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修订的《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0年8月3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实施有利于江苏省蚕桑丝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为新时代蚕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叙述了《办法》修订的背景、依据和过程,认为:《办法》适应改革要求,明确了蚕种管理新...  相似文献   

2.
《蚕桑通报》2015,(2):26
<正>新修订蚕种质量标准《蚕种质量及检验检疫》(DB33/T217-2015)于3月1日发布,3月31日开始实施。为了全面贯彻执行蚕种质量新标准,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浙江省蚕种业协会于7月22日~23日在德清县举办了《蚕种质量及检验检疫》标准宣贯培训班,来自全省蚕种生产经营单位,以及有关市县管理部门、省级有关部门的46个单位80余人参加了培训。为了执行好新标准,省农业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蚕种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浙  相似文献   

3.
蚕事传真     
《蚕桑通报》2006,37(3):67-67
《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公布,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公布实施,浙江省春夏蚕茧有所增长,蚕农收入显著增加,浙江省调整蚕种价格,浙江省地方标准《桑蚕种》将修订,淳安两万多蚕农春茧增收近五成  相似文献   

4.
正1前言DB33/T 2019—2016《蚕种生产技术规程》已经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6年12月31日发布并于2017年1月31开始实施。有关蚕种冷藏浸酸的技术规程主要是在标准的第5、6部分。本次修订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蚕种冷藏、浸酸技术处理和操作方法,达到促进蚕种发育齐一,保证和提高蚕种质量。同时增加一些新的技术处理方法(例如新增了滞育卵冷藏内容),满足新形势下的蚕种生产  相似文献   

5.
自2007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创立蚕种储备制度以来,到2013年省级蚕种储备共收储蚕种38.5万张,应急动用蚕种93555张,助农增收逾1.4亿元.蚕种储备制度的创建与运行,为确保蚕种供应,农民增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浙江省省级蚕种储备制度运行与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蚕种储备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10年来国家和地方对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投资状况,分析了我国蚕种场建设与改造的背景及取得的成效,剖析了当前蚕种场建设与发展仍然存在蚕种场布局分散、规模小,整体产能过剩与局部供不应求并存,蚕种市场管制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较差,蚕种生产风险加大等问题.鉴于蚕种在蚕桑及茧丝绸产业中的基础地位、蚕种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保护蚕品种资源和确保蚕种质量所具有的公益性,提出在促进蚕种业向市场化和民营化方向改革的同时,政府投资重点和管理措施应转向做好产业规划,引导蚕种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蚕种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政策扶持,完善蚕种繁育的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蚕种科技创新;建立蚕种余缺调节制度,科学调控蚕种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7.
一、总則 为使养蚕及蚕种培育繁殖塲所的蚕种生产工作能够保証丯产提高質量,防止蚕病傳染蔓延,进一步达到彻底消灭蚕病的目的,特制定养蚕防病消毒规范。通过养蚕防病消毒规范的貫彻执行,要求在养蚕及蚕种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工作,能做到普遍合理,节約药品器材,发揮最大效果。本規范內容,应根据科學研究的不断进步和蚕业的发展形势,随时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8.
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是关联度高且密不可的两个产业形态,蚕种生产是蚕桑生产的前提,好的蚕种对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蚕桑生产又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如果蚕桑生产萎缩甚至消失,蚕种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丝绸产业的波动,对蚕桑生产和蚕种生产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加强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的配合度,以好的蚕种来增加蚕桑生产的效益,以稳定的蚕桑生产市场来保证蚕种生产秩序,成为当前蚕桑产业的一项现实的课题。2006年以来,江苏大丰市大胆实践,将大丰市蚕种场与大丰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合二为一,实行了“场站合一”的统一管理新模式,在实践中大幅度提升了蚕种和蚕桑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是关联度高且密不可分的两个产业形态.蚕种生产是蚕桑生产的前提,好的蚕种对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蚕桑生产又是蚕种生产的市场,如果蚕桑生产萎缩甚至消失,蚕种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丝绸产业的波动,对蚕桑生产和蚕种生产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加强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的配合度,以好的蚕种来增加蚕桑生产的效益。以稳定的蚕桑生产来保证蚕种的市场和销售秩序,成为当前蚕桑产业的一项现实的课题。2006年以来,江苏大丰市大胆实践,将大丰市蚕种场与大丰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合二为一,实行了“场站合一”的统一管理新模式,在实践中大幅度提升了蚕种和蚕桑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王欣 《中国蚕业》2023,(1):44-47
从蚕种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规范要求出发,根据《江苏省蚕种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江苏省蚕种生产实际,提出了对蚕种生产的人员、生产环境与设施设备、桑园、物资与成品卵、质量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以及对蚕种质量检验、档案和安全应急预案规范管理的认识和思考,旨在为促进蚕种生产企业规范蚕种生产质量管理、持续稳定地生产优质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