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 ,探讨苹果低氧气调新组合贮后一段时间内不发生虎皮病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气调新组合处理 4个月的苹果 ,贮藏效果好 ,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较低 ,在此后 2个月的冷藏期中 ,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较高 ,但未发现虎皮病果。气调新组合处理的苹果在贮后一段时间不发生虎皮病 ,与气调处理期间其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共轭三烯的形成高峰延缓至贮后一段时间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2.
‘五九香’梨冷藏后极易发生黑皮现象。为解释其发病机制,以不同程度患黑皮病的‘五九香’梨(Pyruscommunis L.‘Wujiuxiang’)为材料,分析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以及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H2O2、多酚氧化酶(PPO)以及总酚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黑皮病发病程度加重,果皮α-法尼烯逐渐减少,而共轭三烯、H2O2和总酚含量逐渐增加,细胞膜透性上升,PPO活性下降。在(20±2)℃下贮藏3d后,发病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以及总酚含量显著降低,而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和PPO活性显著增加。说明‘五九香’梨黑皮病发生与果皮中共轭三烯、膜透性和H2O2含量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早熟砂梨品种翠冠和西子绿果实黑皮病抗性差异与采后果皮生理变化的关系。在低温(2℃)贮藏条件下比较黑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共轭三烯、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果皮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于低温条件下的翠冠果实,14 d出现明显的黑皮病症状,42 d病情指数达到了66.3;而西子绿果实无黑皮病症状出现。低温贮藏期间,翠冠果皮中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共轭三烯的增加速度、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均明显高于西子绿。翠冠和西子绿果皮抗氧化酶SOD、POD、APX和CAT的活性变化规律相同,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2品种SOD、POD和APX活性都在贮藏14 d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在此过程中,2品种SOD活性相近,POD和APX活性差异逐渐减少。同时2品种CAT活性贮藏14 d后持续下降,翠冠CAT活性低于西子绿,且下降速度远远快于后者。早熟砂梨不同黑皮病敏感性品种果皮中O2.-的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POD和CAT活性存在显著差异,而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共轭三烯的氧化速度是决定果实黑皮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1-MCP对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Dangshansu pear)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采收期Ⅰ:果实未成熟,为当地大量采收期;采收期Ⅱ:当地适宜采收期)的砀山酥梨果实,用1.0μg/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及常温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并观察统计果实黑皮病的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结果】采收期Ⅰ的对照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较早,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均较高;同一采收期,1.0μg/L1-MCP处理能推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时间,降低黑皮指数,显著抑制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增加;与采收期Ⅰ1-MCP处理果实相比,采收期Ⅱ1-MCP处理推迟了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对果实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的抑制作用较好;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贮藏温度与果实黑皮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MCP处理对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的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成熟果实的作用较未成熟果实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花牛苹果虎皮病的发生机理,对‘俄矮二号’和‘卡迪’2种花牛主栽品种在(0±0.5)℃冷藏及冷藏8个月后模拟货架10d(25℃)期间虎皮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果皮与果肉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丙二醛(MDA)、总酚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冷藏5个月后花牛苹果果皮开始产生虎皮状病斑,6个月开始爆发,果肉始终无病斑出现;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MDA、总酚的平均含量及PPO的平均活性均极显著的高于果肉(P0.01),虎皮病发生主要在果皮而非果肉;推测PPO主导的酶促褐变是虎皮病发生在果皮的主要原因,而共轭三烯的积累只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试验分析了贮藏过程中鸭梨果皮内α-法尼烯、共轭三烯及内源抗氧化物质的变化,对乙氧基喹抑制鸭梨黑皮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梨黑皮病与果皮中α-法尼烯的氧化产物的积累呈正相关。在鸭梨果皮中分离出12种内源抗氧化物质,其早期消失的数种脂溶性内源抗氧化物质与α-法尼烯的自氧化过程和共轭三烯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α-法尼烯在采后开始形成,经80~120天进入积累高峰期,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积累的高峰期在采后130~160天。随后鸭梨进入黑皮病的发病期。乙氧基喹能够有效地抑制和延缓α-法尼烯的氧化,减少共轭三烯的积累。采用浓度为2.5mg/张的乙氧基喹喷包果纸包鸭梨,能有效防治鸭梨黑皮病。  相似文献   

7.
