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段伟伟  陈建保 《饲料研究》2022,(14):100-103
试验旨在提高马铃薯渣的饲用价值,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试验使用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汉逊酵母、多孢木霉等量混合作为主要发酵菌剂,以马铃薯渣为饲料原料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发酵时间、温度与微生物接种量对蛋白含量的影响以获得混菌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分析显示最佳发酵时间处于60~84 h,适合微生物增殖代谢的最适温度为32~34℃,最佳微生物接种量为2.5%~4.5%。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将最优工艺参数调整为发酵时间79.9 h、发酵温度33.6℃、微生物接种量3.3%,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为23.74%。研究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下混菌固态发酵可以高效生产蛋白饲料,提高马铃薯渣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生产淀粉的下脚料,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处理可提高蛋白质含量并降低粗纤维含量,从而提高马铃薯渣的饲用价值。试验以酵母菌、霉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发酵菌种,研究不同菌种及组合固态发酵对其增值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和pH自然的条件下,发酵72h,马铃薯渣营养价值显著提高,10种菌单菌发酵,其真蛋白含量提高,粗纤维降低。其中,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X霉菌、绿色木霉、黑曲霉和米曲霉发酵真蛋白总量提高超过40%,植物乳杆菌、康宁木霉和黑曲霉发酵粗纤维降解率超过50%,均可提高总氨基酸和必选氨基酸含量;15个双菌组合发酵均能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其中,酿酒酵母+米曲霉、酿酒酵母+黑曲霉和酿酒酵母+康宁木霉组合真蛋白总量提高超过50%;酿酒酵母+黑曲霉、扣囊复膜酵母+康宁木霉组合粗纤维降解率超过50%,均可提高马铃薯渣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综合考虑,马铃薯渣单菌发酵,以黑曲霉效果最好,双菌组合以酿酒酵母+黑曲霉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固态发酵方法对马铃薯渣进行熟料发酵试验,并对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粗纤维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从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工艺流程的目的出发,经过多次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出能够有效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发酵菌剂、添加氮源的最佳种类及使用量,最后得出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及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常压熟料发酵饲料生产中,当物料含水量在65%~70%范围内,于90~95℃温度下,蒸煮1 h,经黑曲霉和淀粉酶糖化,纤维素酶降解处理后,在28℃,采用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三株菌种协同发酵96 h,显著地提高了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原料基质中蛋白质含量从发酵前的6.50%提高到发酵产物中的21.98%),并减少了粗纤维含量(原料中粗纤维含量在发酵前为16.4%,经发酵后为8.5%),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并且节约了蒸煮时的能量消耗,降低了生产饲料的设备要求,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初衷,可为马铃薯渣高蛋白饲料生产及工艺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马铃薯秧青贮最佳水分,以降霜前鲜马铃薯秧为青贮原料,添加0.02 g/kg乳酸菌和5%玉米面进行青贮,45 d进行感官评定和发酵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原料水分降低感官评定得分升高;水分含量89%,直接青贮腐败,水分降至70%、65%时,感官评定均达到2级上好;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pH值均降至4.2;氨态氮含量随着原料水分降低呈降低趋势;干物质含量随着马铃薯秧水分含量降低呈升高趋势,各试验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均最低,试验3组、试验4组间差异不显(P0.05);4个试验组均产生了丁酸;龙葵素含量随水分含量降低呈下降趋势。试验表明,马铃薯秧添加0.02%乳酸菌和5%的玉米面水分调制65%青贮效果较好,实践中建议将马铃薯秧与可溶性糖含量高的饲草混贮,进一步提高青贮品质,降低龙葵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酵母菌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马铃薯渣为底物,选用玉米面和麦麸为辅料,以无机氮源为添加剂,采用单一菌种酵母菌对添加不同辅料的马铃薯渣混合料进行固体发酵。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以玉米面和麦麸为辅料进行发酵水分含量均显著降低(0.05);麦麸组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72 h内与时间有着极显著相关性(0.05);酵母菌发酵对混合料纤维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0.05);糖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渣添加辅料后降低含水量、利于运输,方便应用;综合营养指标看以麦麸为辅料发酵效果优于玉米面组,操作方法简单,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开发利用新资源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含水量高、自带菌多,容易腐败变质,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蛋白质等可利用成分。