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雌二醇对大鼠小肠肥大细胞的影响,将30只Wistar健康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只做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E1组:双侧卵巢摘除+雌二醇20μg/kg.d;OVX+E2组:双侧卵巢摘除+雌二醇100μg/kg.d;OVX+E3组:双侧卵巢摘除+雌二醇200μg/kg.d,连续用药7 d后宰杀,观察小肠肥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的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的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补充3种剂量的雌二醇后,和OVX组相比,OVX+E1组与OVX组差异不显著;OVX+E2组和OVX+E3组均与OVX组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卵巢摘除使大鼠小肠肥大细胞数量减少,补充适量雌二醇可以改善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雌二醇对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影响,试验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对不同剂量雌二醇处理的各组Wistar雌性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卵巢摘除组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与卵巢摘除组相比,补充适量的雌二醇后,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结果说明卵巢摘除使大鼠小肠黏膜免疫功能降低,补充适量雌二醇后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雌激素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18只健康Wistar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E2组,双侧卵巢摘除,苯甲酸雌二醇100μg/kg.d连续用药7 d,然后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杯状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绒毛萎缩,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明显降低,IEL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OVX+E2组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OVX组,但是部分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卵巢摘除对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有严重影响,补充适量雌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研究雌激素和孕酮对卵巢摘除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和孕酮与子宫内肥大细胞之间的相关关系。35只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摘除组(OVX)、卵巢摘除+雌二醇E2(OVX+E 20 μg、OVX+E 100 μg、OVX+E 500 μg)、卵巢摘除+孕酮P4(OVX+P 2 mg、OVX+P 10 mg)。动物处理7 d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结果显示:①OV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最低,雌二醇处理后, OVX+E 20 μg组雌二醇浓度比OVX组升高97.13%、OVX+E 100 μg组比OVX组升高204.84%、OVX+E 500 μg组比OVX组升高936.45%;孕酮处理后,孕酮浓度OVX+P 2 mg组比OVX组升高77.25%、OVX+P 10 mg组比OVX组升高235.25%,各组差异均显著(P〈0.05)。②雌二醇处理后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减少, 与OVX组比较,OVX+E20 μg组减少32.65%、OVX+E 100 μg组减少64.50%、OVX+E 500 μg组减少74.49%;孕酮处理后,OVX+P 2 mg组比OVX组增加66.73%、OVX+P 10 mg组比OVX组减少70.67%。除OVX+E 20 μg组外,各组与OVX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血清中雌、孕激素含量的升高,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呈递减趋势,提示雌激素和孕酮对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雌激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的影响,试验将18只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6只)和去卵巢组(OVX组,12只),OVX组实施双侧卵巢去除手术,Sham组仅去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术后3个月对动物进行重新分组,分为OVX组、OVX+雌二醇(E2)组、Sham组,每组6只,OVX+E2组小鼠每天按体重腹腔注射20μg/kg E2,每隔1 d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Sham组和OVX组小鼠腹腔注射花生油作为对照组。给药结束后取子宫称湿重,计算子宫指数,制作子宫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并随机选择5个视野,用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对子宫进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OVX组大鼠子宫管径厚度与Sham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子宫黏膜上皮厚度和腺体数量与Sham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OVX+E2组大鼠子宫管径厚度和腺体数量与OVX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子宫黏膜上皮厚度与OVX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大鼠卵巢去除3个月后子宫明显萎缩,给药E228 d后大鼠子宫萎缩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去卵巢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假手术大鼠、去卵巢大鼠和去卵巢后用EGb治疗大鼠的大脑皮质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大鼠相比,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大脑皮质中Bcl-2阳性细胞的数目和表达强度极显著下降(P〈0.01),Bax阳性细胞的数目和表达强度极显著增加(P〈0.01);用EGb对摘除双侧卵巢的大鼠治疗后,其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强度极显著增加(P〈0.01),而Bax阳性细胞的数目极显著下降(P〈0.01),Bax阳性细胞的表达强度也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摘除双侧卵巢后大鼠因缺乏内源性雌激素而导致大脑皮质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量发生了改变,而EGb能通过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8周龄Balb/c小鼠50只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肥大细胞和IgA阳性反应物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小肠的肥大细胞密度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IgA阳性反应物的数量逐渐降低;1%大蒜溶液组小鼠小肠的肥大细胞、IgA阳性反应物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大蒜溶液组、5%大蒜溶液组、10%大蒜溶液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说明1%大蒜溶液对改善和增强小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肠道的防御能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5只处于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发情前期、发情期、间情期)的Wistar雌性大鼠和25只不同处理组(假手术组、卵巢摘除组、卵巢摘除+2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100μg/kg雌二醇组、卵巢摘除+500μg/kg雌二醇组)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并采用瑞氏一姬姆萨染色方法计数子宫内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量。