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以河北省承德坝上高原地区天然白桦林为研究对象,根据白桦天然群落样地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以了解其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白桦林并没有达到数量成熟期,其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整体呈平缓上升趋势,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趋势有些动荡,但是总体还是在上升,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尾叶桉纸浆林造林密度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 5 9年生尾叶桉纸浆林生长分析表明 :(1)密度与树高、胸径呈反比。 3种密度的树高、胸径大小均为密度B >C >D。两配置树高、胸径也以配置B >A。 (2 )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与对胸径影响的规律一致。 5 9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B最高 ,达到 0 0 85 33m3·株 - 1,是最低单株材积密度D的 2 0 4倍。两配置单株材积以配置B >A。 (3) 4 7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密度B >C>D ,密度B达到 94 185m3·hm- 2 ,是最低D处理蓄积量的 1 15倍 ;5 9年生时蓄积量最大者为密度C ,达到 12 7 6 0m3·hm- 2 ,是最低蓄积密度D的 1 17倍。随着时间的变化 ,密度控制尤为重要。 4 7、5 9年生时单位面积蓄积均以配置B >A ,配置B分别比配置A高 2 4 82 %、2 3 5 3%。 (4)对胸径D和冠幅CW 值用方程进行回归拟合 ,结果以乘幂CW=a×Db 拟合最好。方程表达式为CW=0 4 72 4×D0 6 715。 (5 )编制的经营密度表反映出 ,随着胸径D的递增 ,基本经营密度N0 逐渐下降 ;当D≥ 18cm时 ,N0 的下降趋势渐趋平缓  相似文献   

3.
对1983年营造的3块湿地松不同初植密度纸浆材林,在原有试验基础上进行长期观测,17年生结果表明,初植密度不同,对林木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等生长量均有很大的影响,纸浆材林以初植密度1800.株hm^-2的单位面积蓄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对雷州林业局1997年从广西东门林场引进的人工杂交桉DH系列5个无性系与该局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造林的刚果12号桉无性系W5和雷林、柳州尾叶桉(实生)进行对比试验,39个月生的调查结果表明:DH系列无性系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到28.30-32.84m^3/hm^2,比刚果12号桉无性系W5平均蓄积生长量大28.3%-48.9%,比柳州尾叶桉和雷林尾叶桉蓄积生长量分别大81.1%-110.1%和69.6%-96.8%。方差分析表明参试无性系和树种间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沾河林区天然的落叶松林、云杉林、白桦林和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其近熟状态下的林分蓄积和生长量。研究结果表明:(1)云杉林的蓄积为210m3落叶松林的蓄积180m3白桦林的蓄积148m3阔叶混交林的蓄积59m3,差异均显著(P0.05);(2)云杉林的年平均生长量2.62m3落叶松林的年平均生长量2.57m3白桦林的年平均生长量2.11m3阔叶混交林的年平均生长量1.18m3,除云杉林与落叶松林外,差异均显著(P0.05);(3)天然阔叶混交林萌生起源的白桦、柞树、山杨等树种比例较大,造成林分生产力低下。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马尾松产区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产区马尾松生产力指标的差异,考虑到马尾松潜在生产力,将广西马尾松栽培区区划为三个产区和一个引种区,即Ⅰ类、Ⅱ类、Ⅲ类产区和引种区,Ⅰ类产区分两个亚区,Ⅰ1亚区,平均地位指数18以上,蓄积年平均生长量12m^3/hm^2以上;Ⅰ2亚区,平均地位指数16-18以上,蓄积年平均生长量10.5m^3/hm^2以上;Ⅱ类产区,平均地位指数14-16以上,蓄积年生长量9m  相似文献   

7.
杨庆平 《绿色科技》2023,(19):113-116
为分析主伐择伐保留、套种栽植密度对成熟杉木林下套种楠木林分生长量的影响。于2015年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开展试验研究,选取立地条件相近的26年生成熟杉木纯林进行主伐择伐,保留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600、750、900株/hm2,于2015年1月在林下套种2年生楠木,套种密度分别为1200、1050、900株/hm2,并设置主伐择伐保留900株/hm2,杉木不套种楠木的对照组,于2023年3月对林分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主伐择伐保留杉木密度600株/hm2、林下套种楠木1200株/hm2时主林层杉木、亚林层楠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立木材积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和对照组(P<0.05);主林层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随主伐择伐保留密度增加而增加,亚林层楠木单位面积蓄积随择伐保留密度增加而减少,但各处理间总单位面积蓄积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成熟杉木林,主伐择伐保留密度增加后,对杉木及林下套种楠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林分生长量未有显著变化,考虑原因可能是...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经研究天然杨桦林林分经营密度。对杨桦林各径级株数分布以厦胸径与小头直径相关关系的综合分析,得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生长进程规律厦林分最佳经营密度模型,提出了天然扬桦纸浆材用材林定向培育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该项技术,山扬林和白桦林林分单位面积生长量分别可提高14.0%和8.90%。  相似文献   

9.
复测角规样本估计蓄积生长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规是一种效率高的测树方法。但用常规角规方法测林分蓄积生长量,在前后两期计数木相同的情况下,断面积生长量为0;如前后期计数木不同,则每相差一株计数木,对单位面积断面积和蓄积的生长量影响颇大。这种跳跃式变化往往不符合林分生长实际,从而影响这一方法的推广采用。为此,曾提出过许多其他用角规测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这些方法可概括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方法,其前后两期都计数的保留木对林分蓄积生长量贡献很小,其断面积生长量为0,蓄积生长仅是形高生长。保留木断面积生长量  相似文献   