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饲料不仅可解决马铃薯渣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可以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文章就微生物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菌种选择、生产方式、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利用前景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马铃薯干渣为发酵基料,配合适当的辅料,研究接种微生物和加入无机氮素进行厌氧发酵对马铃薯干渣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所用三个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均能提高马铃薯淀粉渣中粗蛋白的含量,其中活力99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增长了29.67%;2、非蛋白氮的添加,对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以5%的尿素为氮源添加剂的活力99菌剂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高达13.5%,同发酵原料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66.87%,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达到一般饲料原料水平,可作为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饲料原料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复合微生物固态发酵对整粒菜籽霉变、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等的影响,利用米曲霉和酵母菌对整粒菜籽进行固态有氧发酵,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在发酵第7、14、21、28天测定发酵产物霉变比例、p H值、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米曲霉和酵母菌固态有氧发酵菜籽在发酵期间霉变比例显著降低。发酵第7天,发酵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89%、3.76%、20.45%,且比发酵前提高了6.59%、6.34%、15.22%,能量也比发酵前提高了19.82%,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89%、7.72%,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13.80%、9.28%。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固态厌氧发酵菜籽在发酵期间有效降低霉变比例和p H值,发酵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比发酵前提高了1.86%、8.69%、10.96%。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59%、6.99%,发酵组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68%、8.72%,且比发酵前提高了12.58%、10.13%。由此可知,米曲霉和酵母菌复合固态有氧发酵整粒菜籽及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固态厌氧发酵整粒菜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均能通过降低霉变比例,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提高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达到保存饲料及改善饲料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马铃薯渣为原料,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为候选发酵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固态发酵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及自然p H的条件下,发酵72 h,15个组合均能够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优化氨基酸组成。其中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扣囊腹膜酵母+黑曲霉组合改善马铃薯渣氨基酸组成效果较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11.87%、106.34%和107.9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霉菌X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霉菌X3及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组合综合增值能力较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增值加权值达到37.09%,明显或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马铃薯茎叶中添加甲酸(0、2、4、6mL/kg鲜重),袋装青贮发酵45d,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葵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65%水分时,pH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且为最低;粗蛋白含量较高。甲酸处理均能降低pH值、乙酸、氨态氮、龙葵素,增加乳酸含量,丁酸较少产生或未产生。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P0.05)低于对照,且显著(P0.05)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因此,马铃薯茎叶不宜直接做青贮发酵饲料;添加甲酸可使马铃薯茎叶进行青贮发酵;发酵效果以马铃薯茎叶水分65%和甲酸添加量为1.5%FM处理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一些马铃薯淀粉加工作坊产生的薯渣,只有部分鲜渣可直接用于喂养畜禽,或晒干后直接作为畜禽饲料,但因马铃薯中含有马铃薯茄素、龙葵素、单宁等不良物质,其气味和口味的刺激性较强,适口性较差,有些物质还会刺激动物的消化系统,不宜牲畜直接大量食用。所以薯渣直接作为饲料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营养价值低,饲喂效果差,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性发展,饲用马铃薯块、马铃薯茎叶、马铃薯渣将大幅度增加。马铃薯饲用资源总体表现高水分、高纤维、低蛋白、β-胡萝卜素等功能性因子与龙葵素等有毒物质共存的特点。为了降低龙葵素的毒性,熟制、烘干、青贮或发酵后饲用是马铃薯饲用资源的主要处理方式。薯渣、茎叶、秸秆、辅料不同组合进行青贮、混贮、裹包青贮、发酵,可有效改善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且操作简便,适于规模化推广。马铃薯饲用资源固体发酵饲料可在猪、家禽、肉兔、肉羊和牛的饲养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或蛋白饲料,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户种养循环自给模式、产地茎叶综合利用模式、马铃薯渣生产发酵饲料模式,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康宁木霉和不同菌株组合固态发酵甘薯渣的增值效果,试验以康宁木霉为种子菌,分别与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组合,双菌固态发酵甘薯渣。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自然p H值条件下发酵72 h,9个组合发酵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薯渣真蛋白含量,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优化了氨基酸组成。