结果显示,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子宫内EOS数量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卵巢摘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浓度降低;补充雌二醇后,血清雌二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卵巢摘除后子宫内EOS数量也明显降低;补充雌二醇后,EOS数量显著增加(P〈0.05)。提示,随着血清雌二醇浓度的升高,子宫内EOS数量呈递增趋势,也就是说,外源性雌二醇对子宫内EOS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雌激素对垂体细胞发育和凋亡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摘除卵巢及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后的不同时间大鼠垂体中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假去卵巢组(SHAM)Bcl-2和Bax的表达在不同给药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同时间去卵巢(OVX)组与SHAM、去卵巢并注射17-β雌二醇组(OVX+E2)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去卵巢给药后6周,OVX组垂体内Bcl-2的表达与之前相比有所增加,而Bax则减少,给药后8周,各组与6周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Bcl-2的表达随时间逐渐减少,4周后最少,Bax的表达则逐渐增加,4周后达到该组的峰值。结果表明,雌激素在垂体的结构维持和功能发挥中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8周龄Balb/c小鼠50只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肥大细胞和IrA阳性反应物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小肠的肥大细胞密度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IgA阳性反应物的数量逐渐降低;1%大蒜溶液组小鼠小肠的肥大细胞、IgA阳性反应物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大蒜溶液组、5%大蒜溶液组、10%大蒜溶液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说明1%大蒜溶液对改善和增强小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肠道的防御能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L-精氨酸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L-Arg)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肠黏膜免疫的影响。选用24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即对照组(基础日粮)、LPS组(基础日粮+LPS)、0.5%Arg组(基础日粮添加0.5%Arg+LPS)、1.0%Arg组(基础日粮添加1.0%Arg+LPS)。结果表明:LPS刺激损伤小肠黏膜结构;Arg则有效阻止LPS应激导致的肠道损伤,维持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LPS刺激显著增加仔猪小肠肥大细胞数(P<0.01);1.0%Arg则减少肥大细胞数(P<0.05);LPS刺激降低回肠IgA分泌细胞、CD4+、CD8+阳性细胞数(P<0.05),而0.5%Arg则增加IgA分泌细胞、CD4+、CD8+阳性细胞数(P<0.05)。这表明LPS刺激可导致仔猪小肠黏膜结构受损,免疫屏障功能降低,而日粮添加精氨酸可有效阻止LPS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促进及改善肠黏膜结构及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β-酪啡肽-5(β-CM5)对大鼠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利用翻转的离体小肠模型,通过测定60 min内β-CM5不同浓度组肠囊内葡萄糖含量及葡萄糖的转运率;测定离体肠道黏膜α-葡萄糖苷酶、Na+-K+-ATP酶活力,分析大鼠小肠钠依赖性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1)及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mRNA表达水平,揭示β-CM5对葡萄糖吸收影响及机制。结果:不同浓度β-CM5肠囊内葡萄糖的转运量及转运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β-CM5组小肠黏膜中α-葡萄糖苷酶和Na+-K+-ATP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β-CM5组小肠黏膜中SGLT-1、GLUT-2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性下调。结果表明:β-CM5可以通过抑制葡萄糖吸收的相关酶活性,下调葡萄糖转运载体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提示β-CM5可能具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葛根素对摘除卵巢小鼠血清中几种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21日龄雌性小鼠建立摘除卵巢模型,将其分为阴性对照组、试验组(葛根素组)、阳性对照组Ⅰ(己烯雌酚组)和阳性对照组Ⅱ(己烯雌酚+孕酮混合组),另外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共50只小鼠。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灌胃;试验组葛根素水溶液(1 mg/mL)灌胃;阳性对照组Ⅰ己烯雌酚悬浮液(20μg/mL)灌胃;阳性对照组Ⅱ己烯雌酚悬浮液(20μg/mL)和黄体酮注射液(20 mg/mL)混合灌胃。隔日给药一次,各组每次每只0.1 mL,连续给药3周。给药结束后采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激素含量。结论:摘除卵巢小鼠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含量显著降低,生长激素含量显著升高,而血清催乳素含量无明显变化。葛根素对摘除卵巢小鼠血清雌二醇、催乳素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影响摘除卵巢后血清中孕酮含量,使之基本恢复到摘除卵巢前水平,并能显著抑制卵巢摘除所引起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过高,并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营养应激对大鼠胃和小肠内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本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标准营养、高营养和低营养条件下健康雄性SD大鼠胃和小肠内ERα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ERα阳性细胞在大鼠的胃和小肠内均有分布,以胃的黏膜固有层胃底腺区和小肠的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分布为主.低营养组ERα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低营养恢复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小肠中ERα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营养组恢复到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中ERα表达量极显著减少(P<0.01),回肠无明显变化.表明ERα参与食物应激反应中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和免疫调节活动.  相似文献   

15.
