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紫花含笑不同开花时期花被片挥发性成分,确定其主要花挥发性物质,以花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被片为试验材料,采用HS–SPME–GC–Orbitrap–HRMS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从紫花含笑花被片中共鉴定出641种挥发物,共14类化合物,以萜类和酯类物质为主;盛花期花被片挥发物种类最多(434种),初花期次之(392种),花蕾期最少(352种),各时期分别检测到特有挥发物96、80和118种,特别是在盛花期,检测到了3种特有生物碱类:四氢东非马钱碱、托品酮和毛果芸香碱;盛花期花被片挥发物总含量最高(668.993μg·kg-1),初花期次之(628.111μg·kg-1),花蕾期最低(522.590μg·kg-1);含量较高(> 13.000μg·kg-1)的主要挥发物有α–愈创木烯、大根香叶烯B、顺–衣兰油–4(15), 5–二烯、β–石竹烯、双环倍半水芹烯、顺式–β–罗勒烯、β–律草烯、双环大根香叶烯、γ–依兰油烯和α–古巴烯;香气强度(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表明:紫花含笑花被片特征香气成分包括苯甲酸甲酯和α–蒎烯,修饰性香气成分包括顺...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枣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以酸枣、过渡(中间)类型和栽培枣共3类种质5个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品种不同器官(果实、果皮、果肉、叶片、花、种仁)总黄酮含量及果实黄酮提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3类种质的5个品种脆熟期果实的总黄酮含量(以鲜重计)为0.89~3.55 mg/g,平均值为1.94 mg/g;果皮总黄酮含量为4.13~8.21 mg/g,平均值为5.73 mg/g;果肉总黄酮含量为0.17~1.07 mg/g,平均值为0.66 mg/g;花总黄酮含量为3.47~6.90 mg/g,平均值为5.50 mg/g;成熟叶片总黄酮含量为7.01~9.02 mg/g,平均值为7.98 mg/g;种仁总黄酮含量为6.48~14.39 mg/g,平均值为11.43 mg/g。5个品种各器官总黄酮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种仁>叶片>果皮>花>果实>果肉;果实、果肉和叶片中总黄酮含量都是酸枣>中间类型>栽培枣;3类种质脆熟期果实黄酮提取液与·OH清除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蒙古韭、野韭、薤白和细叶韭为试材,对4种葱属野菜的物候期、营养物质含量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育种、适时利用种质资源等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细叶韭的花期最长,为71d,且开花最早;薤白的花期为39d,开花最晚;细叶韭在内蒙的分布最广,其次为蒙古韭和野韭,薤白的分布最少;野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在4种葱属植物中最高,分别为1.74mg/g和1.78%,蒙古韭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为1.71%,薤白的总氨基酸含量最低,为5.10mg/g。  相似文献   

4.
以5个不同呈色时期竹节参果实为试材,采用酶标仪检测法,研究了竹节参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对果实呈色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竹节参果实呈色生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实、果皮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随果实转色呈逐渐降低趋势,果实绿果期含量最高1.060 mg·g-1;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呈相反趋势,果皮成熟期含量最高0.234 mg·g-1;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相似呈逐渐上升趋势,果皮成熟期含量最高3.393 mg·g-1。而果实总酚、类黄酮含量合成变化规律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均是成熟时期果皮含量最高,总酚为2.790 mg·g-1,类黄酮为7.256 mg·g-1。因此,竹节参果实从绿果期进入转色期时,果实中的叶绿素逐渐被破坏,类胡萝卜素开始在果皮显现出来,花色苷也开始合成,总酚与类黄酮物质对竹节参果实呈色为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石志刚  韦峰  万如  王亚军  安巍  秦垦 《北方园艺》2016,(21):165-170
