图对叶色空间分布进行仿真,并采用高级着色器语言实现了黄瓜叶片表观颜色变化过程的可视化模拟,获得了较好的真实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麦饭石和陶粒颗粒处理作为鱼菜共生系统无土栽培及养殖水过滤基质,对生菜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测定,以及对乌鳢鱼养殖过程中存活率、增重率和水体pH值、溶解氧含量等水质指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投放麦饭石可有效提高生菜和乌鳢生长发育水平,试验组比对照组根长、株高、单株质量、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8-4%、15-0%、21-9%、45-8%;乌鳢鱼养殖过程中试验组比对照组的pH值高0-42,溶解氧高0-69 mg/L,死亡率降低7-6%,增加质量提高23-68%。试验证明麦饭石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性质稳定,对蔬菜、乌鳢的生长发育及水体保持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并行点火PCNN的玉米病害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玉米叶部病害检测精度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并行PCNN的玉米病害彩色图像非监督分割方法.该方法是在CIE LUV颜色空间中以归一化的L+U特征值为外部激励输入,以邻域像素间几何距离与色度差的综合信息为PCNN耦合连接域权值,以颜色矢量的最小色差对比度为最佳分割结果判别准则,用改进型并行PCNN对玉米病害彩色图像进行分割.对4种病害100幅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该方法分割效果较好,适应度较高,参数设置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17.
客观评价阳信鸭梨的品牌竞争力对于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品牌竞争力相关理论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出阳信鸭梨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阳信鸭梨品牌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阳信鸭梨品牌竞争力评价得分为76.785,对应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且品牌资源力>品牌销售力>品牌产品力>品牌传播力。最后,提出提升阳信鸭梨品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锌肥对干旱下冬小麦产量形成及籽粒锌积累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旱胁迫是造成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寻干旱防御技术,本研究以豫农211为材料,在拔节期、灌浆期对小麦进行不同水分和锌肥处理,研究了施用锌肥对干旱条件下冬小麦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速率、籽粒锌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叶片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率、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速率、籽粒锌积累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显著下降,施用适量锌肥可以提高小麦叶片含叶绿素量,增加叶片相对含水率及单株干物质总量,提高籽粒灌浆速率,促进籽粒锌积累速度及最终籽粒含锌量,提高产量。本试验条件下,锌肥能增加干旱下小麦产量4.80%,籽粒含锌量36.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