几种黏膜免疫佐剂对鸡小肠IgA分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别在新城疫Ⅳ系弱毒苗中添加黏膜免疫佐剂乳酸杆菌、CpG DNA、重组IL-2、氟化钠和大豆黄酮,经口免疫鸡后,研究十二指肠、空肠、Peyer’s斑单位面积IgA分泌细胞的变化。首先提纯鸡IgA和制备兔抗鸡IgA血清,然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鸡小肠IgA分泌细胞。结果表明,在免疫后第3周、第5周乳酸杆菌组比新城疫组(ND)极显著增加各段小肠IgA分泌细胞的数量(P〈0.01);CpGDNA、重组IL-2和大豆黄酮在整个免疫期内均明显增加鸡小肠黏膜局部IgA分泌细胞数量;NaF对鸡体黏膜局部IgA分泌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加。结果表明乳酸杆菌、CpGDNA、重组IL-2和大豆黄酮是有效的口服黏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6.
低聚果糖对早期断奶犊牛肠黏膜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同一牛场的荷斯坦公犊牛35头,研究低聚果糖(FOS)对早期断奶犊牛肠黏膜形态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g/(d·头)FOS组(E组)、6g/(d·头)FOS组(F组)、常规哺乳组犊牛肠绒毛高度、固有膜厚度、小肠黏膜DNA浓度均显著高于早期断奶对照组(P<0.05);添加FOS对小肠黏膜RNA含量有增加趋势;犊牛70日龄时,E、F组IgG、IgA含量极显著高于早期断奶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早期断奶对照组IgG、Ig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FOS能防止早期断奶犊牛肠道萎缩,维持肠道的正常形态结构,提高犊牛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8周龄Balb/c小鼠(均为雄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80mL/d,试验期为10d。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杯状细胞的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增加。1%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5%组、10%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CUE-MATE诱导新疆褐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的有效时间段和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CUE-MATE孕酮栓+PGF2α法进行新疆褐牛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同期发情主要集中在取栓后的2 d,平均发情率为72.5%,情期受胎率为66.7%;3月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5月和7月(P<0.05),达到90.8%,但情期受胎率低于5月和7月,为61.0%,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卵巢上以有黄体的同期发情率最高,达到95.3%,其次是有卵泡的,无黄体、卵泡的最低,三者差异显著(P<0.05);有卵泡的情期受胎率略高于有黄体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黄体、卵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都最低,差异显著(P<0.05);育成牛的同期发情率略高于经产牛,为92%,差异不显著(P>0.05);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为73.9%.[结论]环境温度、营养水平及母牛卵巢上有无黄体、卵泡影响发情率的高低,CUE-MATE孕酮栓+PGF2α法可用于诱导新疆褐牛的同期发情.  相似文献   

19.
试验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8周龄Balb/c小鼠(均为雄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5种不同浓度的大蒜溶液,80 mL/d,试验期为10 d.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杯状细胞的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增加. 1%浓度的大蒜溶液对小鼠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5%组、10%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新城疫弱毒苗经消化道黏膜2次免疫鸡后,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鸡十二指肠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阳性细胞和P物质(Substance P,S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动物首免后第3周,新城疫免疫组SS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SP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首免后第5周和第7周,新城疫免疫组和对照组中的2种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