以枸杞‘0909’为试材,采用三因素四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N、P、K)配比施肥对枸杞叶片中N、P、K含量及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施肥对‘0909’枸杞春梢生长量影响显著,并可以在春梢停止时以春梢长度数据进行建模;不同配比处理对枸杞叶片中细胞酶活性影响显著,初花期SOD活性以H7(施氮56.5、磷酸一铵9.0、尿素103.3、磷45.5、磷酸一铵74.6、钾65、硫酸钾125.0g·株~(-1))最高,H1(施氮110.5、磷酸一铵16.6、尿素204.1、磷84.5、磷酸一铵138.5、钾65、硫酸钾125.0g·株~(-1))最小,POD活性以H5(施氮56.5、磷酸一铵16.6、尿素86.7、磷84.5、磷酸一铵138.5、钾65、硫酸钾125.0g·株~(-1))最高,H6(施氮56.5、磷酸一铵16.6、尿素86.7、磷84.5、磷酸一铵138.5、钾35、硫酸钾67.3g·株~(-1))最小,CAT活性以H7最高,H5最小;不同施肥配比下‘0909’枸杞各生长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总体趋势为先下降后升高,盛花期达到最高;不同施肥配比对枸杞叶片中N、P、K的含量影响显著:全N含量为春梢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春梢生长期为需氮的关键期,且H5处理的N吸收最大;全P含量以初花期为临界先下降后升高(盛果期初果期盛花期春梢生长期初花期);全K含量在各个物候期随着春梢生长有逐渐升高趋势,进入初花期含量快速增加,在初果期达到最大,随后大量开花结实急剧下降。此外通过三元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分析‘0909’枸杞产量,得出模型Y=0.474 86+0.118 76X_(1^2)+0.189 47X_(2^2)+0.136 44X_(3^2)-0.187 50X_2X_3。  相似文献   

6.
以一年生和二年生黄芩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时期总黄酮含量的累积规律,以期为黄芩的种植和确定最佳采收时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黄芩总黄酮含量"根叶茎";在一年生和二年生黄芩中的累积规律不同,其中一年生黄芩根总黄酮含量在9月份最高、达到46.97mg/g,二年生黄芩根总黄酮含量在6月份最高、达到54.50mg/g,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因此,确定一年生黄芩最佳采收时期为9月份,二年生黄芩最佳采收时期为6月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分别以冬瓜和蒲公英为原料,加入植物乳杆菌、嗜热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及长双歧杆菌5种酵素专用发酵菌粉混合发酵,制作两种酵素,并对两种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抗氧化物质(总酚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总酚以及维生素C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冬瓜酵素亚硝酸盐在60 h达到最高,含量为5.76 mg/kg,蒲公英酵素亚硝酸盐在36 h达到最高,含量为3.13mg/kg;冬瓜酵素总酚含量在60 h达到最高,含量为0.146μg/mL,蒲公英酵素总酚含量在12 h达到最高,含量为1.599μg/mL;冬瓜维生素C含量在48 h最高,为5.40μg/mL,蒲公英维生素C含量在60 h最高,为7.35μg/mL。两种酵素p H稳定在3~4之间,可溶性固形物总体呈下降趋势。本文可为蒲公英酵素和冬瓜酵素发酵周期的确定以及产品的开发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以4个无核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奇宝"对花果的疏除效应。试验从各处理对坐果率、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综合影响效果看,‘克瑞森’无核品种"奇宝"处理最适宜的时间是盛花期,最适宜的浓度是1mg/L;‘汤姆逊’无核品种"奇宝"处理最适宜的时间是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适宜的浓度是15mg/L,盛花期适宜的浓度是10mg/L;‘火焰’无核品种"奇宝"处理适宜的时间是盛花期,适宜的浓度是5mg/L;‘黑无核’品种"奇宝"处理最适宜的时间是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适宜的浓度是1mg/L,盛花期的适宜浓度是1mg/L。  相似文献   

9.