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1-MCP和DPA对砀山酥梨黑皮病的抑制效果及其可能的机理,为梨的黑皮病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砀山酥梨为材料,在果实冷藏(2±0.5℃)前,分别采用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浸泡1min和0.5μL.L-1的l-MCP气体处理12h,定期对果实部分采后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在贮藏末期对其黑皮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1000μL.L-1、2000μL.L-1的DPA溶液和0.5μL.L-11-MCP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总酚、MDA的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升高,并极其显著地抑制了果实在贮藏期黑皮病的发生,延迟了其在货架期的发病。【结论】采后适宜浓度的1-MCP和DPA处理,均能显著地抑制和延缓砀山酥梨冷藏期和货架期黑皮病的发生,但二者的作用机理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梨黑皮病易感品种翠冠果实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克隆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pAFS)的cDNA全长。PpAFS开放阅读框包括1731个碱基,编码57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6.26×103。由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倍半萜类氨基酸的特征结构:RR(X8)W模式(33~43位氨基酸)和DDxxD模式(326~330位氨基酸)。2℃低温贮藏和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均能抑制翠冠果皮中PpAFS的表达,减缓α法尼烯合成,降低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含量,进而推迟黑皮病的发病时间并降低其发病率;在两种措施同时应用情况下,翠冠果实采后42d之内不会发生黑皮病。贮藏于室温(28~32℃)或低温(2℃)的翠冠果实,果皮中共轭三烯含量超过2.0nmol.cm-2,黑皮病就会发生,因此推断该值为黑皮病发生的阈值,环境温度只能起延缓或加速达到这一阈值的作用,而与黑皮病的发生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金顶谢花酥梨果实的品质及半地下通风库的贮藏性能,以宁陵金顶谢花酥梨为试材,研究采前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硼后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期间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硼处理,可有效改善贮藏酥梨果实果皮的色泽、维持果实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其中,酥梨采收时,各硼处理L~*值均高于清水对照,3 g/L硼处理的果皮亮度(L~*值)最高,为69.13,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高于对照27.28%,2 g/L硼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最高,为13.3%,各处理果实MDA含量均低于对照,2 g/L硼处理MDA含量最低,为2.70 mmol/g;贮藏180 d时,2 g/L硼处理果实硬度最高,为5.20 kg/cm~2,对照最低,为4.22 kg/cm~2,对照POD和PPO活性最高,分别为9.57、158.0 U/(min·g),1 g/L硼处理PPO活性最低,为62.8 U/(min·g);2 g/L硼处理果实MDA含量最低,为5.62 mmol/g,对照最高,为6.67 mmol/g。综合来看,2 g/L硼处理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为参试处理中采前施硼肥的最佳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我国特有的果实香气浓郁的梨资源,弄清其果实芳香成分及含量,并进而研究它们在梨果实中的代谢与调节机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我国部分秋子梨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在基础上,以挖掘出的‘南果梨’为试材,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与其果实特异香气成分生物合成相关的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uFS),并采用半定量PCR(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其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荣香’、‘龙香’、‘香水’和‘晚香’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醛类物质,‘南果’、‘大南果’和‘寒香’梨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物质。在‘南果’梨中还检测出了高含量的α-法尼烯,而在其他品种中α-法尼烯相对含量较低或未检测到,这可能是‘南国’梨具有浓郁香气的主要原因;随着果实的成熟,PuFS基因在‘南果梨’果皮中的表达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绿熟期表达量最高,商熟期表达量开始降低,完熟期表达量非常弱。而PuFS在3个时期果肉中的表达量均很弱,且差异不明显。总体上,PuFS基因在绿熟期的表达量高于商熟期和完熟期,在果皮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果肉。  相似文献   

11.