其中康宁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提高甘薯渣真蛋白、降解粗纤维和改善马铃薯渣氨基酸组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我国产量高且价格低廉的棉籽粕和菜籽粕为原料,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杂粕,采用黑曲霉、米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固态发酵,分析发酵前后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酶活性、抗营养因子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变化,探索微生物固态发酵对杂粕营养价值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1)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5.19%、11.67%、18.18%、22.4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了15.47%,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和总能无显著变化。(2)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30.93%、23.97%、22.07%、20.56%和21.36%。(3)发酵后,杂粕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游离棉酚、单宁和植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1.25%、28.56%、51.51%、21.21%和23.22%。(4)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蛋白酶活性提高了115.21%,脂肪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而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固态发酵后,杂粕的营养组成、氨基酸含量及蛋白酶活性显著改善,抗营养因子和霉菌毒素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酱油生产的副产物,进行了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挤压酱油渣制备蛋白饲料的研究。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真蛋白含量和粗纤维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装瓶量对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6.6%,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6 d和装瓶量10 g,在上述发酵条件下,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达到32.11%,粗纤维含量降低到16.82%,与未发酵前相比,真蛋白含量提高了30.5%,粗纤维含量降低了44.8%,并且粗蛋白含量达到36.55%。本研究采用混合菌种发酵挤压酱油渣,可提高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同时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为酱油渣开发利用制备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在肉羊上使用发酵苹果渣饲料的效果。对照组饲喂精料,试验组饲喂羊只的精料中分别添加5%、10%、15%、20%发酵苹果渣饲料。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15%发酵苹果渣组肉羊日增重最显著;在日粮中添加发酵苹果渣能够显著的提高肉羊血清中胰岛素、生长素、T3和IL-6的含量;在日粮中添加15%发酵苹果渣可降低尿素氮含量、提高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羊精料中加入15%发酵苹果渣饲料可明显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促进肉羊生长。  相似文献   

17.
鹅马铃薯中毒是因饲喂了发芽的马铃薯粉碎的饲料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1 病因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马铃薯素 ,又名龙葵素 ,完好成熟的马铃薯中 ,龙葵素的含量甚微 ,不致引起中毒 ,但当贮存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引起发芽、变青、变质或腐烂时 ,使马铃薯素的含量剧增 (芽内含量高达 4 76 % ,块茎内达 0 58%~ 1 84 % ) ,鹅采食后便能引起中毒。此外 ,用从开花至结有绿果时期的茎叶饲喂鹅 ,也易引起中毒。2 症状患鹅在初期兴奋不安 ,继而精神不振 ,羽毛逆立 ,眼半闭 ,步态不稳 ,不愿行走 ,强行驱赶则行动困难 ,运步蹒跚 ,腹泻。重症…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和优化解淀粉芽胞杆菌固态发酵当归培养基,以当归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当归固态发酵培养基成分筛选,采用响应面分析试验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所筛选成分中,最适宜菌株发酵的固态培养基成分为当归、黄豆粉、碳酸钙和水。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基各组分含量分别为:当归320.914 g/L、黄豆粉109.918 g/L、碳酸钙1.532 g/L、水544.159 mL/L,37℃发酵培养72 h,固态发酵物中的多糖质量分数达24.91 mg/g。结果表明,优化的当归固态发酵培养基适宜解淀粉芽胞杆菌生长,易于多糖的释放,所筛选的发酵培养基原材料符合固态发酵产业化生产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试验探讨发酵对苹果渣发酵饲料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影响。以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酵母及黑曲霉为供试菌种,以苹果渣为主料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国标提出的中性洗涤纤维分析方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结果表明:1苹果渣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不加玉米浆时,不灭菌发酵产物的NDF为436.16~538.83 g/kg,可用作饲料生产的NDF原料。2加入发酵剂进行固态发酵可降低NDF含量。发酵产物NDF含量较苹果渣原料略有降低,但不同发酵剂处理产物的NDF含量差异不大,仅单接黑曲霉处理发酵产物NDF含量降幅较大。3加入玉米浆、灭菌对发酵产物NDF含量有一定降低作用。4用国标中性洗涤纤维测定方法所得发酵饲料NDF含量测值偏高,其NDF中残留蛋白质含量高达30.70~53.32 g/kg。苹果渣发酵饲料中的NDF含量较高,可用作饲料生产NDF原料;国标中性洗涤纤维测定方法不适合苹果渣发酵饲料中NDF含量测定,应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增加酶解除去发酵产物中蛋白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优化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葡萄皮渣蛋白饲料的条件。选取发酵时间、接种比例、接种量、料层厚度、pH值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B试验挑选出对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为发酵时间、接种比例和pH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发酵参数。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接种比例(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 1.5∶1.0、pH值为6.0,在此条件下发酵葡萄皮渣中的真蛋白含量为15.03%,比发酵前葡萄皮渣真蛋白含量(10.45%)提高了43.83%。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对葡萄皮渣进行固态发酵,可以提高葡萄皮渣的营养价值,对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