10.
以落叶松人工林标地为材料求解G=aSDI ̄b(H-1.3)°为密度指数、树高与断面积数学模型;Y=aSDI ̄bX ̄c为密度指数、断面积、株数、直径数学模型。林分疏密度1.0,一定树高时,各地位指数株数、直径、断面积、蓄积一致。换句话说,密度或直径一定时,亦有一定的断面积、树高、蓄积。这是编制林分密度标准表、直径标准表的理论基础依据。编制密度、直径标准表及生长过程表,先编这些标准表(内容包括每公顷株数、直径、树高、形数、断面积、蓄积等),在标准表基础上解出各地位指数、树高之相应林龄,得林分生长过程内容。  相似文献   

11.
南亚热带杉木林分蓄积量生长立地与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南亚热带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蓄积量发育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6 a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初植密度杉木人工林总蓄积、活立木蓄积动态变化。[结果]初植密度与立地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与总蓄积一致。中幼龄阶段林分总蓄积与初植密度和立地正相关,初植密度愈高,立地指数愈大,林分蓄积生长量愈大;但15 a后中等密度林分总蓄积最大。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高峰随密度增大而愈早;平均生长达高峰后下降,密度越大下降越早、下降趋势越明显;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大多分别在10、14 a达到高峰,林分蓄积生长率降到3%时林龄为19~25 a。[结论]随初植密度增大,立地指数对林分总蓄积的影响程度减弱。若以蓄积生长量最大为培育目标,16指数级以C密度为最适宜造林密度。南亚热带杉木林首次间伐、最后间伐、主伐时间分别为10、14、25 a;主伐林龄不宜早于19 a,且初植密度愈低主伐林龄更晚,A、B密度林分的主伐林龄可推迟到25 a。  相似文献   

12.
一、森林资源消长现状宝鸡市森林覆盖面积64.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146.93万立方米。按地类、林种的面积、蓄积分布情况详见下表。其中可利用蓄积为3402.36万立方米,森林总覆盖率为35.26%,平均生长率为3.77%。年总生长量为194.04万立方米,其中可利用蓄积的生长量为128.27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资源年总消耗量为173.62万立方米,其中可利用蓄积的年消耗量为154.41万立  相似文献   

13.
<正> 当把森林看作可更新自然资源时,立木蓄积年生长量是极为重要的。当以蓄积的龄级结构和林分密度决定短周期内的采伐量时,立木蓄积年生长量也是在永续利用基础上确定材种采伐量的重要尺度。在长周期内,采伐量和枯损量可以不等于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樟子松不同栽植密度树高、胸径、蓄积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对比试验,论述了樟子松栽植密度对生长量影响,从而得出合理栽植密度的结论,为大面积营造樟子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丹红杨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树不同径级材标准和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为依据,确定丹红杨适宜的初植密度;通过数量成熟与工艺成熟年限分析,确定丹红杨最适采伐年限。结果表明:培育丹红杨大径材,初植密度28~33株/666.7 m~2为宜,9年采伐;中径材初植密度42~56株/666.7 m~2为宜,7年采伐;小径材初植密度≥67株,5~6年采伐。  相似文献   

16.
牙克石林区的人工更新从五十年代开始,三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的方针,使大面积的采伐迹地和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一代新林茁壮成长。三十年来共完成更新造林面积654万亩,保存面积354万亩,保存率为54.1%。其中:已郁闭成林面积106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94%,可望抚育成林面积145万亩,占保存面积的40.96%;经补植可成林的103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1%。人工林蓄积为900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37.8立方米,2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3立方米,年生长量5.8立方米;3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88.1立方米,年生长量6.3立方米。  相似文献   

17.
不同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石屏牛达林场小白得林区,对造林密度为4 464株/hm2的14年生云南松人工林,设置了伐除林分中林木株数15%、25%、35%、50%的4个间伐强度试验,以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间伐3年后林木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和林分单株材积以及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生长量的测试分析,提出该云南松人工林幼林期最佳的间伐强度为35%。  相似文献   

18.
采用6种不同密度营造池杉林,经14a的观测,对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以及经济材积,经济出材率,木材总产值,成本,间作物纯收入,总利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林分以密度1666株/hm^2的林地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杉木无性系不同扦插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两年采用5种不同密度对杉木无性系进行了扦插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密度对杉木无性系苗高、地径、单位面积出苗率、生物量和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扦插密度间苗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地径生长量、单位面积出苗率、生物量和根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最佳的扦插密度为100-120株/m^2,此范围的扦插密度能使投入产出比、苗木质量、单位面积出苗量和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 3种不同造林密度(A密度:1 666株/hm~2,B密度:1 250株/hm~2,C密度:833株/hm~2)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5~5.5年生时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动态、差异及林木分化特征,目的是为尾巨桉纸浆材、胶合板材或大径级锯材人工林培育提供参考依据。3种密度林分树高连年生长量排序是CBA,胸径、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排序与树高相同;而不同密度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的排序则相反。3种密度间尾巨桉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有显著差异;密度A、B、C的林木胸径变动系数分别是12%、15%、15%,最大与最小变动系数间仅相差3个百分点;林分树高与胸径之比值中,林龄5.5年时最大比值(B密度,比值为140.7)比最小比值(C密度,比值为134.8)仅大4.2%。分析表明,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小,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则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密度小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密度大的林分,但密度小林分蓄积量则显著低于密度大的林分;林木分化及林木圆满度在不同造林密度间差异较小,且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