贮前热蒸汽处理对草莓果实保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七八成熟丰香草莓果实为材料,贮前用热蒸汽处理10、20、30和40 s,研究其对4℃冷藏下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贮藏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前热蒸汽处理10和20s可以明显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和呼吸速率,维持较高的SOD活性,降低LOX活性、纤维素酶活性、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明显延长了果实贮藏时间.而贮前热蒸汽处理30和40s的果实受到热伤害,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甚至缩短了果实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南果梨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不同预熟度的果实在冷藏条件下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以及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果实表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南果梨果实的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硬度的变化进程。用稀释一倍的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冷藏后南果梨在常温货架期间果皮的褐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500 nL/L和1 000 nL/L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新高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冷藏和货架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对新高梨冷藏期间果实硬度下降速率抑制不明显,但可以维持在冷库中贮藏120、150、180 d后货架期间果实的硬度;1-MCP对新高梨冷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可滴定酸(TA)含量影响不明显;1 000 nL/L处理可以维持新高梨冷藏期间维生素C含量;此外,1-MCP还可以明显抑制新高梨冷藏期间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前期果实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降低贮藏180 d后7d货架期间新高梨的腐烂率,其中500 nL/L处理的腐烂率低于1 000 nL/L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西洋梨贮藏过程中虎皮病的控制方法及发病规律。【方法】以‘早红考密斯’梨为试材,研究水溶性和酸溶性壳聚糖处理对‘早红考密斯’梨低温(0±0.5)℃贮藏期间虎皮病的抑制效果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虎皮病的发生会导致‘早红考密斯’梨果皮细胞质壁分离、死亡,形成褐色或黑色病斑。在贮藏第120天时,1.0% 酸溶性壳聚糖和1.0% 水溶性壳聚糖处理的果实虎皮病发生率分别比对照低63.89%和44.44%。酸溶性和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均降低了梨果皮中α-法尼烯的生成及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积累,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同时,还降低了梨果实呼吸强度水平,促进了还原糖的积累,抑制了贮藏前期可滴定酸的下降。【结论】采后壳聚糖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贮藏期间‘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发生,并且酸溶性壳聚糖处理抑制虎皮病效果优于水溶性壳聚糖。壳聚糖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而方便的方法用于生产上‘早红考密斯’梨虎皮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 5 种不同果袋处理的‘翠冠’梨果实品质,选出可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并对果实内在品质影响较小的果袋,为生产上‘翠冠’梨套袋种类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用 5 种不同的果袋对‘翠冠’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果实作对照,分析 5 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5 种不同果袋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的单果质量、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果皮 L* 值、果皮 b* 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小,变异系数均在 10% 以下,但套袋可使‘翠冠’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 21.9% 和 23.9%,对果实的内在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套袋后‘翠冠’梨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下降 73.6%,果面的绿色度降低导致果面颜色变浅,L* 值上升 20.6%,显著提高果面的亮度和光洁度,使其外观品质与商品价值提高。套袋会影响‘翠冠’梨果皮中的香气物质含量,使果皮中 α- 法尼烯、正己醛、乙酸乙酯的含量上升,2- 己烯醛含量降低,香气更加浓郁。