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傅晨 《世界农业》1997,(5):14-15
乌克兰农业体制的变化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傅晨乌克兰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人口居第2位,面积居第3位。乌克兰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条件,近70%的国土面积是可耕地,全世界近1/3的黑土带在乌克兰境内。农业是乌克兰的一大产业,3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提...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08,(14):33
<正>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这让赫鲁晓夫振奋不已,从  相似文献   

3.
5月19日,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与乌克兰达拉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宣告成立中乌泛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这是我省首个国有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的农业项目。乌克兰达拉集团位于基辅市,主要从事机械制造、矿产、电力、造船、信息、媒体、农业等领域,其中农业领域拥  相似文献   

4.
绿油油的大麦苗正在从乌克兰北部的黑土里破土而出。在西伯利亚和哈萨克的农业地区,气候暖和。在北部的波罗的海沿海地区,去年秋天播种的冬小麦正在返青。 去冬气候不冷,今春气候普遍良好,这对苏联的谷类作物来说是个吉兆。 即使这样,这里的外国农业分析家们认为,苏联的农业计划制订者们也没有什么可乐观的。 一九八一年苏联的谷物收成目标是二亿三千  相似文献   

5.
今年夏天,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派小麦、马铃薯领域的科技人员赴乌克兰学习考察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本次考察对乌克兰的马铃薯、小麦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利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交流,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乌克兰特色产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全面提升定西特色产业生产技术及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夏天,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派小麦、马铃薯领域的科技人员赴乌克兰学习考察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本次考察对乌克兰的马铃薯、小麦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利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和交流,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乌克兰特色产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全面提升定西特色产业生产技术及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改革现状乌克兰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 ,也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并于1922年12月30日加入前苏联。1991年8月24日独立 ,现有国土60 3万hm2,人口5010万。农业是乌克兰的基本产业之一 ,目前占GDP的34 % ,有29 %的人口从事农业 ,农业资产占国家固定资产的33 %。从1990年开始进行农业生产的改革并形成了适宜的立法基础 ,现已形成资产关系与管理形式的一些措施。法律承认对土地的私有 ,保证不同管理形式权力的平等性 ,土地的非国有化正在进行 ,新的生产方式及私有农庄逐渐发展 ,辅助家庭农场的面积…  相似文献   

8.
李远 《世界农业》2000,(5):52-52
一、成立背景1998年9月乌克兰国立农业大学成立之时 ,在乌克兰基辅市 ,由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 ,乌克兰国立农业大学和德国Humboldt大学组织召开“加强全球高等农业教育与研究合作 ,迎接21世纪挑战”国际学术会议。来自30个国家的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提出了建立全球农业大学协会的设想 ,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1999年7月全球农业大学协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召开成立大会 ,会议主题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领导体制”。筹备委员会作出如下决定 :(1)将“全球农业大学协会”更名为“全球高等农业教育与研究协会” ;(…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但怎样保持农业的竞争力一直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要素禀赋、政府政策、制度创新乃至一国文化价值观的变迁都会对农业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以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前苏联国家俄罗斯、乌克兰作为参照物,在比较优势的视角下对各国近期农业改革政策进行述评,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并与中国最近的农业政策进行对比,希望能够对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介绍了乌克兰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以国家农业大学为例介绍了近期的改革进展,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苏联建立了以乌克兰、伏尔加河、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地带、乌拉尔和哈萨克斯坦等区域以及西伯利亚部分地区为主体的谷物商品生产基地。50年代就实现了谷物生产的耕、播、收机械化。苏联谷物总产量仅次于我国和美国而居于世界第三位。其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0%左右,年人均占有量在700公斤以上。但是,时至今日,食品问题,核心是谷物生产问题,仍一直是没有解决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建国以后采用什么样的农业体制是一件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大事,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可靠的组织保证。建国初期,苏联已经实现农业合作化,第一梯队是以国营农场为主体的农业托拉斯体系,第二梯队是集体农庄,个体农户已不复存在。党中央根据苏联农业合作化的经验,积极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大批国营农场,像苏联老大哥一样把国营农场当成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高组织形式,我国农垦事业就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脱颖而出,并被国家赋予示范带动我国农业的历史使命,目的是通过国营农场示范带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基地建设如何,一直是衡量一个地方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回顾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农产品基地建设一直伴随着上饶市农业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我市不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档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分散经营逐步走向规模化经营,在全市建成了九大特色农业基地,即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千亩高产优质稻基地、千亩绿色蔬菜丰产园基地、千亩红花油茶丰产林基地、千亩草食动物养殖基地、千亩无核柑基地、千亩食用菌生产基地、千亩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及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构成…  相似文献   

14.
科研院所农业示范基地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近年来,我国科研院所农业示范基地发展迅速,但科研院所农业示范基地管理明显滞后于基地规模化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科研院所农业示范基地的管理现状,指出了管理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并从优化基地管理模式、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示范基地管理的对策,以期使农业示范基地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08,(5):33-33
<正>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初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这让赫鲁晓夫振奋不已,从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业科技企业在农业示范基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业科技企业作为我国农业示范基地中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部门,担负着科技产业化集成的重任。文章从我国农业示范基地的发展状况、农业科技企业在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示范基地的关系,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在农业示范基地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如正确处理农业科技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示范基地其他部门的协同发展、强化农业科技企业内部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理想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基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农业高校是国家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科研的基地。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同创建的"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公司 基地 高校"的校企联盟科技创新范式,解决和突破了温氏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全面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空间,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独联体国家的农业近况中国农业大学方康云农业在独联体国家一如既往地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其农业产值平均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2%。其中,格鲁吉亚占50%以上,摩尔多瓦、乌兹别克、吉尔吉斯、亚美尼亚等国均占30%以上,阿塞拜疆占27%,乌克兰占20%...  相似文献   

19.
一在苏联这样辽阔的国土上,1913年时只有44个农业试验站,170块试验田,440名工作人员,而且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心地区。农业图书微不足道。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农业科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29年建立了全苏农业科学院。现在,苏联大约有300个农业科学研究所,245个试验站,103所农业高等学校。仅就全苏农业科学院系统而言,就有近二万名科学工作人员,其中院士、通讯院士242人,博士近700人,科学副博士10,000人。农业科学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研究对象是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有关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进入新时代,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低质农业向高效农业、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如何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取向调整结构、增加效益,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枣阳市遵循和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积极组织政府部门、机关干部创办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做先进生产力的积极实践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创办科技农业基地的单位达150多家、干部职工400多人,创办各类基地、公司280多个,仅基地面积就达3万多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