以“嘎啦”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花芽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嘎啦”苹果花芽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缓慢增加,至花序分离期含量达到最高,为9.59 mg/g,然后含量下降直至盛花期;大多数氨基酸在花芽膨大时含量稍有下降,随后含量上升,至花芽开绽期或花序伸长期后又回落;在萌发期间,酸性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测定10批苦瓜干所含的主要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苦瓜干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为控制苦瓜干质量、保证其安全使用和后期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使用硝酸铝显色法、福林酚法和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和还原糖含量,并运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法及总抗氧化能力法测定苦瓜干的抗氧化活性。10批苦瓜干的成分含量有所不同,总黄酮、总酚、还原糖含量(w)最高,分别为1.84、5.24、9.00 mg·g-1;苦瓜干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IC50值最佳为3.42 mg·m L-1;苦瓜干的总抗氧化能力最高,为192.02μg·g-1。苦瓜干粉末的红外光谱图的主要吸收峰均在3290、2920、1740、1610、1370、1230、1020 cm-1附近。苦瓜干富含黄酮、总酚、还原糖成分,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结合可为苦瓜干的识别分析提供科学数据,有助于苦瓜干的整体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成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4年生"霞多丽"葡萄为试材,设置改良霍格兰营养液正常、0.5倍、2倍3个浓度,探讨了不同养分供应量对"霞多丽"葡萄N、P、K吸收量,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霞多丽"葡萄在各个时期改良霍格兰营养液2倍浓度处理下叶片N含量最高,盛花期比0.5倍浓度下N含量高3.02mg·g~(-1),膨大期正常浓度处理下果实N含量最高,为10.26mg·g~(-1),其它时期2倍浓度下N含量最高;2倍浓度下叶片P含量在各个时期均为最高,膨大期时达到最大值,比最低的0.5倍浓度处理高0.5mg·g~(-1),正常浓度下各个时期果实P含量最高,膨大期时为最大值3.41mg·g~(-1);正常浓度下叶片K含量在各个时期高于0.5倍处理,成熟期2倍浓度处理下K含量最高;膨大期和转色期的果实K含量2倍浓度下最高,均为6.00mg·g~(-1),2倍浓度下K含量在成熟期为最高。综合考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2倍浓度处理下葡萄的光合效率最高,且果实品质较其它处理优,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0.5倍浓度处理和正常处理高2.1个百分点和0.534个百分点,可滴定酸为0.165%,单宁和总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南茜文心兰(Gower Ramsey)盛花期花葶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与RACE扩增,获得一个958 bp的AP1APETALA1)-like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基因编码区690 bp,共编码氨基酸229个,命名为OnAP1-like(登录号:KC426946)。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质48.91%为α螺旋,10.92%为β折叠,40.17%为无规则卷曲,为亲水性蛋白质。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OnAP1-like 蛋白与蕙兰AP1-like蛋白一致性最高,进化距离最近。利用RT-qPCR对从文心兰不同时期不同器官中的OnAP1-like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器官不同发育时期比较,在叶中,花蕾期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随发育时间推移,表达量逐渐升高,至花后期达到最高;在花葶中的表达量的趋势与根相同。同一时期不同器官比较,抽葶前,根中表达量高于叶片;花蕾期,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盛花期和花后期,花葶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该基因在花的发育及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木芙蓉的花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初花期、花蕾期、盛花期、花末期4个不同时期对木芙蓉微形态结构的影响,以期揭示木芙蓉花外部和内部更为详尽准确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花萼上表皮细胞表面较规整,表面长柄腺毛密集,且呈丛生分枝状。花萼下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细胞表面凹凸不平,细胞形状不规则呈多边形,长柄腺毛比上表皮少,且成单生状,腺毛上有明显突起物。花冠上表皮在初花期无腺毛,只有少量成长发育中的短柄腺毛,细胞排列紧凑,细胞表面凹凸不平,细胞成不规则多边形。花冠下表皮无长柄腺毛,但有短柄腺体,细胞形态变化不大,细胞排列整齐。木芙蓉花柱头上的乳突细胞分化形成大量多细胞的毛状体,排列紧密,间隙小,分布无一定规则,但花末期细胞形态变化较大,分化较明显。花柱上布满表皮毛,其中初花期花柱上的表皮毛稀疏、较短,花末期稠密、较长,盛花期和花末期花柱和柱头上附着较多的花粉粒。初花期雌蕊中子房上的表皮毛稀疏、较短,花末期稠密、较长,另外盛花期和花末期胚珠较初花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利用香菇进行固态发酵,以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酵产物中蛋白质、黄酮、花色苷、鞣花酸和没食子酸含量的变化,以研究香菇固态发酵蓝莓果渣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蓝莓果渣产物中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在第8天达到最高,分别为7.210mg/g和0.455mg/g,花色苷含量在发酵第12天时达到最高,为1.878mg/g;鞣花酸含量呈下降趋势,没食子酸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第8天达到最高值,为1.755mg/g。  相似文献   

15.
