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葡萄籽油溶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葡萄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选择氯仿、无水甲醇、无水乙醚、乙酸乙酯、丙酮和石油醚作为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石油醚提取率最高,为17.84%,丙酮效果最差。以石油醚为溶剂,葡萄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粉碎粒度等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葡萄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4个因素的主次关系为: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且最佳提取条件为葡萄籽粉碎粒度大于60目、提取时间3h、料液比1:9和提取温度85℃。  相似文献   

2.
对丝瓜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溶剂为石油醚;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为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浸提时间4h和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6.52%。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纤维素酶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最佳工艺。以香蕉皮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在pH值为4.5时,加酶量、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0.2%、液料比4 Ml/g、提取时间3 h和温度40 ℃,在此条件下,香蕉皮中果胶提取率为9.33 mg/g鲜香蕉皮。   相似文献   

4.
以黑花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花生中的蛋白质和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84 W、温度45℃、料液比1∶9、提取时间8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黑花生蛋白质的提取率为29.25%,色素含量为5.75 mg/g。  相似文献   

5.
化学法提取脱油米糠中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油米糠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盐法依次分步对米糠蛋白质进行提取,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这3种方法中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以及盐溶液的浓度对其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各方法的最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碱法最佳提取条件:时间3 h,pH值13,温度35 ℃,料液比1∶10,提取率为24.3%;酸法最佳提取条件:时间3.5 h,pH值0.5,温度40 ℃,料液比1∶8,提取率为18.18%;盐法最佳提取条件:NaCl浓度0.6 mol/L,温度45 ℃,料液比1∶10,时间2.5 h,提取率为7.86%。最后依次采用碱法、酸法和盐法的最优参数对脱油米糠蛋白进行分步提取,提取率为48.23%。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功率对超声波强化提取尤一大扁杏仁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波提取杏仁油影响大小次序为: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8、超声功率250W、30℃提取10min,提油率为49.27%。  相似文献   

7.
以老鹳草为原料提取总鞣质,研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数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总鞣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老鹳草总鞣质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出老鹳草总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1%、料液比为1:18、温度为83℃、提取时间为2h和提取次数为3次,在最佳条件下,一次提取率为13.55%。  相似文献   

8.
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取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设计,以牛肝菌多糖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对其提取条件做进一步优化。试验所得水浸提法提取牛肝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h、料液比1:30,牛肝菌多糖提取率达3.91%。  相似文献   

9.
以油莎豆为原料,研究利用超声波辅助三相分离技术提取油莎豆油及淀粉的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油莎豆油及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60℃、料液比1∶3和超声时间1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油脂提取率为88.09%,淀粉得率82.76%。各因素对油莎豆油脂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菜籽蛋白,考察了料液比、pH值、超声功率、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pH值12.5、超声功率800W、提取温度35℃、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提取率达76.57%,提取的蛋白质纯度达72.08%。其中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超声功率的影响最小,且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大豆多糖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大豆多糖抗氧化性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90 W、超声温度55℃、料液比1∶24,在此条件下大豆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4.8%。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热活化过硫酸钠预处理玉米秸秆优化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考察活化温度、预处理时间、过硫酸钠投加比、溶液pH值和固液质量比5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活化温度50℃,预处理时间16 h,过硫酸钠投加比0.5%,固液质量比1∶10,溶液pH值为5。此条件下,秸秆降解率为23.43%,还原糖得率为16.75%。  相似文献   

13.
玉米单倍体籽粒特征提取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玉米单倍体育种过程经导入基因标记后杂交诱导产生的单倍体与杂合体籽粒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实现了单倍体籽粒的准确识别。以导入基因标记后杂交诱导产生的玉米籽粒为研究对象,根据颜色特征将玉米分为紫色标记、黄色胚乳及白色胚部3部分,通过分析此3部分像素在RGB及HSV颜色空间内的分布特点,提出了(G-B)R/B模型,实现了紫色标记区域的有效提取;根据玉米籽粒形态特点及紫色标记部分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单倍体籽粒识别方法。在单倍体分拣试验台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单倍体的识别准确率达98.07%,且能满足动态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法提取发菜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发菜多糖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0,超声波功率100 W,温度60℃,超声时间20 min,连续提取2次。此条件下发菜粗多糖的提取率为7.369%,证明超声波方法可以快速、大量提取发菜多糖。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方法分别对栀子多糖和山楂黄酮进行浸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取得栀子多糖浸提最佳工艺条件:浸提温度50 ℃,浸提时间60 min,料水比1∶15;山楂黄酮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溶液体积分数80%,浸提温度60 ℃,浸提时间45 min,料液比1∶25。所得山楂黄酮浸提液经40 ℃,0.1 MPa的减压蒸馏,除去乙醇。   相似文献   

16.
以速冻草莓为原料,研究提取草莓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质量浓度g/mL)为1:12,用1.5mol/LHCl和无水乙醇作混合溶液(体积比l:9)作提取剂,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5h。  相似文献   

17.
以烘干的西兰花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探讨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取溶剂为95%乙醇、料液比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h的条件下,叶绿素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余秋强 《农业工程》2013,3(3):70-73
食用菌复合饮料是指以两种以上食用菌为主要原料,配以红枣、菊花、甘草等中草药,并按一定比例配制后经浓缩提取而成。该文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浸提时间120 min,浸泡时间60 min,浸提温度95 ℃,浸提比例(mL∶g)1∶80。对于糖、蜂蜜以及稀释比例的确定,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组合:稀释比例为1%,白砂糖比例为3.5%,蜂蜜比例为1.0%。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粪便固液分离工艺,用作者研制的固液分离机对鲜牛粪进行固液分离,以进料水料比、榨条间隙、螺旋转速作为影响因素,以分离后固形物料中总固体(TS)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以处理牛粪生产率、液料中固体去除率为参考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探讨了螺旋压榨工艺参数对固液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参数:进料水料比为0.65,榨条间隙为1.5 mm,螺旋转速68 r/min时,分离后固形物料中总固体(TS)质量分数可以达到4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牛粪固液分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油用萝卜籽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油用萝卜籽中的总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提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及两两因素间对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最大的是超声温度,其次是超声时间,接着是料液比,最后是乙醇浓度。当料液比1∶25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53 ℃,超声时间28 min时,提取率最高,此时总黄酮含量为15.18 mg/g。与模型预测值15.15 mg/g接近,表明此工艺较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