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能充分激发耕地保护内生动力,对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地矛盾突出,为缓解矛盾,进一步保护耕地资源,健全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构建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从江苏省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形成过程、机制现状出发,总结江苏省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建设经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政策要素对区域耕地变化的驱动作用基础上,引入logistic曲线模型,分别从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层面选取影响耕地变化的政策驱动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并以湖北省为例构建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耕地总量变化呈现先减后增的阶段性特征,农村产业结构非农化和建设扩张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基于粮食安全制定和实施的耕地保护政策对维护耕地数量的稳定性和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应从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用、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激励与惩罚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的耕地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由于全国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呈逐渐减少趋势。当前耕地保护利用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和矛盾必须切实解决,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关键在于采取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精准政策导向、保障耕地质量、加强法律约束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广东省耕地资源基本状况、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历年来耕地资源保护利用采用的主要措施,并根据耕地保护利用存在问题提出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贵州省制定耕地资源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从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等方面介绍了贵州耕地资源的现状,指出了贵州山区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面积较大及分布范围较广、耕地撂荒严重、优质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大耕地执法力度;完善耕地目标保护责任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强化职能部门和群众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加强耕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增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推进耕作层剥离利用步伐;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贵州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探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是如何促进各成员国实现政策目标,德国是如何实施该政策并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遵循怎样的政策机制,对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政策制定有重要借鉴意义。运用实地调查法和归纳总结法,对德国落实欧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做法进行梳理,并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德国精准农业进行分析,探讨对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德国严格贯彻落实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主要做法包括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耕作方式绿色化、耕地利用精准化和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与资源化;2)这些做法主要得益于欧盟及德国具有完善的政策机制,一是耕地保护制度化与法制化强制性的结果,二是农业绿色补贴政策诱致性的结果,三是以科技与大数据为支撑制定耕地利用措施的结果,四是以产学研紧密结合构建农业经营者准入制度的结果;3)欧盟及德国的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值得学习与借鉴,亟须从加快立法进程、改进农业补贴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与信息系统及加强产学研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淮南市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土地空间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通过分析淮南市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变化,发现非农化产值率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并进一步阐述耕地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结构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指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具有一定的协同性,还针对经济增长过程中耕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已成为制约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建立动态多元回归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投资增加与耕地资源之间动态变化弹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耕地数量做出了预测,从而为协调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并由此提出,今后我们应加强土地整理、推进节地型经济增长技术对土地的替代,全面实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耕地非农化成本以及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乌鲁木齐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人口、耕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是补充耕地项目立项、开发及实施的基础,有助于摸清补充耕地的开发潜力状况,建立补充耕地数据库,响应国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1]。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关键措施,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新疆沙雅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例,充分利用沙雅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系统掌握沙雅县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与空间分布,总结沙雅县耕地后备资源制约因素及对策,为耕地保护、有效利用国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管理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尹辉 《乡村科技》2023,(13):118-120
湖南省永州市立足市情,将耕地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实现耕地有序恢复难度大、推动耕地占补平衡任务重、抓好耕地进出平衡执行难等问题。基于此,为做好永州市耕地保护工作,实现当地耕地保护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提出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推进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看好耕地资源家底,全面贯彻节约优先方针、注重资源高效利用,严格执行考核奖惩机制、营造耕地保护氛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茶陵县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茶陵县“三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茶陵县面临着土地供需矛盾更加严峻的形势。土地保护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需求与供应的双重矛盾、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通过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提出茶陵县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耕地保护是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耕地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协调中央与地方的政策需求、加强耕地保护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法律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文栋  郭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34-1135
论述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耕地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金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健全和完善土地法规、土地政策的角度,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殷祥  何方  宫志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3-274,339
以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困境为出发点,从生态、经济、社会等3个角度展开分析,得出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环境保护、违背自然规律、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导致耕地资源出现总量减少、质量弱化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即加强人口自身的再生产管理使之与耕地资源的矛盾缓和并与环境相适宜,强化耕地质量体系的评估与检测,实施科学发展观、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保护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涉及到农村土地管理的问题逐渐增多,耕地保护政策与土地占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深化和改革刻不容缓。本文立足于农村土地使用和发展现状,对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提出具体实施策略,着力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提高人们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促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化与发展,推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是福建省基本省情之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耕地将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耕地占补平衡的潜力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耕地占补平衡保障机制,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调查,湖南省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着使用林地法律依据不足,土地分类标准差异引发林地认定矛盾,使用林地工作程序不规范,办理林地使用手续缺乏指导性意见的问题.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对林地资源有很大的影响——导致林地资源流失;破坏了原生植被,导致一些地方滥伐林木;加大了林业主管部门保护林地资源的压力和难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林地保护,建议:国家从法律法规层面统一土地分类系统和标准;进一步调整完善土地开发的相关政策;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强化责任追究;利用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果,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依法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8.
论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以长沙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水平衡量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发展程度;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和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了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以长沙县耕地利用为例,从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的矛盾、城镇化对耕地资源结构的影响、土地管理与土地资源开发,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从严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预警监测系统、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等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控制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过快流失的重要手段,应该坚持,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应从认识、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建立耕地占补平衡的长效机制。耕地占补平衡只是一种补救措施,保护耕地的最好办法是严格控制耕地的占用。应加大对土地整理的投入,提高耕地质量。建立土地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耕地的变化,切实遏制非法和超标占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耕地利用调整频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我国面临耕地保护管理矛盾和农民利用不可持续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思考耕地的本质内涵和科学的界定方法。本文以服务粮食生产为目标,在分析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概念界定的背景、依据、效果,以及其出台相关耕地保护政策和成效的基础上,总结我国耕地概念的阶段变化特征,通过借鉴国内外以粮食种植适宜性和生产稳定性为核心的耕地内涵界定经验,提出以耕地生产能力为内涵,统筹空间稳定性、质量适宜性、经济可行性和政策延续性的界定方式,对于完善耕地认识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耕地资源调查、评价与保护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