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兵  鲁宜安  林蔚 《水禽世界》2009,(10):19-20
目前规模化孵化场每天向全国各地输送成千上万的雏鸡,每个孵化场都希望在运输途中达到雏鸡零死亡的目标.雏鸡零死亡可以最大程度让养殖客户认可公司雏鸡产品的质量,减少运输过程中意外死亡对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因早期雏鸡到场死亡偏高客户投诉率.雏鸡从孵化场运输到客户养殖场内,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控制好雏鸡的选择、雏鸡的运输、雏鸡到场的安置三大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2009年4月13日,长春市双阳区某养鸡户进海蓝雏鸡4 200只,到家后第2天开始陆续出现病鸡,雏鸡精神不振、聚堆,当夜死亡46只.最初以为是雏鸡白痢,但使用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死亡雏鸡数量不断增多.19日下午来我站就诊时已死亡900余只,死亡率达21.43%.后经积极救治,病情得以控制.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怎样提高育雏期鸡的成活率,是决定育雏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清楚雏鸡死亡的原因,现就养殖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养鸡过程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雏鸡病亡诸多因素中,传染病或孵化问题首当其冲,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重大影响通常被忽略.雏鸡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良好的环境,有利于雏鸡的健康成长.不良环境中,雏鸡健康受损,容易患病,甚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从事养殖和技术服务经验,现将育雏过程中的环境对雏鸡的影响做一简单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买来的小鸡死的多“这是当前农户养鸡的共同感受.为了摸清雏鸡的成活率和死亡原因,笔者于年初,对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的6户中,买来雏鸡7 633只,0.25 kg以上成活3 955只,占出壳雏鸡总数的51.8%.户均死亡雏鸡294只.……  相似文献   

6.
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育雏率以及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而且还影响鸡群的更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其中育雏工作中控制雏鸡死亡,提高育雏率至关重要.下面就雏鸡死亡加以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蛋鸡育雏期雏鸡成活率低是养鸡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弄清雏鸡死亡原因,我们对胜利油田管理局农业公司蛋鸡场9875只伊莎母雏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发现整个育雏期雏鸡死亡有四个高峰期,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特别是常见传染病.同时我们发现,只要适时合理用药防治,这些传染病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绿脓杆菌病是幼雏和青年家禽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疾病,可以引起一定数量的鸡只发生死亡.近几年来,本地数个孵化厂相继爆发雏鸡绿脓杆菌病,造成雏鸡较大数量死亡.为引起养禽户该病的高度重视,以减少经济损失,现将本地某孵化厂一起雏鸡绿脓杆菌病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郑福英  刁有祥 《中国家禽》2003,25(24):29-29
2003年4月中旬,济宁某种鸡场连续孵化3批种蛋,孵化期间均发生大批胚胎死亡,出壳的雏鸡表现弱雏,成活率极低.经询问种鸡饲养状况和观察死亡胚、死亡雏鸡的症状,确诊为种鸡维生素B2缺乏症.  相似文献   

10.
育雏的成败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并且关系到成鸡的质量与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雏鸡神经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外界温度适应能力差,体小且弱,抗病力也较低;同时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雏鸡消化能力弱,所以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近3年3000多只雏鸡的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流动市场上购买雏鸡来饲养,或多或少会出现雏鸡消化不良、气喘、伤寒、伤热、痢疾、便秘等不适症状.带来这些隐患的雏鸡,稍有饲养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慢慢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养鸡生产中,雏鸡的死亡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引起雏鸡死亡的诸多因素中,人们总认为传染病是主要因素,或归结于孵化上的问题,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雏鸡健康的影响.由于雏鸡阶段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增重快;羽毛生长快;消化能力差;活泼而胆怯、群居性强;代谢旺盛;对饲料的营养要求高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极差.据统计,鸡场雏鸡死亡率在3%~8%,农家养鸡为5%~10%.  相似文献   

13.
绿脓杆菌algX基因的PCR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脓杆菌病是由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引起的雏鸡和青年家禽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疾病.刚出壳的雏鸡发生绿脓杆菌病可造成毁灭性损失,引起雏鸡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4.
雏鸡白痢是一种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7日龄的幼雏多发,发病鸡多数呈急性败血症经过,一般2~3周龄达到死亡高峰,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品种、营养、鸡群营养等密切相关,一般在20日龄后死亡逐渐停止.2008年11月,南宁市某鸡场送检三批以早期死亡为主要症状的雏鸡,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现将其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鸡白痢是鸡群中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鸡,特别是3周龄以内的雏鸡.雏鸡感染后以白色下痢和急性败血症死亡为特征.现将一起雏鸡自痢的诊治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雏鸡死亡的原因很多,但只要做好育雏前的各项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各项操作规程,严格防疫程序和疾病防治,就可减少雏鸡的死亡数量,提高其成活率,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中,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日,滦县两个肉鸡养殖户饲养的肉雏鸡于10日龄时相继发病. 1 发病经过 雏鸡自1日龄就不断死亡,且日见增多,排稀粪(开始为白色),雏鸡多数打蔫,采食量饮水量都达不到标准.进雏后曾先后投喂了雏德康+阿莫西林、保吉安、吉安I号等药物,但都未能控制病情.4日龄时雏鸡曾用Ma5+CO30免疫.来我处问诊时两养殖户肉雏鸡已分别死亡216只、120只,死亡率分别达8.3%、6.6%.  相似文献   

18.
1.断喙今年5月初,随机取14日龄雏鸡49只、19日龄雏鸡184只进行断喙。之后,14日龄雏鸡无一死亡,1 9日龄雏鸡死亡18只,占9.8%。 2.惊吓 3月22日晚捕捉产蛋鸡进行清点称重。第二天产蛋量下降1 5%。4月19日晚又捕捉产蛋鸡进行清点、称重并剪翅。经惊吓后第二天产蛋  相似文献   

19.
七彩山鸡在育雏过程中啄癖是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在山鸡场育雏统计中发现,因啄癖死亡的雏鸡占死亡雏鸡的75%,而在3~5周龄内雏鸡啄癖日死亡数占鸡群的1.7%。被啄肛的雏鸡可100%发生死亡,而啄伤皮肤的,虽不致死亡但影响其发育以致生长受阻。因此,防制啄癖是提高七彩山鸡雏鸡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发病情况某农户饲喂雏鸡80只,于进鸡一周后发生鸡白痢病,晚上口服痢特灵片,当晚死亡32只.第二天,口服10%蔗糖水,雏鸡继续死亡13只,之后得以缓解,但陆续有死亡,发病20天时共死亡55只.发病症状:雏鸡怕冷,羽毛蓬松,身体蜷缩如球状,常常成堆地拥挤在一起,翅膀下垂,呆滞,厌食直至兴奋惊厥死亡;出现白痢,排出一种白色、浆糊状的稀粪,肛门周围的绒毛上面粘着白色、石灰样的粪便;呼吸困难,伸颈张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