【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性分析表明,外黄内白双层纸袋可增加‘翠冠’梨果皮 L* 值和果皮 a* 值使果面的光洁度上升,提高‘翠冠’梨果实的外观品质,综合排名较高,可在提升果实外观品质的同时减小套袋对其内在品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赤霉酸对‘酥梨’及‘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及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膨大剂(赤霉酸A4+ A7)在‘酥梨’和‘玉露香’梨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酥梨’和‘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在幼果期(花后60 d)对果柄部位进行膨大剂(赤霉酸A4+A7)的涂抹处理,以未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分别测定果实的纵横径、平均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矿质元素(Ca、K、Fe、Mn)含量以及果实的耐贮性.[结果]‘酥梨’和‘玉露香’梨经赤霉酸A4+A7处理后:果实纵横径、果实硬度和平均单果重均低于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果实的耐贮性明显低于对照;膨大剂处理显著增加了‘酥梨’果肉的Mn含量和‘玉露香’梨果肉的Fe含量,极显著降低了‘玉露香’梨果皮的K含量.[结论]膨大剂(赤霉酸A4+A7)的使用不同程度抑制了‘酥梨’和‘玉露香’梨果实的生长,降低了果实的大小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酥梨果实商品性,以金顶谢花酥梨为材料,研究不同半地下通风库贮藏时间处理后再结合冷库组合贮藏方式对其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库贮藏酥梨果实可快速退绿转黄,低温可有效抑制叶绿素降解,半地下通风库结合冷库贮藏可有效改善贮藏酥梨果实的色泽,促进果皮退绿转黄。20 d半地下通风库处理,可维持果实硬度,保持较高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上升。酥梨半地下通风库贮藏20 d后转入冷库贮藏200 d,果实品质和各项生理指标均表现较好,酥梨果皮转黄,腐烂率(3.3%)最低,果实光洁度L*值(78.5)最高,TSS含量(11.8%)、硬度(3.88 kg/cm2)、可滴定酸(TA)含量(0.098%)、类胡萝卜素含量(29.01μg/g)、SOD活性[354.48 U/(min·g)]和CAT活性[12.97 U/(min·g)]较直接冷库贮藏(CK)低但差异不显著,PPO活性[1 621.06 U/(min·g)]较CK高且差异显著,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CK。综上,酥梨半地下通风库...  相似文献   

18.
以尾张温州蜜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预处理对果实品质、呼吸速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果皮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预处理3d,能改善果实的贮后品质.在整个贮藏期间,处理果实呼吸速率均低于对照,其中以20℃预处理的为最低.贮藏后期,20℃预处理果实CAT活性、果肉SOD活性、果皮K+含量高于对照,而MDA含量、果皮SOD活性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9.
1-MCP处理对不同预熟南果梨贮后生理及货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卫东  李江阔  张平  孙希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38-16740
[目的] 研究1-MCP处理对贮前不同预熟度南果梨贮后生理及货架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 [方法]以南果梨为试材,采收后用10 μl/L 1-MCP在室温(20~25 ℃)下处理18 h,将经1-MCP处理过的果实贮前分别进行0、5、10 d的预熟处理,研究1-MCP处理对冷藏后货架期间的不同预熟度南果梨生理和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 1-MCP处理显著地降低了南果梨果实呼吸强度与内源乙烯生成量,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果皮转色,有利于果柄保鲜,抵制果实腐烂率、果心褐变的发生, 还明显地延长果实贮后货架期。1-MCP处理对贮前预熟5 d处理的果实各项指标均好于预熟10 d处理的果实。[结论] 采用1-MCP处理南果梨果实,贮前预熟5 d的果实适于长期贮藏;贮前预熟10 d的果实适宜中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采后不同保鲜处理方法与包装方式对李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国峰2号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将果实置于3种厚度(0.01,0.02,0.03mm)PE膜内,分别采用0.4,0.8,1.2μL·L-1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进行熏蒸处理。研究分析冷藏条件下,不同保鲜组合处理方式对采后李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明确李果实贮藏期间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9种保鲜处理方式均能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并维持果皮亮度,其中,0.8μL·L-11-MCP结合0.02mmPE膜处理效果最佳,冷藏42d时,果实硬度保持在5.36N,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7%,可滴定酸含量为0.22%。此外,该处理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维持了冷藏42d李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主要表现在其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延缓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延缓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降低,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效的延缓了果实冷藏后褐变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