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非洲猪瘟病毒的迅速传播,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严重冲击。建设无非洲猪瘟小区是防范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发生和扩散非常有效的措施,特别是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更是重中之重。文中描述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逻辑、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以及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的关键要素,分享了陕西省建设无非洲猪瘟小区的实践工作经验,以期望为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果 《吉林畜牧兽医》2022,43(5):115-116
建设无疫小区,是实现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预防、控制和消除动物疫病的国际通行做法.2021年船山区金绿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桂花立体种猪场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确保了猪场清净无疫,并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在我市无疫小区创建工作中走在前列,其经验做法值得学习.本文首先从政府主导、生猪产业、疫病防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创建无疫...  相似文献   

3.
<正>兴宾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连续12年获得生猪调出大县奖励。2021年有生猪规模养殖场(户)204个、养猪专业户528个,生猪存栏69.90万头,出栏47.13万头。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迫在眉睫,由于生猪养殖量大、分布广和调运频繁,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对我区来说困难重重。建设无疫小区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国家疫病常态化防控和区域化管理的部署要求[1],所以创建生猪无非洲猪瘟小区在我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赵力  张智鹏 《中国猪业》2021,16(6):86-89
自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传播以来,给我国的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实践证明,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是优化非洲猪瘟防控策略、提升养猪企业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促进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本文详细介绍了陕西省汉中市成功创建无非洲猪瘟疫情小区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5.
5月1日起全国执行五大区分区防控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将全国划分为5个大区开展分区防控工作,提出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优先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生猪调运监管,不向大区外调运除种猪、仔猪、无疫小区生猪外的其他生猪;推动优化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家猪和野猪等猪科动物的1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以来,1年多的时间疫情蔓延整个大陆,席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养猪业和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非洲猪瘟防控将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1项常态化工作。笔者在动物疫病防控一线参与非洲猪瘟防控处置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就非洲猪瘟疫情后如何开展生猪复养生产探讨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虽然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但是该病毒能够引起猪大量死亡,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制出解药及疫苗。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为此,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对我国猪饲料行业、生猪养殖业的深远影响;提出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发展环保型、创新型、节约型饲料工业,推动生猪行业规模化养殖和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8.
2018年非洲猪瘟的传入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是切断非洲猪瘟传播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非洲猪瘟的病原特点,阐述养猪场消毒剂选择和应用的关键,为广大养猪场户提供参考。1非洲猪瘟的特点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致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传播。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世界经济"动物疫病,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分类、形态结构及特性,阐述了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媒介蜱进行传播,分析了非洲猪瘟的实验室诊断和区域化管理方法,并提出了搭建整体性防控体系、加强野生动物研究、加强疫苗研发等建议,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非洲猪瘟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重点防控的外来病。由于目前没有非洲猪瘟疫苗进行有效的免疫防控,因此仍存在疫情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生,生猪养殖行业将造成极大损失。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非洲猪瘟防控。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8月我国沈阳市发生首列疑似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对整个生猪养殖业存在极大的威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国际非洲猪瘟防控实践表明,餐厨废弃物喂猪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对潲水养殖的危害性进行简要阐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2月,四川省梓潼县创建了四川省首个国家无非洲猪瘟无疫小区。自2018年我国辽宁省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梓潼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实防控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政策支持,有序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梓潼县建成投产1000头以上规模种猪场9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238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9个,有机肥厂3个,兽药生产企业5家,年产18万吨饲料厂1个,生猪全产业链实现闭环发展。2020年,梓潼县存栏生猪44.97万头,出栏生猪50.03万头。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的危害巨大,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性强,可在各年龄段、各种类的猪种中易感,且传播途径广泛,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近年来,我国非洲猪瘟的发病率逐渐增多,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我国国家政府对这一疫病的防控也十分重视,本文从非洲猪瘟的病理知识入手,对进一步强化落实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无疫小区,是实现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预防、控制、净化疫病的有效手段,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本文以互助县青海泰和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为例,归纳总结了全县无疫小区创建的优势、创建的过程、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工作的重点。并以此形成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安全体系建设等,指导全县养猪场推广了其创建技术、借鉴了其管理制度,全县规模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明显提升,至今未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青海省其他地区无非洲猪瘟小区创建提供了可参考的现实案例。  相似文献   

15.
洪枫  孟沛  魏旭文 《猪业科学》2024,41(1):60-61
随着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我国,给生猪养殖带来极大危害,各生猪养殖企业为应对非洲猪瘟病毒的侵入,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给企业防控其他疫病提供了好的基础。2020年滨海县一规模猪场(公司)在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无非洲猪瘟疫病小区后,2021年又对该场猪伪狂犬病进行了净化,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该猪场对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做法及效益评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暴发的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引发了市场消费者的极大恐慌,致使畜牧产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非洲猪瘟病毒适应能力强、传播速度快,且致死率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非洲猪瘟列入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是影响生猪养殖的重大疫病。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ASF)是生猪养殖的头号杀手。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ASF列为法定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也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要重点防控的一类动物疫病。根据目前对非洲猪瘟的研究新进展和全国各地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经验,在全世界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的情况下,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的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治病率高,致死率100%,没有特效药物,没有疫苗。1传播途径及病毒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野猪)或被非洲猪瘟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1)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过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通过非洲猪瘟病毒所引发的急性传染性动物疫病,属于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疫病。非洲猪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还会重创我国的生猪养殖业。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动物疾病的防控管理,加大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实现养殖、屠宰以及交易运输等行业的高效合作。本文主要分析非洲猪瘟防控的现状、存在的我呢提。并且探讨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一旦生猪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2021年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395号公告)青岛正大猪业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创建无非洲猪瘟小区的评估。为此,本文介绍了青岛正大创建无疫小区之分布情况;从人员物资管理、生产单元、各辅助单元、追溯管理等方面简述了青岛正大创建无疫小区之生物安全措施;阐述了青岛正大创建无疫小区之官方监管措施:建立区域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养殖企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生猪运输监管、严控疫病传染源,对生猪屠宰企业和无害化处理厂进行监管,官方兽医实验室采样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