灰枣是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之一。为提升新疆干制‘灰枣’商品性,特开展不同贮藏时间对新疆干制‘灰枣’品质影响的研究。采用新疆较为常用的贮存方式,在温度-2~5℃、湿度40%~45%条件下,采用Folin-酚法、出口食品总黄酮测定、常规理化指标测定等方法,测定不同贮存时间干制‘灰枣’的总多酚、总黄酮、总糖、总酸、还原糖等指标。结果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整体变动幅度较小,贮存45 d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7 mg/kg、1.05%;脂肪、蛋白质、水分、总酸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贮存60 d时达到最高值;总糖、还原糖、淀粉、膳食纤维含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贮存30 d时含量最高。新疆干制‘灰枣’最佳商品期为入库贮存后的30~60 d。  相似文献   

16.
腥臭卫矛是山西特色观赏灌木,开花期花器官散发出很浓的腥臭味,但其花蜜腺的形态和结构尚无相关资料。为明确腥臭卫矛花蜜腺的微形态特点,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腥臭卫矛花蕾期和盛花期的花蜜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腥臭卫矛花蜜腺属于外分泌腺,总体呈盘状结构,位于雄蕊与雌花子房相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蜜腺。从腥臭卫矛花朵花蕾期、始花期和盛花期来看,其分泌表皮层细胞在泌蜜时由厚变得轻薄透明,泌蜜组织的细胞排列由松散到紧密且规则整齐,表皮细胞气孔和分泌气孔逐渐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醉蝶花的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 a生草本醉蝶花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其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它处理组植株株高、主茎高随之降低,且处理浓度越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越显著;基径除1 000 mg/L处理外,其它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主花枝长也无显著差异;花枝基茎随浓度增大,差异性越显著;在群落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其它处理组的花蕾期和盛花期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而始花期和凋谢期均有一定时间的推迟和延长,各处理始花期比对照推迟了6~9 d不等;凋谢期比对照延长了14~24 d不等;其中盛花期持续时间和平均每株的花数量均以800 mg/L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5a生“宁杞1号”为试材,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宁夏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芦丁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黄酮及其组分芦丁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黄酮含量在花后9d时达到最高,之后随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青果期黄酮含量下降较快,至色变期下降趋势减缓,成熟期含量趋于稳定.花后9~19 d时,芦丁含量急剧下降,而花后19~37 d期间,降至最低点0.012 mg/g,其后变化不大,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鲜食葡萄品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主要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比色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的果皮、果肉、种子和果梗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了清除氧自由基(ORAC)、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铁离子还原(FRAP)能力与多酚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葡萄品种多酚类物质主要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其中花青素在果皮以及总酚和总黄酮在种子和果梗中含量较高,但多酚类物质在果肉中最低。葡萄品种‘夏黑’果皮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其它葡萄品种。以‘巨玫’果皮和果肉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但‘青提’果皮和果肉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低于其它葡萄品种。通过分析各葡萄品种抗氧化活性与多酚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发现,果皮中FRAP和ORAC清除率以及种子和果梗中DPPH·清除率与花青素、总酚及总黄酮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且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说明其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以北醇葡萄为试材,通过“5416”配方施肥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的肥料配方,为河北地区酿酒葡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3%(T16处理)~19.4%(T1、T9处理);除T15处理外,T4处理的百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337.2 g;除T1、T5、T9、T11处理外,T3处理皮果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13处理籽果比最高,为4.5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除T8、T10、T13、T16处理外,T15处理的籽粒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4处理对皮黄烷醇和皮总黄酮提升作用明显,T13处理对皮总酚、皮花色苷、皮单宁提升作用明显;籽总酚含量为2.82(T5处理)~10.21 mg/g(T14处理);除T3处理外,T2处理籽黄烷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208.07 mg/g;籽总黄酮含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施肥处理分别为T2、T16,其值分别为26.87、7.58 mg/g;除T2、T3、T7处理外,T8处理的籽单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3.93mg/g。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4个主成分,各主成分Y1、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